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管理
改变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五大趋势
杜克大学最近发表的一份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令许多企业管理者挠头。该报告显示,许多企业的社交媒体支出约占企业营销预算的9%,预计未来五年内,这个比例将激增到25%。但半数受访的企业营销人员表示,他们根本无法证实社交媒体对他们的企业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很多批评人士认为,企业一窝蜂地在社交媒体上烧钱不过是在填一个无底洞。不过我认为,这些矛盾的数字却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社交网络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同时企业也正不遗余力地跟上。虽然企业正在通过社交网络接触更多受众,也正在看到日益增加的好处,但持续变迁的社交媒体图景使得获得持续的成果,以及衡量这些成果,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5年,社交媒体变革的步伐注定会进一步加快,但对于企业来说,现在与以往存在一个重大差异:主流社交媒体为了生钱,正在想方设法使企业能更轻松、同时更富有成效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同时,随着各种工具的不断涌现,追踪社交媒体支出的成效,甚至衡量每一条微博的收益,也会变得更加简单。
简言之,2015年是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成效更容易显现,也更不容易被忽视的一年。现在就让我们透过“水晶球”,看看明年的社交网络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在Facebook上搞营销将花费企业更多的钱
你们公司的Facebook主页已经有了几千个粉丝,所以这意味着每次你更新内容的时候,都会有几千人看到,对不对?错!在Facebook专用算法的限制下,每条营销内容大概只会接触到一个品牌16%的粉丝。不过奥美公关公司的研究人员今年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6%左右,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跌。该报告的作者马修•曼森认为:“Facebook等于是说,可能有一天,营销内容的‘自然触及人数’可能达到零。”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首先,用户的消息流中,涌入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每条营销内容被看到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与此同时,Facebook还在鼓励企业使用它的付费社交广告,它所触及到的用户要比企业发布的普通内容多得多。这些所谓的“原生广告”就像普通的Facebook消息一样,会直接显示在用户的消息流中,而不是像传统的横幅广告一样显示在网页边缘。
这对2015年的企业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要想在Facebook上做好“微营销”,企业可能要在付费社交广告上砸双份的钱。与此同时,企业还会把鸡蛋往其它的篮子里放几个,比如Twitter、Instagram甚至是中国的微信等等。这种广撒网的方法虽然对Facebook的未来发展不利,但对于企业来说不失为触及不同人口群体的好办法。
如果“微营销”真能促进销量,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工具
在Twitter或Facebook上有几千个数丝,或者在Instagram上收集几万个“赞”来秀一下虚荣心,的确不是很难的事。但它们如何转变成销量和收入?一直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都被规避掉了,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砸了那么多钱,只是基于“曝光度”和“注意力份额”等空泛的术语。
但是这种情况也正在迅速改变。很多新工具正在涌现,它们给社交媒体营销流程带来的精确性,就犹如上一代衡量工具之于网络销售流程。首先,有一些分析工具已经能够指出哪家社交媒体最能吸引流量和点击率(比如我们公司使用的uberVuTool),并且会记住你正在发送哪类内容(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以及你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些应用可以自动规划消息的发送时间,使它们在一天中最佳的时间发送出去。同时它们不仅可以报告有多少人阅读了你发送的内容,还可以反馈这些读者的相对影响力。
将这些工具与GoogleAnalytics和Nimble等社交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它可以记录客户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情况)结合在一起,企业就有可能追踪到,所有这些“微营销”的内容如何转变为企业网站的访问量,甚至可以追踪到有多少人联系销售人员,或者直接通过网购渠道购买。最后,我们就可以明白一条特定的微博可以产生多少实际的销量,带来多少真金白银,而不是想当然地猜测。
