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
    推荐:孙正义谈下一个30年将发生什么,未来会怎么样 在7月16日举办的G2非凡论坛上,软银集团创办人孙正义对自己过去的投资做出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以下为孙正义演讲全文:   对于今后30年来讲,我认为现在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尤其是在各位的人生当中。而且现在是一整个概念的转变,我们要包容这个概念的转变。 我想先给大家看两张照片,这是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左边那张是1900年的,你看到一辆汽车,和九十九匹马车;而右边的,同样的地方,13年后,你看到的是九十九辆车,和一匹马车。 发现了吗,仅仅过了13年,街道上,车辆取代了马匹,这就是一个概念的转变,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时期,就是一个伟大的概念转变时期。 这种伟大的概念转变,不是每年都发生的。而是一百年才会发生的转变。 那再看我们现在,2000年纽约的第五大道上还是一番车水马龙的情景,但到了2035年会发生什么? 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会取代过去的汽车,占领我们的街道。人工智能(AI),会取代人力,就像当初汽车取代马车一样。这就是一个,百年才会发生的转变。 好,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一个过程,伟大的改变也是一个过程。但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呢?因为他们,因为这些企业家,他们带领了工业革命,因为企业家的精神造就了工业革命。所以改变世界只需要几个人,他们都是英雄,当时的英雄。 亨利福特的量产汽车工厂,将大量汽车带入我们生活,但汽车要大量使用,需要大量石油,于是洛克菲勒的企业供应了石油,这两个人的结合,才会有汽车产业的雏形。 爱迪生的电力企业,让电走入千家万户,这世界没有电,还能运转吗?所以一个人的热情,足以改变世界。 J.P摩根,这人就更重要了,他为所有的企业提供大量的投资和贷款,正因为有了他的资金支持,大量推动革命的企业,才得以继续发展。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1960年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司: 第一名,汽车 第二名,石油 第三名,汽车 第四名,电力能源 第五名,钢铝 接下来的也都是石油公司 换句话说,1960年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基本上是两类:汽车和能源。在那个年代,你投资这两类公司,你就投资了未来。 当年美国64%的人是农民;在日本,90%的人是农民;而现在,美国的农民是2%,所以工作的定义也随着工业革命为之改变了。当年很多人对于工作的定义,就是好好种地当农民,而现在98%的人,对于工作的定义,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已经被改变掉了。 改变是持续进行的,而人类继工业革命后的下一步革命,毫无疑问的,是信息革命。 再来看下一张图,这是全球网络的流量,底下是年份,从最早的1995年到2018年,网络的流量,增加了100万倍。 我们再来看另一条蓝色的线。蓝色的线,表现的是23年来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价值(市值),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线和红色线,高度重合。网络的流量和网络公司的市值,完全成正比的等同暴增。 这足以证明,过去这二三十年来,互联网是最大的投资趋势和发展方向。 各位,做投资必须要宏观看待问题,赚钱不难,赚钱真的不难,只要你有宏观概念。我告诉大家,我投资的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是44%,而且还在不断成长,我更看重宏观,我只是个简单的人物,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这就是我简单的想法:投资宏观。 这张图,是1994年市值前十大的公司。 而今天,2019年市值前十大的公司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脸书、阿里巴巴、腾讯,全都是网络公司。全世界市值前十大的公司里,有七家是网络公司。 30年前,投资网络就行了,哪有那么复杂,你太复杂的话,反而赚不到钱。做事情简单化,去了解那个追根究底的原理。所以各位,不要太复杂。 那下一个蓝海在那里?未来30年,或者说30年后,世界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都有哪些?各位不用想的太复杂。 30年后,世界市值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里,一定有大量的AI公司,就像今天,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里,有7家是网络公司一样,未来,是AI的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这些正在不断朝AI发展的网络公司,30年后还会不会有他们的身影? 人工智能(AI)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革命,AI革命,将比过去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全都要来的更大更广泛。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记忆体的储存能力、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在这30年来,都成长了100万倍。 30年来,成长的幅度是这样,那再过30年呢?再过30年,再成长一百万倍。也就是说再过30年,AI将比现在再聪明一百万倍。但我们人类30年后,会比现在聪明100万倍吗?显然不可能嘛。 但是30年后的人工智能,就会比现在的人工智能,聪明100万倍,你别不信,电脑会超过人脑,AI智慧会超过人类的智慧。 上面这张图,人类正常的智商(IQ),都在100左右,罕见的天才爱因斯坦190,达芬奇205。那么请问,未来AI的智商,会是多少呢? 30年后,AI的智商将会是10000!你们有谁听过哪个人的智商是10000的?人不可能,但是“人工智能”可能。 一万智商的AI,再天才的人都没法比,当然人类与AI最大的差别不在智商,而在情感与创造。情感与创造是智商再高的AI都无法做到的。 但未来在很多方面,AI都将比你,比我,都做得更好,或者说好得多,这是必然发生的。而且AI最强的能力,其实是预测。将AI用在预测领域,前景非常好。很多AI预测的领域,都比人类好,尤其是精准预测。AI就是未来的精准预测水晶球。 接着我们再来看机器人的成长,这些机器人不止是数量会成长,他们里面的AI也会随之大幅成长。而机器人并不一定就长得像个“机器人”,有时候一个盒子,一个智能音箱,也能发展一个“机器人”,来为人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未来你去麦当劳,都将是机器人点餐,麦当劳里不会有人,而且这些机器人都是高度智慧的,他们会对你进行,进行我上面说的,精准预测。 当你走进这家店时,他就知道你的“大数据”,他就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是要咖啡还是热巧克力? 或者你刚打完篮球,走进麦当劳,AI会直接给你冰冻饮料,当然还有另一种更棒的情况是,当你坐进无人驾驶车里时,只要说一声去麦当劳。随后AI会帮你处理好一切,当你的车停在麦当劳窗口时,你的东西就已经送到了。 AI,并不是单个的个体,他是一个结合大数据的万物互联的整体系统。所以我可以很大胆的告诉大家,2040年之后,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的人口数量。台湾有2300万人对不对?台湾人不算多,但如果你们台湾有更多聪明的机器人,来帮助你们生产产品,你们台湾人就不必做工厂那些工人工作,你们只要做设计就好了,生产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做。 如果你们机器人使用效率够高,参与设计的人数够多,就能够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台湾需要AI来帮助你们,需要超级智慧来帮助你们。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趋势。 接下来另一个趋势,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未来世界,一切的东西都是IOT,都是彼此相互连通,相互关联的,这样让处理的效率更高,更快速。但要达成这样的高效率生活,需要多少晶片来帮助你?需要多聪明的AI来帮助你? 未来不止是你和物品的沟通,物品和物品间也会相互沟通,是的,物品间的相互沟通也会在物联网的时代成为很普遍的事。 物联网的市场,到了2035年,规模将比现在大1亿倍,那么你说,什么是未来? 未来在这里,数轴代表价值,横轴代表时间,底部的黄色,代表农业,其价值与时间的比例一目了然。灰色代表工业,紫色代表互联网,也就是我们正处的时代,而未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属于蓝色的,是属于AI的。 各位,如果你是投资人的话,无论你手上是有十万,一百万,还是一亿,十亿,你要投资什么呢?你要投资未来。很简单的概念,一点也不复杂。 如果你投资一家公司,两家公司,你可能投资对了,也可能投资错了,但你投资的是趋势的话,你一定会赢的。投资趋势,比投资公司更重要。 你或许会觉得我孙正义比其他人厉害,但并不是,我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资趋势。 所以我的软银公司,现在在干什么呢?主要做三件事: 1.主攻人工智能(AI) 2.投资独角兽公司 3.创造协同价值 当年我创建了软银,来投资马云的阿里巴巴,投资了雅虎,我是有获利,但我也犯了很多错。我没有投资亚马逊,这是我的错啊,我一个很大的错。 我曾经和杰夫贝佐斯,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过,我出价一亿美元收购亚马逊30%的股份,但杰夫坚持1.3亿,就因为这3000万美元,我们没谈拢,我错过了亚马逊。 今天亚马逊的市值是8700亿美元,30%的股份就是2600亿,我因为3000万美元,而错过了2600亿美元。我没有投资他,我犯了一个大错,但投资趋势,永远不会错。所以我准备了1000亿美元,作为一个愿景基金,一个未来基金,去投资趋势,投资未来。 目前软银已投资的企业,其中也不乏中国企业:作业帮、瓜子、字节跳动、滴滴等。软银希望带给世界的,是AI的革命,而他们,就是引领AI革命的伟大企业家,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就如同上个世纪改变世界的企业家们一样,一场新的革命即将到来。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高效,车祸大幅降低。未来的世界,AI帮助我们解决疾病问题,AI机器人参与的救援与救护行动,AI同样也可以做到陪伴与照护老人,AI所提供的安全食物,让食物生产变得更安全,更可追溯,AI所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快乐,智能算法将会知道你更喜欢哪种快乐。AI不是要和人类竞争,AI是要帮助人类让生活变得更好更安全。 这个就是未来的世界,软银,也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世界。 那么朋友们,知道未来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在哪了吗? 排版 | 曹艳艳 审校 | 吴恙  主编 | 叶正新   原文链接地址: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268916473/873ceaf901900i68a   作 者:孙正义 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来 源:微观系列(ID:weiguanx)
    未来
    2019年08月18日
  • 未来
    亚太地区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趋势,挑战和未来 科技的采用和劳动力技能在决定组织未来准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一事实大家都没有争议。 智能人力资源科技解决方案的采用和集成是此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人力资源开发新的工作场所模型,并设计以产出为导向的工作流程。然而,话语中的多重术语 - 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学习,人力资源分析,聊天机器人以及预测未来大规模失业率的令人不安的头条新闻往往无法给我们提供更大的图景。 此外,由于亚太地区缺乏资源和洞察力,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人力资源科技的状况。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到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将超过300亿美元(感觉这个跟美国的市场一样大了)  趋势 重点:通过一系列新时代的工具和技术,人力资源领导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自动化日常管理流程,如出勤和工资单。如今,智能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劳动力管理,职业规划,人才获取,L&D,员工敬业度和商业智能中。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的领导者正在努力制定技术发挥核心作用的政策和流程。 正如德勤2019年全球人力资本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人力资源领导者不再只是简单地将其工作“数字化”,而是将其整个工作流程“数字化”,将技术整合到工作岗位的核心。  投资:过去几年,亚太地区对新型人力资源工具和系统的投资一直在稳步上升。最新版的Sierra-Cedar人力资源系统调查(2018-19)显示,亚太地区近70%的组织打算增加人力资源科技支出。尽管该地区落后于北美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近20%,但由于人力资源科技的采用在过去三年中已经达到两位数,因此预计差距很快就会缩小。该调查还指出,小型组织是所有新的人力资源科技采用者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根据Sierra-Cedar的说法,云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新兴解决方案数量有所增加,如嵌入式分析,移动优先使用, 挑战  采用:传统上,亚太地区的人力资源领导者一直在努力及时有效地采用人力资源技术。缓慢的步伐不仅影响了未来的准备,而且还将该地区的技术满意度从2016 - 17年的51%降至2018 - 19年的45%。“2018 - 19年人力资源转型研究状况”发现,亚太地区人力资源职能的五大能力差距在于分析,促进变革,利用技术,建立基于信任的关系和商业头脑。该研究还强调了分析和治理之间的差距,能力短缺以及缺乏整合数据,这是该地区核心人力资源职能部门采用技术的障碍。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研究中34%的受访者仍在评估或刚刚开始采用人机工程学和人工智能认知技术,只有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竞争优势。  心态:专家们一次又一次警告说,除了学习新的技能和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专注于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采用数字化的方法。挑战不仅要求自己采用数字化思维方式,还要转变组织整个劳动力的思维方式,并在提升技术和人类技能之间建立协同作用。不幸的是,人力资源领导人一直滞后在这方面,并没有能够在人力资源内外充分培养未来准备和技术拥抱的思维模式。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2019年人力资源的未来”报告恰当地推荐商业领袖采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到数字时代变革的加速速度,以及它如何大幅改写未来成功的规则。” 未来 在不久的将来,与欧洲和北美同行相比,亚太地区的组织将拥有更加年轻的员工队伍。这为该地区的领导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实现战略性的数字工作文化,因为出生于数字时代的年轻员工将无缝地采用新时代的工具。 Sierra-Cedar的调查显示,与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更注重影响劳动力业务决策并为业务战略提供信息。”Alight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并表示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分析将得到强有力的采用在不久的将来在亚太地区。  该行业的投资和创新也是有利的国内政策的结果。亚太地区政府,如印度,新加坡和中国,通过制定有利于数字生态系统的政策,广泛宣传数字技术在日常生活和企业中的应用。人们可以预期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加快步伐,并看到技术友好和启动友好的政府政策。此外,提供支持移动设备的HR技术解决方案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需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多数组织已经为员工提供移动优先的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并利用移动设备促进人才获取,工资单和休假管理以及其他重要的工作场所沟通。随着组织将越来越多地寻求面向移动优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该地区年轻员工的需求,这种情况将在未来加剧。在许多情况下,直接跨越移动人力资源和云计算,而不必担心遗留系统。  所有这些发展也意味着人力资源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新的技术支持角色将在行业中出现。人力资源领导者和专业人员将不得不学习数据安全和分析等新主题,并期望创建一个结合了最佳技术和独特人类技能的新工作框架。当然,人力资源管理员和管理人员的传统角色将让位于专家和重点角色。  随着对人才的需求超过供应,组织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吸引,雇用和留住员工。已经开始数字旅程的组织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落后者将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追赶。招聘,学习和参与的功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以不可或缺的方式使用人力资源技术。然而,真正的问题是,组织如何开始他们的数字化旅程而没有对未来的前景如何有清晰的认识?下图建议设计一个结果驱动和数据支持的人力资源框架,为员工提供无摩擦服务和消费者级体验。  亚太地区组织认识到人力资源在转变业务中的重要性,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尝试新的人力资源技术来开发新功能。最近在核心人力资源流程中采用新时代技术的趋势令人鼓舞,并为人力资源领导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以引导有效的业务和劳动力转型。然而,亚太地区的组织和领导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宣称他们已为未知的未来做好准备。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作者:Manav Seth   原文来自:https://www.peoplemattersglobal.com/article/hrtech/the-state-of-hr-tech-in-apac-22443#.XT6sdlWZdQg.twitter
