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企业号搅局在即,办公软件市场面临终结者? 编者按:原文《微信企业号搅局在即办公软件市场面临终结者?》,作者无谓君(微信号:i-quan)——香港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目前也在组建自己的跨境O2O项目。 根据腾讯二季度财报,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 4.38 亿。尽管分析师电话会议里面没有对企业号推出的时间有太多的着墨,但从目前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内测情况来看,按道理时间上应该不会太久。 微信企业号更像是就这场中国互联网全面渗透线下大博弈里的一个蓝海项目。和之前 BAT 种种“落地”策略里分食细分领域的“速配”联姻不一样,企业号既不把视线瞄准任何个別单一行业,但也不属于简单的媒体平台范畴。這一手棋某程度上透视微信最终的宏大格局构想。 中国的企业办公云端市场支持一个千亿级别的企业没有什么问题,但够格的搅局者却一直不多,至今反倒成为一片尚未被互联网征服的处女地。问题是谁能攀过沿途那一段险峰? 光凭之前流出的内测画面已经可以看出,微信企业号计划以一系列可订阅的办公模组同时进军 OA、ERP 和 CRM 等多种企业办公软件市场。这些在 PC 时代大家都买软件装机来解决的办公系统,到了智能手机普及、人人都是低头族的随身办公时代就变成一种桎梏。打卡、报销、送审、简报等一系列的办公室流程,早就可以透过随身携带的手机端应用来无纸化完成,既提办事高效率,又可以人性化地减低前线流动业务员的管理成本。 其实在国外手机的企业云端办公文化发展的比较成熟,我怀疑这和外企早在十多年前已经养成使用黑莓的习惯有关(还记得我 03 年毕业纽约那些银行家都已经人手一部黑莓,就算在新人面试的时候都在那边噼里啪啦的低头打个不停),可以说在国外黑莓就是随身办公文化的滥觞! 反观国内虽然在智能手机出机量上早就超英赶美,在各种 2C 应用上也是不遑多让,唯独在随身办公文化方面一直和国外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从事服务业的中小企和国外的同业比起来在这方面上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 PC 端与移动端办公应用之间仍存在严重断层。 中国企业级互联网可否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在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潜力其实非常巨大,只是之前 PC 时代的装机卖软件模式的结果是只能得大企业者得天下。一旦过渡到移动云端时代,游戏规则恐怕要被改写。中国二十年的互联网大潮,早就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才是王道! 正因如此,虽然在 PC 时代的一些 OA 巨头早就已经抢滩移动办公市场,并且手握优质客户资源,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网络效应,企业号登录之后整个行业估计还是要变天。 当然啦,这个话题不免很多人要吐槽说又是自媒体们的一次自嗨。甚至沉睡中的千亿级企业应用市场?怎会有中小企会去埋单?就连我之前在香港见过的一位金蝶管理层,他认为如果光拿免费的轻应用去抢攻国内的中小企市场看不出长远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今天的营商环境以后中小企也会愿意付费 当然货币化策略对微信来说目前应该不会是重点,只要需求能够带旺新的增长亮点,则一切都不成问题。当然我本身是看好日后企业号货币化潜力的,因为腾讯本身有足够的数大数据工具来深挖这些办公数据背后的价值,这一点终端用户基数不够的传统软件公司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即使将来要企业付费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随着人口红利拐点到来,中国已经踏入用人成本和租金节节攀升的年代,就算一向精打细算的中小企也必须通过提高效率和减少浪来应付高涨的成本。告别粗放式营销,以无纸化增加前线员工办公弹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等有助压缩工资甚至租金支出。这一切都能成为让中小企付费的原因,如果你能够以他们自身的过往数字量化成本效益给他们报告的话。当然这已经脱离了卖办公软件的范畴了,简直都开始抢策略管理咨询行业的饭碗了! 企业号至今切入路线貌似最大可能就性就是微信不参与营运开发,而是仅作为一个平台,开放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给第三方去开发各种办公应用模组。可靠消息称,目前已有不少第三方厂商与腾讯展开接洽。被微信海量用户吸引的第三方估计为数不少。蝴蝶效应之下,只要有一两款“现象级”的办公模组以游戏化方式蹿红的话,恐怕勒令员工订阅企业号的中小企老板会多如过江之鲫。 