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皓凡
    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来源:小饭桌;作者:张皓凡/老K(公号:我可能不是猎头)。 前言 首先要界定一点,我们接下来探讨的是创业公司的人才范畴,而不是成熟企业的用人策略。因为这两者的用人逻辑和薪酬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通常的印象中,大公司有更强的实力,所以就应该有更强的给薪能力,雇得起更贵的人才。而创业公司钱少资源少实力弱,因此只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来将就着招人。 我如果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请各位喷子们先按捺一下蠢蠢欲喷的激情,看看我是如何把这个“天大的错误”给自圆其说的。 下面的文字会是一系列基于逻辑的演绎和思辨,当中穿插案例和故事。我来挖一个大坑吧,看有多少人会跳下来。 柳甄VS陈彤:两种不同的人才估值模型 这个10月业界发生了两起重量级的人员变动,一个是前Uber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加盟了今日头条,具体分管领域和Title不详;另一个是小米副总裁陈彤,江湖人称“老沉”,加入一点资讯任总裁。 我们来猜测一下柳甄有可能在今日头条负责什么。据坊间消息,头条的最新估值已经到了120亿美元,谋求上市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另外,头条今明两年的战略重点会是商业化和海外拓展。柳甄是标准的海外背景,加入Uber之前,在硅谷做了将近十年的律师,服务对象以高科技公司为主,因此,投融资、高层人脉、海外视野是她的核心价值,商业化显然不是柳甄的强项。于是,我们估计柳甄的分管领域很有可能和海外扩张、战略公关、上市运作等相关。 张一鸣对于柳甄的人才估值模型这样看来就比较清晰了,头条接下来想做的三件大事:资本运作、海外市场、商业化,柳甄至少在前两项上是有明确优势的,再加上柳氏姐妹在业界的明星和品牌效应,吸引进来至少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张一鸣在人才上绝对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至于柳甄,从Uber出局,创业这把瘾肯定是还没过够。国内有此体量,并有明确上升空间的,屈指可数的也就那么几家,头条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上市前景清晰,大幅变现可期,张一鸣的野心和格局都够,人才观也比较超前,头条再上一个台阶也是相对的大概率事件。所以我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演绎——柳甄的Package中,现金部分可能不会太高,超不超得过300W人民币也许都是个问题,但股权期权部分一定是相当丰厚的,如果上市变现,千万美元级别的收益可能仅仅是个基本的估计。 无独有偶,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看到今日头条有这样的手笔,一点资讯自然不甘寂寞,几乎隔了不到一个礼拜,就爆出了陈彤加盟的新闻。在个性化新闻推荐这个领域,一点资讯一直都是追赶者的姿态,各项核心数据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纯粹拼算法,想要弯道超车的胜算不大,所以就想另辟蹊径,祭出了“人工+算法”的策略,这点在陈彤的入职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陈彤是互联网新闻圈的老炮儿,对于内容的把控以及业内的资源绝对是教父级的人物,当初加盟小米,我就没看明白是个什么情况,这次回归内容赛道,也算是适得其所。只不过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江湖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江湖,陈彤担任的也仅仅是个总裁,上面还有个CEO李亚和董事长刘爽,典型的二把手位置,“老沉”这把曾经新浪镇宅的老枪,还能舞得出多大的枪花,我个人持中性略偏悲观的预期。 一点资讯对于陈彤的人才估值逻辑也许是这样的:拼算法肯定拼不过今日头条,试试“人工+算法”看看是否能够搞出点差异化来,陈彤是“人工内容”时代硕果仅存的几位大佬之一,小米又是一点资讯的第二大股东,各方面来讲都是顺理成章。至于陈彤本人,江湖上早已经是功成名就,在小米的两年我估计是没找到什么感觉,这次回到自己擅长且熟悉的领域,也不失为一种可进可退的选择,再上层楼也许希望不大,但职业幸福感应该是有所增加的。