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干货必读 | 初创企业该如何成长,才能成为Facebook、Airbnb那样的独角兽? Greylock Partners(报告中简称Greylock)是美国的顶级VC之一,在2004年以后创建的、目前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5家上市科技公司里,Greylock曾经投资过其中的四家。1965年以来,Greylock投资的公司有170家实现了IPO,有120家被收购。目前,该VC管理着21亿美元的资金。   Greylock投资的知名科技公司包括:Airbnb, AppDynamics, Cloudera, Docker, Dropbox, Facebook (Nasdaq: FB), LinkedIn (NYSE: LNKD), Medium, Nextdoor, Palo AltoNetworks (NYSE: PANW) 以及Workday (NYSE: WDAY)等。   本报告的内容编译自Greylock公司多位合伙人的博客文章和演示文稿,包括《Building a Growth Model for Your Company》以及《Building to Independence on Top of Other Platforms》。   1 初创企业的成长模式 许多初创企业会试验各种不同的结构和发展策略,我们认为他们应该集中注意力构建可持续的成长模式。成长应该成为一项技能,一个专门的公司部门。 成长模式的关键原理 成长模式必须简单,易于向员工、董事和公司外部人士解释。 成长绝不限于你使用的渠道获取方式和发展策略。 最广义的成长是理解公司具体的成长手段,并围绕这一模式打造一个组织。 基础的成长模式 图1:初创企业的基础成长方程式 A) 漏斗原理(Top of the funnel ):公司能够提高流量和转化率的各种手段,比如搜索引擎优化、付费购买、社交等等。 很多硅谷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用户数,并在产品初期就拥有了很大的产品下载量。 图2:不同公司产品的iPhone下载量 但不同公司用户数增加过程中的表现非常不一样。如图3,Snapchat 是波动性增长;Musical.ly 是爆发性增长;而 Yik Yak 曾出现很高波峰值,然后快速下降。 图3:不同公司产品的iPhone下载量的走势 打个比方,Pinterest 核心任务是收藏一张图;Snapchat 是突然发一个自己的快照;Twitter 是发一条推文;Youtube 则是上传一个视频。   B) 客户使用你的产品首次体验到非用不可的感觉。比如,Facebook的成长团队发现,如果用户在10天之内添加了7个朋友,他最有可能成为一个活跃的日常用户。   C) 产品的核心价值:你的产品解决了客户的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客户来说重要吗?这一问题背后是否有一个庞大的市场?   举例来说,Wealthfront公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它为每个人提供了获得低成本、节税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这种长期投资组合以前只有特别富有的人才能获得。Wealthfront提供的产品可以让用户进行复杂的投资管理,公司通过最新科技自动做到这一点。虽然该公司创立不久,但其产品正被证明对许多客户而言是一项重要且有价值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创造了全新的体验,而不是解决已有的难题。Facebook, Twitter, Snapchat, 和 Instagram都属于这种情况。   创业企业在贸然采用成长策略之前必须了解企业的成长模式和成长手段。   2 案例分析:亚马逊的成长模式 亚马逊的成长模式稍微复杂一些,不止三个因素,不过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成长模式分解成六个因素。 图4:亚马逊的成长模式 A) 垂直扩张——亚马逊提供的产品越多,亚马逊的成长潜力就越大。亚马逊以卖书起步,之后扩展到电器、衣服、音乐、家装和园艺等。   B) 每个垂直项的产品目录——每个垂直项的产品目录越多,亚马逊的成长潜力就越大。比如,如果亚马逊把它提供的书目增加三倍,成长潜力也将同步提高。   C) 每个产品页的流量——每一个单品网页的平均浏览量。   D) 购买转化率——用户浏览一个产品网页并继而购买这一产品的转化率。亚马逊让购买更容易的两个产品创新:亚马逊金牌服务以及亚马逊一键点击。   E) 客单价   F)重复购买行为   3 站在其他平台的肩上 创业者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冒险利用其他平台打造自己的企业是否值得?   对此,简短的答案是:值得。这是初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一条路。每一家企业都是从零开始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星企业当初都采取过一些“非常”手段。   Snapchat的CEO Evan Speigel最初推销他的app的方式是用email对他的联系人狂轰乱砸,并在网络论坛上疯狂发帖。   Airbnb成立初期,其创始人为了达到更多受众,把他们的广告嵌入到了Craigslist里面。为了还债,他们甚至还卖过以政治为主题的麦片。   Google在创立之初,其联席创始人拉里·佩奇每个月会写一封简讯给公司的粉丝把公司这一月的新闻告诉他们。   创始人的目标是获得病毒式传播,但在创业之初你没有用户。所有公司都是从零用户开始的,你需要做的是让用户知道你,你才能成长。你需要去已经有客户的地方,而大平台有大量的客户,所以你需要利用大平台。   Google每天有35亿次搜索; Facebook有15亿用户; Youtube有10亿多活跃用户; Whatsapp有10亿活跃用户; …… 这些大平台也想成长。 每一个成功的平台都需要做到三点: 为开发者提供获得价值的源动力(让开发者赚钱或获得用户) 为用户提供清晰的价值(可以在产品上做更多事情,花费更多时间获得更多乐趣) 用户信任平台(用户必须相信平台会保护他们) 平台有两个担心: 平台担心开发者会让用户感到厌烦 平台担心失去数据或变现机会。如果你在构建一个核心功能,他们可能会和你竞争甚至封杀你。 平台想和开发者产生一种双赢的结局。 但作为创业者你要谨记: 平台不是为了帮你打造你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是提升他们自己的企业。 