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人员分析:构建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功能 成功的人力资源领导者如何利用分析来优化员工队伍并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Assurant数据分析信息管理高级总监Perla Sierra告诉我们更多信息。 当您投资,推动采用或尝试优化People Analytics的业务成果时,您的团队面临的三大挑战是什么? 在开始真正的分析之旅之前,必须评估数据的质量,必须同意一致的指标,并且必须实施隐私保护措施。虽然数据通常永远不会完美,但我们必须努力获得尽可能高的数据完整性,并且当存在数据缺口时,分析从业者必须了解数据机会并在任何分析练习中将其考虑在内。 尽管有关人员的数据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人们将分析从预感和感觉转变为更有条理的方法已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将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应用于人们面临的挑战是,使用公平竞争环境比较员工和绩效非常重要,这很难做到。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调整上下文。调整上下文涉及考虑数据中可能不存在的因素,或者它是否可能不明显。 例如,在比较相似或相同工作的绩效时,应考虑数据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即工作条件,经理等)。 在人员分析空间内制定数据驱动的决策可能会加剧紧张局势,因为人们更喜欢人类对算法判断的判断。事实是数据驱动的决策如果竞争场是均匀的,当然如果数据是准确的,那么就会消除偏见。基于数据做出决策无疑将提高组织的分析成熟度,并有助于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采用更加公正的方法,同时加强组织的文化。数据的可用性提供了新的创新和新的见解。 对于想要成功构建,扩展和优化人员分析功能的人力资源领导者,您最重要的2-3个最实用技巧是什么?他们应该优先考虑什么? 高质量数据,数据安全性和数据隐私的可用性应该是实施人员分析功能的最前沿。如果没有这三个关键要素,那么成功构建和扩展成功的人员分析功能将更加困难。有时并非所有数据都是完美或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考虑采用分阶段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准确或至少足够好的数据来启动分析过程,而不是等待所有数据准确。 不幸的是,分阶段的方法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在增量成本方面可能会花费更多,但是,如果您只是选择在没有整个数据范围之前选择不继续前进,那么您应该考虑可能遗漏的无形机会成本。这是一个你必须对不舒服感到舒服的情况,并通过“足够好”的数据推进。我会考虑创建数据委员会和数据管理员的最佳实践,这可以推动数据标准化和质量并推动数据治理。 在组织的人员分析成熟度之旅中,2-3个关键里程碑是什么? 让我们从头脑开始。最终目标是让企业将人员分析嵌入业务决策中。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该数据必须是可靠,安全,维护,一致的,但是,它并不一定是完美的。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必须确定影响业务的人员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流程早期确定,甚至可以完全消除。在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和商业合作伙伴必须协同工作寻找机会获取洞察力并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受众提供可操作的见解,并最终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规范性和预测性分析。人力资源团队必须与业务领导者,一线经理,客户,供应商和其他人合作,以识别机会,传播意识,形成深层合作伙伴关系,并提高组织成熟度。 人力资源如何增加自身的分析成熟度同时增加业务的一些例子是提供以下内容:监控员工保留,培训,内部流动性,技能集评估,将招聘评估与绩效指标相关联,确定未来资源需要。 在人力资源组织中构建数据驱动型文化时,您采用了哪种方法? 在构建数据驱动型文化时,我遇到的最有效的技术是与不同的内部业务,部门,分析从业者甚至外部资源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每个人带来的人和体验的多样性在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提供了最多的帮助。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机会,这种整合创造了强大的协作模式,使组织受益。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文化和整合思维伙伴,可以提供建设性的论据,敢于不同意,并准备改变主意,你真正将组织推向最高水平,不仅仅是合作,买入和接受,而是你整个组织的分析成熟度越来越高。开放是真正伟大事物的开始。随着合作和沟通的继续, 2020年及以后,您亲自跟踪的人员分析和劳动力绩效空间的2-3大趋势是什么? 就像消费者一样,员工也希望为他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使组织能够为从人才获取到内部移动,学习,团队建设和其他领域的所有领域的员工量身定制个性化体验,从而提高员工敬业度。机器学习不仅可以用于个性化体验,还可以提供最佳的团队整合,以及基于通过性格测试,社交网络,调查或其他方式获得的数据获得最佳积极成果的内部移动机会,从而创建一个爆炸性的人力资源转型,员工敬业度和减少营业额。当然,这些想法也可以针对承包商,这也将为投资带来巨大回报。 员工和承包商希望提供给客户的相同个性化体验,这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客户,员工和承包商都是人。我希望看到更加注重将员工敬业度与生产力水平和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人员分析:构建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功能
    资讯
    2018年11月22日
  • 资讯