当然这并不代表企业号一定能一帆风顺,我猜测最少在三方面可能会遭遇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是终端用户即企业员工们的心理因素。例如会否对通过微信企业号随身办公感到抗拒。毕竟在用户心里的定位是个人通讯渠道、社交的平台。现在突然变成强迫我从此:“公私不分”,24 小時随身的公务平台?当我正晒朋友圈的时候老板突然要我在企业号里处理邮件?是否会让人很不爽、感觉自己被微信出卖了?更进一步的,这会否降低我在其它社交方面使用的活跃度?腾讯是做游戏的,肯定明白游戏生态对玩家心理的影响足以决定游戏成败。 第二个挑战是一些有积累有实力的OA开发公司会对企业号第三方开发平台抱重大戒心。毕竟微 信一路走来也不太安宁,草根大户封号,整顿公众号之类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经常听到投诉无门的抱怨。今天接受企业号的号召放弃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去帮腾讯开荒,日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一旦被打压封号岂不欲哭无泪? 第三个挑战就是其他大的OA软件公司经常挂在嘴上的企业数据安全考量。企业客户对于微信这种公有云形式的数据后台在安全保障方面会否存在担忧。尽管专家们一再强调公有云保存数据是安全的,但实际上要企业客户对公有云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投信任票的话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当然中小企业除外! 微信挟四亿用户大举进军企业级市场,对国内移动办公市场而言,预想会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且看掀开战幔后企业号会以什么路线挺进!另一方面,在用户量上处于劣势的其他移动办公玩家到底有什么好的防御策略?在此想到三招,这里抛砖引玉: 1)大打私有云安全牌。在云计算时代,云的分享、协作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公有云在隐私性、数据安全性方面向来备受质疑。这一招肯定能让用户维持观望,买到一定的时间。 2)向目前经微信公众号提供 OA、CMS 服务的第三方学习,把自家轻应用做到和公众号后台和其他微信生态尽量接轨。移动办公服务的终端客户,说到底是广大前线员工们,他们在中小企里面一般最有话语权。如果他们觉得目前的 OA 产品已经很好的和微信后台管理软件对接,就能降低搬迁到企业号上面的吸引力。 3)大力向企业灌输数据主权的概念。刚好政府最近逼迫苹果在收集中国用户数据的后台存储问题上让步的事件正好给大家上了一课。现代大数据经济下,就算不牵涉企业用户的商业机密,完整被追踪的员工行动数据也是有价值的公司资产,呵呵岂能无偿落入他人之手? [文章来源:36氪]
    微信
    2014年09月01日
  • 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简化注册流程,明确公众号主体信息 微信公众号昨日发布公告,宣布将简化注册流程,同时明确公众号主体信息。 从公告来看,公众账号的注册未来将更加简单,只要填写清楚业务主体和必要的运营信息即可注册。但是公众号的主体必须明确,有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个人五个选项。 新注册用户一旦确定主体则不能更改,而旧注册未微信认证的公众帐号在12月31号前有且只有一次更改业务主体和类型的机会,已微信认证和已开通流量主的公众帐号则不能更改。 1. 公众平台简化注册流程,填写业务主体和运营信息即可注册   公众平台简化注册流程后,注册公众帐号首先选择帐号类型。 选定帐号类型后,再填写业务主体和运营信息。 2. 明确公众帐号业务主体,一旦确认不能修改   公众帐号的业务主体用于签订业务合同,包括微信认证、微信支付、微信小店、广告主和流量主在内的所有业务。   公众帐号一旦确认业务主体,不得修改。所有业务合同的签订都必须使用同一个业务主体。 3. 旧注册未微信认证的公众帐号,有且只有一次纠正业务主体和类型的机会     类型为个人的公众帐号,若需要纠正业务主体,可申请纠错。   简化注册流程上线以前注册的未微信认证公众帐号,在2014年12月31日前,有且只有一次纠正业务主体和类型的机会。 类型为个人、政府、媒体、企业和其它组织的公众帐号,若需要纠正业务主体和类型,可在微信认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补充。     4. 新注册、已微信认证和已开通流量主的公众帐号,业务主体和类型不可变更     已经微信认证和已开通流量主的公众帐号,业务主体和类型不可变更。   简化注册流程上线以后注册的公众帐号,业务主体和类型不可变更。
    微信
    2014年08月28日
  • 微信