知道了这些,在利用平台发展自己公司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去做那些解决平台暂时的缺陷的产品 不要想着平台一直一成不变,为平台不可避免的变化做好应对准备平台 做独立的产品,利用平台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   3.1 利用平台的失败案例 Slide与Facebook:Slide当初利用了Facebook平台,但该公司未能产生直接的客户流量,因此当Facebook改变平台策略时,Slide就失去了客户。   Meerkat与Twitter:Meerkat利用Twitter的社交图谱加速自身成长,但Twitter为了推广其购买的实时流媒体app就把Meerkat封杀了。   3.2 利用平台的成功案例 Instagram与Facebook:Instagram通过让用户在Facebook和Twitter发照片变得非常容易而迅速成长起来,它自己也成功地变成了用户每天都会访问的独立站点。   Youtube与Myspace:Youtube使得用户在Myspace上内嵌视频变得十分简单,然后Youtube成功地引导Myspace的用户到他们自己的网站观看更多内容。   平台能为你服务: 牢记你与平台之间的价值交换。你为平台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内容或功能,平台为你带来用户或者用户对你产品的使用。 你利用平台的目的是加快自身发展,永远不要乐不思蜀。平台是会变的。利用好手上的每一分钟。 重要的是你的核心客户,不要误以为所有流量都是你的客户,有很多只是从平台过来的,只有主动上门的客户才是核心客户。
    资讯
    2016年06月29日
  • 资讯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初创公司 Employment Hero获220万美元A轮融资,定位英国人才市场 本周二,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初创公司 Employment Hero 宣布获得 22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实现了超额认购,领投方是 OneVentures 风险投资公司,AMP NewVentures 参投。   这家总部设在悉尼的初创公司主要为企业客户开发线上人力资源软件,他们的软件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整合多种人力资源服务,包括工资管理、员工福利和退休、劳动合同、会计核算等,所有这些服务都能在一个 web 应用里访问。   此外,通过各种合作伙伴关系,Employment Hero 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员工服务平台,上面有健康保险、移动手机套餐、健身馆会员打折等优惠福利服务。   据悉,该公司将利用这笔投资增加更多产品功能,同时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澳大利亚以外的市场。现在,Employment Hero 公司已经把目光盯向了英国,因为那里拥有超过 2000 万就业人口,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人力资源市场。   Employment Hero 公司成立于 2013年,起初通过自筹资金创立,本轮融资也是该公司第一次进行外部融资。公司首席执行官 Ben Thompson 说: 我们想帮助企业发展,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招募并保留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为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平台,可以在上面享受消费基金、健康保险、房屋贷款、以及其他福利。   目前,Employment Hero 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 500 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线上零售商 Kogan,化妆美容产品公司 ModelCo,以及图形设计工具初创公司 Canva。此外,在其员工服务平台注册的企业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3.5 万人。   本文编译自:techinasia.com
    资讯
    2016年06月29日
  • 资讯
    猎聘正式宣布完成D轮超1亿美金的融资 招聘平台猎聘正式宣布完成D轮超1亿美金的融资,目前估值近10亿美元。此次融资由中移创新产业基金、经纬中国、天弘基金、信达汉石、华泰新产业基金、千合资本、天时开元、钜派投资等战略合作伙伴及金融机构共同投资,这是继2014年猎聘完成C轮7000万美元融资后的最新一轮融资。 据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介绍,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完善公司产品架构和产业布局、业务扩张、品牌推广和人才招募。   “这次融资充分证明了猎聘在资本寒冬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笔融资将有助于猎聘在引领中国招聘潮流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猎聘一定会再接再厉,不辜负投资人和广大用户的期望。”戴科彬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完成D轮融资意味着猎聘距离上市的目标越来越近。   公开资料显示,猎聘于2011年上线,当年就获得了经纬中国主导的A轮融资,2013年再次获得经纬中国主导的B轮融资,2014年又获得了由华平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7000万美元C轮融资。   上线之初,猎聘提出打造“PC+移动+人工服务”的服务系统;2014年开始部署移动端招聘战略,2015年8月正式推出“同道APP”;目前猎聘已经形成聚合企业端、猎头端和用户端的平台,用户数近3000万。   猎聘于2014年在天津成立了全球职业发展中心(GCDC),并于2015年年底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来源:新浪科技
    资讯
    2016年06月28日
  • 资讯