    WeWork:已在中国开设 60 个办公空间,明年开设速度会更快 文/Rita Liao 自2016年进入中国以来,WeWork 在全国开设的办公空间已经从 4 个猛增至约 60 个,遍布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 ... 这些约占 WeWork 全球 360 个众创空间的六分之一。 它也相当于WeWork在全球五至六年前所取得的成就,WeWork中国项目交付区域负责人余昇鸿最近表示。“明年,它会更快。”他补充说,但并没有透露将要开放的办公室的确切数量。 该高管证实,中国将成为WeWork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中大部分热潮将来自企业客户数量的增加。 共享办公的巨头努力重新定义老派公司的办公空间,这些大公司可能比早期创业公司有更可靠的收入来源。但余昇鸿表示,WeWork也支持新生公司。办公室运营商运行一个名为WeWork Labs的程序,这为初创公司提供了优惠的桌面空间,教育计划和指导,而无需入股。 孵化器只是WeWork扩展企业的一个方面。它一直热衷于将自己与纯粹的共享办公空间区分开来。除办公室外,它还管理着世界各地的大量企业,包括共用公寓,健康中心甚至波浪池,所有这些都基于“创造生活,而非生活”的宗旨。 谈到中国,WeWork表示这一系列服务可以帮助打击“996”工作制度,这是中国上班族工作时间的缩写,意为每周工作6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 “许多人喜欢WeWork工作场所,以至于停留时间比平时长,”余昇鸿说。“但与此同时,我们确实提醒他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WeWork设想了一个未来,它存在于街道的其他街区。但它在中国有一些严肃的参赛者。 优客工场(Ucommune,原名UrWork,被WeWork起诉名称相似之后重新命名)即是这个赛道的参赛者之一。它由中国房地产资深人士毛大庆创立,并声称在全球拥有200多个共享办公空间,其中大部分位于中国。 在最近几个月获得大量资金后,WeWork和优客工场已经成为中国合作市场的主导力量。优客工场在11月筹集了2亿美元后不久,WeWork 从SoftBank 获得了30亿美元的授权。同时双方也都参加了收购竞赛。今年,优客工场收购了一些小型竞争对手, 而WeWork花了4亿美元收购了主要竞争对手Naked Hub。 接下来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 WeWork is getting serious about China  
    资讯
    2018年11月22日
  • 资讯
    CV Compiler——简历修复机器人,让您更具竞争力 文/John Biggs 机器学习现在无处不在,包括招聘。CV Compiler是一款Andrew Stetsenko和Alexandra Dosii的新产品,它使用机器学习来分析和修复您的简历,让您有机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CV Compiler的创始人是营销和人力资源专家,他们在使招聘变得更加智能方面拥有15年的经验。Stetsenko创立了Relocate.me和GlossaryTech,而Dosii在许多营销公司工作,然后决定使用CV Compiler。 该应用程序基本上检查您的简历,并告诉您要修复的内容和提交位置。到目前为止,CV Compiler已经能完全自行处理,他们正在研究新的和改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同时维护CV Compiler。 “有很多在线简历分析工具,但这些服务过于通用,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多个专业人士使用,结果很差。收到反馈后,用户经常被迫购买一些额外的服务,”Stetsenko说。“相比之下,CV Compiler专为技术专业人士设计。相对于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在线评论技术会扫描来自编程世界的关键字以及它们在简历中的使用方式。” 该产品诞生于Stetsenko在GlossaryTech的工作,这是一个Chrome扩展,可帮助用户理解技术术语。他在该产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关键字分类,并将其中的一部分转移到了他的CV服务中。 “由于简历,我们发现许多求职申请在没有面试的情况下被拒绝。显然,10秒足以让招聘人员消除许多候选人”,他说。 该服务现已上线,团队希望信息语料库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和改进。在那之前,为什么不让机器学习机器人告诉你在找工作时你做错了什么?也就是说,在它完全替换你之前。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 CV Compiler is a robot that fixes your resume to make you more competitive
    资讯
    2018年11月22日
  • 资讯
    LinkedIn将模仿Snapchat:推职业化“Stories”功能 据外媒报道,由于Snapchat的“Stories”功能相当成功,引来社交媒体纷纷模仿。现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也准备推出自己的类Stories功能,名叫“Student Voices”,目标用户是美国大学生。 “Student Voices”功能入口出现在LinkedIn主页上方,学生可以通过它将短视频发送到“Campus Playlist”(校园播放列表)。一个星期之后,视频将会从播放列表中消失,但是在用户个人主页的“Recent Activity”(最近活动)中可以找到。用户可以查看所在学校的宣传幻灯片,也可以观看附近大学的“Campus Playlist”。 LinkedIn证实新功能正在测试中,公司产品经理伊沙·帕特尔(Isha Patel)告诉媒体:“Campus Playlist是一个新功能,我们正在推送给美国大学生。据我们所知,学生很喜欢用视频记录瞬间,所以我们开发这样一个新产品,让他们能与其它人保持联系,分享共同的校园体验,营造一种社区意识。” 另外,LinkedIn新闻发言人说,之所以开发这样的功能,是想鼓励学生分享与实习、招聘会、课堂项目有关的内容,学生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展示给招聘者。   原文链接:LinkedIn launches its own Snapchat Stories: 「Student Voices」
    资讯
    2018年11月21日
  • 资讯
    薪人薪事获1.84亿C轮融资,重塑升级企业HR SaaS格局 本轮投资方为金蝶集团,本轮融资后,薪人薪事将与金蝶现有的HR产品线形成战略互补,整合金蝶优势资源,加速产品的规模化升级,同时融合周边服务,满足企业一体化管理需求。 薪人薪事于2015年7月正式上线,发展至今,系统涵盖人力全模块,重点打造组织、员工、考勤、薪酬、招聘、绩效等核心人力功能,满足企业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适用、预设人性化以及快速部署的需求,产品在市场上有显著的竞争力。 本年初,薪人薪事刚刚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与阿尔法公社。面对投资市场热度下降,薪人薪事却以高速的发展势头,强势破冰获得C轮融资,在一年内完成二轮融资,实现逆境高增长,获得行业广泛关注。 本轮投资方金蝶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徐少春表示:“薪人薪事是企业HR云服务市场中一匹黑马,短短三年发展迅速,极具成长性,开发的SaaS服务系统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事效能,打破了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创始团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对企业HR需求理解深刻,对企业云服务事业具有高度的专注和坚持。