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就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对于两位重量级成员的加盟的前因后果做了一个大致的揣测,这背后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人才都有着明确的估值逻辑。客观地评判人才的价值对于所有创业团队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课题,在此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与估值体系是极其必要并有现实意义的。 创业公司对于人才估值的几个误区 1、人才估值是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人才的成本。 创始人在引进核心人才时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把人才的成本当做价值。本质上你谋求的是这个人能够给你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你要支付给他多少钱。就像在股市中,老手一般都知道越便宜的股票看似便宜,但却是没有什么上涨可能的,反而是那些贵的股票,你越觉得它贵,越不敢买,它越涨。投资人在计算一家企业的估值时,更在意的是未来上升的空间如何,眼睛紧盯着的是预期和现有估值之间的价值差异,至于对于现有估值的推敲,则更多的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 2、即使谈到人才的成本,隐性成本也许要远高过显性成本(工资和奖金)。 看一个简单的场景吧,你的公司面临下一轮融资,核心估值逻辑是大客户交易额的提升,经过分析,新增大客户资源是达成短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两个候选人,一个50万年薪,客户资源相对薄弱且间接,但价值观、潜力、融入感要好一些;一个年薪100万,大客户资源可以直接落地,但未来潜力有限,个人调性和公司也有冲突。在这个案例中,成本的判断有三个层面: 一,50万年薪的差距是最直接的显性成本差异,你要不要承担这样的成本以及相应带来的风险; 二,短期来看,第二个候选人显然对于融资目标的达成有着更直接的意义,如果录用了第一个候选人而导致企业估值目标无法实现,这中间的差异可能就是数千万美元,这是典型的隐性成本。至于因为核心数据无法达标而造成错过融资窗口,就更难衡量隐性成本的价值了; 三,第一个候选人在软性上更契合企业,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要小于第二个候选人,这也是要考虑的隐性成本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成本计算下,你会选择哪个? 人才的隐性成本还会包括很多:沟通成本、团队成本、态度成本、管理成本、道德成本等等,这些成本不像支出的工资、福利和奖金,都很难量化,不会体现在你的财务报表中,但最终都会通过你的事情是否可以办成,你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上显现出来。正因为很难量化,所以当很多公司做败了后,你让创始人总结原因,很多人其实说不出来,只能是模糊地归结为团队不给力,但为什么不给力,并没有明确的结论。这其实就是人才的估值逻辑出了问题,这方面出了问题是典型的慢性病,通常会杀人于无形,治疗起来也就没那么容易。 3、候选人的现有薪资不是你建立人才估值模型的主要因素。 我们试想一个极端的场景,你有一个项目交给一个不要工资的人操作,你貌似省钱了,结果项目做砸了,你赔了钱;另一个人要你30K一个月,把项目做成了。你会选哪个?在这个极端化的案例中,选择自然是简单的,但为什么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有人屡屡犯相同的错误——捡便宜的。 HR犯这样的错误还可以理解,毕竟是成本中心嘛,但如果老板也犯同样的错误,问题就太大了。 于是我想核心点可能并不在于人才管你要多少钱,而是他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大多数的决策者在结果无法预知和掌控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收益无法预估时,通常的本能就是降低成本,但这和饮鸩止渴又有什么不同呢?就像现在很多猎头公司,雇用的都是极便宜的小白,结果人均产能超不过20万一年,你说老板是赚了还是赔了?和候选人砍价,消减成本,是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而管理一群牛人,并让他们都能产生价值,无疑是更困难的事情,对于创始人有更全面的要求。我想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吧。 