    LinkedIn最新榜单:全球21家“员工来了就不想走”的科技企业 职业社交平台 LinkedIn 近日公布了一份 “全球最受员工欢迎” 的企业名单。这份名单上赫然在列的是全球 40 家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而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都是 “员工一旦被雇佣,就再也不想离开” 的企业。   意料之中的是,无论在公司文化、津贴福利还是企业整体目标等方面,科技公司几乎 “霸榜”——不仅占据了榜单一半以上的席位,甚至还包揽了前 10 名。   以下是所有上榜的科技类企业。为了让读者最后发现第一名到底是谁,我们从第 21 名开始倒叙介绍:   21.Yelp(美国点评网站) Yelp 对员工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 “不无聊”,并随时欢迎新点子。今年年 初,在 Yelp 网站的点评数量超过 1 亿条后,其广告费也随之飙升。因此,公司决定开始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雇佣员工,并为客户服务人员涨薪。   20.Cisco(思科集团) 网络系统供应商思科集团的 CEO Chuck Robbins 麾下有 7.2 万名员工。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丝毫不介意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甚至不断吸收新的人才推动业务创新。Robbins 要求员工保持快节奏工作,但他自己也在为公司不断注入新活力。   19. Leidos(安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Leidos 基于无数政府订单开发的专利技术也为其带来了众多商业用户。尽管已拥有 3.4 万名员工,但公司仍然在进行招聘,因为公司许诺要在未来五年内为 3000 名退伍军人及家属解决工作。   18. Splunk(数据搜索分析软件) Splunk 最擅长的就是寻找数据的 “蛛丝马迹”。例如,它曾帮可口可乐公司分析大学自动售货机中可乐销量飙升与《行尸走肉》剧集之间的关系。Splunk 十分关注员工的成长,而就在去年,公司扩招了 15%的劳动岗位。   17. Box(云存储服务商) 进入 Box 的员工应该很幸福,他们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放松,比如堆满食物的厨房、现场瑜伽课以及 “办公室乒乓球比拼” 等等。公司在员工招聘方面的最大亮点是:按照均衡比例雇佣年轻人才与富有经验的老手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   16.Dell 在 670 亿美元收购云存储供应商 EMC 之后,戴尔今年的营收估计将超过 800 亿美元。在员工福利方面,Dell 已效仿很多初创公司将工作时间安排得更加灵活:(根据《财富》杂志的数据)10 万员工中大概有 1/3 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工作时间,到 2020年 这一比例会上升到 1/2。   15. Tableau(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 这家西雅图企业强调办公的简约性与幸福感。据 LinkedIn 报道,Tableau 一般在非工作时间不会给员工发工作邮件;办公室分别设有私人及开放的工作空间。   14.Pandora(流媒体音乐服务供应商) Pandora 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工作场所,特别是针对那些热爱音乐的人。公司福利包括免费的现场音乐会以及遍布办公室的音乐器材(以便员工在心情不好时使用)。此外,Pandora 最不像一家科技公司的因素在于,50%的员工是女性。   13.Workday(人力资源软件供应商) 据 LinkedIn 统计,Workday 的员工满意度竟高达 98%。这家基于云计算的 HR 软件供应商不限制员工的休息及下班时间,鼓励员工参与任何与 “家庭” 有关的娱乐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12.Adobe Adobe 已经是建立超过 30年 的老企业了,但却从没有停止创新。公司发布了一项名叫 “Kickbox” 的项目,来支持员工(1.4 万名员工中任何一名都有权利申请)关于技术开发的好点子,每一个参与项目的员工都可以得到 1000 美元奖金。说不定下一个杀手级产品就出自这些人之手。   11.Netflix Netflix 做事总是有那么点儿不同,在流媒体服务及内容创新领域独树一帜。Netflix 的 CEO Reed Hasting 认为公司文化中 “自由” 与 “责任” 并重,更喜欢雇佣独立且自信的年轻人。Netflix 给予他们的业绩奖励是无限的假期与慷慨的报酬。   10.Airbnb(短租网站) Airbnb 不仅是一家极具价值的私人公司,连公司文化都极为强调 “包容” 及 “归属感”。公司将办公环境营造出 “家” 的氛围,甚至将会议室设计成自己网站上的热门出租房屋的样式。在工福利方面,公司会发给员工一些旅游优惠券,鼓励员工亲自去租房,以便为网站用户提供更好的租赁体验。   9.Twitter Twitter 的 CEO Jack Dorsey 为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去年秋天重新掌管公司后,Jack 就宣布将自己 1/3 的股份赠与自己的员工。除了 CEO 的慷慨,公司福利也令人瞠目结舌,比如说长达 20 周的带薪育儿假。   8.Tesla Tesla 目前估值大约 320 亿美元,约 1.3 万名员工。目前公司正在雇佣很多高级工程师进行无人机汽车等方面的开发工作,与苹果及 Google 展开了同一领域的竞争。Elon Musk 希望公司的所有规则都建立在公司价值的基础上,因此他希望员工是能珍惜及创造企业价值的人。特斯拉有一条规则很有名,这也是 Elon 去年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如果发现会议中讲的东西毫无价值(相当于浪费时间),那么员工完全可以马上起身并迅速离场。   7. 微软 微软位于华盛顿雷蒙德市的总部周围布满了餐厅、咖啡馆、咖啡车以及零售商店,甚至还有一个大型运动场地。据 LinkedIn 报道,微软的员工也被鼓励利用公司的资源(例如咨询导师、教练以及 2000 多项培训项目)来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路线。   6.Uber Uber 目前的估值约 625 亿美元,有超过 6700 名全职员工。作为当下最有价值的私营独角兽之一,公司有着近乎严苛的员工面试流程。但是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同城快递服务,其广泛的业务领域吸引着无数年轻应聘者的目光。因此,进入 Uber 的门款如今已经越来越高。   5.亚马逊 这个在不断扩大业务的科技巨头除了支付给员工较高的薪水外,也为他们提供一项名叫 “职业选择方案” 的企业内部培训项目并为此支付 95%的学费。