战略投资薪人薪事对强化金蝶在云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对加速金蝶云转型具有非常的积极意义。” 金蝶战略投资后,薪人薪事产品线将与金蝶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线对接,形成包括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移动办公在内的企业管理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满足成长型企业一体化管理需求。战略合作上,金蝶将在市场、渠道等方面,赋能薪人薪事,加快薪人薪事产品服务规模化升级。 据悉,薪人薪事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一个升级,两个融合”战略,规模化地扩大行业与区域市场覆盖,持续深化企业一体化管理,加大企业服务生态建设。 薪人薪事创始人&CEO常兴龙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企业市场,未来产品将会在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完成“一个升级” 具体是指继续加大在HR技术领域投入,以工匠精神为自我要求,全面以用户角度出发,为用户创造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加大对人力资源数据智能的投入,打造以数据趋势洞察和企业发展需要为双驱动引擎的产品线,形成可以线上完成体验、试用、购买和持续提供服务的一整套SaaS系统。 第二,进一步增强系统的OpenAPI 与更多友商系统融合,把原来“整合HR各模块间流程及数据为企业提供数据化驱动增长”的目标升级为“以HR系统为中心,整合友商产品间流程及数据做深度融合(Merge),共同为企业提供数据化驱动增长”的目标。 本阶段薪人薪事产品线将与包括不限于金蝶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线对接,最后力求形成包括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移动办公在内的企业管理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满足成长型企业一体化管理需求。特别地,未来在下一代产品打造时与金蝶云·苍穹平台结合的可能性,将使得薪人薪事个性化需求满足能力大大提升,为超高速成长的企业免除后顾之忧,共同筑造任何一家企业均可无限续约使用的远景。 第三,打造全新渠道营销体系 薪人薪事三年来,线上运营体系己覆盖超过百万HR成员,形成“薪人薪事HR百万联盟”。此次,将结合线上的市场运营优势,与金蝶方强大的线下渠道、销售力量进行资源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一举“打穿”企业云服务市场。 自2015年成立至今,薪人薪事正逐层向上提高服务能力,己将产品进化为以 Core HR 为核心,涵盖招聘、人才管理、绩效考核、社保校准等多场景的全流程服务SaaS 解决方案,并在业内首家公开承诺全系统三个月内不满意退款,为企业提供购买后的保障。截止目前,薪人薪事签约企业客户数量超过 17000 家,付费客户的续费率接近80%。 C轮融资后,薪人薪事的目标关键词是“规模化”,聚焦于企业HR系统服务升级, 提供更深入客户经营场景的服务。   原文来源:薪人薪事
    资讯
    2018年11月21日
  • 资讯
    谷露软件CEO施润春:实在一点,市场需要有用的东西 施润春,谷露软件CEO,人如其名,温和润雅。别人眼里艰难苦逼的创业之路,从他口中娓娓道出时,似显云淡风轻。他有时不得不跟人强调:“别看我说得轻描淡写,其实还是做了很多事的。” 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加入猎头行业,6年潜心积累,然后辞职创业,花了整整1年专注开发猎头软件,充当最初的销售员,一家家公司敲门卖产品。在浮躁的创业圈,施润春像一条沉静的河,顺流而行,心无旁骛。 一切都源于最简单的初心:看到了行业的问题,想要解决;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向往,想要突破。 人生所有经历都是创业的“储备金” 施润春出生于上海郊区,从小性格沉静,唯独对电脑特别着迷,刚进小学就有了第一台286电脑,使用的是DOS操作系统,而且还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对计算机的独特兴趣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大学生活中,就读于上海大学国商学院信息管理这样一个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交叉的专业,在校期间施润春的专业课程,特别是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保持优异的成绩,一篇与电商系统设计相关的毕业论文更是一举获得满分。 大学四年里,他的生活足以用丰富来形容,Scope成长营、GBE2课程、运动、社团、结交朋友、到处旅游外加读了很多“闲”书,他形容自己“肚子里总有那么一股不甘现状的劲”。 2012年,30岁的施润春站上了人生的分水岭,迷惑随之而来:而立之年,这辈子再不做些什么,万一哪天挂了,肯定会遗憾。 这时的他,是一个在猎头行业工作6年的资深猎头,6年前,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施润春还在卫生局负责三甲医院信息的管理系统,认定呆在舒服的地方,会让自己废掉,于是辞了职,进入充满竞争、节奏紧凑的猎头公司工作。再一次的辞职创业,做猎头软件也是出于同样的一个原因:怕自己废掉。 “改变自己也好,改变行业也好,这辈子总得改变些什么,才没白过”,他说。 从小对电脑的兴趣与专业的学习让施润春比别人多了一些系统思维和技术头脑,这促使他在做猎头的时候主动选择了面向技术职能的人才,也让他在外资公司做猎头时,得以被委派去兼管内部的招聘系统。在这期间,他接触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猎头招聘管理软件。 6年时间,施润春把猎头这个行业摸清楚了。招聘是很难标准化的行业,其中细分的中高端人才招聘(猎头)更是如此,需要人为评估的地方很多。但是无论低端还是中高端,招聘都是一个对工具有依赖的工作,用施润春的话说:“实在不行,用Excel也行,但是会很累。”一款好的招聘管理软件,能够给企业的招聘、HR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然而在国内,好的招聘软件少之又少。大企业要么选择购买国外软件,要么自主研发,小企业没钱没实力,只能买便宜的软件凑合用。甚至有不少企业还在沿用2000年初的单机版软件。和美国比起来,国内的招聘行业使用的工具非常原始。 施润春意识到这其中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于是决定自己着手来做。他并不知道中国的创业大潮会在两年后汹涌而至,当时别说找创业的风口,他连第一批客户都没找到。用了大半年时间独自闭关完成产品的原型设计后,施润春通过朋友结识了技术合伙人方雷和吴念祖。幸运的是,三个人的脾气秉性比较接近,都能够沉下来一心一意做事,在大方向上又有一致的技术理念,最初的团队就这样组建了。 