    当下很火的社交招聘 到底靠不靠谱? 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招聘,已成为一种新的企业招聘方式。国外有许多社交网站已进军招聘领域。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异军突起,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议题,对人力资源实务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很多社交媒介正在积极尝试涉足招聘,如微博、微信、QQ等。尽管人们已意识到社交媒体会对招聘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达到招聘的目的,仍让不少HR感到迷茫。在以新媒体、大数据为先导的今天,企业该如何利用新媒体、云技术来招募员工,是当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节约成本是硬道理” 新媒体QQ聊天软件有种“天然”的优势,就是双方登录QQ时,可以实现三种沟通,即:文字沟通、视频沟通和音频沟通。     利用QQ视频招聘员工与面试员工,是当前比较好的选择。其优势最直接体现在能够节省招聘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的视频面试。但通过QQ招聘的缺点也有很多:一是不利于招聘方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应聘者的情况;二是面试效果明显低于现场招聘;三是只适合一对一的面试,不利于招聘方小组对应聘者个人的面试;四是需要具备电脑与上网环境。      “微信”应用广泛功能齐全 相对来说,微信兼有QQ与短信的双重功能,同样可应用于招聘,而微信的同类产品也非常多,如易信、陌陌、来往等,衍生的应用功能也较为完备。     求职者用微信上传简历,向招聘方提交简历,让招聘方了解自己,这是企业了解人才的过程。企业通过微信与求职者沟通,从而识别选择人才。其实,微信的文字与语音功能对企业招聘人才进行面试,也是很便捷的方式之一。但微信也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交招聘工具,它的缺点是:一是由于微信偏重于文字与语音沟通,所以视频沟通的重要性就被忽略了。没有视频沟通,招聘方与应聘方均无法掌握对方的气质仪表和情绪反应;二是面试效果比现场招聘与视频招聘要差得多,不利于企业全方位了解应聘方;三是对应聘方的面试工作,不能立即通过远程招募来确定候选人。      社交招聘仍需改进 从发布招聘信息、搜索人才到审查人才背景,从形象营销到培养人才库,社交招聘已经渗透到整个招聘流程。但是,目前企业采用的社交招聘方式效果并不理想,所采用的招聘方式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建立“话题”专区。设置“话题”专区,明确告知用户可通过话题进行招聘和求职。可采用QQ空间“关键词搜索”或微博“话题”的方式。在QQ空间搜索栏中搜索任一关键词,所有QQ空间用户发表过的公开文字都会按关联度呈现。微博话题也属于关键词,形式通常为“话题名称”。企业账号在发布职位信息时,可以明确话题或关键词,形式为“职位发布”。这样的话,求职者就能很准确地通过各种社交工具查找所有的职位信息。      其次,建立人才职业名片。在社交媒体上,要求求职者设置个人标签、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的行为并不具有必然性,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许多用户不会提供完整或真实的信息。对此,可开发“名片开关”便于求职者完善个人信息,并自主选择是否开启或关闭求职状态。如果用户有求职意向,可选择开启开关以便于招聘人员检索。如果不是求职期,可选择关闭,也就不会收到招聘人员的招聘私信。对开启了求职名片的用户,招聘人员不仅可查看他们的履历,还可查看他们的主页上的过往发言、价值观取向等,招聘的搜索和甄选功能同时实现。     第三,防范企业信用透支。针对目前还无法防范用户信用透支的情况,建议企业加强信息发布资质审核。出于形象营销的需要,业务部门可能会发布一些有“噱头”但不符合实际的信息,导致企业信用透支,这会对企业和求职者造成困扰。对此,企业需明确各部门的义务、责任和信息发布规则。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新媒体招聘也是一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各种招聘方法,这样才能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又可为企业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开支。   【文章来源:中人网】
    微信
    2014年08月27日
  • 微信
