为什么说“碎片化时间”是“虚假勤奋者”的狂欢

2021年03月30日 7650次浏览
时间管理里有一个主流观点:用好碎片化时间。

对此,我也深以为然。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好“碎片化时间”只是他们浪费“非碎片化时间”的借口。

于是,“碎片化时间”成了“虚假勤奋者”的狂欢。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已经充分利用了那些“非碎片时间”。

换句话说,一个人饿极了,有饭也有汤,饭就像非碎片,汤就像碎片,我们不可能只喝汤弄个水饱,就像我们不可能只依靠碎片时间就能取得多么大的成绩。

有个研究说,其实很多人远没有那么忙,忙到只能依靠碎片时间来提升自己。

更多的情况则是,上班时间刷淘宝,下班之后狂加班;上课时候刷朋友圈,下课之后泡图书馆,最后的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碎片化时间很难处理重要的、系统的任务。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工作中的80%的业绩来自于那20%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把那20%的工作做好,就已经算作优秀甚至卓越了。

但是那20%的任务,通常又是系统的、困难的大工程,远远不是那种可以依靠一些简简单单、断断续续的碎片化时间搞定的。

当碎片化时间被赋予了更高的责任,甚至远超过它的能力范围,那么可想而知这些工作的质量如何。

试想两个人被授予两项同样的工作,一个利用上班时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完成;一个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去搞定,谁的效果更好,不言而喻。

最后,碎片化时间会给人制造一种“勤奋”的幻觉。

下班了,坐上地铁,掏出手机开始背单词,路上一个小时背了100个呢,感觉成就感爆棚!

回到家之后,本来给自己定了计划要接着看书的,但是一想路上颠簸了一个小时都这么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到家了还不好好放松一下,于是,碎片化时间带来了一种“勤奋”的幻觉,这就是一种所谓的“虚假勤奋”。

于是,我们不是败给了懒惰,而是败了勤奋,虚假勤奋。

那么,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

 

01、分清主次

要将工作任务或者学习任务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同时对任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估算。

对于那些重要的、系统性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工作要放在合适的时间段,而且是自己最为高效的时间段。

比如,早上9点半到11点半,是我不被打扰的固定时间段,就要把那些最难的,最重要的工作拿出来,静下心来去做。

这个过程也叫做“吞青蛙”。

青蛙固然不好吃,但是只有搞定这些老大难问题,才能获得更高阶的成绩,再苦再难也得干!

 

02、将工作片段化处理

当然有很多人真的忙到没有完整的时间,那么就要开始将那些系统性工作进行拆分处理,也就是所谓的片段化处理。

比如写一份报告:通常包括构思结构、查阅资料、形成文稿、修改完善几个步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大卸八块,拆分成不同阶段,并且从中筛选出可以通过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分项任务。

比如在简书在几个月里,有一大半文章的构思都是在通勤路上完成的。

 

03、效果不要满足感

之前说了,碎片化时间很容易让人产生虚假勤奋的幻觉,会增加自我满足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即使是碎片化时间,也要设定其目标,要保证自己在碎片化时间的输入也能够获得相应价值的输出。

在碎片时间内完成了任务,不要过于放大,反而冲淡了其他重点工作。一定要追求效果,不要仅仅认为我付出了就好,这是对自己时间的不负责任。

总结一下其实就一句话:

既然都已经付出时间了,那就尽力让这些时间产生更大的价值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