4、横向薪资平衡让无数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体系惨不忍睹。 在无数的案例中,我们都看到这样的状况:这个人能力和我现有的团队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怎么要15K啊,我现在的人最多也就是10K;这个人虽然能力还挺强,但也没到值30万的地步吧,我现在的人虽然不如他,但薪资可比他要低得多啊;这个VP候选人要60万,我现有的几个VP最高的只有40万,他一旦来了,我给原来的那几个是涨还是不涨啊,不涨的话他们反弹怎么办?涨的话公司的成本根本支撑不住啊。 于是在这样一波又一波的博弈和平衡中,牛人始终进不来,公司的人才结构也就始终得不到升级。 5、在创业公司核心人才引进个案中,市场薪资数据对标其实是个伪命题。 你说在今日头条吸引柳甄的过程中,应该对标什么职位?是BAT的副总裁们,还是外企的高管。市场薪酬水准是一个共性的范畴,中间还会因为统计口径的设定带有片面的倾向。而创业公司的核心人才使用通常都是极其个性化的,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千差万别,促成价值达成的体系和文化也是各有特点,于是人才在企业中价值输出的路径就会带有极强的互动与动态的特点,很难用一套统计学数据就给框定了。 创业公司使用人才估值模型的几个场景 场景1:该用人才A,还是B? 假设A比B贵一倍,但A对于公司战略相关度和贡献度是80%,B为40%,A不好管,和公司的价值观契合度不高,是典型的高绩效人才,B则反之,有高潜的特质。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用哪个? 激进一点的也许会选A,保守一点的选B。但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仅凭创始人的激进或是保守吗?我想让决策者举棋不定的可能有几个因素: 1、我无法准确判断A和B能给公司带来多大价值; 2、A也许和短期目标更契合,但这种契合是否值得我付出多一倍的薪资; 3、A不好管,价值观也不正,负面作用怎么管控,影响整体团队怎么办; 4、相对于带来价值的模糊性,付出的人才成本是更直观的东西,于是在这种思考下,决策者才会采取偏保守的策略,在以退为进的心态下倾向于选择B; 但是还有几个其他的因素是创始人经常忽略的: 1、你的战略目标清晰没有,是否清晰到你可以明确判断什么样的人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 2、战略目标,比如投资人跟你说了,每日订单达到5000,就可以给你1亿的估值和2000万的A轮投资,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否非常清楚了,如果你不清楚,这时贸然搭建团队,我想无论哪个候选人,你都不可能清晰地判断他是否有价值吧; 3、这个目标对于公司的意义有多大,你的决心有多大,如果在上述例子中,那就是个至少值2000万的目标,这时你才可以判断为了某个关键人才付出100万是否值得,你才不会纠结于到底是50万还是60万雇这个人; 4、所有一切在用人上举棋不定的老板们,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没有真正想清楚,和他遇到什么样的人才和人才要多少价格没有绝对的关系; 5、因此所谓这个人太贵了,所以我们用不起是一句丝毫没有诚意的借口。正确的理由应该是:以这个人暂时的成本,我的平台无法提供让他发挥更大价值的空间,所以我用不上他。套用柳甄的例子,如果加入一家只有几十人规模的早期公司,她确实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她的价格就显得不合理了。但如果可以判断她能够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为正,那么把她请来就是赚钱的买卖,即使借钱把她请来也是值得的。因此本质上讲,招人这个事情和用得起用不起没有绝对的关系。 场景2:我是该请个资深的HRD,还是有一定经验的HRM,还是找个小主管就行了。 相似的场景还有,我这个阶段该找个CTO,技术总监,还是找个技术经理就行了。市场、销售、财务、运营、产品等职能领域,这种例子是普遍存在的。 你说你一个20人规模的初创公司,找个资深的HRD能够带来什么,几乎无论这个HRD管你要多少钱,对他对你,这都是赔本的买卖。除非这个HRD是你的联创或合伙人的角色,奔着理想和情怀来的,不在意一时的短期收益,肯撅着屁股从算社保算公积金等最基础的领域白手起家,帮你搭建整体架构。但这样的人只能是你的创业伙伴,从公开市场招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最近就有一个实际发生的案例,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公司,只有100多人,楞是请了一个百万年薪的CHO,之前是数千人规模公司的HRVP,手下的HR团队都快赶上整个公司的人员规模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说无论是这家公司的老大,还是这个HR本人,都没想清楚。