    未来
    2019年07月30日
  • 未来
    HRTechXPO·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为深圳带来超酷炫的HR科技未来之风,千位HR共创人力资源科技盛会 2019年7月19日周五,2019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暨HRTechXPO在深圳金茂JW万豪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HRTechChina主办,包含未来HR论坛、原点展和未来HR科技展区(HR夏日音乐会和HR娱乐区)三个组成部分。 【关于HRTechXPO】 HRTechChina作为中国首家关注和垂直报道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平台和媒体,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2019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暨HRTechXPO吸引了来自华南地区千位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专家、行业精英、人力资源科技领袖和科技达人,围绕人力资源科技相关话题深入探讨。 同时,《2019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暨HRTech XPO》得到了20多家行业知名的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商与机构的赞助支持,它们分别是:肯耐珂萨、喔趣科技、智思云、仁云、佩琪集团、e成科技、劳勤、领英、BIPO、Manpower Group、关爱通、薪人薪事、易查背调、标普云科技、法大大、倍罗、计蒜学院,此外还有合作媒体的大力支持,它们分别是:人力资源杂志社、HRSalon、三支柱研究院、HR研究网、中国薪酬网、互动吧。     【未来HR科技展区】 展区邀请到国内知名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商和服务机构,现场为参会嘉宾演示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最新产品、服务和最佳解决方案,也进一步对服务对象及合作伙伴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此次展示机会为企业HR和各界知名人力资源科技专家搭建了沟通平台,有效推动了人力资源和科技行业领域的思想碰撞,加速企业人力资源变革有效落地。 【HR夏日音乐会】 此外,本次活动区域设有HRTechChina娃娃机、HR音乐会等,参会嘉宾在休息时间纷纷参与互动。现场嘉宾纷纷上台参与、各展才华,特别是来自平安集团和计蒜客的高管们为大家带来的流行歌曲和美妙音乐,多才多艺、惊艳四座,现场嘉宾一致鼓掌叫好!之后大家在娃娃机前跃跃欲试、收获满满,在欢乐互动的气氛中,大家愉快交谈、分享经验。 【原点展】 原点,在数学上是数轴上的0点、二维坐标系中的(0,0)、三维坐标系中的(0,0,0),起到参考基准的作用,依据原点可以计算其它坐标位置。在本次展览中,HRTechChina将原点作为中国人力资源科技企业创业的起点,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出发的地方。 所有HRTech人的一小步共同组成了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史上,企业创业之初的一个念头、一张餐巾纸上的原型、一段原始代码、一次产品迭代,都在默默的指引、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本次展览带领到场1000+HR追本溯源,铭记这些值得被尊重、被记录的初始时刻,把握当今加速发展的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潮流。   【中国人力资源云图现场版本】 博览会现场,HRTechChina特别制作了超大的中国人力资源科技云图现场版本,受到参会嘉宾的一致喜爱。更是竞相合影留念! 同时现场也发送了1000份纸质珍藏版本!点击这里可以访问网络最新版本的云图:http://map.hrtechchina.com     --未来论坛 【主会场】 论坛分为三个会场举行,主会场于上午九点准时揭开活动序幕。在主会场开幕式上,心理学家刘志斌作为主会场主持嘉宾发表了致辞。   领英中国解决方案总监王郁发表主题演讲“数字化转型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进阶之路——领英解读《2019中国新兴职业报告》 ”,他在现场讲解分析该报告之精华,从五大新兴职业展开分享了人力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 喔趣科技联合创始人宋圆阳发表以“科技赋能用工效能提升 ”为主题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表示,“人力数字化、智能排班、灵活用工”是科学管理劳动力的关键。 肯耐珂萨软件解决方案资深顾问陆飞发表演讲“培训管理的数字化迭代”。在演讲中,她结合公司产品案例,现场为大家讲解了在数字化迭代的培训中如何实现“赋能”和“增效”。 e成科技华南区域解决方案总监甘雪芳发表演讲“浅析人力资本数字化,助力企业人才战略成功”,他表示:画像+Bot让HR变成 “懂小姐”,数据+AI+专家赋能企业人力资本数字化升级。 仁云科技CEO张向党发表演讲“数字化转型下的HR共享服务 ”,在演讲中,他通过现场演示、结合案例,讲解了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数字化的HR共享服务。 HRTechChina首席顾问Gawain发表“中国HR科技趋势与中国人力资源科技云图”为题的精彩演讲。AI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实际的应用场景并且以此为基础拉开产品迭代的速度和体验进化速度。 午间休息互动后,平安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边亚宁发表了题为“千人千面,智能培训”的演讲,为大家分享了平安集团智能化培训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该学习平台以员工全景画像和海量课程资源库为基础,根据不同场景下公司、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诉求,智能化匹配适合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培训学习的千人千面,使培训产生价值。 紧接着,Bello CEO&首席产品官Larry Li发表演讲“智能化时代,AI助力人才争夺战”,她结合实践案例,对如何借助AI工具实现高效精准的人才招聘,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为大家打开了人才招聘的新视角。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玻点太阳能人力资源总监Maggie Sun发表主题演讲“ATD和SHRM游学分享 ”  。在演讲中她表示:“人们寻求得到证明和认可,希望社会和工作给予他们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努力要做的人才管理。”   最后,心理学家刘志斌为大家带来了“HR:大数据背景的行为科学探索”的主题演讲。通过图文并茂加案例讲解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大数据与人们认知行为之间的科学联系。   【A会场】 A会场论坛于上午十点准时开场,由知名科技企业CHO贺瑞担任主持嘉宾。 首先,创客工场合伙人、HRVP / 前华为、360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吴钜强发表主题演讲“跨界创新,让HR产品拥有性感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他通过结合自身丰富的职场经历,为大家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经验分享。   智思云华南区经理肖君发表“SaaS引领HR数字化转型”精彩演讲。从数字商业时代的特点引入主题,分享了经典人力资源模型到新型人力资源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最前沿的人力资源科技模式和工具。 企业学习产品开发专家刘议鸿发表演讲“HR如何转型成为商业培训师 ”。在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实用的干货和AI工具,通过智能HR工具来帮助企业HR实现自我转型。 午间休息互动后,小享科技副总经理景晓利发表演讲“迈向赋能型HR的方法和路径”。在演讲中,为现场嘉宾分享了其总结的”1个赋能、2个意识、3个路径、4个升级“具体含义。   随后,晋达文化策划创始人杨淯婷分享“AI加持未来十年诞生HR新物种”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她为我们讲解了数字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革,为现场来宾打开了一个新视角。 【B会场】 B会场在上午10点准时开场,由ICPC亚洲基金会执行理事杨斌担任主持嘉宾。   和动力资讯首席引导师大兵老师发表演讲“发展管理人才的团队学习模式”,就"团队学习"、”回归经典“、”团队经验学习“、”学习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现场分享。     HR实名俱乐部创始人陈祖鑫发表“HR三支柱下的SSC趋势”主题演讲。他通过大量的优秀企业案例分享,并结合名人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三支柱下的人力资源在企业内的转型趋势。     最后,ICPC亚洲基金会执行理事杨斌发表了“校园招聘4.0时代”主题演讲。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校园招聘是如何发展、进步。   【最后】 在数据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不断推动着人力资源科技的创新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必将发生变革。此次论坛集结全球及中国领先人力资源科技公司、服务机构,他们结合自身的企业实践案例,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认知和深刻思考,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人力资源将更加专业化、技术化和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者们要善用“未来思维”将管理和数字智能相结合,创造出由未来导向的更具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技术服务。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需要全体人力资源科技从业者们的共同努力! 最后,再次感谢我们的分享嘉宾、合作伙伴、参会嘉宾和志愿者们!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论坛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伙伴,也真诚地期待在下一次活动中与各位相聚!   【关于中国人力资源科技】 HRTechChina作为中国首家关注和垂直报道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平台和媒体,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自2015年起我们持续不断地为中国行业同仁传递最快最新的全球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影响和引领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多年来我们建立向世界传达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巨大能量和迅猛势力。未来,我们仍将致力于提供及时、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和商业新闻,以及增设更富洞察力的商业深度报道等媒体内容,继续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信息、知识、观点、趋势。   深圳HRTechXPO·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图片直播地址:https://live.aiyaopai.com/live/51015067 2019北京站HRTechXPO精彩回顾:1600+位超酷HR相聚北京·HRTechXPO·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精彩内容震撼呈现!(多图)    
    未来
    2019年07月19日
  • 未来