此外,亚马逊也为女员工设立了工程师培训项目,所以对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来说,亚马逊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4、苹果 很多人在苹果工作感到很幸福的原因是他们创造了无数的苹果产品。据 LinkedIn 报道,苹果的前员工也认为自己曾跟一群极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公司的时间安排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致力于发展多元化的员工队伍。根据一份媒体报告显示,去年苹果曾拿出限制性股票分给了大部分员工(目前约有 10 万人)。   3.Facebook 随着在创业公司找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像 Facebook 这样的科技巨头(不管在任何时候)成为了人才梦寐以求的聚集地。Facebook 之所以极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充分给予员工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与自由(连实习生都可以);福利方面,公司给予所有全职员工长达 4 个月的带薪育儿假。   2.Salesforce(CRM 供应商) Salesforce 能在这份榜单上排名前三并不让人出乎意料。从佛教僧侣身上得到一些灵感后,CEO Marc Benioff 为 Saleforce 在加州的新办公楼每一层都设立了 “冥想(静观)区域”。这种做法表明了公司在员工健康问题方面的立场:“如果员工不能首先照顾好自己,那么也就不能正确引导客户”。此外,为鼓励员工做义工,公司也为他们提供 7 天带薪 “志愿日”。   1.Google Google 毋庸置疑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雇主:其 6 万名员工享有巨大的特权,包括各种各样的健康服务与内部孵化项目。为了建立一支最顶级的团队,公司的目标是 “尽可能让员工感到幸福”。此外,在绩效考核方面,为了逐渐消除性别差距,公司通过衡量工作成效来支付薪水,而不是依据他 / 她之前的薪水。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636.html
    资讯
    2016年06月27日
  • 资讯
    已确认!阿里钉钉免费电话被叫停,到底是动了别人的奶酪   监管部门最近加大了对通信市场经营秩序的整治力度,工信部将叫停非运营商资质的所有个人免费通话服务,市面上涉及的产品包括,钉钉、易信、来电、企业微信、云之家等。   而就在刚刚,钉钉官方微信号发布了 “关于商务电话权益变更的说明”,如下图所示: 在变更声明中,钉钉取消了原有的 “一对一商务电话”, 转而加大了 “电话会议” 方面的优惠力度。该变更将于 7月1日 正式执行。   “电话会议” 取代不了 “商务电话” 需要区别的是,“商务电话” 不同于 “电话会议”,钉钉的商务电话实质是 PSTN 业务,即用户在 App 内呼叫后落地到手机,走的是运营商网络,而电话会议则是双方都在 App 内进行,双方完全走互联网协议。   据悉,这不是工信部的 “拍脑袋” 决定。在过年前,三大运营商就向工信部提交了相关问题的说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讨论,工信部终于做出了叫停决定。工信部这次叫停的重点放在企业级应用,因为他们多以商务电话为名,提供给用户时长不等的免费通话。工信部给的期限是未来 10 到 15 天。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工信部昨日刚表示,鼓励相关企业持证合法经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声音和服务。当时有分析人士称,工信部这一表态也可视作对相关传言的辟谣,目前多数主流通信软件都是合法持证企业。   但,从阿里钉钉刚发布的公告来看,分析人士所谓的 “辟谣”,只是我们理想化的过度解读。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拿中国移动为例,2011年 至 2013年,用户 MOU (平均每户每月通话时长) 分别为 525 分钟、512 分钟、486 分钟,而对应的话音收入则分别为 3640 亿、3680 亿、3556 亿,收入递减。此时再加上企业免费电话一搅和,势必会让盘子里的奶酪被吃的更快。   “商务电话” 叫停的背后牵扯 叫停免费电话看似是只是少了一个功能,但对钉钉等企业级应用或许不是。此前在《班聊 CEO 论微信、钉钉:“人的工作和生活是不能混在一起的。”》一文中,班聊 CEO 乔月猛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IM 产品用企业数来衡量是不太准确的,还是需要看最终 C 端的活跃使用者。 钉钉背靠阿里对外铺张速度确实很快、知名度也蛮大,但留存用户很大程度依靠的是 “免费电话” 这项功能,这样,吸引的用户多会是像物流人员之类没有固定工作场景的低质量用户。   按照这个判断,叫停免费电话后,钉钉的用户增长应该会遭遇一定的挫折。   但是近期钉钉的主力用户可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互联网企业,而是想要转型 “互联网+” 的传统企业,他们往往财力雄厚,员工人数众多,要求也没有互联网企业那么繁琐。所以,才会在 3 个月内给 Tower 导流了 200 多万新用户。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叫停免费电话似乎对钉钉也没有太大损失。   有媒体采访了钉钉相关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应是: 未来所有个人商务电话将全部被取消。而这一调整背后产生的影响,暂时无法评估,并在数据层面突出。而具体的影响数据统计后续将逐步对外透露。   但我们不要忘了,可以实现 “免费通话” 不止钉钉,如易信、企业微信等应用都位列榜单。所以,接下来应该会听到更多的声音。而这一领域最成功的玩家是 Skype,也是第一批全球免费的语音通话软件,目前拥有超过 3 亿的活跃用户。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596.html
    资讯
    2016年06月27日
  • 资讯