结果去了没一个月,就是各种不适应,你说这是请得起请不起的问题吗?是钱的问题吗?两个都没想明白的糊涂蛋子碰一块儿去了。 场景3:这人要60万,可我现在的核心团队最多的才拿30万,该怎么破?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真实案例,一家A轮公司想引进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成色极佳,外面有很多公司觊觎。老板冲动之下,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许了5%的股权和将近70万的年薪。回来之后有点含糊,因为她的两个核心团队成员收入不过30万,股权不超过1%。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以传统的团队平衡和薪资对等原则来看,几乎是无法继续谈下去的。但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在合理的人才估值模型之下,也还是可以解决的。道理很简单,你拿得多,就必须干出相应的业绩,如果没有做出成绩,对不起,你要么降薪,要么走人。对于老团队也是一样,外面来的人是拿得多,但如果你可以有相应的承担,也可以拿这么多钱,如果不能把担子挑起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里的估值模型的核心还是人才的增值,而不仅仅是聚焦在成本上那么简单。 当然,这是个特例,多数情况下,后来的人现金部分会比较高,但早期团队的期权股权是会高很多的。一个简单的比例,创业公司头5个人,是百分位的权益,头50人,就是千分位,到500人,可能连万分位都没有了。长短期激励的配比,也是解决先来和后进团队的平衡的方法之一。 场景4:这人谈着很不错,但来了会怎样,我还真是没底,到底该不该用呢? 无数的老板在遇到这种场景时,是谈了一轮又一轮,找朋友看,找投资人看,找团队看,但就是拿不定主意。 我说一下我的体会吧,在帮客户找了这十年的人,我自己招人那就更是超过20年了,但这几千上万人谈下来,我对自己对于人的判断反而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每年大把的人谈下来,总会有一些当初看着不怎么样的,后来干的相当不错,也还会有一些你面试时很看好的候选人,入职后干的是一塌糊涂。当然,这样的终归是小部分。 但正是这样的小概率,催生了我的另一种人才使用观。那就是只要大面上过得去的,就先过来用,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考核,快速上位,快速考核,快速迭代。这其实和互联网公司提倡的产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开发中之所以摒弃了原来传统软件公司所采用的长周期开发,先市场调研,再内部测试的方法,就是因为无论你在产品设计之初想得如何周到,你的测试样本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很多BUG和产品缺陷你无法通过内部的小样本,哪怕是专家意见来事先发现并修正。只有通过投放市场,所有的用户都是你的测试经理,你的样本量趋近无穷,产品的逐步完善才能成为现实。 同样在用人上,谈的再好,面试官再资深,总会有一些问题是你无法预见的,比如团队的融合,文化的契合,技能的迁移,态度的提升等等,这些只能是通过实际上手操作,大家才能有感觉。 最近有一家业界很知名的公司加盟了一个市场VP,之前也是经过了N轮的沟通,双方都觉得很不错,但仅仅入职了三个月后,该VP在公司中的位置就岌岌可危,几乎是被公司固有的文化和原有的团队给淹没了,连最基础的员工都可以在公开的场合对其表示各种不满。顺便说一句,该VP过往的业绩是经过充分证明的,其情商也被面试团有口皆碑。 所以,是骡子是马,还是要拉出来遛一遛,形成人才的快速迭代机制,不断设立更高的绩效指标,在这样的“摧残”下,牛人就干出来了,孬人就被淘汰了。当然,这样的机制好像更适用创业公司,大公司和成熟公司并不适用。 我为什么说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好了,该揭晓答案了。 1、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 其实很简单:人才估值 = 人才创造价值 - 人才成本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公式。但无数的创业公司就折在了这么个简单的公式上。 大家都能想出并理解这个公式,但大部分决策者只会把眼光死盯在人才成本上,这应该是人性的盲点之一。道理很简单,成本是可见的,收益却是模糊不确定的。于是大家都有选择性忽视。 