    微信搜索:又一个被高估的“微信功能” 文/罗超 微信每一个版本都是评论者的盛宴。作为用户最多使用频度最高的“第一移动app”,它有太多“想象空间”。5.4版发布后人们又对微信“搜索”功能想象一番。之所以说“又”,因为从两年前微信发布公众平台开始,微信与搜索的结合便一直被想象,不过笔者认为,大多数人高估微信了,就像高估它的红包,支付,电商,O2O以及所谓入口能力一样。     依然停留在站内搜索 移动搜索确实是高速增长的市场。百度移动搜索流量即将超越pc,移动营收比例超过30%,这意味着当前移动搜索市场体量正在接近PC搜索—足以支撑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的风格又是什么市场成熟了,就后发制人做收割者,微信在游戏之后又一直未曾找到新的模式。因此,微信做移动搜索动机肯定是有的。     不过现在看来微信依然还是投石问路,还在移动搜索的门外。5.4版的搜索功能虽然丰富了些,但它顶多是从本地搜索升级到站内搜索。虽然可以搜索公众账号内容,但别忘了公众账号本质上是微信站内内容。基于此它与微博搜索,论坛站内搜索并无多大区别。     当然,公众账号是轻量级应用,本质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生态。一方面它接入web内容并无app的信息孤岛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是封闭的算是微信数据壁垒,可以只给自己用或者开放给搜狗这样的伙伴。这是微信做搜索的优势。     问题在于两点:1,这个应用生态内容太少,500多万个公众账号的内容不知道低了全网数据多少个量级;2,目前微信搜索依然只能搜索公众账号放在微信服务器上的内容,并没有追溯下去。实际上微信也不具备追溯能力,因为公众账号对超链接支持太弱,图文消息不算真正的网页,只是图文消息而已。搜索引擎核心解决的便是从海量数据里面快速找到所求,尤其是解决长尾需求,微信当前搜索的内容还称不上海量,也没有长尾效应。     与社交没半毛关系 微信有朋友圈,有微信群,因此有人说微信的想象空间在于“社交搜索”,因为Facebook有Graph Search,因为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朋友的选择。不过对标Facebook的产品是QQ空间而非微信朋友圈。朋友圈是熟人社交而非兴趣社交,它并不能构建用户的社交兴趣图谱。     朋友圈是照片分享地,文字发布功能隐藏很深,每个人能看到的朋友圈内容并不会很多,消费信息流就够了。因为好友数是有上限的。微信群和点对点聊天的数据可是海量的,问题又来了,这些数据都是封闭的,被割裂在多个小圈子里,每个人能见到的数据有限。因此朋友圈的搜索功能并非刚需,基于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微信“社交搜索”是无稽之谈。     还有,Facebook社交搜索表现平平,因为只能搜索站内内容,它依然只是Facebook的站内搜索功能,算不上搜索引擎。     搜狗和微信协同问题 如果微信做搜索成功了,一定是搜狗与其紧密协作而成。很简单,腾讯将搜搜下嫁搜狗就已经明确搜索将成为腾讯的外围业务而非核心业务。不过5.4版微信的搜索,搜狗是否参与,参与程度如何不得而知。现在搜狗可搜索微信公众内容,但微信本身的站内搜索似乎是独立的。     如果未来微信要做站外搜索,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采取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搜索请求不会导去搜狗,这就相当于移动搜索引擎玩家又多了一家,但做过技术的都知道两个团队去折腾一套东西的难度,要协调要联调要配合,没有彻底的一体化就不会有最好的体验;第二种方式则是微信给搜狗提供一个所谓的一级入口,这意味着搜狗要与点评、京东们一起抢资源,因为微信的流量大盘在那里。这时候微信的作用就跟qq浏览器差不多,只是一个导流渠道。     不论那种方式微信搜索都会拿下一个可观的份额,但这样做一则会让腾讯与百度剑拔弩张;二则会让微信流量变现路径更长:导入到搜狗再卖点击广告不如加大游戏,应用分发或者电商以及O2O变现力度。     现在看来,微信搜索要不要做,是自己做还是与搜狗合作,还是干脆导流给搜狗,微信还没考虑。     近乎红海的搜索市场 还有一点并不是微信做搜索的好消息:移动搜索已经进入红海市场。百度、搜狗、神马、360已纷纷入局,百度已占据80%的垄断地位,神马凭借浏览器入口能力拿下一定份额与搜狗抢夺老二位置。     微信核心能力是“用户”入口,并非“流量”入口。一则是流量有限,二则是转化率太低-从接入微信公众账号的广点通广告效果可知。搜索引擎本质是在做高价值、表征用户需求的流量生意。     微信擅长的是产品而非技术,移动搜索交互方式的改变对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微信很早就在尝试语音技术,做得如何大家试用下“语音转文字”功能便一目了然,更早之前微信还上了一个语音提醒公众账号,没继续做下去;微信5.0的最亮点功能是“扫一扫”,可以扫CD,扫街景,扫图书…你用过吗?     百度早已大力投入的深度学习,大数据引擎这些新技术,腾讯尚未有大动作,这些技术不可一蹴而就。     还有移动搜索早已不是孤立存在。它与应用分发、LBS服务这些新型移动入口有着互补能力,这两点微信都是匮乏的,因为应用宝是腾讯应用分发的统一出口,高德被纳入阿里后腾讯投了四维图新,但后者是数据商而非地图应用。     微信5.4被人称为“挤牙膏式”的更新节奏,微信产品现在更多是在做小修小补,重心已经进入游戏、电商业务的商业化,已经从产品时代接入运营时代,估计很难再有大的功能升级了。微信搜索这一个站内搜索功能升级真的是被高估了。    
    微信
    2014年08月20日