    人力分析领导者的角色——第2部分:创造企业文化和塑造未来 文/David Green 来源:My HR future blog 在决定一个组织是否能够成功地实施人员分析并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长期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文化方面,人员分析的负责人是绝对关键的。 Arun Chidambaram帮助了四家财富500强公司在人员分析方面建立了可持续的能力,并在同行中被广泛认可为该领域的主要支持者和空想家之一。 在本系列的第1部分(问题1-8)中,Arun分享了他在一个人分析团队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如何随时间发展的,以及如何将团队与业务联系起来。Arun还概述了他进行人员分析项目的五步方法,许多人自此评论了他们发现的有用帮助。 人民分析领导者的角色-第2部分:领导团队,创造组织文化和塑造未来  在第2部分中,Arun和我涉及以下领域: 带领团队:深入论述了人员分析领导者的角色,包括典型的挑战,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以及在组织成熟度和动态外部环境中角色的演进。 发展企业文化:使分析成为人力资源和组织DNA的一部分的方法 塑造未来:关注人们分析的未来,以及我们可以期待看到的一些发展 道德与信任:透明、道德和数据隐私在人员分析中的重要性。 领导团队 问9:人力分析主管必须兼顾多个优先事项、不断上升的内部预期和迅速发展的外部领域。你认为你的角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你如何平衡这些职责?  《人物分析》的负责人必须同时兼顾多个优先事项,大卫,你说得对,由于兴趣和需求的激增,《人物分析》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活力的领域。我将我的角色分为团队内部和团队内部的职责(如下面的图5所示)。对于领导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了解这种氛围的每个元素,以支持他们的团队,并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高价值的服务。 图5:PEOPLE ANALYTICS LEADER的公司内部和内部职责(来源:ARUN CHIDAMBARAM) 人员分析是过程、技术和技能的组合(参见第10和图7),在三者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对于提供长期的可持续性能力至关重要。 应该记住的是,分析的作用在不同的公司之间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公司将报告和分析合并在一起,而另一些公司则将它们区分开来。如果我们将关注点局限于分析,我相信团队将从事9个不同的工作类别(参见下面的图6)。作为领导者,您必须设计业务计划、创建预测并做出投资决策,如图5所示。 图6 -由人员分析团队承担的九大类工作(来源:ARUN CHIDAMBARAM) 问10:在你提到的三个要素中——过程、技术和技能——每个要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个(如果有的话)是最重要的?这种情况会随时间改变吗? 过程 对我来说,这是三个中最难的一个。你必须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你需要确保你完全符合商业计划,理解你的组织成熟的分析,向正确的人报告,并与内部的其他人建立强有力的合作关系。 技术 我强烈主张在技术方面,把时间花在企业内外。与支持企业分析团队的内部IT团队合作。在这里,您可以与具有高级可视化和统计背景的数据科学家合作。它们和你公司的其他商业分析团队一样是很好的资源。与他们合作,了解他们如何使用新技术。在供应商方面,参与并成为他们社区的一员,与你的同行交谈,找到可以帮助你解决对你的组织最重要的业务重点的合作伙伴。创建一个试点环境,并尝试与这些供应商的新事物。小心不要被压垮。你必须承认,你不可能买到你看到的每一件很酷的技术! 技能 人员的分析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你需要能够理解员工行为的I/O心理学家,能够分析数据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及有经验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他们可以帮助你进行文化转型。雇佣合适的团队是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些技能上不要妥协。但同样重要的是确保你在合适的时间雇佣合适的技能。如果你在准备好接受高级数据科学之前就雇佣了一个统计学家,你最终会得到一个不快乐的露营者。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有责任为团队设定正确的路径,并确保每个成员都知道以下方面: 公司的决策文化 人力资源是如何工作的 数据隐私 你所在国家的劳动法。 领导者必须在分析团队对高级工作的渴望与业务和人力资源的成熟程度和准备程度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就好像两者都不同步一样,那么分析之旅就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你在准备好接受高级数据科学之前就雇佣了一个统计学家,你最终会得到一个不快乐的露营者  问11:人力分析主管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和能力是什么?  我发现这五个特质帮助了我自己的成功,我领导的团队和我服务的人力资源/商业领袖: 要有耐心 变革管理在任何领域都是困难的,人员分析也一样。在建立一个成功的人员分析功能时,有很多可变动的部分。时机决定一切,但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在引入与组织成熟度相关的新概念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人力资源部同事对分析的共同理解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你必须提供相应的分析支持。此外,领导者在非分析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所以耐心是成功的关键。 创新和整体思维  由于他们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所以people analytics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业务和人力资源领导者较少谈论数据,并且要求与业务相关,而您的直接团队则希望进行关于数据和分析的技术讨论。“人民分析领袖”还与来自金融、IT、安全、法律、隐私、学术界和外部智库的不同人士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目标,所以整体思考能力是分析领导者应该掌握的非常关键的技能。 项目和流程管理  人力分析领导者通常在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一个相对新的、不断发展的计划,因此需要从前面领导,引导大多数的对话和项目。领导者不仅可以将时间限制在工作的技术方面,还需要在非技术方面领先。 例如,如果您正在引入组织网络分析(比如作为试点),那么领导者的角色就是识别和管理项目,寻找赞助,设计流程,做出购买租金的决定,与法律和 隐私,教育采购等。领导者必须在战术和战略思维之间轻松切换,并习惯处理模糊性和复杂性。 适应性领导  人员分析领导者管理一群非常聪明且需求量很大的人。 数据科学是最热门的业务领域之一,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供应短缺。这意味着领导团队是具有挑战性的。作为一个领导者,你需要非常清楚地设定和管理期望,以及对团队的需求保持开放和关注。你必须保持团队的参与,保护他们不受分析的要求,把时间花在他们的发展上,教育他们关于数据的隐私,帮助他们了解人力资源如何工作,以及你公司内部的商业文化是如何决策的。作为领导者,您还必须为团队创建一个生态系统,以便花时间在研究和数据上。 注意不要将他们的工作变成无休止的重复报告生成计划,而是将创造力保持在其中。 分析|品牌大使的经纪人/催化剂 人员分析领导者必须与业务范围内和整个行业内的其他分析群组建立联系。这样做的好处包括利用分析工具在整个公司实现规模经济。其他好处包括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和为团队确定职业道路(以及其他业务方面的人才)。 让分析成为组织DNA的一部分 问12:在绝大多数人力资源组织中,基于数据的决策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如何改变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商业伙伴(HRBP)、人力资源和更广泛的组织中融入分析思维?你如何确定并让人力资源和业务的利益相关者支持你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记住的不是“us”和“them”,而是“we”。我们首先要了解HRBP的作用,如果我们期望他们理解我们的工作,那么推荐HR领导或业务利益相关者一个流程,其中一个分析团队在项目开始时参与其中,然后通过实现与HRBP和业务涉众保持联系。通过这样做,你建立了相互信任,并在以下领域变得更有效: 正确地定义你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包括预期结果在内的正确变量 理解你需要接触的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讲程序和可视化技术,这些最有可能让你的观点被付诸实践 作为项目一部分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数据源,以及可能需要收集的任何新数据 你需要接触的法律伙伴和工作委员会 数据隐私和文化问题 与HRBPs和商业利益相关者合作,更好地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在嵌入分析性思维方面,无论如何都要为HRBPs和更广泛的人力资源团队制定一个培训计划,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对数据更加满意。给他们一些工具。例如,我发现为HR社区提供对Tableau或类似工具的访问权限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在与HRBP和人力资源社区合作时,要有学习心态; 多听,少说话。 相信我,你会得到回报。 在与HRBP和人力资源社区合作时,要有学习心态; 多听,少说话。 相信我,你会得到回报 问13:当我与其他分析领导者交谈时,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优先考虑你所做的项目。您如何建议确定项目请求的优先顺序?  创建一个过程来正确地定义和确定项目的优先级是人员分析团队发展到以下阶段的关键步骤: 确保团队的工作与关键业务目标和挑战保持一致 帮助人力资源和企业了解团队是什么(关键是团队没有什么) 优化团队的工作量。例如,通过将特定的项目与具有解决项目问题的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团队成员配对,或者定期与团队进行评估,使他们在接受的工作中保持流动性; 支持团队的成长和该学科的投资计划 我过去为支持这一点而采取的一些步骤是: 规划和调整 在计划周期的早期,制定一个商业计划并与人力资源运营计划保持一致,这样你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战略业务需求。这加强了与部门HRBPs的伙伴关系,支持计划,并确保从一开始就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正确的期望。 创造一种氛围,让你可以说“不” 创造一种氛围,你可以对不属于团队责任的请求说“不”,例如,如果报告不是团队的一部分,那么要小心拒绝这方面的请求。否则,你可能会被大量的请求淹没,这些请求会分散你对你应该做的工作的注意力。仅仅因为你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提供它。 自动化和民主化的数据 开发一个通用的指示板,它为业务/人力资源涉众提供了在单击按钮时访问多个指标的机会。除了阻止您收到的大量请求之外,它还有助于教育您如何通过分析将描述性数据的提供与业务区分开来。 分享和交流 定期分享和沟通我们的工作 - 包括我们的生态系统的过程:我们如何工作,我们如何运行模型等。我发现越多的业务/人力资源利益相关者了解人员分析团队的工作,然后您获得的不当请求数量下降。 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 将业务中的涉众与类似的请求连接起来,从而使项目进行一次,而不是多次。使用像R这样的程序,您可以运行一个一般化的代码,以根据需要分析不同组的见解,并从本质上生成请求。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我们对损耗的分析。 人员分析的未来  问14:人员分析空间正在迅速发展。 您如何掌握数据源(例如可穿戴设备),技术,分析工具以及您可以做的项目范围(例如网络分析和组织设计)的所有发展?  我建议花合理的时间在实验室环境中试验新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团队的部分共同作用应该是识别和连接新的供应商、对等组、参加关键的会议和研讨会,以及与分析领域的内部业务团队合作。 需要记住的重要一点是,需要对关键的HRBPs和人力资源领导团队进行循环,使他们能够通过演示和其他知识共享技术及时了解人员分析领域的进展。个很好的例子是组织网络分析(ONA),我们首先开始学习它背后的科学,同时,确定一个合适的试点项目,在整个公司中利用这一科学。我们与多家供应商、学术界和思想领袖合作,并将其带回我们的实验室,以更好地理解代购租赁的选择。 尽量不要被市场上的炒作淹没。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商业问题,关注你的公司文化。例如,如果你的组织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包含员工可穿戴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项目,那么就不要这样做。花时间尝试新的数据源和技术,等待合适的时间。在跳到解决方案前进行测试并保持耐心。 问15:你认为《人物分析》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人员分析是如此令人兴奋的工作领域的原因之一是空间中的活力和快速发展。我希望看到的一些趋势是: 法律、隐私和数据科学作为需求、经验和标准/治理在这些群体之间变得更加普遍。 人员分析将成为业务决策的核心,因此,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的设计周期将更加突出和更早。 透明度将成为新的准则——公司越透明,数据越大众化,就越能在数据科学(如可穿戴设备、社会感知等)中应用更新的技术。 作为一个功能,人力资源部门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衡量其项目的结果,并通过实验变得更加普遍。 IT、金融和营销等其他业务部门的分析人才将越来越多地将人力资源视为职业发展的机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会看到人才在分析领域的供给增加。这是必需的,因为对人才分析人才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随着人力资源开始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人力分析团队将高度依赖于这种能力的开发和增长。 问16:最后,我们如何平衡我们应该做什么?你对道德和隐私等领域有多关心?对于那些寻求培养人们分析能力以获得员工信任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我们一直在讲道德和隐私可能是人们分析学科面临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挑战。鉴于我在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数据源以及欧盟(eu)将于2018年5月生效的《综合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法律方面所强调的趋势,这一比例只会上升。 对于那些寻求开发人员分析能力的人,我的建议是: 对公司透明,在你做的每一件事上都要透明。花更多的时间来沟通你为什么想要做某事,以及对员工的好处,而不是你在做什么。 在项目早期和交流结果之前,与人力资源、法律和IT部门密切合作。使其成为治理过程的核心组件。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人力资源团队了解数据隐私、法律要求和道德。与他们合作,共同理解法律法规。 密切关注你如何沟通你的团队工作,在适当的时候分享你在组织内外的成功经验。 使用可穿戴设备等新数据源,从小做起,进行实验。把它放在实验室里,从中学习,分享结果,然后再考虑扩展项目。 保持简单、可衡量和有形的结果。 以上内容由AI翻译,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yhrfuture.com/blog/2018/2/25/the-role-of-the-people-analytics-leader-part-2-creating-organisational-culture-shaping-the-future
    未来
    2018年07月24日
  • 未来
    10 Trends in Workforce Analytics (英文) Workforce analytics is developing and maturing. These are the 10 major trends for the near future. 1. From one time to real-time Many workforce analytics efforts start as a consultancy project. A question is formulated (“How do our employees experience their journey?”), many people are interviewed, data is gathered,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external consultants a nice report is written and many follow up projects to redesign the employee journey are defined. A one-time effort is nice, but it might be more beneficial to develop ways to gather more regularly and maybe even real-time feedback from candidates, employees and other relevant groups. The survey practice is changing. We see organizations using several approaches: The classic annual or bi-annual employee survey, for a deep dive. Weekly, monthly or quarterly pulse surveys to gather more frequent feedback. A few questions, often varying the questions per cycle. Some more advanced pulse survey solutions are adaptive: they ask more questions to people when they sense there are issues (“How was your week?”