我建议的解决方案就是把着眼点从成本上稍稍离开,转而死磕“人才创造价值”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要有明确的战略,实现战略的路径,对可实现路径的人才要素做深入盘点,对于战略实现要点最好能有定量的分析,清晰地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人,建立帮助人才实现价值的平台、环境和激励机制,快速迭代,把人才创造价值这个模糊的概念引向可评测的状态。这样,成本就不再是你纠结的事情,“雇不起”这件事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伪命题了。 一句话,你必须清楚知道你在引入人才这件事情上,你做的是个赚钱的买卖,还是赔本的买卖,这个钱该怎么赚,风险在哪里,风险管控的机制是什么,何时该止损,何时该增持。 2、创始人在筹划引进核心人才时该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战略目标是什么?清楚了没有? 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是什么?可行吗? 这个人过来主要是帮我解决什么问题的? 什么样的人可以帮我实现这样的目标? 这样的人市场上有吗?别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才画像,市场上根本没有; 这样的人该怎么吸引?渠道有哪些? 这个人来了我该怎么明确界定他的业绩? 他帮我实现的这个目标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他来实现这个目标在环境、氛围、软硬件条件、激励机制上的要求是什么?怎样具备? 如果这个人不行,止损线怎么设定? 3、创业公司“雇不起人”的原因是什么? 3.1 人才定位不清 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你一个20人的公司,非得想要一个资深的HRD,你让人家过来解决什么问题啊?人家要你个大几十万,你给不起,你说这是钱的事情吗? 你一个仅仅50万用户的APP,非得找一个大数据和高并发领域的大拿,人家要你一百万,你跟人各种砍价,要脸么?这哪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3.2 自己的事情没有想清楚,妄想来了一个高人,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前天见了一个之前的候选人,这两年创业,虽然做败了,但对于失败的原因反省那叫一个犀利深刻,远比那些所谓的“创业成功者”在成功之后的鸡汤有益得多。他就有一句话:所有的创业项目没有会因为钱的问题失败的,如果你认为是钱的问题,那就说明你对你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想清楚。 同样的话我完全可以用在人才引进上——所有的人才问题都不是给不给得起钱的问题,而是你对于这个人如何给你带来价值以及带来多少价值根本没有概念。 你如果把自己的事想清楚了,知道什么人来了能给你带来正向的价值,那么即使手头钱不够,借钱来雇人都是值得的。这就像如果你知道一支股票稳赚不赔,你会不会借钱去买是一样简单的命题。所以基于这点,我才会说,创业公司就不该有雇不起的人。 你雇不起柳甄,不应该是因为她的价格高,而只应该是你判断她过来不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有传闻说柳甄去到今日头条会负责资本运作,她在那里负责的至少该是几亿美金的盘子,你一家早期公司雇了她,最多就是解决个百万美元级别的融资,无论对你对她,当然不值了。 3.3 用不起,还是不会用 很多老板在决策高成本人才的时候手都会哆嗦,这与其说是你在为这样的成本含糊,倒不如说是你对于如何能从这样的候选人身上挣到钱没有信心。你如果很有把握把牛人搞过来并能帮你解决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你在决策时就不会那么纠结。所以这是如何用人,并从当中“榨取剩余价值”的过程,和用不用得起也没太大关系。 确实有很多的创始人请来了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但非得把这只鸡炖汤喝,美名其曰“价值认同”,这不但是对这只鸡的摧残,也是对整体社会人才资源的浪费。 大公司反而会有更多的“雇不起”的时候 公司大了,员工的个体价值会下降,除非是那种天才型的选手,否则没有什么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整体的体系会显得更加重要,既然是一个整体,薪资的横向平衡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了,因此当某个人的薪资要求明显高过公司所规定的界限时,只能是放弃。而且公司那么大的体量,某个人牛不牛逼,能不能干,对于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况且,你不来,有的是人愿意来,雇主品牌在那儿呢,总会有人来投入大熔炉的。 