  • 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开放设备接入能力 [摘要]微信设备功能平台是微信开放平台的物联解决方案,当前支持可穿戴设备接入。   微信公众平台宣布新增设备功能,给公众号获得绑定设备和传输设备数据的能力。​     微信设备功能平台是微信开放平台的物联解决方案,当前支持智能可穿戴设备接入,其它类目硬件设备产品将陆续开放。​     微信设备功能客户端协议,目前支持蓝牙2.X,3.X,4.0,Wi-Fi及移动网络连接方式接入。​     必须是已获得微信资质认证和名称认证的服务号(加v),才可在“功能”模块中申请开通设备功能。​     公众号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微信互联设备的最终生产上市发售。具备开发能力的用户,可基于接口实现更灵活的功能。​     步骤​ 第一步:厂商基本资料提交(同时需签署承诺书并邮寄样品至微信总部)   第二步:微信审核通过后(一般15个工作日会有结果),可获取相关接口文档及测试设备二维码,进行产品对接开发、调试   第三步:调试完成,产品正式上市发售前,设备还需要通过微信指定的第三方技术认证及微信体验认证   第四步:认证通过后,厂商可申请更多设备二维码,用于正式批量生产  
    微信
    2014年08月19日
  • 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模板消息 增加业务通知能力 [摘要]目前具有支付能力的公众号都可以自助申请开通模板消息。   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放模板消息功能。据了解,通过接入模板消息接口,公众号可向关注其帐号的用户发送预设模板的消息,以便向用户及时发送重要的服务通知,如信用卡刷卡通知,商品购买成功通知等。但不支持广告等营销类消息以及其它所有可能对用户造成骚扰的消息。     所谓“模板消息接口”,指的是公众号可以向其用户发送模板库中预设的消息。     据了解,目前具有支付能力的公众号都可以自助申请开通模板消息。     开通流程如下所示: Step 1. 申请开通“模板消息”功能   为保护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具有支付能力的公众号才可以使用模板消息进行服务。符合使用条件后的服务号登陆微信公众平台后都可在“功能”—“添加功能插件”选项里看到申请“模板消息”的功能入口。点击“模板消息”进行申请并获得使用权限后,即可开始使用。     Step2. 确认所属行业,挑选行业模板     已开通模板消息的服务号在公众平台“功能”菜单栏里可直接看到“模板消息”选项,点击后即可进入模板消息界面。公众号运营者首先需要选择帐号服务所处的两个行业,进而点击“+从模板库中添加”按钮即可从模板库中选择这两个行业的模板进行服务通知。     目前每个具有支付权限的公共号可以同时使用10个模板进行服务。     Step3.查看模板详情,管理“我的模板”   添加模板消息后,进入“我的模板”即可查看模板消息详情和删除管理。     另据数据显示,在此前内测阶段,已经有超过1000个合作伙伴在运用模板消息接口提供服务通知,模板消息日调用量超过1500万次,每日影响客户端用户数超过700万。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微信
    2014年08月15日
  • 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广告推广板块更新:新增图片广告,允许投放外链 根据官方消息,微信公众平台的广告推广有了新功能: 1. 新增图片广告规格,和文字链配合使用 2. 允许投放外链(要求公众号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公众平台近期做的最轰动的更新,莫过于显示文章阅读量了,俗称“打脸功能”。不知道这一次又要掀起何等血雨腥风……
    微信
    2014年08月12日
  • 微信
    解读“微信十条”,到底带来了什么变化? 目前,以微信为主要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积累了超过10亿的用户规模,面对此项用户规模如此庞大的移动互联网新型服务,“国信办十条”的发布并非预料之外,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 今日,国信办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主要从行业资质、隐私保护、实名注册、备案审核、内容限制等方面对即时通讯平台及用户行为进行规范,并明确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目前,以微信为主要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积累了超过10亿的用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短信的地位。