团队中施润春负责产品和UI,方雷负责后端架构,吴念祖负责前端架构,三人放弃之前的高薪,在基本不拿工资的情况下就这么开始干。没有办公室、没有投资,平时在家远程工作,偶尔碰头,有时候在咖啡馆开会,有时则借用朋友公司的会议室开会。最初的一年,其他什么都没做,就是踏踏实实地埋头专心开发产品。三个人共甘共苦,彼此扶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凝结出深厚的友情。 后来他回忆说,这是特别幸福的一年,虽然一分钱没赚,但它在厚积薄发,把这之前的人生积累的一切慢慢实现。创业两年后,三个人才正式开始拿工资。 站对风口,行业深耕,产品赢口碑 猎头招聘软件是一个很小众的产品,在这个细分领域,国外差不多有五六十款不同产品,甚至因此诞生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实际上,不只是在这个领域,国外的整个2B(To Business,即以企业为客户)市场都很发达,仅在欧美就有约2,700万家2B企业,其中三大领军公司Oracle、SAP、Salesforce,市值总和更是超过了4,000亿美元。而在中国,2,200万家企业之中,连一家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SaaS公司都没出现,社会整体对企业级SaaS系统的认知也非常不足。 形势从2015年开始有了变化,随着一大批O2O企业的倒下,国内的资本市场也开始寻找新的风口:企业服务+互联网,通称“2B互联网”。这个风口的出现并非盲目,2B服务相当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了二十多年,人们终于意识到,各类“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应用,企业分散式的重复开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和成本浪费。美国作为在互联网领域最先起步的国家,企业级应用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很能说明问题:美国目前有45家SaaS上市企业,总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这给中国的投资人带来了启示:这一行业具备巨大价值。 2012年就开始研发产品的谷露,可以说提前好几年就做好准备,赶上了这个创业的风口。 这不是运气好,即使是在“2B互联网”最风行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创业者敢涉足这一领域。因为2B产品和2C(To Consumer,即以消费者为客户)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并非有创意、有点子就能干。它涉及复杂的行业特性和企业业务流程,创始者必须在一个行业有深耕的经验,有相当厚实的积累,才能开发出针对特定行业和不同企业,具备高适应性、高扩展性、以及灵活的可配置性的产品。 6年的猎头经验,让施润春深谙这一行业的“关节”和“痛点”,这让他能够在进行框架设计的时候,将一线的猎头管理思路融入产品中。比如,简历管理工作庞大又繁琐,施润春在简历管理的自动化方面做了很多优化,实用的批量处理功能、解析筛选功能都能够让系统使用者大大提高效率。再如,对猎头来说,维护候选人关系很重要,但这项工作也很费时费力,谷露软件从工具层面实现了维护方式的部分标准化,有效减少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因此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客户的青睐。在得到天使轮投资之前,公司只有三个合伙人,连办公室也没有,但那时的他们已经靠自己的产品和口碑签下了近百家付费企业客户,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 盈利太早未必是好事 施润春的谷露软件自从在猎头行业闯下一番天地之后就一直都在赚钱,早在2015年,营业额就已经达到2013年的十多倍,颇受用户好评。 没有被短期的成功蒙蔽了对行业的思考,施润春意识到快速的盈利并不意味着谷露的未来必然一帆风顺。 同为面向企业提供SaaS招聘软件的供应商,谷露在国内的竞争对手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起步更早,近年来都在不断扩张,蚕食市场。 面对气势高涨、资本雄厚的竞争对手,谷露拿什么来拼? 首先,拼产品。产品是第一位的,谷露的产品设计明显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而且在以每天至少一个版本的速度更新迭代。施润春对产品的定位是做出一款可以走向世界的招聘管理软件,这就要求谷露团队不仅要保持原创能力,挖掘提炼本土化的需求,同时也要有全球视野。 其次,拼团队。施润春的团队基本都是年轻人,成长非常快,施润春只招两种人,一种是有干劲的、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另一种就是对招聘行业有深刻理解的人。谷露团队的成长很快,除了产品,团队成员的成长性也是施润春最为关注的。施润春相信,团队人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合作意识,有团队精神的成员如果发挥协同作用,能够带来几倍的效率。 还有一点,拼人脉。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秘籍”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关键的成功要素,“人脉”这个词,听起来更像是上个时代的遗物。但在猎头招聘这个细分领域,没有人脉,寸步难行。施润春的创业过程之所以看起来顺遂,是因为他不需要拼得头破血流,合伙人于人脉,客户于人脉,连投资人都是人脉的人脉,这一切几乎都是“水到渠成”的。早期积累的人脉,使得施润春在这个领域闪转腾挪,如鱼得水。 但是,拼这些就一定会赢吗?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所有企业都需要这个产品,这个市场看起来几乎无限大,但现实是,国外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几家大型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内的市场,谷露才刚刚起步。未来一大批2B企业将乘着风口发展起来,谷露的对手或将越来越多,竞争趋势也会更加激烈。 根据美国SaaS软件行业的经验,公司一开始就有利润,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SaaS的盈利模式,不是靠一次性出售来赚钱,打个比方,一个软件卖出去50万,普通软件服务商能够一次性收取这个费用,SaaS的模式则是每年收10万,5年收完。按照这个商业逻辑,SaaS模式在第一年应该出现亏损才对。假如没有亏损,那很可能是因为公司投入不够,这样一来,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很大的可乘之机。 融资之后的谷露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从2015年开始,施润春把目光从盈利上移开,投了大量资金开发第二个产品,从猎头这个细分领域衍生到更大的企业HR市场。当然,他在猎头领域也投入颇多,相继推出繁体版、英文版产品,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并且已收获良好反响。 