    乾通易才:依托云技术实现移动HR闭环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是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行业借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管理方式、工作模式上正在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SaaS服务的出现则是对传统HR行业一次深刻的变革和冲击。   行业裂变在即  乾通易才把握先机 SaaS在国外发展已非常成熟,美国目前已有45家SaaS上市企业,总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级服务市场相差了至少3-5年。据易观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达199.3亿元,市场正以裂变式高速增长,增长率接近70%,2016年突破300亿基本无悬念。乾通易才正是在此背景下扬帆起航。   乾通易才于2014年创新成立,并开启向HR云服务转型的战略规划。目前,乾通易才致力于打造的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的生态云平台就已初见规模。在公司成立之初与全球最大的企业ERP系统和商务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SAP达成合作,共同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服务。先后推出嗖嗖、易韬云等信息化人力资源云服务产品,全方位覆盖企业在绩效管理、社保服务、薪酬激励、人才规划、培训发展、员工福利五大人力管理方面的需求。作为该领域的后起之秀,凭借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和在产品上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乾通易才已然成为国内SaaS行业强有力的竞争者。   服务模式再升级  打通线上线下管理闭环 SaaS2.0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原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云服务模式,将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与云技术相衔接,从以标准产能最大化为核心的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管理转型。云技术具有规模大、虚拟化,可靠性、灵活性高的特点,正好满足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偏扁平,灵活轻松、不确定性、富有创造力的特点。   以易韬云为例,基于云、SaaS服务的存储模式,企业HR通过易韬云,可将常规的员工信息管理、人事事务处理、考勤管理等人事管理核心功能进行线上操作便捷实现。   嗖嗖APP,作为一款移动岗位绩效管理工具,充分利用云技术的灵活性特点,高可扩展性实现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能够依据不同企业的需要,自动组合服务模块。同时,通过行为管理系统对人和过程进行动态信息收集,帮助HR将人力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决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高效处理。   易韬云+嗖嗖APP企业管理模式,相当于企业管理者将工作结果进行云端处理,而这些结果又是通过嗖嗖的行为管理数据而来;再通过提取云端数据,进一步制定更加合理的绩效模块,和培训模块。企业HR全部工作可通过线上高效实现,解放双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BAT大力布局,传统软件企业转型而来,大量创业公司涌入企业级Saas市场,红海渐成。如何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最大问题。乾通易才通过现有易韬云,嗖嗖APP等软件产品,成功打通线上和线下链接,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全方位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对接了招聘、绩效、法务等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选育用留”的核心诉求。如此国际化战略布局,再加之核心团队10余年人力资源服务经验,从中国2200万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指日可待。
    资讯
    2016年06月24日
  • 资讯
    美国初创公司们为何挣扎于深渊之中? 即使是资本高速膨胀的过去几年,企业家们发现一个状况:打造巨头、持续性的公司变得越来越难了。这对创新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   文|James Surowiecki,编译|天然卷   过去几年,一系列的创业融资事件充斥于美国的各大城市,当你回头环顾时,我们会理所当然的相信我们生活在的是一个创业国度。   创业成本的暴跌、数字化工具的普及、早期融资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多样的产品服务、泡沫般互联网初创公司浮出水面,《经济学人》称这种现象叫做 “Cambrian moment”。举例说,从2007年到2012年,硅谷拿到种子轮融资的创业者增加了近两倍。过去5年,风投基金们投资总额达2380亿美元,如今已有200多家科技公司被称作独角兽,其中每一家估值都超过10亿美元。   然而,一批经济学者表示美国创业精神处于下滑趋势 这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更糟糕的是,这次滑坡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2014年的时候,经济学家 Ian Hathaway 和 Robert Litan 曾在 Brookings Institution paper 上撰文表示,美国存活不到1年的初创公司在 1978-2011 期间已经倒闭了近一半,尤其是 07-09 年,倒闭速度更是如峭壁一般,虽然之后又有一定缓慢的复苏。   据商务部消息,自2000年以来,美国土生土长的初创公司数量正呈现锐减趋势,同样这也导致美国本土工龄少于1年的打工者数量减少。事实上,尽管当时国家人口数量要少,但2013年美国创业公司的数量却比1980年来的略少一些,所以说这种减少趋势并非是老龄化导致的——真相可能就是,如今的美国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开创自己的事业。