面对此项用户规模如此庞大、应用面如此广泛的移动互联网新型服务,之前业界一直有过关于监管层规范的讨论,“国信办十条”的发布并非预料之外,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 当下业界关心的重点是:“国信办十条”会对国内的即时通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领头羊的微信,新规定有何利弊? “国信办十条”文字较多,谨将其总结为以下三大要点: 一、对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服务提供商进行了规范,要求取得相关资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各项制度、配备相应人员,保护用户隐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举报信息。 二、对微信公众号等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者开设公众帐号,必须经过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商审核,同时由即时通讯工具服务提供商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同时,对时政类文章的发布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要求公众号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关资质。 三、对微信用户等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帐号的时候必须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即所谓的“实名制”。 如何解读国信办对即时通信工具的态度?通过仔细分析笔者有如下观点: 1、此次“国信办十条”并非打压 从整体基调来说,国信办并非要打压和遏制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相反在第七条还提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也就是说,将即时通讯工具定性为值得鼓励使用的新型工具,规范的出台并非打压。 2、“国信办十条”是正常的规范性动作 在天朝,所有人对“实名制”应该都不陌生。只要是做过网站的朋友,一看到“备案”也应该感到非常熟悉。纵观十条规定,其实并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在QQ、微博、普通网站等传统PC互联网时代就开始采用的监管政策。 所以“国信办十条”并非是特殊事件驱动,在特殊时间点发布的监管政策,仅仅是国信办作为监管部门在履行指责,好歹要弄点东西出来,否则领导认为你没干活怎么办? 这几年即时通讯工具发展迅猛,特别是微信已经拥有了超过4亿的活跃用户,这些平台性工具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并且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影响力如此大的一个信息通道,监管部门不盯着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新闻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职。 那么以微信为例,“国信办十条”对普通使用者、公众号、微信平台自身各有怎样的影响呢? 对普通使用者几乎没有影响 顶多是你注册的时候需要验证一下个人真实身份,签订一个在线协议(对已经注册的用户估计也需要补充这道手续),稍微麻烦了一些,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影响了。你在微信上该和朋友吹水就吹水,聊天就聊天,几乎不会感觉到“国信办十条”的存在。 当然,完全没有影响也不可能。在过去,很多政治类、野史类、揭秘类等文章在微信平台上广泛传播,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很爱看。不好意思,估计以后政治、时评类的文章在微信上会越来越少了。只有获得资质的“国字号”公众号才能发布时政类内容,但是它们发布的内容你也不一定爱看。 在内容的多元化上,监管前和监管后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这是对普通使用者较大的一个影响。 对公众号制约变多了,风险加大了 首先公众号的开通就麻烦了许多。在过去,公众号开通申请只需要腾讯一家审核通过便可以了,一般三个工作日可以搞定。但以后不一样了,在腾讯审核通过之后还需要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目前具体的备案程序还没看到,不知道备案是公众号开通的前置程序还是后置程序。但是根据经验来看很有可能是后置程序,也就是公众号开通申请必须等所在地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通过。 这样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时间大大延长了。