社交网络将与商业联系得更紧密
今年11月,Snapchat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Snapcash的产品,由此成为北美第一家允许用户通过消息向其他用户转账的主流社交网络。该服务使用的是借记卡信息,而且至少目前为止还是免费的。一旦它存储了你的信息,你就无需再次输入,只需要在手机上点点划划,就可以把钱轻松地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
随着移动支付大战的升级,其他社交网络可能很快也会如法炮制。事实上,今年10月的黑客事件显示,Facebook已经悄悄地在其备受欢迎的Messenger应用程序上嵌入了一个隐藏的支付功能。如果该公司将其激活,该应用的5亿用户就能互相转账了。
不过,这种点对点支付还只是一个开始。预测这种功能即将向商家付款开放,并不需要很大的直觉跳跃。这反过来将为社交媒体潜入电子商务世界铺平道路。打个比方,零售商可以以推文或微博的方式发送特定产品的信息,而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点一两下就完成了整个网购流程。实际上这种社交媒体与电商的“合体”已经发生了——目前Facebook和Twitter已经开始对“购买”键进行beta测试。
另外,对于商家来说,通过社交媒体接受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转账,比接受信用卡支付更有诱惑力,因为信用卡支付每笔都要收取2%至4%的手续费。随着社交网络开始参与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用不了几年,Facebook和其他社交平台有可能会推出比传统的信用卡体系更廉价易用的交易系统。
客户服务:社交媒体与手机齐上阵
航空、互联网、有线电视以及许多其他行业都表示,把客户服务搬上社交媒体后,给他们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消费者的满意度之所以会增加,是由于社交媒体的客服体验更加人性化,同时也比“800服务电话”或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更加方便快捷。由于对话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因此有合理的理由发牢骚的顾客往往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同时企业如果处理得当,也会很快在社交网络上得到认可。
但这些好处也可能成为负担。很多客户信息非常敏感,不能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讨论。另外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在140个单词的微博里完全解决。当然,也不是每家公司都想把不体面的事情公诸于世。不过,一些新的产品正在整合电话服务和社交媒体服务的长处,同时还能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
明年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新功能,就是所谓的“推文回电”链接。比如一个顾客通过Twitter反映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家公司就可以发送一条单独的链接。点开该链接,用户会得到一个单独的电话号码,可以直接联系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某一位服务代表。一旦通话结束,该号码就会失效。
通过这种办法,用户既能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快捷的响应时间,又能享受到传统电话服务的隐私与全面性。另外企业可以继续提供独立的电话服务,以解决那些通过低成本的社交渠道无法有效解决的特定问题。
最大的社交媒体创新或从“后门”而来
云计算改变了软件和技术(包括社交媒体)进入企业的方式。过去一切都是IT总监说了算,但是现在,所有部门的员工都在积极寻找能让他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的应用和服务。很多应用使用的免费增值模式使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一些应用或服务的基本版,也使用户能更容易地试用新产品。这些云工具一般更加直观也更易用,就像Facebook和其他消费型应用一样(这种趋势又被叫做IT的“消费化”)。
所有这些趋势意味着,虽然很难预测明年哪些应用会真正大红大紫,但是下一波重大的社交媒体创新,可能已经在你的公司里悄然酝酿。正如现在已经非常普及的效率社交应用Yammer(用于内部社交)、Dropbox(用于文件分享)和谷歌的Hangouts(用于电话会议)等应用首先在一线员工中流行起来一样,下一波更好的社交媒体工具也会从企业的底层先火起来。
想看看你的公司以后会用哪种社交媒体吗?不妨找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有19岁左右的实习生更好),把她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借来,看看她正在使用哪些应用。
via:财富中文网
-
企业管理
传统企业是否应该将移动互联网引入企业管理?