到了2017年,谷露已经先后获得两轮投资,是一家拥有百人以上规模的公司。企业HR产品已经从最初测试版,到基于谷露PaaS框架的HR Beta版,再到现在足以支撑大型集团企业使用的的HR 2.0版,并持续地进行迭代更新。过硬的产品实力与高度的定制化能力让谷露陆续获得了腾讯、GE、复星集团、顺丰集团、吉利汽车、龙湖集团等口碑客户的认可。而在作为其立足基础的猎头市场中,谷露的占有率也进一步地扩大,成为国内第一。 时间进入2018年,在施润春的带领下,谷露进入了另一条高速发展的新跑道,在招聘趋势及前沿技术上继续探索,强势携手人力资源业界伙伴达成官方战略合作与产品深度结合。 “做一家真正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为客户提供全球最好的招聘管理系统。”这是施润春的梦想,也是所有从五湖四海加入谷露大家庭,共同奋斗的小伙伴们的共同梦想。 施润春:实在一点,市场需要有用的东西 创业对我的改变很大。在创业之前,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很浅,但是创业之后,感觉自己的成长以天计算。我不断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 我之前在外资猎头公司做过,经历过一些很好的培训和教育,所以在产品中加入一线的猎头管理思路,同时成立了谷露学院,联合同行朋友,做分享、启蒙,理念的传达,以及工具方面的实践,目的是希望产品能够直接对猎头的招聘工作有所助益。 谷露的猎头版产品从2013年中旬开始推向市场,到2015年,才算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企业版从2016年研发到现在2018年赢得部分口碑客户,还在稳步扩大影响。做2B产品不能浮夸,要专注于产品本身下工夫。一开始我一家家猎头公司去敲门,做演示,速度比较慢,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任何知名度。后来我把之前做猎头的各种想法提炼成了十张图表,都是干货,纯粹的业务分享,没什么宣传色彩,在网上一经推出便被广泛接受。不少猎头朋友们基本都通过这些图表认识我,还有人叫我“表哥”。文章火起来之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打电话进来请我去做业务分享。 我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在,这个市场需要有价值的产品。对于创业者,我的创业初心是想要为市场、为社会创造有用的东西。 就我的创业经验来说,2B产品用户黏度不像2C产品强,因为它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玩。所以,只有从根本上促进业务,客户才会使用。第二点,2B产品需要灵活地适应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扩展性和灵活配置性都必须很强,同时也要兼具稳定性,企业客户对于Bug几乎是零容忍的。 决定创业的时候,我是抱着希望行业更好的愿望,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初心。有些观点认为互联网发展起来,就要颠覆一切行业,要取代人的作用,我不同意,人的创造性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尊重人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尽*大努力助力行业里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做他们的垫脚石,帮助他们事半功倍。   原文来源:谷露软件
    资讯
    2018年11月20日
  • 资讯
    “随需应变”招聘应用Wonolo筹集到3200万美元风险投资,由贝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领投 文/ANNA HENSEL Wonolo是一款帮助公司寻找临时工和承包商的应用程序,今天宣布已经筹集了3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由贝恩风险投资部门领导。新投资者DAG Ventures也参与了该轮融资。现有投资者包括Base10,Sequoia,PivotNorth和Tuesday Capital。这使Wonolo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6000万美元。 Wonolo总部位于旧金山,由前可口可乐员工共同创建,除了Papa John's和优衣库等品牌之外,还有他们的旧雇主。 首席运营官AJ Brustein称,他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创建了Wonolo,让大公司更容易找到临时员工。Brustein说,填补Wonolo上的空缺工作的平均时间是四分钟,而传统的人事机构则是几周或几个月。 有兴趣使用Wonolo工作的人,称为“Wonoloers”,填写个性测验,公司对每个人进行背景调查。入职流程大约需要20分钟。一旦有人被批准使用Wonolo,就可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获得工作,但某些专业工作仅对具有特定技能或认证的人开放。 完成Wonolo的工作后,公司和工人都会评估他们的体验。这些数据反馈到Wonolo的算法中,因此具有一些最正评级的工人可以看到具有一些最佳工人评级的公司发布的工作。Wonolo通过向公司收取费用来赚钱——从Wonoloer的工资的45%开始。因此,对于在Wonolo工作100美元的工人来说,该公司可以赚到45美元或更多。 虽然公司可以从任何地方发布工作,但Brustein表示,Wonolo目前在八个主要市场运营:北加州,南加州,纽约,芝加哥,南佛罗里达和纳什维尔。 Brustein表示,Wonolo网站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履行、分配和物流——尤其是现在,随着假期的临近。他说,Wonolo的平均薪酬为“每小时14美元,还会有一些变动”,不过这可能会因工作地点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也可能是独立承包人或小时工的。 Brustein补充说,想在Wonolo网站上找工作的人通常分为三类——失业者、未充分就业的人和“想要弹性工作的人”。Brustein说,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没有充分就业的人,尤其是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紧张、失业率处于历史低点之际。 Bruste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会把(未充分就业的)人定义为每周工作29小时或更少。”“我们对这一点的看法略有不同,因为当你与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就业的人交谈时,他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更大的篮子——可能是现在任何一个全职工作的人,但(他们)仍然需要额外的轮班来挣更多的钱。” Wonolo向公司兜售的服务之一是协助调整职位描述,以便更快地填入职位描述。