有过网站备案的人相信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网站备案等了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让项目实施的时间根本不可预期。 不知道微信公众号的备案会不会最终也变成这个样子,但是存在这样的概率。 此外,未经批准的公众号不得发表、转载时政类新闻,这对公众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制约。时政是大多数人都关心的热门话题,事实上之前很多公众号就是通过和时政打擦边球,或者主打时政内容来提高曝光率,吸引用户关注,这当中大部分都属于“无证经营”,并不具备相关资质。 “国信办十条”发布后,最难过的应该就是这一类公众号,要么彻底转型,要么就被玩死。对其他不主打时政的公众号来说也要小心了,发布内容的时候必须谨慎,到底怎样的文章可以被归类为“时政新闻”呢,说实话,界定标准很模糊,还没看到具体的评判标准,一切都掌控在腾讯和监管部门手里。在这种边界不清楚的规定下,估计大家都要老实一段时间了。 而且,目前“国信办十条”也只是暂行规定,不排除以后会推出更多更具体更广泛的行为约束,大家都只能“带着脚镣起舞”,肯定没有以前自由了。 但从短时间内看,对大部分公众号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相关数据显示,牵涉到“时政”的公众号占比不到1%,大部分人可以松一口气了。 对微信平台本身的影响 “国信办十条”发布后,腾讯控股收盘跌了3.46%,显示出投资者的担忧。那么,这项新规定对微信来说影响如何?笔者认为利弊参半。 有利的地方: 1、明确了监管部门的态度 对微信这种业务,可以说监管层的态度一日不明确就不能说可以高枕无忧,当年Skype在野蛮生长后被叫停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国信办十条”的发布,在规范的同时可以看出监管者还是以鼓励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即时通信工具的,这样反而少了后顾之忧。 2、有利于净化微信生态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微信迅速成长为一个综合性平台,但与此同时也开始滋生各种不那么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在微信上,朋友圈过度商业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各类微信诈骗事件也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甚至有不少公司利用微信进行涉嫌传销的商业活动。 腾讯官方采取了各种不同措施打击此类行为,但是微信整体生态环境确实呈现恶化趋势。“实名制”、“备案制”对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对净化微信生态环境应该是具有比较大作用的。 不利的地方: 1、不利于平台自由化、多样化的发展 监管是自由发展最大的毒药,目前“国信办十条”并未呈现更多具体即时通信工具行为规范上的约束,但是现在既然能出“十条”,当然不排除以后会陆续推出“二十条”、“三十条”。只要有了一个开端,制度和约束总是趋向于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严格。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宽松自由的环境更容易萌生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当监管层附加的条例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带着脚镣起舞,一定程度上对这种自发生长的力量会产生伤害。 2、不利于用商业规则、商业效率发展平台 当微信上面多了一项规定,一个管理部门的时候,想单纯用商业规则、商业效率发展平台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举个例子,微信在不断加快公众号的审批速度,好了,现在多了个备案手续,就算你微信官方审核速度再快也挡不住人家备案审核的慢啊?效率不再是微信独家可以决定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微信在商业上的各种战略、做法,以前或许马化腾拍板,甚至张小龙拍板就可以决定了。那在以后,会不会又需要某个政府官员点头呢?反正将“舆论内容管控”的帽子带过来,你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综合上面的解读,“国信办十条”对微信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规定只是一直条文,最关键的还是监管层如何去落实。此事后面会如何继续发展,笔者会保持关注。 【作者大南,专注微信深度研究,公众号:daxiaov】
    微信
    2014年08月08日
  • 微信