正如 Hathaway 和 Litan 所说,这一现象几乎遍及美国整体经济的各个领域,甚至是高科技行业。   所以是说,美国人已经渐渐失去冒险欲了吗? 并非如此。前面也提到了,创业公司的数量正在下滑,但其中大多数集中在生活类刚需行业内(经济学上是这么说的吧)。这类创始者似乎对于创建一家大公司没什么兴趣,他们的创业初衷在于干他们喜欢的事,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独立,避免了跟老板们打交道,等等。最近几年,数据表明以这类标签的创业者已经越来越少。   不过,创业公司大群体中,仍有很小的那一部分创业者与上述所说的创业者有所不同:从最开始,他们就希望做成一家大公司。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正是那些有潜力成为 “转折意义” 的人,或许就是下一个 Jeff Bezos 或 Elon Musk,他们也正是我们平日称作的:初创公司。   这类创业者其实只是美国创业公司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历史意义上来说,经济学家 John Haltiwanger 和其他研究者曾表示,他们提供的互联网工作岗位实际上是一股难以估量的力量。   Haltiwanger 和他的同事们称之为 “高速增长” 型公司(每年以超过25%的比例贡献工作岗位),这类公司数量大概只占所有创业公司的 15%,但他们却提供了其中近 50% 的工作岗位,而且这些年轻公司们投资得更多,一定程度上,他们在研究创新上也明显做得要来的更多。   一如既往,这些野心勃勃的创业公司诞生速度不减当年,但是如果他们不能以一种有效、系统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的话,想实现长远的成功是很难的。另外,如果我们试着去研究这些初创公司对于整体经济和创新的影响,这些公司在这之中起的份量却是最重的。   据 Kauffman Foundation 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最近几年,该类型的高质量初创公司如春笋般开始冒尖。据 MIT 经济学家 Scott Stern 和 Jorge Guzman 报告显示,1988-2014年期间,美国共有15个州的初创公司数量并未呈现长时间的下滑。   Stern 和 Guzman 还发现以下几点可能成为 “高速增长” 型公司的特征:在德拉维尔州注册的,有注册专利的,不是根据创始人名字命名的。他们有发现这类初创公司的比例并未下滑,事实上,2014年更是见证了创业公司们增长潜力的第二次,比如说在旧金山湾区这样的地方,并不令人惊讶的是,高质量初创公司的比例始终处于一个。 今天的科技圈是已经被 Google/Amazon/Facebook 等巨头所统治的世界 但还是有一个问题。尽管 Stern 和 Guzman 表示 “高速增长” 型初创公司的比例增长速度一如既往,但是如今这些公司不再能像过去那样成功了。研究者认为,虽说新想法的数量和创新潜力继续增长,但拥有有效系统的商业模式的初创公司却呈反比之势,尽管依然有很多的种子种下去,却少有参天大树了。   对此,Stern 和 Guzman 并不清楚其原由。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原住居民” 变得越来越强。但是,有一个想法依然成立: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商业环境,巨头也可能随时就被颠覆,竞争优势不再像过去那样难以逾越。就近来说,多个逻辑条理很清晰的例子,亚马逊如何从一家书店零售商达到了今天的电商巨头,电子下载和流媒体如何影响了曾经的唱片产业。   但如同 Hathaway 和 Litan 所说的那样,过去30多年以来,美国产业形态越来越集中,“原住居民” 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几乎存在于美国各个行业。所以说,对于已入驻居民来说,优势变得越来越大,而对于新入行的来说,这就相对而言处于一个劣势了。   甚至是在科技行业,各个行业无数的创业者开始为分得一杯羹而艰苦奋斗,但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这个反差就越来越大了,今天的科技圈是已经被 Google/Amazon/Facebook 等巨头所统治的世界。   短期来看,巨头林立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 Google、Amazon、Facebook在研发上都投入巨大,比如说 “登月计划”,这些科技巨头在人力资源方面也保持高速前进。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需要更多的 “高速增长” 型初创公司,他们能提供新的工作岗位方面,还能推动技术性创新。   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原住居民” 们更加倾向于利用开发现有技术和渐进式的创新。与之相对应的是,Kauffman Foundation 报告表示初创公司更可能以前沿科技突破市场。   这意味着,科技的未来掌握在少数科技巨头的手里,这并非我们所期待的。我们想要的是科技巨头和独立初创公司们共处的一套强大的业内生态系统。保持竞争性、为革命性的企业家们创造机会,为了保证未来科技不会停滞,这或许会是最安全的举措了。   本文由B12综合technologyreview.com编译。
    资讯
    2016年06月23日
  • 资讯
    在企业级市场总是慢半拍的腾讯,这回在SCRM能赶上趟吗? 腾讯在企业级市场的战略思考,一样很难甩掉强大的社交基因。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腾讯在6月中旬正式发布了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平台(SCRM)——腾讯企点,这是腾讯去年以来产品开放布局中的又一步棋。   SCRM已不是新鲜词,在腾讯企点之前,已有较早提出SCRM概念的时趣、以4s店的微信公众号为入口的车商通SCRM、还有日前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六度人和(曾获腾讯战略投资)等。   而这一类产品的出现,正是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演变正在影响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SCRM里的S即social,简单理解就是在CRM的基础上打通社交渠道、提高互动性。因此,传统的CRM关注的主要是单个客户的交易数据,而SCRM则更加关注围绕单个客户所扩展的社交价值。   