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法
2025 年需要准备应对的 7 个人力资源趋势和挑战
随着 2025 年的临近,中小型企业(SMB)必须为人力资源趋势的重大转变做好准备。 主要变化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人力资源流程中的扩展、对再培训的持续关注以及混合工作环境的正常化。 个性化的员工体验和福利计划变得至关重要,而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工作则需要超越合规性。 中小型企业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在人力资源技术和员工发展方面进行灵活的战略投资。 通过积极应对这些趋势,中小型企业可以确保竞争力,并营造一个积极、有弹性的工作场所。
探索 2025 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主要趋势,从人工智能整合到员工福利,以及如何适应并在未来几年蓬勃发展。
2025年即将到来,HR正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对于美国的中小型企业(SMBs)。尽管许多公司在远程工作和DEI(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新的挑战和趋势正在出现。
那么,SMBs该如何走在前列,确保他们的HR策略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还能在2025年蓬勃发展呢?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5年SMBs应该关注的HR趋势和挑战。这些见解基于研究和数据,确保这些变化的准备将帮助您的公司保持竞争力和灵活性。
1. AI和自动化将扩大(但不会取代)HR角色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AI和自动化整合到他们的HR流程中,但预计在2025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然而,和许多人担心的不同,AI不会消除HR岗位,而是转变HR的工作重心。
机遇:对于中小型企业,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使用AI来处理重复性的任务,例如回答员工常见问题、管理费用报销和撰写职位描述,同时确保在人际冲突解决和员工发展等关键领域保留“人性化”的一面。
关键数据:根据PwC的一项最新调查,74%的员工愿意学习新技能或重新培训以保住工作。SMBs可以利用这种愿意提升技能的机会,实施HR自动化,赋能团队,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害怕。此外,93%的实施技能提升计划的CEO报告称,生产力、人才保留和招聘都有所改善。
2. 再技能提升革命
“再技能提升革命”将在2025年继续发展。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影响各个行业,员工需要持续的学习机会才能保持竞争力。这对于SMBs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投资于员工的成长,保留他们的核心团队。
挑战:小型企业通常没有像大公司那样的学习和发展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创造力。
解决方案:考虑投资在线学习平台或在公司内部实施导师计划。再技能提升项目不需要高昂的成本,但必须持续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3. 混合办公:新常态(但伴随挑战)
混合办公将继续存在,但也带来了独特的挑战。管理一支既有在办公室工作又有远程工作的团队,需要应对员工参与度、公司文化维护以及绩效跟踪的问题。
挑战:对于中小型企业,制定明确的混合办公政策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创造能够让混合员工保持参与感的方式——而不是加剧办公室和远程员工的分裂——将在2025年成为HR的必要任务。
解决方案:投资于协作工具、虚拟参与策略和定期反馈机制将有所帮助。但更重要的是,HR需要为管理者提供培训,帮助他们领导远程或混合团队,确保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
4. 个性化的员工体验(不只是福利)
已经过去了仅靠提供免费零食和乒乓球桌就能让员工感到满意的时代。如今的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个性化体验,无论是职业发展、心理健康资源还是工作与生活的灵活性。
机遇:中小型企业可能无法在福利方面与大型企业竞争,但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创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灵活的工作选择以及开放的沟通机制可以成为显著的竞争优势。
数据:Gallup的一项研究发现,员工如果感觉到经理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他们的参与度是其他员工的2.9倍。关注个人成长而不是普遍的福利,可以帮助SMBs在人才保留上占据优势。
5. 更注重员工福祉
员工福祉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2025年将成为企业的必备要素。从心理健康支持到财务健康项目,员工希望雇主在全面支持方面做得更多。
挑战:对于SMBs来说,提供广泛的健康福利计划可能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有一些可扩展的方法可以提供不高成本的福祉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日、远程医疗服务或与健康应用合作可以提供显著的帮助。
趋势: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数据,77%的员工在上个月经历了与工作相关的压力,而这一数字不太可能下降。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计划对于保持生产力和避免倦怠至关重要。
6. DEI超越合规
在2025年,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努力将需要超越表面层次的合规要求。员工正在要求真正的DEI承诺,企业被期望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讨论。
机遇:小型企业可能没有专门的DEI团队,但他们拥有敏捷性。与大企业相比,他们可以更快速地实施有意义的DEI策略。这不仅仅是招聘实践,还包括支持多元员工需求的包容性政策。
关键见解:麦肯锡的研究表明,执行团队性别多样性较高的公司,其利润超出平均水平的可能性高出25%。在早期投资于DEI的中小型企业可以打造更加创新和竞争力强的团队。
7. HR在应对法律复杂性方面的角色
从劳动法的变化到不断出现的合规挑战,SMBs将在2025年需要密切关注法律更新。例如,随着更多州颁布带薪休假法以及员工分类(如临时工与全职员工)的变化,HR团队将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监管环境。
挑战:中小型企业的HR部门通常身兼多职,法律合规可能让人感到不知所措。然而,跟不上合规的步伐可能会导致巨额罚款,并损害公司的声誉。
解决方案:利用自动更新合规的HR软件或与法律专家保持顾问关系可以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式,确保SMBs始终跟上最新的劳动法规。
结语:适应性是关键
2025年将为中小型企业的HR专业人士带来机遇和挑战。成功的关键在于灵活应对并专注于人。