创业公司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温床,有时一两个核心人才的加盟,确实可以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人才的估值逻辑和估值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结语 终于写完了,回溯了一下,基本想讲的点都讲了,但逻辑上限于本人资质有限,还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而且感觉有一些点还可以深入去挖。这些都留待今后的文章逐步补齐吧。 成长型组织的人才策略是我近两年研究的重点,感觉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探讨,我个人的痴心妄想是能够创出一套体系。组织在进化,人才也在演进,希望我可以与时俱进,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与诸位共勉!! 作者介绍: 张皓凡(Kevin Zhang),互联网职场社群“招蜜”的创始合伙人,公众号名称为“我可能不是猎头”;当当网创始团队成员,担任副总裁。
    张皓凡
    2016年11月04日
  • 张皓凡
    合并之后员工的去与留——裁与不裁,This is a question 编者按: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我可能不是猎头”,作者张皓凡(Kevin Zhang),资深互联网咨询和人力资本运作专家,深度介入互联网产业 17年,涉及组织变革、商业模式、融资财务、人力资本运作等方向,现为 CC-Wise Consulting(Beijing) 创始合伙人。最近纷纷扰扰的互联网合并案中,几家欢喜几家愁。可是合并之后裁员的刀子该怎么落下?   一句话看懂近期的合并案 1、携程和去哪儿:去哪儿不挣钱,也不再是移动时代百度的发力点,让携程收了算了,整合资源准备在生活服务领域与另两大巨头决一死战;   2、阿里收优酷:单一的视频业态要想盈利太难了,不控制住版权源头,几乎没有可能。阿里布局传媒和影业,优酷始终没有规模盈利的苗头,我们一起玩耍吧;   3、乐视控股易到用车:出行领域大局已定,这个......这个........你懂的;   4、E 代驾和神州专车:E 代驾受到滴滴高频打低频的洗劫,神州专车的安不安全的定位也没有切到痛点,两个小玩家抱团取暖;   5、58 合并赶集:让 58 抢先一步上了市,赶集投资方离套现越来越远,58 在生活服务领域竭力想从巨头口中分一杯羹,(话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移动流量场景)实在也不想在自己的后院和赶集火拼,每年耗费几亿颗子弹,合就合了吧;   6、美团和大众点评:谁都无法立即胜出,谁还都不盈利,百度在一旁虎视眈眈,资本心痛啊,赶紧合了吧;   7、滴滴和快的:谁都干不死谁,政策博弈风险大大的,Uber 在旁如狼似虎,资本烧的心惊肉跳,赶紧合了一统江山吧;   接下来的合并预测: 视频领域还没完,电商 O2O 领域出故事。   合并之后的众生相: 1、投资人松一口气,惊心动魄的烧钱告一段落,该套现的套现,该留守的留守;   2、出局创始人最悲催,养了多年的孩纸归了旁人,虽然换了点钱。调整一段时间,要么再出山创业,要么间接退休,相忘于江湖;   3、合并弱势方的高管各种无力感,大部分会被洗出局,还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4、中层表示很无助,不知向谁表忠心;   5、普通员工很焦虑,该走该留是问题,裁员之刀将落下,寄身天涯无所依;   6、旁观 HR 和猎头急吼吼,捡点漏也是好的;   7、细分领域其他竞争者顿觉暗无天日——如果孙权曹操联合,请采访刘备的心情。   员工去与留 1、合并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消减成本,怎么消减?裁员啊。   2、职能部门肯定是要合并的,财务啦,人力啦,法务啦,行政啦,假设原来各有 100 人,你说该裁多少,保守估计也得裁 50 吧。   3、如果合并后是双品牌运作,诸如产品、运营、市场、运维等部门会相应保留,但合并的弱势一方的团队肯定也不会再强力扩张,最好也就是一个维持局面的状态,然后随着公司资源逐渐向强势品牌的倾斜,逐步趋于收缩。就像当年优酷合并土豆,土豆的品牌虽然长期保存,但在产品上,版权上,运营上,都是渐趋弱化,翻不起大浪了。   4、严重重合的职能必然面临大规模裁员。比如美团和点评的城市地推团队,原来是打的不亦乐乎,都恨不得消灭对方,现在合并了,人员必然冗余,想全方位的融合,可能性也是不大,那你说该怎么办?   5、研发团队的裁减也势在必行,原先的技术架构不同,所用语言有区别,系统思路也不一致。在整个系统的切换和迁移过程中还好说,这个过程完成,谁该留,谁该走,大家也就都心知肚明了。   6、联席 CEO 是合并后最常见的高层架构,通常由双方的创始人担任。