这些调整是基于Wonolo给出的最乐观的就业数据。Brustein说,为了更好地迎合这群就业不足的工人,Wonolo建议公司依靠多人来填补两个星期的轮班。他说,那些在广告中标榜自己提供食物,并且接近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司通常也做得更好。 “有些公司,特别是那些对这种灵活性不熟悉的公司,习惯于对工人和他们的日程安排有很多控制权......我们会帮助他们指导并帮助他们理解。” 虽然有一些针对特定类型的随需应变、独立劳动力的主流应用程序,如Uber、Postmates和TaskRabbit,但目前还没有针对随需应变工作的B2B平台的市场领导者。芝加哥的Shiftgig已获得了与Wonolo相当的资金,但这两家公司很快也将面临优步(Uber)的强大竞争对手。优步去年10月宣布,正在测试其名为UberWorks的按需招聘业务。 Brustein拒绝透露营收细节,只是说Wonolo的营收在过去一年里“远远超过两倍”。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拥有70名员工,其中包括12名销售人员。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On-demand staffing app Wonolo raises $32 million led by Bain Capital Ventures
    资讯
    2018年11月20日
  • 资讯
    IDG资本熊晓鸽:2B领域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和机会 以下是根据熊晓鸽在公开场合的演讲和媒体采访,整理出来的创业和天使投资的主要论点,供天使轮和A轮团队参考: 1、做风险投资,不要盯着股市去看。做PE基金,可能要盯股市,因为投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上市前一年左右,所以要盯一下股市。而做风投的话,一定要有眼光,所以我一直认为风投翻译不对,不应该叫做风险投资,它需要更多的是眼光。需要考虑到一个公司五年,六年,甚至十年以后做得怎么样。 2、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还有梦想和激情。 3、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 4、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 5、从2B的方面来讲,未来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强国,我们现在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我认为在B2B方面,企业软件在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很多的潜力需要我们发掘。 6、在这个时代创业,我们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门槛变得越来越低,钱变得非常多,钱多是好事,但是也是坏事。为什么?我们做投资,永远在强调钱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有钱,要出钱,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提供资金以外,还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附加值。所以说这个钱的选择,对你们变得也比较有挑战。 7、基金以赚钱为目的,绝对不会因为情怀而去投资;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情怀和你的投资也是两回事。如果一个人是为了情怀而投资,我觉得最好是在政府基金工作,不要在一个私营基金里工作。 8、现在社会出现一个认知误区,很多人都觉得投早期是情怀——但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还是要有情怀。情怀更多是你感染了给你钱的人。所以情怀和商业不矛盾,只是在评估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市场、对产品做出理性分析和判断。 9、我一直认为,投资是一个注定遗憾的行业——投错了,会想当年我为什么投;投对了,会想当年为什么投少了,或者退出太早了。所以完全没必要活在遗憾和焦虑之中,因为注定遗憾,所有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每天开心就好。做投资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10、每一代创业者都有每一代的机会,不要把BAT当作不可逾越的大山。BAT很牛,但它们的国际化路线还有待拓展,90%的销售额仍然来自国内,未来还得走国际化路线。没有公司能够通吃,这个行业永远有机会投出下一个BAT级企业,甚至比BAT更牛的企业。 11、我觉得未来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一点是要做出品牌。所以说每一类的公司一定要把你自己做成一个品牌。当然你要是做电商,更应该是以品牌为主了。为什么品牌如今变得这么重要呢?因为到我们这个时候很多刚性的需求已经解决了,而移动互联网给你个人带来的很多情感上东西,比如我想要一个品牌穿着更体面,更合适,更有文化,更有教养等等,这些需求开始涌现。 12、过去我们强调的都是2C,都是终端到个人,这个做的特别多。但是未来像2B领域,大数据的运用,还有中间相关的应用,企业的软件等,我认为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和机会。我们谈到的现在成功的公司基本上都是2C的,给终端用户在做的事情,这远远是不够的,实际上在2B领域上未来会有更多潜在机会留待我们探索。 13、一些旅游、娱乐业相关的服务业结合移动互联网会有很多机会。比如乌镇这样传统旅游业,它的品牌服务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延伸到酒店、旅游、吃住行等各个方面,它的品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旅游业。传统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可以产生很多机会来,这也是对它这个行业本身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4、我一直觉得互联网金融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好的消息是不久前我们国家推出了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很多细节还要细化下来。但是我认为这里面可能不是一个千亿市场的产业,一定会出现万亿级的公司。 15、现在传统的媒体日子比较难过,包括电视台日子也难过,因为传统的媒体主要靠广告来挣钱。我认为,媒体抛开它的商业模式,它主要是给人们提供内容的,而这个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我愿意看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对我工作最有用,取得信息、使用信息、利用信息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我的工作效益,帮助我自己成功。  