通过掌握这些趋势并积极应对挑战,SMBs可以不仅成为理想的雇主,还能成为准备迎接未来工作动态的创新型企业。
现在正是审查您的HR策略、投资合适工具并为团队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动态变化的最佳时机。无论是通过AI、个性化的员工体验,还是对员工福祉的承诺,保持对这些趋势的关注将助力您的企业在2025年蓬勃发展。
HRTechChina每年都会聚合新的一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2025年的趋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家如何预测!2025年趋势专题地址是:http://hrnext.cn/8dK4a3 可以收藏保存,我们会不断更新全球各地的预测,与你分享,决不可错过!
-
劳动法
【赞华集团】干货解读|2023年8月起,劳动法有变化!
干货解读
2023年8月起劳动法有变化!
自《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正式执行后,很多人对其中的部分条款都有一定的疑问。截止目前,《劳动合同法》暂未更新,但是各地关于落实劳动合同法的细则却有所不同。
近期,天津市人社局印发了《天津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实施细则》,明确了天津市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实施细则。
该《细则》自2023年8月1日正式执行。
政策原文:https://hrss.tj.gov.cn/zhengwugongkai/zhengcezhinan/zxwjnew/202308/t20230807_6371537.html
干货很足,每条都值得大家仔细解读,赶紧一起来看看~ 0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中用工之日是指:
劳动者开始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的日期。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参加上岗前培训,劳动关系自劳动者参加培训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平台招用、管理劳动者,双方具有建立劳动关系主体资格,根据实际用工情况,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求,双方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
解读:根据《细则》,只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有明确的工作要求,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自用工之日起就建立了劳动关系,这里包括部分用人单位是网上招聘、管理劳动者。
这个问题也就随之会有几个工作中的误区,需要大家规避:
一、新员工应该自用工之日起购买社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也就是说,员工只要跟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那么企业都应该为员工社保。如果公司没有及时给员工参保,那么在此期间,用工单位会有以下几个风险:
1、工伤赔偿的风险
员工上下班途中或者在店内发生事故造成工伤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本应由社保基金给付的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因为老板没有为其买社保,这笔费用只能由老板个人支付。
2、劳动者投诉的风险
有些单位为了规避风险,让员工签订自愿放弃参保承诺书。这种行为,无论是员工不愿缴纳还是单位不想缴纳,员工均可以未缴社保为由,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赔偿经济补偿金。发生这样的劳动争议时,往往都是单位败诉。
3、赔偿风险
103010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八十五条赋予劳动者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以随时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用人单位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额外支付赔偿金。
4、行政部门处罚的风险
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登记或欠缴保险费的,社保机构有权进行处罚。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对于未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社保机构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应缴社会保险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同时,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以未缴纳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5、失信联合惩戒的风险
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行该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不足额缴纳社保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企业失信联合惩戒的风险。这将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
6、法律风险
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雇主可能会被迫采取措施。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逾期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保征收机构可以向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申请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同时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或者拍卖其财产,以拍卖所得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公司设立试岗期,违法
部分公司为了为了节约选人成本或节省工资开支,设立了试岗期,如员工在7天内试岗不通过,那么就只支付工资,实际上者是一种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
根据《细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便是一天,试岗人员也有权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公司应当向其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同时《细则》也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不足一个月的部分按日折算。
其中二倍工资基数应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应得工资计算,但不包括以下两项:
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工资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
未确定支付周期的工资报酬,如一次性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津贴、补贴等。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关于劳动合同续签的问题,《细则》中也明确,劳动合同期满,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自动续延情形外,用人单位继续与劳动者保持劳动关系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依照前款规定,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书面通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期满,未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致使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因未能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致使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约定条件,难以确定是提高或降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签劳动合同且终止劳动关系的,视为用人单位未能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
02、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岗位应得工资《细则》中也对劳动者加班工资有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对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进行约定,约定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
解读: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加班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
对于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来说,凡是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都应当算为加班。
其中:
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如果在劳动合同中对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双方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以应得工资扣除加班加点工资后的数额作为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
许可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其岗位实行的工时制度,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用人单位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可以明确加班加点工资的结算周期,未明确的应当按照综合计算周期结算加班加点工资。
03 用人单位调岗、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
《细则》中关于企业劳动用工中的竞业协议、调岗、解除劳动合同等相关事项也作了明确规定。一、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支付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在约定违约金和经济补偿时应遵循公平、公正、适量、对等的原则。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支付。
二、用人单位调整员工岗位,要同时符合4个条件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单方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岗位调整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
2、调整后工作岗位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不存在明显不利变更,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有关规定调整岗位的除外;
3、调整工作岗位不具有歧视性、侮辱性;
4、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未约定调整工作岗位有关内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也未作相关规定的,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有关规定调整工作岗位情形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调整工作岗位。
解读: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进行了协商,但是员工不同意,公司可以单方通知员工进行调岗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因此,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调岗,但是双方协商一致仅是调岗的一种方式,并非调岗必须双方协商一致。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公司也可以单方调岗:
1、符合法律规定
比如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等情形进行调岗。
2、符合双方约定
比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脱密期等进行调岗。
3、符合规章制度规定
比如依法制定的员工手册规定员工存在违纪行为、失职行为等进行撤职、免职后进行调岗。
4、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
比如北京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作岗位或约定不明的,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地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用工行为。
其中,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双方签字或盖章日期不一致的,以最后一方的签字或盖章日期,为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方未署明签字日期的,以另一方签字日期为劳动合同生效时间。劳动合同期满之日的24时为劳动合同终止时间。