但大家不要理解为这是一种长久的双巨头结构。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老人家也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其实合并后的公司以谁为主,早在合并谈判中就已经确定好了的,当然也是双方争论的要点之一。但尘埃落定之后,两位老大谁走谁留就是既定事实了。所谓联席 CEO,注定出局的一方就是一个留守政府,协助完成合并事宜,交接清楚后,默默离开。   7、创始人是这样,那被合并方的 C 某 O 们,VP 们,又该如何呢?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信任关系,因为利益博弈,因为尾大不掉,等等吧,在既有的案例中,离开的还是居多。你不可能说房子都卖给人家了,主人都离开了,剩下的七大姑八大姨再赖着不走,别人即使不说什么,你自己不觉得别扭吗?当然对于被合并方的高管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论,你如果是技术高管,产品高管,人畜无害,于事有益,完全可以留下。又或者你和新的主家三观合,有发展前景,也可以换挡不减速,继续高速前行。   8、中层干部的去留趋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往往和你的直接老大有不小的关系。他有了不错的新去处,把你带走是可能的。他在新体系中获得重用,你留下也是不错的。又或者你能力和人缘都不错,你所在的部门又是合并之后的重点方向,你可进可退的余地还是蛮大的。除此之外,你在新平台的前景一段时间会比较模糊,你的上层人脉一夕之间全部崩塌,新领导再重新认识你,又是好长一个过程,不亚于你重新换一个工作所需要的适应期。何去何从,还是早做打算。   9、底层员工的选择余地就比较小了,裁员的刀必然会落下,而且可能不止一次。刀何时落下,落在哪里,怎么落下,有关合并之后的高层运作、组织调整、业务方向,在你这里的信息会严重不对称,谣言四起,你惶惶不可终日,充满焦虑感。又或者你听天由命,等着拿补偿金走人。裁员的刀的传导过程通常是这样的,董事会和投资人确定合并方案,股权方案,哪个创始人走,哪个创始人留,只是第一步;确定合并之后的业务战略和整合方案,这是第二步;根据业务战略确定各层组织架构,这是第三步;出具人员合并方案,裁员方案,甄别标准等,这是第四步。然后刀就会落下来。   合并裁员之见血三刀 第一刀:合并之后高层首先需要探讨的就是业务架构的重组。于是乎那些重叠业务、阻击性业务、边缘性业务、某些尝试性业务、竞争性的市场推广部门(也是合并之前花钱最多的部门)会最早遭到裁撤。速度快的话,这把刀在合并之后的第一个月就会落下。   惊悚人群:上述业务线或部门的几乎所有人。   第二刀:合并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压缩成本,投资人迫切希望看到财务数据的好转。于是很多企业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对人员进行一一甄别。统一按照绩效考评结果进行一刀切的裁员是惯用手法。排名靠后的人群会首当其冲,后 20%,后 30%是常规界定,排名 50%之后全部裁撤的情况也是发生过的。这一刀落下的时间通常会在合并之后的一到三个月发生。   惊悚人群:几乎涉及所有部门,低绩效员工要注意了。   第三刀:上述两刀过后,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下面才会进入切实的部门整合、人员甄别、文化整合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会由人力部门牵头,重新梳理公司的组织架构、部门分工、业务流程等等。从裁员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细筛的过程,判断的是人才的性价比、文化认同、能力素质框架的匹配、团队的融合。如果你的直属老大还在,那么他的意见会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时候,直属老大已经 “牺牲” 了的话,所属部门会像没爹没娘的孩子,或无人问津,或被随意处置。   惊悚人群:职能部门是重灾区,其他如产品、研发、运营、市场、销售等业务部门也多有涉及。入职时间超过 4年 和不足半年的群体会格外敏感。价格过高、人缘差、文化认同感虚无、团队精神不足、能力素质框架匹配度不高等等,都会成为你被裁掉的理由。   结语 刀啊刀,你何时落到我的头上?好在现在互联网机会那么多,你尽可以淡定处之。在等着刀落下的这段时间里,多联系联系之前的同事朋友,多沟通沟通猎头,无论怎样,都能有备无患,如果手里能够拿着几个 Offer,那你爱裁不裁。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张皓凡
    201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