大家都看到连接云端的一些探讨,首先谈到了用户去哪里了,这个话题在前一个时代大家也会谈,为什么大家对这个话题尤其关注?去年到现在我也拜访过不少客户,不管做房地产、4S店,大家感叹用户流失很容易,越来越入口出来更注重体验,与此同时也很容易被其它同行对手能够把客户拉走。
那么现在我们如何能够尽可能影响更多的用户,我想手段很多,不管淘宝也好,微信等等有很多的入口。我们也要想把入口抓住了也可能能影响很多用户,用户来了怎么办。你不能只通过一些虚拟的交易,那只是一步,当你把用户拉过来还得为他提供快捷的服务,包括相应优质的产品。
这个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去创新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够提升企业的创造力,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对今天企业是新的挑战。所以正因为如此,除了我们想解决用户去哪之后,我们想如何通过新的手段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如果假定你回顾一下企业的平均年龄就会发现,其实85后、90后的人在单位当中也会越来越多,其实这样一个群体并不是按照过去可能有一种习惯说法我认为不是太客观,觉得独生子女是不是太自我,或者怎么怎么样,某种意义上负面东西多。但是我们认为的其实肯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进化论角度来讲他们肯定比我们更聪明。但确实由于他们本身的环境对很多的社会的认知,包括对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需要,包括工作环境。
在我们公司就出现过几起,我们刚招聘的应届生干了几个月突然感叹工作太累了,还是请几个月假休息一下再整装待发,这样的现象在在座各位企业里面也会有,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代表小弟小妹很消极,他们修整之后可能更厉害。只不过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尊重,更宽松的环境。
这个群体逐步成为社会主流一定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挑战,包括很多企业在讲为什么产品要做更好,服务要更好,逐步85后成为社会的主流,我们现有的整个管理模式也必须要为之转变,包括对我们人力资源管理。
这两方面背景使得我们要重新想象企业内部的管理。我们是希望顺应移动互联网这样潮流去提升内部的管理,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是机会?现在年轻人非常习惯通过手机来进行衣食住行的安排,我相信60后很多人刚开始不太习惯通过手机买东西,通过手机转账,我们总觉得不放心,但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手机去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使得这些年轻人更习惯于按他目前所接受的方式来参与到企业工作,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切入点。就拿我们公司为例,我们是一个服务型公司,我们有上百万的客户,产品使用过程中确实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去我们都是通过PC来响应客户需求,往往会出现响应不及时。
从去年开始我们开通了手机方面应答,从用户反馈来看满意度普遍提高。从我们自己处理员工来讲我们并没有觉得及时应答客户需求给他带来多大影响,包括下班回到家也是举手之劳,过去如果不通过移动手段,让他跑到公司来处理客户需求,这应该说也不是太人道。通过移动有很多很多是可以很方便的能够让企业里边的员工,大家能够按照企业新的战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去连接内部的组织也不是那么容易,它面临很大的挑战,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说起来很漂亮,通过手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让我们工作变得更高效,但事实上这里挑战也非常大。
首先一点我们大家如果过去做了很多ERP项目一般都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移动项目怎么做?是不是还需要花很多时间,是不是还需要通过公司发文硬推,要求几万人,几千人企业大家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内上,是不是还需要通过很多的培训,包括加KPI让企业成员使用。
这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些方法都已经失效了,对我们挑战来讲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必须以用户体验作为核心诉求。比如说我们项目实施的时候要快速上线,先有一批人快速体验,内部体验口口相传能够让企业更多人参与,逐步形成全员使用的格局。
这也是我们在前期,包括一两年时间当中也是一个发现,所以我们讲方法好,但我们在实施方面也有很大观念的挑战,过去我们花很长时间规划开发,做培训,通过发文使用,转变为让一批一批人快速体验,快速迭代,通过平台方式能够快速扩展类似这样的应用,使得全员都能够得到一个充分的应用。这是我们对连接内部的三个方面的理解。
金百万餐饮副总经理黄兆森的分享 来源:虎嗅
-
企业管理
SAP结构重组并向云计算转型 计划裁员上千人
[摘要]SAP在全球共有6.7万名员工,本次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00余人。