. If the answer is “Very Good”, the survey is finished, if you answer, “Not so good”, there are some follow-up questions). Pulse surveys can also be easily connected to the important “moments that matter” for the employee experience. Continuous real-time mood measurement. Innovative solutions in this area are still scarce, especially if you want to measure in a passive non-obtrusive way. Keencorp is an example, they analyze aggregated e-mails and can report on the mood (and risks) in different parts of an organization. In my article Employee mood measurement trends,  you can find an extensive overview of mood measurement providers. 2. From people analytics to workforce analytics Currently, the general opinion seems to be that people analytics is a better label than HR analytics. Increasingly the workforce i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just people. Robots and chatbots are entering the workforce. The first legal discussions have started: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ts of the robots? If we’re also analyzing robots, we’re moving from people analytics towards workforce analytics. Robot wellbeing and robot productivity is a nice domain for HR to claim. 3. More transparency This overview of workforce analytics trends cannot be complete without a reference to GDPR. GDPR is fueling a lot of positive developments, one of them being a lot more transparency. About what kind of data is collected, how it is used, and how algorithms are used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people. The issue of data ownership is related. It is expected that employees will no longer accept that they cannot own their own personal data. Employees need to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show their data to their potential next employer as evidence for their productivity and engagement. 4. More focus on productivity In the last years, there has not been a lot of focus on productivity. We see a slow change at the horizon. Traditionally, capacity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by recruiting new people. This has led to several problems. I have seen this several times in fast growing scale-ups. As the growth is limited by the ability the find new people, the selection criteria are (often unconsciously) lowered, as many people are needed fast. These new people are not as productive as the existing crew. Because you have more people, you need more managers. Lower quality people and more managers lowers productivity. Another approach is, to focus more on increasing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existing employees, instead of hiring additional staff, and on improving the selection criteria. Using workforce analytics, you can try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performing people and teams,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facilitate top performance.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to select candidates tha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performers. When productivity increases, you need less people to deliver the same results. A related read on this topic are the 3 reasons to stop counting heads. 5. What is in it for me? A lack of trust can influence many workforce analytics efforts. If the focus is primarily on efficiency and control, employees will doubt if there are any benefits for them. Overall there is a shift to more employee-centric organizations, although sometimes you can doubt how genuine the efforts are to improve the employee experience. Asking the question: “How will the employees benefit from this effort?” is a good starting point for most workforce analytics projects. It also helps to create buy-in, which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PDR. 6. From individuals to teams to networks Many workforce analytics projects today are still focused on individuals.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top performers? How can we measure the individual employee experience? How can we decrease absenteeism? Earlier, I gave an overview to what extend current HR practices are focused on teams. As you can see in the table, most of the practices are still very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 Workforce analytic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way teams and networks function in and across organizations. The rise of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alysis is one of the promising signs. 7. Cracks in the top-down approach The tendency to implement changes top-down, is still common. We like uniformity and standardization. In our central control room, we look at our dashboard, and we know we need to act when the lights are turning from green to orange. HR finds it difficult to approach issues in a different wa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 good example. Changing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cess is often tackled as an organization-wide issue, and HR needs to find the new uniform solution. In line with the trend called “the consumerization of HR”, employees are expected to take more initiative. Employees are increasingly tired of waiting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HR, and want to be more independent of organizational initiatives. If you want feedback, you can easily organize it yourself, for example with the Slack plug-in Captain Feedback. A simple survey to measure the mood in your team is quickly built with Polly (view: “How to measure the mood in your team with Slack and Polly“). Many employees are already tracking their own fitness with trackers like Fitbit and the Apple Watch. Many teams primarily use communication tools as WhatsApp and Slack, avoiding the officially approv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HR might go with the flow, and tap on to the channels used, instead of trying to promote standardized and approved channels. How can workforce analytics benefit from the data gathered by on their employee’s own devices? If it is clear, what the benefits are for employees to share their data, they might be able to help to enrich the data se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force analytics. 8. Ignoring the learning curve In their book “Making HR measurement strategic”, Wayne Cascio and John Boudreau presented an often-quoted picture, with the title “Hitting the “Wall” in HR measurement”. The wall was the wall between descriptive and predictive analytics. There are many more overviews with the people analytics maturity levels. Generally, the highest level is predictive analytics. Patrick Coolen of ABN AMRO Bank recently mentioned a next level: continuous analytics, and he introduced a second wall, the wall between predictive analytics and continuous analytics. As predictive analytics seems to be the holy grail, many HR teams want to jump immediately to this level. Let’s skip operational reporting, advanced reporting and strategic analytics. We can leapfrog, ignore the learning curve, and jump to the highest level in one step. For many teams, ignoring the learning curve does not seem to be a sensible strategy. Maybe it is better to learn walking before you start running. 9. Give us back our time! Recently I spoke to HR professionals from big multinationals who were involved in a “Give us back our time” projects. In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assignment to all staff groups was: stop using (meant was: wasting) more and more time of the employees and managers, please give us some time back! An example that was mentioned concern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is organization, they calculated that all the work around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cess for one employee costed manager and employee around 10 hours (preparation, two formal meetings per year, completing the online forms, meeting with HR to review the results etc.). By simplifying the process (no mandatory meetings, no forms, no review meetings, just one annual rating to be submitted per employee by the manager), HR could give back many hours to the organization – to the relief of both managers and employees. Big HR systems generally promise a lot. But before the system can live up to the high expectations, a lot of work needs to be done. Data fields must be defined. Global processes must be standardized. Heritage systems must be dismantled. This results in a lot of work (and agony), for employees, for managers, for HR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partners (who do not mind). Workforce analytics can help a lot in the “give-us-time-back” projects, for example by some simple time-measurement. Measure the time a sample of managers, employees, and HR professionals spend on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estimate the value these activities optimizes the core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e.g. serving clients and bringing in new clients). 