    资讯
    2018年11月20日
  • 资讯
    「点滴关怀」完成B+轮融资,招商局创投领投,前海母基金跟投 员工福利平台“点滴关怀”今日宣布完成数千万 B+ 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领投,前海母基金跟投,华兴 Alpha 担任此次融资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计划用于加速业务发展以及进一步完善会员权益产品与企业级消费业务体系。 前身为对标美国Costco的内购网,在并购“爱关怀”后改名为点滴关怀。点滴关怀实则是S2B2C模式在员工福利场景的落地,整合了供应商、服务B端企业,而使用者是员工。 在供应整合端,点滴关怀在购物类权益、金融类权益、服务类权益以及知识类权益四块发力。在购物类权益业务,除此前打通主流电商品台以外,点滴关怀链接包括苹果、小米、Kindle、夏普等品牌直供渠道。在金融类权益,在商品分期免息购买的基础上,点滴关怀提供了信用贷款、存款理财以及保险服务等金融服务。在服务类权益以及知识类权益,点滴关怀连接了本地生活场景、网上知识付费音频课以及电子书等。CTO及大客户业务总裁钱毅表示点滴关怀部署在企业内部,所有订单通过平台对接供应商,企业员工信息和公司数据并不会对外泄露。并且,平台可做到实时比价,平台内商品承诺不高于市场价,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节省成本,员工也能享受到优惠。 当谈及去年与爱关怀的合并,蔡虎表示,内购网侧重于企业会员制电商系统打造、供应链整合,但企业管理的场景略显单薄;而爱关怀的SaaS产品偏软性文化,刚好互补。 积分制带来的是更灵活的消费渠道和应用,可以应用于驱动人力管理的。除员工关怀场景以外,点滴关怀核心的积分与定价系统可以与企业场景侧主题紧密结合,使得企业端个性化场景得以产品化,提高了购物转化率和员工满意度。以现有客户为例,点滴关怀为交通银行提供系统与技术支持,与交行本身的“幸福交行”产品紧密结合。交行鼓励员工每天走路获得一定积分,而点滴关怀帮助打造的积分商城也与健康息息相关。大众汽车本身的“爱大众”福利平台侧重员工和经销商培训,点滴关怀结合这点在积分消耗的基础上,加强了和员工成长相关的知识付费产品的供应。 前海母基金合伙人蒋锐表示:“企业场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机会,有机会出现一个基于互联网创新的兼具客户规模和商业价值的2B2C服务平台。S2B2C是已被多行业验证的成功模式,并进入不同领域的垂直深耕阶段。点滴关怀的供应链整合体系已经建立,并已经开拓并很好服务了联通、交行、腾讯、新美大、北汽等不同行业的大批知名企业客户,证明了其技术系统能力和运营服务能力,以及多行业的普适扩展性。” 成立三年,点滴关怀已经积累了包括中国联通、腾讯、北汽、招商银行在内2万多家企业客户,计划向中小企业客户拓展。收费模式方面,主要为系统SaaS服务加运营费,系统平均客单价20万。涉及礼品定制、年节策划的定制运营项目则在百万级别。目前点滴关怀已经实现盈亏平衡,预计19年营收在6亿规模。 点滴关怀曾获得赛富基金以及和玉基金的天使投资,2016年得到致远软件、蓝凌软件等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7年曾宣布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由清控银杏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长江商学院创创基金、分众传媒集团等投资方共同投资。  
    资讯
    2018年11月20日
  • 资讯
    2018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博览会(HRTech XPO 2018)在上海成功举办!超1500位HR专业人士莅临现场! 2018年11月16日,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博览会于上海浦西四季酒店成功举办! 此次博览会由HRTechChina主办,THE BEST RUN SAP、SAP SuccessFactors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协办。博览会形式丰富多彩,整个HRTech PARK园区经过精心布置,搭建展区、论坛、游艺、中央舞台等活动区域,集“看、听、学、玩”于一体,方便到场HR轻松融入现场,与大咖互动交流获取HR科技前沿趋势、了解HR科技最新解决方案。 本次博览会吸引20多家国内外优秀的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商与机构,100+HR领袖大咖、资深专家,数家媒体机构,到场观众超1500人,有来自香港、台湾的HRTech专业人士,更有来自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HRTech伙伴,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博览会受到多家行业知名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商与机构的大力支持。此次展会邀请到的特装展位有:THE BEST RUN SAP、SAP SuccessFactors;黄金展位:关爱通、中国平安HR-X、平安养老保险、肯耐珂萨、谷露、如常。此外还有更多高级展位展商支持:CiiC中智(上海)、智思云、i人事、KRONOS、和勤HCM、全人网、e成、专伟绩腾、猎100、喔趣科技、hruno、仁云、计蒜学院、外滩商学院、中国薪酬网、Keystone。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SAP SuccessFactors在特装展区为现场来宾带来以“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特别展出,并在现场招募“2018 SAP SuccessFactors on SAP Cloud Platform合作伙伴开发创意大赛”,主题围绕人力资源业务场景的无限延伸及扩展,并提供一对一的专家咨询,为 “创想家”们献上一个一展身手的舞台! 来到现场的观众在前台注册领取HRTech PARK导览图、HRTech定制抽绳背包和HRTT币后,便开始了今天的博览会之旅。HRTT币是由主办方特别定制的限量代币,现场科技达人和展商们纷纷参与交流互动。