腾讯副总裁殷宇告诉记者,中国的企业往往在客户关系管理中面临一个痛点,即“比较偏重销售后端管理,业务信息流转不畅,以及缺少社交化连接”。而这些痛点的源头,往往是因为企业的CRM实施过程缺乏连接能力和社交基因。   腾讯企点的产品思路,就是让企业以多媒介的方式去连接用户,通过打通网站、H5、公众号、APP、二维码等媒介手段直达客户的QQ、微信等终端,让来自各个平台和渠道的客户数据都能自动统一入库到腾讯企点客户库,以此来实现多通路管理——最终目的是降低SCRM的运营难度,通过腾讯企点所建立的客户库和分析能力,去描绘客户群像,分析客户需求。   问题是,社交基因放在企业级市场到底好不好用? 腾讯擅长的是消费级市场,企业级市场从不是它的主场。前有用友、金蝶等老牌选手,后有“眼中钉”阿里钉钉,企业微信一直被认为是腾讯对标阿里钉钉的产品,但这个晚了老对手一年多推出的产品一直不温不火,还在和钉钉打下的市场中艰难抗衡,记者赵雷曾在《85万家企业用户的阿里钉钉,已经全面超过微信企业号》中分析,微信企业号在腾讯整个产品体系中承担的使命,和钉钉完全不一样。   腾讯引以为傲的“优良基因”显得有点“玩不转”,腾讯的社交基因侧重于生活、娱乐,硬要套入工作场景,也并不如想象中容易,一不小心还被戴个“不安全”的帽子。   企业级市场强调的是效率和安全,无止境泛滥的社交某种程度上反而是种阻碍。 不久前,马化腾在谈到企业级市场时曾表示“中国的企业级市场将成为媲美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少数细分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市场之一”,觊觎企业级市场之心显而易见,在今天的“互联网+”论坛上,他又称腾讯未来关注的三个方向是云服务、LBS和安全,将安全单拎出来,也从侧面反应了腾讯要与企业级市场死磕到底的决心。   在企业级市场总是慢半拍的腾讯再次高举社交这张牌杀入战场,光有决心还不够,打好手上这张利弊参半的牌才是更为关键的。   (本文来自钛媒体,记者/谢康玉,编辑/葱葱,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1908851.html)
    资讯
    2016年06月22日
  • 资讯
    101家创业公司血泪换来的20大教训,最糟的并不是缺钱! 来源:专业主义微信公众号   摘要:美国纽约的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近日在调查、访谈及研究101家失败的创业公司案例后,总结了20大败因。跟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并非缺少资金。   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有数据显示,90%甚至更高比例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就算拿到了投资,51%创业公司在五年内也会销声匿迹。   失败不一定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创业者和后来者能从创业失败案例中总结教训、获得启发,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对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一些总结和分析。   美国纽约的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近日在调查、访谈及研究101家失败的创业公司案例后,总结了20大败因。   跟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并非缺少资金。   我对CB Insights的这个报告图文做了简单编译汉化处理。
    资讯
    2016年06月22日
  • 资讯
    LinkedIn是如何失败的? 编者按:尽管 LinkedIn 有着宏大的理想,但是它却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以牺牲普通用户利益为代价成为赚钱机器,其结果是收益递减,乃至于被资本市场抛弃。对于所有人来说 LinkedIn 失败的教训是:永远都要用户优先。   大多数大型社交网络用起来很有趣但是却很难变成生意。Facebook 在掘金移动广告之前曾苦苦挣扎过;Snapchat 类电视广告业务仍然是个未决问题;Twitter 情况恶化有可能要被卖掉。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交网络(被微软以 262 亿美元收购)LinkedIn 却有着相反的问题:它是一台可靠的赚钱机器,但是却被一大堆客户嫌弃。   过去这一年,鄙视 LinkedIn 成为了一种善意的文化现象。该公司的签名用语 “我正在 LinkedIn 拓展职业人脉,希望能与您建立联系”—被拿来作为纽约客拥有悠久历史的漫画标题竞赛的完美主题。LinkedIn 还承认黑客从它的服务器窃走了 1 亿份邮件与(哈希)密码组合,导致若干 Twitter 名人账号被盗。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咄咄逼人的电子邮件推广策略不必要地让用户每天都会收到好几封邮件,导致去年花了 1200 万美元才搞定了相关诉讼。这还引出了下面这条无疑是 2015年 最佳的推特: 退订了 LinkedIn 邮件 删除了电子邮件账号 卖掉房子,退隐山林 溪中拾得一瓶 内附纸条一张 上面写着: 来自 LinkedIn   搞出这堆电子邮件似乎很妙直到突然看起来令人绝望—而这正好是 LinkedIn 本身故事的写实。2003年 推出的 LinkedIn 是仍然在线的最老的社交网络之一(比 Facebook 还早一年)。那时候的 LinkedIn 跟现在一样主打职业社交。创建简历,跟你认识和信任的人建立联系,说不定哪一天工作就会来找你。发布相当于网上简历的观念流行花了好一些时间—一些早期用户担心老板会以为自己正在寻找新工作然后为此惩罚他们。这让 LinkedIn 花了 3年 时间才做到 2000 万用户。   但是 LinkedIn 坚持自己的愿景,打造了一支聪明的团队,并且利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增长黑客技术让 LinkedIn 变得无所不在。现在它已经拥有了 4.33 亿注册用户,其中 1/4 每月都会访问 LinkedIn。据预测 LinkedIn 今年的息税折扣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达 10 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去年的整整 4 倍。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招聘方,他们必须付费才能访问你的简历并给你发送消息;以及销售方,他们要付费才能给你发消息以及销售线索。