10. Too high expectations The expectations of workforce analytics are often too high. Two elements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first place, human behavior is not so easy to predict, even if you have access to loads of people data. Even in domains where good performance is very well defined and where a lot of data is gathered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ield, as for example in football,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future success of young players. Secondly, the question is to what extend managers, employees and HR professionals behave in a rational way. All humans are prone to cognitive biases, that influence the way they interpret the outcomes of workforce analytics projects. Some interesting articles on this subject are why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is essential to success with people analytics, by Morten Kamp Andersen, and The psychology of people analytics, written by myself. A more general thought: what if you replaced ‘Workforce analytics’ with ‘Science’? What is the role of science in HR? The puzzle is, that there are many scientific findings that have been available for a long time but that are hardly used in organizations. Example: it has been proven repeatedly, that the (unstructured) interview is a very poor selection instrument. But still, most organizations still rely heavily on this instrument (as peopl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ir own capabilities). Why would organizations rely on the outcomes of workforce analytics, when they hardly use scientific findings in the people domain? An interesting presentation on this topic that I recommend is by Rob Briner, titled evidence-based HR, what is it and is it really happening? There’s a lot that’s changing in the world of work. These are the 10 trends in workforce analytics that I’m seeing today and that will likely impact the way we work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keynote I gave at the Workforce Analytics Forum in Frankfurt, Germany, on April 18, 2018. by Tom Haak Tom Haak is the director of the HR Trend Institute The HR (Human Resources) Trend Institute follows, detects and encourages trends. In the people and organization domain and in related areas. Where possible, the institute is also a trend setter. Tom has an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HR Management i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e worked in senior HR positions at Fugro, Arcadis, Aon, KPMG and Philips Electronics. He holds a master’s degree in Psychology. Tom has a keen interest in innovative HR, HR tech and how organizations can benefit from trend shifts. Twitter: @tomwhaak
    未来
    2018年06月27日
  • 未来
    区块链技术将会彻底颠覆我们下一代的工作环境 文| Andy Spence   数字工作平台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尽管Uber等灰色经济平台存在一些备受关注和存在争议的问题,但Andy Spence FRSA认为,区块链技术具备一些固有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公平,更有效的、属于下一代的工作平台。   今天在英国出生的婴儿预计平均寿命将超过100岁。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在18岁时上三年大学,为两三名雇主工作,然后66岁领退休金退休。受到新技术和不断演变的商业模式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迅速的改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灵活的就业选择。例如,在RSA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估计英国灰色经济的参与者有110万人左右。   The Taylor Review描述了所有能够提高工作质量的“良好工作”目标,同时保留了其灵活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改善给合适和乐于工作的员工分配工作的方式。我们招聘不同类型的员工,势必会导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偏见和歧视,找不到可靠的工作人员,对集中式社交网络的信任程度低,垃圾邮件和中介机构的高额费用。我们现在有机会构建由技术支持的下一代工作平台,如人工智能,移动端和区块链等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分类帐,它可以实现安全的点对点加密交易。不需要中央数据库或中介,它保存了不可更改的数字交易记录。除了“加密货币的价格泡沫”的最新头条之外,区块链解决方案也正在建设之中。例如,区块链技术正被开发来记录土地登记处的财产交易,在伊利诺斯州,他们利用区块链技术来登记出生证明以及追踪血钻。   新一代数字工作平台的一些关键特点很有可能对我们的经济带来革命性影响。首先,由个人管理并由独立机构认证的身份验证机制,可能包括了他们的资历,工作历史和其他参考信息。我研究了这种方法如何影响人力资源,并在区块链研究所的帮助下研究了工人在分散式平台上管理已验证的职业情况的潜在好处。the Open University与APPII合作将这一方法放在了区块链的资格和认证上。分散的职业网络平台将允许人们将自己的数据和努力货币化,并立即获得报酬,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工作历史。   目前,我们的数据被LinkedIn和Upwork等集中式平台所拥有和货币化。   第二个,员工自有网络和激励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数字令牌来奖励和激励用户。 令牌可以用作在社区内运作的实用工具,每个成员在网络中都有股权。激励措施的范围可以从建立面试到同意和雇用人员接触,或者仅仅为了提供相关参考。令牌也可用于民主投票,决定平台的运作方式并推广基于社区的解决方案。这些令牌在长期内也具有内在价值,特别是如果平台被大量人使用的情况下。   第三,通过客户和员工之间的数字智能合同,可以为工人提供更安全,更快速的付款。   这可以减少工资的延迟支付和依赖发薪日的贷款造成的现金流问题。 Etch正在英国建筑业发展试点项目,在完成工作后,承包商能立即得到款项。通过区块链技术话和其他技术的组合,该平台允许工作人员与家人(包括海外)共享工资,汇款收费也会更低。   第四,区块链可以帮助降低交易成本;   据估计,对于许多类型的员工来说,分散的点对点工作平台可以将费用从15-35%降低到5%以下,因为中介机构的参与减少了。   最后,数据工作审计记录将把完成的工作证据记录在防篡改记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对劳动力市场将更加有信心,并有助于防止工作剥削行为,例如非法扣减工资。它还将有助于确保立法合规性,例如“现代奴隶法”。   英国拥有大量对此感兴趣的行业和技术实验室,有条件建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代工作平台。英国政府对区块链持积极态度,并且我已经举出了许多来自英国的创业公司的例子,这些创业公司引领了就业市场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开发。例如,在使用区块链技术验证英国学位时,会发出一个关于创新和竞争力的积极信息,并且还会为重要的新技能培养有用的专业知识。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行业将如何发展以及将来需要什么类型的工作。但是,我们有机会使用数字化工作平台推动一项新的社会契约,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思考,包括考虑终身学习,教育和税收等。       我正在与技术人员,初创公司和区块链技术的初期倡导者一起构建下一代工作平台;如果下一代能够活到100岁以上,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建立一个更好,更公平的经济环境。                        
    未来
    2018年05月10日
  • 未来
    未来,工作场所将如何变化?HR值得关注! 编者按:办公室,咖啡厅,家里的沙发——你会选在在哪儿工作呢?邮件,电话,短信——你工作时更喜欢哪种沟通方式?面对面会议,视频会议你通常怎么开会?为了提高办公热情与效率,公司们都在研究改善工作环境的办法。Bob O’Donnell通过TECHnalysis Research的研究数据,分析了未来办公场所的发展趋势。 没有人会对工作方式和场所的重要性有异议。这不只是你工作的公司,也包括物理环境、文化、同事以及你用来完成工作的工具。 这个观点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你开始仔细研究到底人们工作的时候做些什么,他们的工作地点以及用什么来工作时,你的眼前就会呈现一个当前工作场所的迷人画面,而这也是大家向往的画面。 这正是TECHnalysis Research最近一次研究的内容:在过去一周对各行各业中1,000多名美国员工进行采访。现在我很乐意在这里将这个比较让人满意的结果告诉你们。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在传统的办公室或隔间环境中的时间只占了他们平均43小时工作周的46%,我们都目睹了办公地点的转换,而这一变化很可能加速——因为大多数员工认为,这个百分比将在两年内降到41%以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最大的增长百分比不是来自时尚的新工作场所或其他非传统工作场所,而是在家里工作。穿着你的睡衣(或你选择在家穿的服装)工作,每周工作时间的百分比预计会从未来两年从11%跳到16%。 日益增长的工作时间灵活度的重要性与这些改变直接相关。事实上,当对一家公司的保持员工工作快乐和高效的重要举措进行排名时,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在八个选项中排第一。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当那些员工被问到在家工作的好处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你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显然,移动电脑设备、更多的云应用程序以及支持远程工作的内部IT对员工如何工作、何时工作、在哪里工作的期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毕竟没有地方会像家一样舒服惬意。 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各个行业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都已经有许多进步。正如预期所示,大家是混合使用这些不同工具的,而且他们的兴趣也会随着年龄产生一些变化。举个最基本的例子 ,电子邮件仍然是与同事(占总通信的39%)和外部(占34%)的协作的最佳方式,电话呼叫次数(对内对外比例分别为25%和32%)排名第二,短信第三(内外比均是12%)。然而,在中型公司的18-24岁的千禧年员工中(100-999名员工),使用社交媒体与外部沟通占所有通信的12%,但是只占总样本的6%。 虽然使用如Slack和Facebook‘s Workplace的协作消息工具的人只占总样本的4%,但这个百分比在中型公司的18至24岁的千禧员工中约为7.5%,几乎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虽然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已经提供了一个持续的聊天工具,如Slack,但仍有另外31%的人说他们希望他们的公司可以继续那样做。 从硬件角度来看,32%的员工表示他们公司的会议室有大型交互式屏幕(微软的Surface Hub,刚刚被宣布并在市场上受到好评),另外31%的员工希望看到类似的硬件可以尽快安装在他们的办公地点。 有趣的是,由于年龄的差异,这些视频会议和其他的设备还是会有些不同。大约占总样本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大多数时间使用视频进行视频会议,但对于中型公司的年轻员工(44岁以下)来说,这一比例接近40%——认为在会议期间视频更有效的受访组为大中型企业的35-44岁员工。该情况下的X世代和Y世代的员工比更年轻或者年长的员工认为视频会议对工作更有效。 最后,这项研究说明,如今在办公场所使用物联网的机会远远不足。员工们普遍需要一个应用程序或者服务来让他们可以单独调整其个人工作区域的温度和气流。虽然实现此目的可能充满了挑战,但显然公司们仍愿意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办公场所处于一个有趣的状态,它们致力于吸引和挽留年轻员工。尽管这项研究的数据清晰地说明了这些努力的可行性,但结果还表明,在年轻的员工中,比较传统的沟通和协作方法仍然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公司办公场所的不断发展,商家不断为新环境创造产品和服务,牢记这些基本条件也是很重要的。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ID: Ariel
    未来
    2016年12月17日
  • 未来