SAP为“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简称,是SAP公司的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在结构重组和业务重心从实体软件套装转移到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模式过程中,德国软件巨头SAP计划进行大幅裁员,裁员人数可能会达到上千人。近期SAP已经有多位高管离职,而且公司将在不久后投票决定是否由联席CEO比尔·麦克德莫特(Bill McDermott)担任唯一CEO。
SAP发言人詹姆斯·德弗(James Dever)表示,裁员目的并不是为了削减员工总数,而是为了按照新战略重组公司资源,公司的真正目的是变得“更加简洁,更加灵活,更加快速,更易合作”。他表示,该公司计划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员工总数超过年初时的员工数量。
“我可以确定的是,公司做出的影响员工的决定都是有针对性的,”詹姆斯·德弗(James Dever)表示,“我们将支持受影响员工在SAP公司内外寻找新的机会。”
德弗拒绝就具体的裁员数量发表评论,他只介绍说SAP在全球共有6.7万名员工。市场研究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创始人王雷(Ray Wang)日前通过Twitter透露,SAP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00余人。
近期SAP有多位高管离职。该公司上周表示,SAP云计算业务负责人肖恩·怀特(Shawn White)将于5月15日离职。在此之前,SAP旗舰产品HANA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开发和营销的重要架构师维沙尔·西卡(Vishal Sikka)也离开了公司。
SAP的两位联席CEO是比尔·麦克德莫特和吉姆·哈格曼·斯纳布(Jim Hagemann Snabe),其中麦克德莫特有望在5月21日成为该公司唯一的CEO。本月早些时候,德弗表示,麦克德莫特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下一代领导团队”。
SAP本月早些时候还宣布提升两位高管进入公司执行董事会。罗伯特·恩斯林(Robert Enslin)将继续领导SAP全球客户运营业务,伯恩德·卢克特(Bernd Leukert)将负责SAP全球开发组织业务。(小贝)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大数据分析方法罗列
作者:杨冰
实际上,站在企业管理角度看问题比站在管理角度看HR本身更有挑战,商业环境的复杂性超乎我们的想象,抽丝剥茧归纳出的静态结论往往仅体现了高超的归纳整合能力,缺乏预测性的理解是战略家们转型的命门所在。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谈到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公开招标研究25个关键课题。第一个是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之后分别是经济、创新、教育、消费...,其中逻辑值得多一层思考。HR的转型突破,避免静态,需要了解从公司的动向的一阶分析中找二阶动力,企业战略的制定要从社会与经济发展中找一阶目标差距和二阶竞争力,国家亦如是。
说到二阶动向,不得不谈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进步,科技变革推动思维变革,带来管理转型。体现在商业管理中,数据与信息的价值深不可测,大数据带来的商业变化已在近两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只是,从认知到行动,到结论,到商业转化,我们没有迈开步子。
数据分析的方法决定了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分析方法的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方面,我用通俗的语言做一个解释:
DataQualityandMasterDataManagement(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通过过程管理,类似考核与改进,确保好的结果,控制对最佳实践的偏离。
AnalyticVisualizations(可视化分析):直观的展示数据,让数据自己说话,让观众自己看到结果,看所关注的信息。
SemanticEngines(语义引擎):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样性带来了数据分析的新的挑战,语义引擎需要被设计成能够从“文档”中智能提取数据和信息。
DataMiningAlgorithms(数据挖掘算法):可视化是给人看的,数据挖掘就是给机器看的,深入数据内部挖掘价值,要有足够的数据,还有足够的数据处理速度。
PredictiveAnalyticCapabilities(预测性分析能力):在可视化和数据挖掘基础上,作出判断和预测。
大数据处理数据时代理念有三个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
根据一个显而易见的流程,我们可以将大数据分析和商业能力发挥归纳为四个核心要素:
来源:从哪来很重要,会遇到诸多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难度。从那里获取以及获取的流程,这需要一个设计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转变往往要比想象的复杂,很多企业花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就是在解决数据来源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要有广泛的来源,不能全部从定义框架中抓取,如企业内部制定50个关键数据指标,但实际上,问题往往处在你关注的内容之外。