重视 LinkedIn 价值的那批人似乎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两个阵营。   LinkedIn 针对这批用户的高级订阅服务一直都很稳定且十分有利可图,但它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而且公司过去两年都在亏钱。一度可靠的赚钱机器似乎开始出问题了。所以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才开始想方设法进行扩张:开发平台让人提供各种杂乱的心灵鸡汤或者商业建议;收购在线学习网站 Lynda.com;并且还折腾了一系列动力不足、使用寥寥的 app(比方说这家公司认为你会下载一款 LinkedIn 为你量身定制的专门查看同事电话号码的 app)。所有这些努力均收效甚微:今年2月,该公司的财报显示其广告业务已经开始滞涨,这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潜力。LinkedIn 股价当天就下跌了 40%。   与此同时,公司的核心产品仍然是一潭死水。LinkedIn 的最高优先级是将你与其他用户连接到一起,可一旦连接请求过来时,但愿你搞得清楚对方是谁。LinkedIn 总是提供尽可能少的请求信息—只有一个名字、头衔,或者公司名称—对方是不是曾经给你发过邮件你得靠猜。想看其中一位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没问题!你只需要输入对方名字,选中那张脸,鼠标向下滚动几公里,在长长的连接关系列表、个人完全简历、所属的 LinkedIn Group 清单以及联络人声称对方具备的未经证实技能清单之后就是他们的电子邮件地址了。   去年,LinkedIn 大肆宣传的旗舰移动 app 对用户界面进行了现代化,为的是让产品对那些不怎么积极找工作的人也更有用。结果出来了这么一个模仿 Facebook 新闻流的东西,每天它都会(a)硬塞一个人进你的社交网络,告诉你这个人的职业生涯正在取得里程碑突破并且(b)你应该想要听听他们的故事(我不想!)。在鼓励用户在桌面 web 上制作了详尽的档案之后,重新设计的移动版却投弃了它们,转而宠幸那堆没完没了每次都乞求你进行互动的卡片。给 Sal 发条消息好不好?或者帮他背书一下吧?要不看看他的活动怎样?在上一次的财报电话会上,LinkedIn 自诩新设计提升了用户参与度,但这个 app 完全是空洞无物的。   LinkedIn 现在已经用 13年 的时间来要求我们的注意力,其结果是收益递减。我不怀疑 LinkedIn 每天都在帮助大家找工作—否则的话它今年也赚不到 10 亿美元。但每一次的交互这家公司传递出来的都是绝望。我们当中跟大多数人根本就不需要这样一种每天都用职场新闻和就业前景狂轰乱炸我们的服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信赖的来源,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现身,在平时不需要的时候静静地在一边呆着就行。LinkedIn 天生就不懂怎么去静静,这也许就是我们当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它干脆消失好了。如果它的确消失了的话,有谁会想念它呢?   我觉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LinkedIn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是失败的。它赫然耸现但从未变得不可或缺,它专注于服务自己的付费客户,牺牲的却是当初赋予它价值的那批客户。这家公司信誓旦旦称创造了经济机会—CEO Jeff Weiner 说LinkedI 将会成为因为机器人而丢掉工作的工人的答案。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白领工人填写一下招聘者偶尔为之的调查的一种手段以及供应商花大价钱先拿到答案的一种特权罢了。或者从收购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块用到别处会更好的数据宝藏。LinkedIn 的基本愿景也许要宏大得多,但如果该公司不能想出把电话号码放在用户简历的什么地方的话,我对它击败天网(抢人类工作的机器人)的计划是不乐观的。   对于我们,也包括 LinkedIn 来说,幸运的是微软的愿景要比它实际很多。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备忘录中给 LinkedIn 安排的计划如果实现的话会让 LinkedIn 的服务有价值得多。它会让 Office 365 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交图谱,让大范围的跨产品(尤其是邮件)协作更容易。同样地,它可以替微软的商业套件 Dynamics 扮演类似的角色,让微软成为 Salesforce 真正的竞争对手。随着时间转移,它还会导致新的订阅型及广告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还有其他人很快想到了其他一些好想法,比如 Paul Ford 就列举了一些,首当其冲的是把 LinkedIn 嵌入到 Windows 作为服务,这样 Hotmail、Outlook 通过二级 LinkedIn 连接发送邮件会容易很多。   在这次收购的消息发布中,Nadella 和 Weiner 都谈到了 LinkedIn 在微软这颗大树下将保持独立性。但其实 LinkedIn 的独立性越少越好:Nadella 的微软正在拼命控制未来的工作;而他刚刚捡到了 4.33 亿的工人。   通常这种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都是列举收购会失败的种种理由。但这次收购却很罕见,即对被收购公司的任何改变似乎都要比维持现状更好。Weiner 在致员工内部信中差不多也承认了这一点:“想象一下这么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们将不再被迫对长远投资做出妥协,不再犹豫害怕颠覆自己,我们留住好员工吸引新人才也不再会被拖后腿。” 这样的世界已经到来,现在 LinkedIn 可以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了。也许它永远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景,但是对微软实现自己的愿景却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编译自:theverge.com
    资讯
    2016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