    门槛极高却又遍地开花,机器人创业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刚刚过去的春晚,在春晚广州分会场的演出中,由广东自主研发的540个智能机器人成了晚会的一大看点之一。这批来自深圳某科技公司的机器人不仅组成小方阵大秀舞技还客串主持人,还用粤语与普通话向观众问好。由此,机器人创业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并被业界关注。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在制造业、娱乐表演、酒店、养老、医疗等行业对于代替人工的服务型机器人需求在潜滋暗长,这让不少创业者也看到机器人市场存在的巨大商机。甚至不少巨头对机器人公司的收购动作更预示着未来发展风向。比如谷歌直接买下包括波士顿动力在内的八家机器人公司,半导体巨头高通买下KMelrobotics,阿里巴巴和富士康注资软银机器人。 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内高新、孵化、新能源等项目纷纷涌现。过去一年更被称之为 “机器人元年”,全国性的机器人论坛,相关的研讨会更是数不胜数。企业通过不同方式涉足机器人产业。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就超过了4000家。在2015年,国内109亿元的机器人市场中,国外机器人的份额达85%,产值达到92.5亿元;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为15%,产值约为16.4亿元,但这比2014年11%的份额高出了4个百分点。而而中国机器人企业两年来已猛增300多家。此外,中国还出现了机器人企业排队上市的境况。 前面提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在于各地政府基于政绩需求的盲目助推,招商、批地,上项目迅速推进。不少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减税”、“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时间,机器人企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有企业不讳言是奔着政府补贴去的,这导致各地大兴土木建园区,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30多家机器人产业园在筹建中,江苏、广东、辽宁、河北等地各省每个省份有3家以上。 据业界透露,北京至沧州,间隔不足200公里的京津冀走廊带,却布局了5个规模大小不一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但这种大建园区大干快上的背后,意味着很多人看到了这是个风口,大跃进式粗糙创业项目一拥而上的背后,则整个机器人产业循序渐进的健康发展模式已然遭遇破坏,与此同时,该产业也陷入了科技产业的常见误区,性价比。 当然,业内均知,机器人创业热火朝天,与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相关,“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50%,并将机器人行业列入十大重点推动产业之一。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机器人的被关注度正在越来越高,而创业者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产业并理性决策呢? 机器人的主流类型被分为服务型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从机器人的概念来看,它就是一种能够自动适应坏境,并能够采取自主决策的设备,具备视觉、听觉等智能化的识别系统,这样一个简单概念决定机器人产业是需要相当高的技术、人才、资本能力支撑,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则走向了反面,又一次将高端产业玩成了低端廉价的路子。 目前不少科技类创业者做产品的理念是便宜与性价比,认为价格才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东西。性价比这一概念似乎在国内科技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从O2O创业、智能硬件、手机与VR领域创业尽皆如此,如今这股歪风正在蔓延到机器人领域。甚至据一些行业爆料指出,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售价千元以下的机器人。 也有机器人创业者表示仅用两个多月就做出了机器人。甚至有创业者得意洋洋的表示,要论机器人生产速度,我们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但在国外是另一番景象,在机器人产业领域,日美欧均有精心打磨强势的品牌。日本有阿西莫、发那科、安川;瑞士有ABB、德国有库卡、意大利有柯马,美国有Jibo、Buddy,而中国有什么?有业界人士说,有的是用越来越快的速度做出了许多的廉价而又缺乏科技感甚至粗制滥造的电动玩具。 目前许多创业者的想法是,首先研发一种简单而又能干单一重复执行活动的机器人,大幅低价策略跟进并快速商业化,然后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建立生态。 说到底,机器人在目前创业者的眼中,也看成是智能硬件的一个子品类,但即便是智能硬件目前遭遇的困局也足以让创业者清醒,比如,目前智能硬件行业遭遇的困局是应用场景尚不充分,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缺乏爆款、市场需求尚有待挖掘,本身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而机器人即便是划归智能硬件品类,也是属于智能硬件领域顶尖级科技项目,其行业横跨众多领域,机械,硬件,单片机,计算机,视觉等等,资金投入与时间研发周期更长。 我们知道,机器人行业既然是代表未来,这已经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从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减速器、感应装置等核心配件,需要完善与成型的产业链与配套。 但国内的机器人产业的短板是,行业发展依然处于初期阶段,与日美欧不在同一发展层次,比如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由机器人制造厂商以开发新型机器人和批量生产优质产品,并由社会上的工程公司来设计制造各行业所需要的机器人成套系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 但即便如此,在底层算法、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方面,日美也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在国内,整个零部件配套产业链并没有发展起来,高性能的机器人需要性能很强的处理器,更好的算法和交互,与各种执行零器件等,但国内机器人生产制造现阶段各种核心部件需要依赖配套进口的零部件。 那么即便如此,创业者依然有创业者的玩法,比如可以买设计方案,并沿袭手机那种打法,从国外购买处理器、减速器、感应装置等各种核心配件与执行零部件,然后按照交付工厂组装,之后就宣称造了个代表未来的机器人,之后再将机器人产品玩成白菜价,后果就是造成半成品垃圾产品泛滥。 从社会层面来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没有科技打磨沉淀的垃圾半成品无疑也是对资源的消耗,同时失败的风险也在这里。 因为要知道,机器人产品对于工艺以及品质、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从立项到推出市场,其中周期漫长,甚至不允许有试错的机会,互联网企业常说的是快速迭代,软件版本推出之前会有一个灰度测试,这是一个试错与修正的环节,待正式发布之前,bug基本已经修复。 但对于尚无前景预测的科技类硬件创业难点就在这里。因为行业配套不成熟,决定了机器人产业在设计研发、供应链、硬件设计、成本控制、库管等各核心环节往往会掉链子,因为一旦产品大规模量产,在产品质量、渠道、产品设计与缺陷等环节出现差池往往会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这些后果与损失显然也不是创业者所能承担的起。 如果涉及到生产质量环节,对整体的品牌与公司利润与成本回收都会有致命影响,产品上的失误与硬伤往往直接让一家企业关门。加之机器人领域的市场需求过于前瞻性,风投在短期内往往看不到商业化落地,收紧资本则是常有的事,如此一来,创业者容易面临融资困境,风控能力不足,资本链条断裂,就会很快死掉。可以说,诸多环节风险无处不在。 在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即便是富士康这种在制造技术相对领先而且对于机器人有着近乎渴望的需求的企业,在机器人制造上依然掉链子,比如据资料显示,几年前郭台铭甚至抛出了涉及千亿资金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在2011年富士康就生产一种名为“Foxbot”的机器人,但事实上,它根本就没有人形,只是一种机械手臂,只是抓取手机至检测线上而已,但依然事故不断,因而这个百万机器人的计划很快难产,采购机器人金额不断缩水,个中故障不断让富士康烦恼不已。 这也应对了春晚机器人创始人周剑曾向媒体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说起来很火,都是虚火,机器人行业本身需要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沉淀。这里面90%的企业都不会长久。” 目前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未来随着蓝领劳动力锐减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廉价劳动力供应端也开始吃紧,对机器人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事实上,这依然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推断,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始终是国内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需要机器人来替代人劳动力完成的工作虽然存在,但始终不会成为主流,某种程度上说,虽说部分地区的廉价劳动力面临空缺,但机器换人的需求并不明确,其高昂的成本的粗糙的产品也决定了机器人量产的需求与商业化很难落地。 因此,业内喊着机器人能抢人饭碗,能轻而易举取代制造业、办公行政人员、服务业、销售、建筑工人等诸多工种,但现实则是,国内机器人技术尚远不足以发展到这一步。有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发展中世界的许多工作是可以自动化的,但由于廉价劳动力供应充足,自动化尚不划算。 这对应到国内的现状亦成立。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也指出:“电脑取代人工虽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但需要考虑各种职业牵涉的劳动力供需平衡等社会因素。”因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为确保制造业就业,也必然对机器人换人有着政策设计上的阻力与社会稳定因素上的考量。从各行业来说,对待机器人始终抱有谨慎的态度,其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以及配套的成熟度,显然满还满足不了各行业的需求。 可以知道,对于机器人领域而言,从稳定量产到商业化落地并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当一个门槛极高的产业开始遍地开花,往往意味着冲动性的投资过热与产业的失败危机浮现。 因此,创业者需要理性地对待机器人产业与机器人创业,它应该更适合少数在技术研发领域具备一定积累并具备带领国内机器人配套产业链往上游冲刺的科技企业来集中攻坚发展,这样的企业必须要具备技术突围与研发创新、工艺突破的能力与资本,更需要具备商业化落地的前瞻性与国际化的战略眼光,但这个产业绝对不是一个适合多数人创业的领域。 某种程度上说,国内的科技领域的部分创业者很多都沿袭传统的生意思维而不是产品思维与科技创新思维,它们早学会了如何通过看准一个风口,找寻一个时机,通过一种捷径创造一种性价比的商业模式来致富,但却没有考虑好行业属性、技术积淀基础与商业化前景。总而言之,从产业链与市场需求的成熟度与商业化前景方面来看,机器人创业显然不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方面看,未来在创业领域,如何避免高新科技被玩坏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也是国家顶层政策设计层面需要考量的问题。大跃进式的一拥而上,喊着赶英超美,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资源和产业配套等基本国情的万众创业,显然不会给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好的未来。   作者:王新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来源:钛媒体
    未来
    2016年02月18日
  • 未来
    下一个“硅谷”在哪里? 导语:还在硅谷: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自发形成生态+斯坦福创业者+投资圣地。 1.硅谷传奇的创造离不开像Frederick Terman教授、“集成电路之父”Robert Noyce等天才式人物。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尤为宝贵,“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2.下一个创新浪潮能否诞生在硅谷还不得而知,但硅谷的人才、技术、资本、文化、社交网络等区位优势毫无疑问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引领下一股浪潮。   3.过去一年,硅谷独角兽公司增加了一倍。硅谷融资额和交易量也不断创下新高。   4.资本在创造神话的背后隐藏着几大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住宅成本不断攀升、人才竞争惨烈、白人掌权缺乏多样性,以及近期一直困扰硅谷的互联网泡沫“狼来了”。   一、硅谷为何成为硅谷?几波创新潮沉淀下的精神印记 硅谷是个诞生奇迹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纽约、波士顿、特拉维夫、伦敦、柏林、班加罗尔等创新之都试图打造下一个“硅谷”,却迄今只能冠名为“以色列版硅谷”或“印度版硅谷”。   那么硅谷的哪些独特优势是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为什么这里能在短时间内诞生如此多“独角兽”公司?HBO美剧《硅谷》又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硅谷?另外,为何很多人对硅谷爱恨交加?   今年7月,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ompass发布了一份《2015全球创业生态》的报告,就融资、市场、人才等各个维度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硅谷在各项指标上仍领先于纽约,洛杉矶,特拉维夫等地区。   先来看一组报告数据,硅谷创业平均年龄为36.2岁,约85%的公司有联合创始人,钟子期融资额90-95万美元不等,由本土投资人投资的概率达61%,43%的员工因签证或住宿等问题进行远程办公,外籍员工占比45%。   硅谷人口占比不到全美1%,但这片弹丸之地的风投金额已占全美风投的40%左右。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家初创公司诞生于此,成百上千家在五年内销声匿迹,但每一代都能看到几家大公司崛起,当然也不乏曾经惨遭失败却东山再起的创业者。   这片土地之所以能创造神话,也许与其近一百年的历史,几波创新浪潮与积淀下来的几股精神息息相关。每一波浪潮都由一名或几名核心人物引领。   第一波浪潮的技术推动力始于国防。   五六十年代,美国东部马塞诸塞的麻省理工(MIT)黑客文化兴起,当时马萨诸塞128号公路地区科技远远领先于西部的硅谷。而就在乔布斯,盖茨出生那年1955年,知名物理学家 William Shockley 带着他的晶体管发明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晶体管之父”。   很多东部的人才纷纷前往硅谷,投奔到Shockley的实验室。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对管理一窍不通,不久,他的八名核心骨干离职并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仙童”的半导体公司。而有趣的是,这八人后来又离开这个团队各自创办了包括Intel, AMD在内的几个公司,人们戏称仙童八人为“背叛八人”。   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Frederick Terman教授。是他致力于将斯坦福大学打造成“西部的MIT”,并鼓励师生创业,他自己和其他教授愿意成为公司董事成员,他的理念是大学期间与社会接轨反而有助于职业发展。   第二波浪潮由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推动。 这波浪潮始于70年代中期,并延续至80年代,由一位天才人物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引领。他被誉为“集成电路之父”,发明了集成电路,也是仙童八人中的一员,并联合创办了英特尔。这位不安分、爱折腾的天才几乎改变了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历史。   在《微芯片幕后人:罗伯特·诺伊斯与硅谷的创建》一书中,作者Leslie Berlin写道,罗伯特思考速度之快以至于有人称其“Rapid Robert”。他留给世人的精神也许可以用英特尔总部罗伯特·诺伊斯大楼门口的那句来诠释,“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历史所牵绊,大胆出走,去做奇妙的事。”   作为乔布斯的精神偶像,罗伯特也曾对年仅二十来岁的乔布斯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预知未来。   第三波浪潮的产物是个人电脑,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最具代表的人物当属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与微软创始人盖茨。   第四波是互联网浪潮,出现在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期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批初创公司瞬间灰飞烟灭,但也诞生了像谷歌、亚马逊、eBay、PayPal、网景等企业,及佩奇,贝索斯等一批伟大的企业家。   第五波浪潮由社交媒体和移动化等推动。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napchat, WeChat等爆发式涌现。   