技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的分析能力和运算速度,必须要利用数据平台,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竞争力之一,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重点注意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功能,包括可定制性,或系统之外的顾问服务等增值服务。
挖掘:借助技术手段,就可以整理、提炼、分析和总结数据内容,展开价值挖掘,定义框架是很有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此时要靠边,让管理的专业人员提出数据的要求或参与数据分析,因为真正的管理结论才是重要的。
应用:这是数据价值转化的关键,我们需要将前面数据分析的三个过程,融入管理行动与改进循环。
-
企业管理
腾讯营销QQ微信版上线 可直接绑定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责任编辑:marsrxdou】
[摘要]新版本增强了营销QQ客户端对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管理,“Q微”组合让企业营销更高效。
腾讯科技讯 4月16日消息,今日腾讯营销QQ微信版正式上线。新版本增强了营销QQ客户端对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管理。此前,QQ同时在线账户突破2亿的里程碑,让我们看到了QQ从PC向移动互联网成功转型的标志,而营销QQ与微信的进一步打通,更是顺势而为,让企业管理通过QQ和微信两大平台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让营销效率更高。届时企业可借助营销QQ微信版,同步管理QQ端与微信公众号的客户,实现双终端客户的高效管理,构建企业营销完整生态链,显著提升企业对PC端流量和微信端粉丝的变现能力。
腾讯营销QQ微信版,是一款连通QQ和微信两大即时通讯平台的用户,专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互联营销管理平台。其创新的跨平台运营机制,将传统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基因植入企业营销流程,为企业从潜客沟通、促成转化、在线成交、长期维护等方面提供系统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增加“微信扩展”板块,“Q微”组合让企业营销更高效
营销QQ微信版集微信人工咨询、微信用户管理、微信用户轨迹跟踪、微信用户信息保存、移动建站等众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功能于一身,覆盖形象展示、用户沟通、营销互动、在线销售、跟踪分析等多项环节。届时,企业用户无需登录网页,可以直接在营销QQ客户端同时与QQ、微信两大平台的客户沟通,同时实现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运维,提升企业营销的运营效率。
借助微官网打造、微门店建设、高度定制化的行业版本等全新功能,企业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品牌或产品信息;利用双终端同时接入,人工智能回复与微信语音识别,企业与客户的沟通将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微活动、微投票、微报名、微相册、微留言等互动服务,弥补了微信公众平台相对交互性弱的问题,让企业的营销活动创意十足;微团购、微电商、微支付等在线销售功能,助力企业构建高效的销售平台;微调研、微统计、用户搜索管理、用户轨迹跟踪及信息永久保存等功能,将为企业运营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支持,实现客户维护的长远发展。
营销QQ微信版可直接与微信公众号绑定
独有轨迹跟踪功能,增强移动营销变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营销QQ微信版本次发布的“轨迹跟踪”与“用户信息保存”功能,能做到用户行为轨迹跟踪和信息记录的永久保存。通过该功能,无论其用户是否在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发起人工咨询,企业都能在营销QQ微信版的后台洞悉微信用户的行为轨迹 。企业可以在人工接入前充分了解用户诉求,并能在跟踪用户互动行为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标记,查看每个新用户进来之后感兴趣的内容,避免遗漏用户的点击行为等情况数据,从而使沟通的精准性大幅提升,显著增强移动营销的变现能力。
用户轨迹跟踪与会话记录保存图示
在线沟通方面,对话接入后,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交互行为,快速匹配用户个性特征,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沟通,用户的沟通体验度也会相应加强。在用户信息管理方面,企业在追踪用户互动行为的过程中,根据活跃度、互动情况与每日不同内容的点击率,按照“价值”对用户进行分组或标记,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和长期维护。在用户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单个访客的行为跟踪,弥补了现有第三方微信开发平台各类“微统计“功能大而泛的局限性,配合信息永久保存功能,企业可以方便地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并为营销决策找到数据支持。
[责任编辑:marsrxdou]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