三、员工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需在员工试用期作出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情形,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
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者存在上述情形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解读:用人单位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劳动者的,至少要符合以下3点:
1、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其提前告知了劳动者相关“录用条件及考核方式”,且相关录用条件及考核方式“合理、合法”。(注:相关录用条件必须是与岗位密切相关的,且不能明显违反法律规定。)
2、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存在“不符录用条件、考核不合格”的情况。
3、用人单位需要证明,相关“不符录用条件、考核不合格”的情况(或结果),在试用期满前已经明确告知了劳动者。
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没有考核,试用期满后才告知劳动者存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情形,并予以辞退,明显不当。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试用期可以中止。四、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或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双方约定无效,应视为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来源:51社保网(ID:wx51shebao)
-
劳动法
日本劳动法和雇佣条例解读
JAPAN日 本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以其先进技术和经济实力而闻名。
其自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同时,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较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截至2019年,日本的劳动人口为6700万人,失业率为2.4%,相对较低。
概 述1.日本的商业文化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遵守规则、合作、信任和信誉的国家。在业务环境中,日本非常重视合规性、完整性、质量和服务的准确性。此外,日本作为一个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尤为注重彼此信任和在组织内部和人际关系中的和谐。
商业文化类型
2.在日本新建法律实体在日本,要为新成立的公司开立公司银行账户,注册代表的住所必须在日本,且为日本居民。
*自2019年3月以来,银行规则发生了改变,如果代表居住在日本以外,就不再可能在日本开设企业银行账户。
在日本新建法律实体的5个步骤
3.劳动基准法《劳动基准法》是一部为雇员工作条件设定最低标准,以保障劳动关系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权益的法律,于1947年根据《日本宪法》第27条第二款颁布。这项法律是一部统一的雇员保护法,因此,即使雇主和雇员之间达成协议,也不允许其工作条件低于劳动基准法的最低标准。
在劳动雇佣关系中,公司必须遵循下列主要劳动法律条款:
主要劳动法律条款
4.工作时间
在《劳动基准法》中,其规定了日常工作、休息时间和休息日等规则。工作过程中,即使雇主支付了加班费,也必须有提前签订劳动管理协议(第36项协议)。如果没有该协议,则禁止雇员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间或在节假日工作。*第36项协议是《劳动基准法》中第36条规定的有关“加班和休假”的法律。
5.加班时间及加班费*如果公司要求员工加班或在节假日工作,则必须提前将签订好的第36项协议提交给相关的劳动基准监督署。
加班时间及加班费
*如果雇佣双方达成协议,雇主可提供带薪休假来代替加班工资。
其他说明:
如果每周有两天休息日(例如:周六和周日),则一个是法定休息日,另一个是非法定休息日,具体按相关公司规定,企业必须规定一周内的一天为法定休息日。
无法领取加班补偿的情况:
- 在公司注册名单中包含的所有人员,如总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
- 经理/主管职位或以上(因其工作职责超出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日等规定,但午夜加班补偿仍然适用)。
6.休假类型
a. 年假
雇主雇佣雇员连续6个月,且其出勤率达到全部工作日数的80%以上时,必须予以连续或分期地让其享受10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对于每年度获得10天以上带薪休假的雇员,公司须使其每年切实享受5天的年度带薪休假。但是,如果雇员申请的带薪休假日期有碍业务的正常运营时,雇主可以要求变更休假时期。
工龄与每年可享受的带薪休假天数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带薪休假天数
年度带薪休假的权利2年内有效。即当年应享受的有薪假期的未休假部分可算入次年。因此上年未休部分与当年新获部分合计之后,每年最多可以享受40天(工龄7年6个月以上者)带薪休假。若雇员并未行使年度带薪休假的权利,且由于时效或离职等原因失去该权利的,则由公司来决定是否根据其剩余的休假天数给予金钱上的调整补偿。
*每周工作少于4天、每周正常工作少于30小时的兼职工人,另规定带薪休假。
b. 其他休假类型
在法律上,必须给予一下符合条件的雇员相应的休假。此外,禁止辞退、减薪、因下列休假而降职等行为。但是,每名适用雇员在获得以下休假前,必须满足6个月或以上的工龄。
其他休假类型
此外,公司通常会为特殊的带薪假期制定政策,如“婚礼和葬礼假”、“暑假”、“志愿者休假”等,作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
7.解雇和离职金
a. 解雇
解雇必须要有客观而合理的理由,被认为符合社会一般理念,否则视为滥用解雇权而无效。因此正当的解雇,首先要于工作守则等文件上事先明确规定可以解雇的理由。再者,在日本,除了当事人自己和解外,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并不受法律承认。
解雇类型
如果有必要解雇一名雇员,只有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如管理层、HR)或作为第三方的律师才能出席讨论。其他人员在法律上不被允许。
*若雇员处在试用期,在加入公司后的14天内,可立即解雇。
b. 离职金
由于法律上没有规定离职金,公司不需要把它纳入公司制度。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公司特定的额外项目来引入。许多公司也将其作为他们的雇员额外离职后福利的一部分。此外,在引入离职金制度时,有必要在工作条例中制定相关规定。以下是离职金制度的一个示例:
离职金制度示例
8.公众假期
日本每年有16个公众假日。然而,由于2021年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公众假期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7个(7月23日-体育节通常不是假日)。因此,从明年开始,它将像往常一样回到16个。
2021年的公众假期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