二、下一个“硅谷”,很可能还在硅谷 在经历了五波浪潮之后,这个世界对变革的期望值也被推得越来越高。下一个浪潮是什么?是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还是其他?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测的是,引领下一波浪潮的企业或人物,诞生于硅谷的概率比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要高。   为何硅谷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有如下的具体原因: 1.高技能移民人才汇聚地 硅谷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各层次优秀人才,其广度和深度是全球其他地区无法媲美的,也正是这批高技能移民人才推动着一波又一波的创新。   《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中指出,2013年,一半以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出生在海外;2012年,43.9%的初创公司由移民创办。硅谷拥有高学历的移民者比比皆是,且移民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有趣的是,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2012年发布的一份题为《美国新移民创业者》的报告称,硅谷印度裔创始人数目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华裔(包括大陆和台湾)位列第二,但与第一名相距甚远。   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印度裔高管已多得不足为奇了,如谷歌CEO Sundar Pichai,Airbnb首席运营官Varsha RAO,前Linkedin首席数据科学家DJ Patil等。为什么印裔能脱颖而出?难道仅仅是英语优势吗?   硅谷创业者兼大学教授Vivek Wadhwa认为,此前印度裔也并未受到重视,但十五年前印度裔打破了这种平衡。1995-2005年间,印度人学会抱团,相互扶持,才扭转了局势。   2.自发形成的生态,不是规划出来的 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表示,硅谷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心态的映衬。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这类奇才能诞生于此,是因为在这里,无论多么疯狂的想法,多么雄心壮志的构想都不会被他人固定思维模式所浇灭,大家会给创业者证明他们想法有价值的自由。   同时,大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地区的创业者可能会担心万一想法被他人窃取了怎么办?在硅谷,大家认为,想法重要但也是廉价的,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独特想法也许早有人已经考虑过,而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创办公司并实现上市关键靠执行能力。   硅谷创业者的一大特点是,不满足于仅仅做出一款伟大的产品,而是梦想着如何改变世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们信奉“Live to Work”的生活方式,其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有点“工作即生活”的味道。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也曾说过,这里的一切并非由当地政府事先规划的,而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生态。   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大力构建高新科技园区,爱尔兰政府花重金着手打造创投生态,这些行为值得肯定,但倘若缺乏某种文化基因,也许从一开始就与硅谷拉开了距离。   3.硅谷之父:斯坦福师生创业的开创者 自由是一切创新的土壤,斯坦福大学是硅谷自由灵魂所在地,也是多家巨头公司创始人的母校,包括谷歌两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Palantir创始人卡普,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据相关统计,由斯坦福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其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   而这股创业之风的引领者正是被誉为“硅谷之父”的特曼教授(Frederick Terman)。当年作为斯坦福工程学院院长,是他将其学生Bill Hewlett与David Packard从东部召回至斯坦福,并资助他俩创办了惠普公司(HP)。   特曼教授鼓励师生创业的精神无疑已深深扎根于历任校长心中,其现任校长约翰·亨尼西(John Hennessy)曾表示,大学知识只停留在大学围墙内,就无法更广泛地获取社会影响力。很多离校创业的学生,多年后仍能返回母校拿到学位。   作为斯坦福学生,你可以期待的是,功成名就的校友如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是你创业课程的教授,谷歌董事局主席Eric Schmidt可能是你的导师。   4.沙丘路:赫赫有名的投资胜地 五年前,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还是比较罕见;而现如今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初创公司成长和规模化速度超乎想象。上述右图是美国知名调研机构CB Insights对美国和全球独角兽公司的统计,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美国已经有70多家独角兽公司,其估值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和的61%。   从1968年首个旧金山湾区天使基金成立,探讨合适的投资模式,到1979年以利润为导向的风投业诞生,目前发生在硅谷的风投金额已占美国风投总额的40%以上。而赫赫有名的硅谷沙丘路(Sandhill Road)则被认为是资本圣地。   老牌风投机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格雷洛克风投(Greylock Partners)Marc Andreeseen创办的A16Z都汇集于此,他们会助力创业者从一个想法概念或一项技术转化成市场所需的产品。   但资本从来不是硅谷最稀缺的资源。那些面临高房价,交通拥堵毅然前往硅谷的年轻创业者恐怕在乎的不仅仅是资本,更是社交网络和圈子文化。   5.硅谷是一张网,谁都知道彼此 今年夏天,当企鹅智酷走访特拉维夫时,很多创投届人士称在以色列,创投圈人士基本都认识彼此;此次企鹅智酷走访硅谷得到的是相同的反馈。   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很多新搬来的不是斯坦福毕业的创业者选择先加入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500 Startups加速器或Draper University等,以此结识更多创业伙伴或投资人。   而那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者,会时不时骄傲地这么告诉企鹅智酷,当谈及明星孵化器YC,有创业者就说,“哦,你指Sam Altman(CEO),我跟他很熟,他是我大学室友。”   谈及刚被滴滴快的投资的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时,一位创业者称,“John Zimmer(创始人)是我朋友,他之前还经常睡到我家呢。”谈及科技媒体TechCrunch,另一位创业者说,“Arrington(创始人)一直喜欢写博客,他早前还给我们作个报道呢。”采访聊天过程中,碰到太多诸如此类的创业者。   是的,在这片土地上,你认识谁真的很重要。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此前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还强调过,他更愿意投资那些熟人推荐的项目。   三、绿洲上空的乌云:硅谷神话背后五点隐忧 近几年,“颠覆式创新”与“独角兽公司”可能是被谈及最多的字眼。颠覆出行服务行业的Uber,滴滴快的,颠覆酒店业的短租鼻祖Airbnb, 大数据独角兽公司Palantir, 印度电商Flipkart,以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小米等等,稍作调研,不难发现这些独角兽公司背后都有全球资本的支持。   资本的狂热,让人不得不担心泡沫的存在。以NBA小牛队老板以代表的投资人,及《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都开始担心创业寒冬的到来,甚至担心会出现类似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独角兽”一词发明人艾琳·李表示,过去一年,独角兽公司基本翻了一倍,但大多是“纸质独角兽”,估值虚高,而其他一些独角兽的资产负债表中可能永远都填补不上足够多的零。   有些公司融资时风光无限,但并没有太多的退出选择。一方面卖掉难,有意愿以更高价格购买这些独角兽的公司不多;另一方面上市也难,因为营收状况不理想。但好在有很多人愿意为不断烧钱,没有利润的初创公司工作。   我们姑且先不论这轮泡沫是否会破裂,或何时会破裂,毋庸置疑的是,硅谷神话背后浮现的一系列问题,已不像泡沫那么难以捉摸。   1.VC界:宁可错投,不愿错过 早期错失Facebook,Uber或Airbnb的风投人士也许还记忆犹新,现在哪怕是“赌”,错投没有达到预期的初创公司,也不愿再错失下一个巨头。程序员受热捧,好项目受资本哄抢,投资决策时间越来越短,这一现象在HBO美剧《硅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但此前还是有很多风投人士将其投资理念奉为圣经,如他在少有的几场演讲中提到过的“打卡”理念,假如你的投资生涯有一张卡片,只能打20个洞,每投资一次算打一个洞,一辈子只有20次机会。这样在做每次选择时才会慎重,而不是“撒网式”投资。   2.创业界:新模式就是好的,不在乎是否真正创造价值 近两年,国内O2O服务可以称得上是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虽然随着资本市场趋冷,也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而在硅谷,旧金山地区,也涌现出一波以渠道为主的公司,如外卖服务商GrubHub、按需快递服务商Postmates,众包食品杂货电商Instacart。   而随着Uber推出午餐外卖服务UberFresh, 亚马逊推出生鲜服务Amazon Fresh, 快速快捷的服务让人兴奋,但惊喜之余,有人开始思考这些公司在做的事到底与20世纪80年代Domino’s Pizza(提供30分钟送到家的服务)有何不同。   也许这一系列出行服务公司通过算法,积累数据,了解用户行为习惯,但这种模式为美国本已便捷的生活到底创造了怎样的价值也许该打个问号。这些公司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但这种模式不应被过度美化。   3.白人掌权的硅谷 科技世界永远相信精英制(Meritocracy),通常是最聪明的人能在那里成功。而关于种族或性别多样化的问题,总是让科技界人士感到不那么舒服。   一方面,高技术移民人才为硅谷注入了生机;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风投界都缺乏多样化,大都白人掌权,女性和少数族裔很难真正得到重视,更别提拥有决策权。   2013年,Facebook官方数据显示,其4263名员工中,只有45名非洲裔;且非洲裔女性当年只增加了一名,上升至11名;其中没有一名非洲裔员工担任管理层职务。   风投界更是如此。考夫曼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有权介入投资决策的资深风投人士是非洲裔的比例不足1%(4/546);拉美裔占比1.3%;且92%的高层投资团队是男性,78%是白人。   另一份数据显示,女性创办的科技公司只有8%拿到了风险投资;在拉美裔几乎占1/4的工薪人口中,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拉美裔占了不到5%;事实上,拉美裔和非洲裔的代表人数还在持续下降。   今年Ellen Pao案件在硅谷掀起不少风波的,Reddit华裔女CEO起诉老东家KPCB性别歧视并要求索赔,这个事件报道后,引发了更多硅谷女性的维权行为。Ellen Pao称,若她的抗争能为VC界女性和少数族裔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就已足够。   另外,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美国移民法限制高技能人才入境数量使得获工作签难度增加了不少,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失。很多时候,硅谷初创公司不仅要与其他初创公司比拼,还要与谷歌,Facebook等巨头竞争。   4.住宅成本不断攀升 硅谷创新步伐不断加速,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但基础设施更新似乎没有跟上高科技的脚步。据《2015硅谷竞争力和创新项目》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4年,硅谷(圣何塞附近区域)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更是陡涨了33%。   65%的硅谷CEO认为,高昂的房价直接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因为初创公司很多时候员工拿的是期权,工资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美国优秀人才选择去住宅成本相对较低的奥斯汀或西雅图等地。   5.越年轻,越聪明 全球范围内,资本越来越追逐年轻创业者。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IDG资本成立90后创业基金;硅谷则有彼得·蒂尔发起“20 under 20”项目,即每年资助20个20岁以下的辍学创业者;明星孵化器YC创始人任命年轻的Sam Altman为其接班人。   硅谷为人所熟知的几位成功创业者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Snapchat创始人斯皮格尔,Oculus VR创始人帕尔默·拉基,上一代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微软创始人盖茨等似乎都是辍学创业,年轻富豪的典型代表。   诸如此类的故事听得多了,很多年轻人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就开始创业了。可能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创业一定要趁早,可以“快速退出,快速赚钱”,万一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了呢?   是的,的确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但我们来看下一组数据,2015年Startup Compass全球创投生态调研结果显示,硅谷平均创业年龄36.2岁,以色列特拉维夫平均创业年龄33.6岁。   不妨试想下,上述年轻创业者能成功是拒绝高校课堂进而学会如何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他们是那些即便不辍学也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尾声:硅谷的未来 尽管隐忧存在,但这些问题似乎并未阻碍硅谷成为科技与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依然纷至沓来。这里汇聚着一批有着相同志向,活在“自己世界里”,醉心于改变世界的人。   曾有外媒记者问Palantir联合创始人乔·朗斯戴尔(Joe Lonsdale)为何湾区很多人对科技公司的所做作为感到愤怒,他的答复是,科技是最具颠覆力的东西,未来十年这里创造的财富,将比过去十年所更富吸引力。假若这儿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也许会让硅谷之外的世界感到愤怒。但他同时相信,不论如何,科技总是会让生活更美好。   是的,这就是硅谷。这里的创业者们不论狂热还是冷静,喧嚣还是沉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相信自己被赋予了改变世界的使命,并为之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硅谷迷人又危险的根源。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在演讲中提到,也许“选择善良比选择聪明更重要”,对于今天和未来的硅谷人来说,世界并不担心他们的智慧,更多的,是如何正确使用这群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   来源:企鹅智库
    未来
    2015年10月22日
  • 未来