观众在参展之后便迫不及待涌入集市,拿着盖满纪念章的HRTech PARK导图兑换HRTT币,并使用HRTT币购买精美限量礼品和签名本HR畅销书;有些观众则直奔娃娃机用手中HRTT币抓娃娃,或是拍一张职业照,寄一张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博览会于当日11点园区中央舞台揭晓了“HRTech TOP100影响力人物”的神秘面纱,现场1000多位人力资源从业者共同见证这一荣誉时刻!2018年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迅猛,各种数字化科技落地应用,人力资源工作加速变革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科技的引领者、创新创业者、人力资源专家、HR高管等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对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推动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由HRTechChina特别发起HRTech TOP100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影响力人物奖项评选,历时1个月,总计接收238份提名申请,并经历2周专家层层筛选,通过综合考量提名评选人物在行业内社交活跃度、会议论坛参与度、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最佳实践、学术贡献等核心指标,最终角逐出了本届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影响力人物: 颁奖典礼结束后,主办方特别荣幸邀请到了部分TOP100影响力人物接受现场直播访谈,共同畅想2019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 同时,博览会4个论坛也在同步进行。论坛邀请到24位重量级演讲嘉宾,话题围绕人才管理、人力资本分析、DHR、HRBP、OKR、薪酬绩效、福利社保、招聘面试等方面展开演讲。 嘉宾们妙语连连令现场观众捧腹,台上台下互动不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的演讲引得大量观众前往,论坛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3F-1 论坛于9:45准时开场,来自票易通的人力资源总监Angelina XIA作为主持嘉宾为论坛开场致辞。 致辞过后,主题演讲正式开始。首先迎来的是第一位演讲嘉宾是票易通人力资源副总裁黄渊明,他为大家分享演讲《HRBP如何彰显战略业务伙伴价值》。 接下来,SAP SuccessFactors 大中华区业务拓展侯雨菲带来演讲《DHR时代下“我们的力量”》。 中智关爱通产品总监王一辛分享演讲《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帮助企业优化福利体系以降低成本》。企业的福利体系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之一,王一辛在演讲中给出了关爱通产品的实践优化之道。 短暂的午餐休息过后,3F-1 论坛进行了下午场的演讲分享。 埃驰集团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刘海忠分享演讲《ABC时代的HR》。 曾任大众联合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顾梦娅在演讲《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人力资源从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行战略性管理的实践方案。 3F-1论坛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AON 咨询经理Sherry Xie,她为大家分享了 People analytics - new trend and global cases。 3F-2 论坛同样于9:45准时开场,来自计蒜学院COO杨斌作为主持嘉宾为论坛开场致辞。 首先迎来的是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某新能源汽车全球人力智能化副总监胡兵 ,他为大家分享演讲《员工赋能的移动智能化实践和探索》。 肯耐珂萨软件解决方案高级顾问蒋启慧(Sherry Jiang)随后为大家分享演讲《系统赋能人才引力场的构建》。 紧接着,和勤CEO陈昊分享了他的演讲《夯实数据、规范流程,eHR上线的必由之路》。 3F-2 论坛于13:30准时进行下午场演讲分享。 ISODC协会中国区执行主席唐明荣分享演讲《组织发展(OD)的力量》。 接下来是来自前泰克科技亚太区HRD Annie Xu 的分享,她的演讲题目是《人力资源战略伙伴的胜任力》。 惠氏营养品商学院执行院长季菁为大家分享演讲《新技术新方法助力学习与发展》。 人力资源科技的核心仍然是人,新技术的更新应用旨在提高人力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人。人力资源科技的现在与未来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位于五楼的两个分论坛现场气氛同样火爆,正如主持嘉宾戏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都五楼的会议室,我在这边,你在那边,我却挤不过去。” 5F-1 论坛于9:45准时开场,来自薪酬网CTO潘新作为主持嘉宾为论坛开场致辞。 专伟绩腾创始人陈德金分享演讲《OKR-战略落地与创新生产力》。 蜻蜓FM人力资源副总裁、eBay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IBM GBS全球服務執行中心中国区HRBP负责人、hrnuo创始人张平炽分享演讲《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HR如何通关和超越》。 阿特斯阳光集团人力资源经理陆一东分享演讲《HR不完全科技之路》。 午餐休息后,仁云创始人张向党分享演讲《HR的科技事业》。 薪酬网创始人潘欣分享演讲《大数据与薪酬分析》。 5F-2 论坛于9:45准时开场,来自科石咨询合伙人杨冰作为主持嘉宾为论坛开场致辞。 Talent Bank Consulting 副总裁王海分享演讲《AI真的要取代HR做面试?》。 HR沙龙资深专家自由职业者季东来分享演讲《企业HR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如常集团执行总裁苗亚栋分享演讲《企业助残就业暨残保金节省减免执行方案》。 午餐休息后,科石咨询创始人杨冰分享演讲《战略驱动下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 六点一刻 CEODaisy Xu 分享演讲《组织健康在线诊断,帮助企业用正确姿势减员增效》。 雇势新媒创始人欧阳泽林分享演讲《一个招聘自媒体人眼中的招聘技术与艺术》。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未来一年,人力资源科技将面临更多创新挑战。人工智能来势汹汹,数据分析势不可挡,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平台将始终保持以人为本(People First)的不变初心,持续不断地传播科技如何更好的赋能企业与个人,发挥全部潜能。 最后感谢我们每一位参会人员,始终保持着对科技和未来的好奇心;感谢每一位分享嘉宾,无私地分享在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观点和探索;感谢每一位合作伙伴,对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平台的信任和协助;感谢每一位志愿者朋友,热情积极地投身论坛的工作环节。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论坛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伙伴,也真诚地期待在下一次论坛中与各位相聚!
    资讯
    2018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