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明霞
    从“测评”到“拿 Offer”,职业蛙的大学生求职教育是如何实现的? 大学生求职教育公司“职业蛙”表示,公司已经获得 12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上海久有基金领投,估值超过 1 亿人民币。创始人卢明霞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技术、市场、销售四个方面的投入,目标是“引领大学生迈好职场第一步”。   我们曾经报道过大学生求职教育类产品面包求职、FutureTour,两者都用“课程+求职指导”的方式主打“一站式服务”,同时进入高校做课程共建。但创始人卢明霞表示,职业蛙在“测评”和“重服务”两方面做到了不同。具体来说,职业蛙的产品包括了“评估职业能力-规划职业方向-学习商业知识-了解行业信息-提升求职技能-了解公司-Offer 发放”等几个阶段,每个付费用户都有班主任做全程一对一沟通。 职业蛙的前身为 2004 年创办的求职交流社区“咨询的天空”,2010 年“CareerFrog”品牌正式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卢明霞曾经做过共享经济模式下的、面向大学生的产品“8 点后”,但是她发现 C2C 模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是行不通的,因为每次 1-2 小时的职业咨询无法保证内容的连续性,而求职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这就需要导师的系统性规划,因此职业蛙从分散的 C2C 探索出“一站式”的服务模式。   由于高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信息差,“职业前教育”的概念正在趋于成熟,在大多数公司都选择和高校合作的今天,职业蛙的产品壁垒在哪里呢?   卢明霞表示,职业蛙自主研发了一个“在线求职竞争力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已经记录了过往 3 万多名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测评数据。对有确定职业倾向的学生,系统会根据学校的排名、GPA 等硬性指标打分,客观分析出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目标行业或公司的差距,然后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对选择行业都比较迷茫的学生,职业蛙的求职顾问会通过沟通给出建议。   课程方面,职业蛙将原来的线下课程改为线上直播课,每个班 10 人以内,并且通过滚动的、去班级化的上课方式,保证每个新付费用户都能“随报随上”。卢明霞介绍,职业蛙原来的线下课程都是在周末两天内完成,但是这种压缩课程导致学生很难消化,因此现在的线上课程周期为一个半月(30 多个课时)被分成了 100 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固定主题,课程主要分为 3 个内容: 通用模块:类似“必修课”,主要包括职业规划、简历修改、面试等环节; 行业专属:类似“选修课”,目前已经开设了 8 个行业; 技能课程:根据既定行业培训某个具体内容;   卢明霞透露表示,这种“标准化模块,定制化课程”的方式课时完成率在 100%,每个行业都设有教研组长,带领 100 多个兼职老师研发内容,下半年将继续拓展高科技、法律方面内容。收费方面,职业蛙分为 1.6 万/ 人的基础版和约 3.8 万/人的“保 Offer版”,从去年 8 月至今,职业蛙的付费人数在 1000 人左右,大约 60% 的用户选择了基础版,课程总毛利在 90% 以上。   职业蛙的另一个壁垒,卢明霞认为是“轻课程、重服务”。在把课程搬到线上后,职业蛙为每一个学员都配了专属的求职服务顾问,从简历修改、排课、课后作业、求职问题解答、内推职位投递、面试前心理辅导、录用后咨询等过程跟踪和服务学员。企业方面,职业蛙已经以 HR 为突破口和 1000 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但是对 B 端的服务免费。   B 端和 C 端都收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卢明霞认为这有很强的阶段性,因为 B 端只会为精准数据买单。这需要职业蛙满足两方面的条件:C 端用户数足够大,而且人员的输送效率比现有渠道更高;有很强的筛选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够分析 C 端的数据。   今年 2 月起,职业蛙和启德留学建立了合作,推出了针对留学生的一站式求职产品。另外,今年下半年起也将进入校园,和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但是和其它机构不同的是,职业蛙进校可能将以测评工具为撬动点,目标是年底前签下 100 所“双一流”院校。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371.html
    卢明霞
    2016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