    科技企业未来将推崇的工作模式:远程办公 编者注:本文作者Luboš是一个环游世界的设计师,同时也是Toptal设计团队的负责人。 远程办公还是一种比较新奇的工作方式,但是据报道称,到2020年,大约50%的技术公司中将会有超过30%的员工使用远程办公,而这个观点乍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不管是员工还是公司,他们都能从远程办公这一趋势中获益。 1)办公地点自由 远程工作给予了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地点的机会。注意,我指的是任意一个工作地点!只要那里有网络连接,你就可以在任意一个地方办公,甚至是在南极(如果那里有一家星巴克)。在你转移到下一个工作地点之前,你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 ①互联网质量 ②服务质量 ③犯罪率 ④天气 ⑤开销 关于以上的因素,我强烈建议你访问Nomad List,在那儿你可以发现所有进行你下一次“探险”所需要的信息。Nomad List上的信息都是由全球的数字化游民直接提供的。(猎云网注:Nomad List是一个互联网工作者城市排名。) 2)开销 但是远程办公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可以不穿衣服工作?当然不是!是你可以选择住在生活成本更低的地方。从一个国家获得薪水,而在另一个国家进行消费,这会带来巨大的好处。想象一下你可以拿着旧金山地区的薪水(或者更低一些)并且不需要支付旧金山湾区高昂的租金。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任意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并且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这笔钱有多少呢?下面这张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如果你可以进行远程办公,那么你就可以节省下很多钱,因为你的开销会变少。 想想经济稳定可以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多少好处。你不用再局限于寻找当地的工作了。赶快行动吧! 3)你会觉得孤单吗? 请记住,远程办公不同于坐在办公室里办公。你身边没有其他人。你不能够和你的同事在咖啡机旁边闲聊。你需要拥有一个成为远程办公者的正确心态(或者你需要培养这种心态),有些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孤单。但你还有很多可以联系到其他人或者团队成员的方式,比如说通过meetup、Skype和Slack等等。 最终,你需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个体来处理好所有的事情。远程办公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4)团队交流 请记住远程团队也可以像其他团队一样工作,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会运用类似的工具。我在Toptal公司工作,在没有建立一个办公室的情况下,我见证了这家公司从7名员工发展到100多名员工。整个公司都是进行远程办公,包括工程团队、设计团队、销售团队、用户成长团队等。我们的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Breanden在创建公司后,就一直在不停地旅游。你也许觉得这不可思议,但确实没有其他大公司像我们这样运作。 那我们该如何进行团队交流呢? 日程交流和会议工具——Slack和Skype 每周展示—— GoToMeeting 任务管理—— Trello、Jira以及Freshdesk 团队管理——Custom Tools 合作协作——Invision、Trello以及Collabshot 利用上述所有工具,进行适当的时间安排,你可以远程运营一个公司。此外,你还需要记住,如果你要召开会议,请保证会议内容“快、准、狠”,这样所有人能够重新投入各自的工作。要知道,开会不一定就是好的! 5)设计 VS 远程办公 近五年来,我一直进行远程办公。如今,我是Toptal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A)远程办公很难创造出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产品。 你可以轻易传递98%的正确信息,然而解决剩余2%的小误差却非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些东西确实很难在网上进行沟通。与身处同一个房间的开发者进行交流和在线与开发者进行交流,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相信我这两者绝对不同! B)这需要花费更多精力。 相比日程工作,你需要在更多细微的方面通知和鼓励员工。从根本上来说,你需要将你的内在精力分享出来给其他人。 C)你需要让传递信息变得更加直观。 当你向团队或者开发者递交反馈时,内容是什么其实无关紧要,你需要保证的是你对反馈内容进行了正确且直观的描述。 5)那么你如何能够远程创建更好的产品呢? 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首先对产品的创作采用完全远程办公的方式,然后隔一段时间后,让设计团队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改进每一处小细节、休整并且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之后所有人都可以回到各自的办公地点。理想情况下,每3或4个月进行一次会面是比较有效率的。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周,否则你将失去动力。 这一切都是关于时间安排的问题。你应该根据产品创建的状态来安排团队会面。 6)远程办公的未来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好奇。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远程办公(因为成本、当地缺乏有才华的员工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很好奇远程办公将会如何影响经济。会有更多的人在一个国家挣钱,却在另一个国家花钱,随着这类人群数量不断上升,这将会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     Remote work is the future! What they haven’t told you about remote work. Working remotely is still a relatively new style, but according to reports almost 50% of tech companies will have more than 30% of their workforce operating remotely by 2020, which sounds crazy and awesome all at once. Both employees and companies will gain some huge benefits from this trend. 1) Freedom to choose location Going remote gives people the opportunity to choose any location they like. And I mean any location. As long as there is a proper internet connection, you can work from every location, even from the South Pole (if there is a Starbucks). Always keep in mind the following factors before moving to your next location. Quality of Internet Quality of Services Criminality Weather Costs For all these things I highly suggest you visit Nomad List, where you can find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for your next adventure! All information there is curated and directly from digital nomads all over the world. 2) Costs But what’s the biggest advantage? Being able to work naked? No! It’s that you can choose to live in places with better costs of living. Getting a salary from one country and spending it in another is a huge benefit. Imagine having a San Francisco salary (or even lower) without needing to pay the awfully high rent in the Bay Area. You can choose any location you like based on your preference and save tons of money. How much money? Let’s check out this small example below. If you’re able to work remotely, you will actually be left with more money because your expenses are way lower. Think about such the benefits that financial stability would give you and your family. You don’t need to only search for local jobs anymore. Be smart. 3) Do you feel alone? Keep in mind that remote work is not like working in the office. You simply don’t have anyone around you. You can’t go and chat with someone next to the coffee machine. You need to have the right mindset to be a remote worker (or you will need to develop it), and you sometimes might feel lonely. But there are always options to connect with people and teammates via meetups, Skype, Slack, etc. At the end of the day, you need to be a really strong individual to be able to handle all of these things. Remote working is not for everyone. 4) Team communication Keep in mind that remote teams can work like any other team that you’re used to, and even use similar tools in their process. I work at Toptal, which I’ve seen grow from 7 to 100+ employees without ever having an office. The entire company is remote, including the engineering team, design team, sales team, growth team, and more. One of our co-founders, Breanden, has been traveling non-stop since starting the company. You might think that’s crazy, and there really is no other big company doing things like this. How do we do this?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meetings — Slack and Skype Weekly Demos — GoToMeeting Task Management — Trello, Jira, and Freshdesk Team Management — Custom tools Design Collaboration — Invision, Trello, Collabshot With all of these tools and proper scheduling, you can run an entire company remotely. Additionally, keep in mind that if you have meetings, keep them quick and to the point so everyone can get back to their work. Meetings are toxic. 5) Design vs. Remote Working I’ve been working remotely for almost 5 years, and now leading the design team at Toptal. During my career, I’ve found out a couple of interesting things. A) It’s harder to deliver awesome products (design-wise) remotely. It’s easy to deliver things 98% correct, but fixing the 2% worth of tiny differences can be tough. Why? Some things are simply harder to communicate online.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iterating based on interactions with a developer who is in the room and one who is online. Trust me there is! :) You simply can’t go and tell them move a certain button 3 pixels up. B) It consumes a bit more energy. You need to inform and motivate people way more remotely than in regular work. You basically need to share a lot of your internal energy and give it to other people. C) You need to get way more visual. When you deliver feedback to your team or to a developer, it doesn’t matter what it is, you need to make sure that everything is described properly and also has good visualisations. 5) So how do you build better products remotely? We’ve actually found out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do this: Work fully remotely on the product, then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ravel to one place together to brainstorm, polish every little detail, recharge, and motivate the team, and then everyone can move to a different location again. Ideally you should do this every 3/4 months to be effective, and you shouldn’t be together longer than 2 weeks, otherwise you will lose momentum. It’s all about timing. You should manage these meetups based on the product state. 6) The future of remote working There is one more thing I’m curious about. Since way more companies are going to start accommodating remote working (due to costs, lack of local talented employees, and other benefits), I’m curious how much it’s going to affect the economy. Many more people will be earning money in one state and spending all of it in another country, which could affect the economy as the volume of people doing this rises. Luboš is a Designer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He is also leading the design team at Toptal. And constantly talking about design.       Source:Medium
    未来
    2015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