    我们需要“工作版微信”的10个理由 文/罗超 最近一款叫“脉脉”的应用火了。先是打出一系列吐槽微信的海报,自称“工作版微信”,隔空喊话“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脉脉”,引发争议。后又被小道消息冯大辉撰文狠狠泼了一瓢冷水,拥泵开始反击,推至风口浪尖。   这次口水战的核心在于:在social network这件事上,生活和工作是否需要分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工作版微信”就有市场,如果答案为否,那脉脉模式可以休矣。   这个问题,我的态度很鲜明:必须分开。理由有10点。   1、微信的本质是IM,IM的核心诉求就是完成一度人脉的通讯,简单直接。人脉的挖掘和管理,是它天然的缺陷。起码微信没有打开二度人脉,而人脉是工作社交的核心之一。   2、白领们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工作绑架了。老板po的消息要不要点赞?客户要不要互动?公司公众号push的消息要不要分享?Leader煲的心灵鸡汤敢不敢屏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白领们在微信上的形象被绑架了。每当你想po一张自己的呆萌二逼照,秀秀么么哒的时候,你一想到自己高大上的职场形象就毁于一旦,赶紧点了取消键。   4、白领们的message box也被绑架了。不管你是下班,还是休假,工作照催,活儿照追,工作群24小时不眠不休。你还不好意思不回复,微信和QQ的差别在于,前者“永远在线”。   5、莫名其妙被拖到一个工作群,群里黑压压一堆人,Rose有3个,Jack有8个,你根本不认识到底谁是谁,谁是谁家的谁。微信的工作场景应用,真的傻到爆。   6、还记得MSN么?当年MSN和QQ就是一个管工作,一个管生活,挺和谐。后来微软自己不争气,MSN挂了。其实QQ也不咋争气,开发了TM、RTX,显然腾讯自己也觉得工作和生活不适合放在一个篮子里。   7、的确,很多人在微信上加同事、合作伙伴和客户,把关系庸俗化,故意让生活和工作傻傻分不清楚,反而成了工作社交的润滑剂。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就好比两口子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好处是24小时在一起,坏处显而易见。   8、微信在强化其工作场景能力?微信企业号?这只能让微信继续走向一个四不像的庞然怪物。我一点都不看好四处出击、连接一切的微信平台战略。微信已经太重了,它几乎要完成人类所有的在线场景,累不累?   9、冯大辉自己也承认,微信永远也做不好信息的聚合和检索,这决定了诸如求职等工作场景,微信是肯定做不了的。   10、将工作场景放到微信中,对很多白领来说,已积重难返。只有期待一款工作版微信的诞生,完成场景的分离,大家才能解放出来。8小时之内用工作版微信,8小时之外尽情生活。   如果要我列下去,我可以列出100条理由。当然,相比我们需不需要一个“工作版微信”,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工作版微信”这个问题更值得考虑。真正决定脉脉能不能做起来的症结在于:如果微信解决了移动时代人与人异步通讯的需求,那么脉脉解决了什么?     脉脉需要给用户一个难以抗拒的理由。这个理由至少我暂时还没发现。
    微信
    2014年08月01日
  • 微信
    工作版微信? 「脉脉」没戏 最近几天看到有个叫「脉脉」的应用在抱微信的大腿,自称「工作版微信」(点击阅读《脉脉林凡:定位工作版的微信》)。而之前就不时会看到有来自「脉脉」的各种公司匿名爆料,个别还涉及个人隐私。说实话,我挺反感走这种路数的产品。     最开始我还以为「脉脉」和「陌陌」同音。后来看到域名,才知道这是人脉的「脉」。既然是人脉,其实多少还是有 LinkedIn 的影子。虽然脉脉的创始人强调说产品定位不是 LinkedIn ,而是「工作版微信」。「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脉脉」,脉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场景则不尽然。为什么?     其一,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用微信,但其实工作中也把微信当成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工具,更何况微信也在推「企业号」这样的职场服务。     其二,以朋友圈为例,微信实际上为用户提供开关去筛选屏蔽信息,用户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可以分离。     其三,人与人的交际是混沌的,天下没有绝对的「工作社交」,也没有纯粹的「生活社交」,尤其是中国人,「把关系庸俗化」反而是工作社交的重要目标。     当然,微信毕竟本质上是一个通信工具,很难做信息的沉淀和内容搜索与聚合,这样在面对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求职招聘,就未必那么适合。尽管如此,「是否需要一个工作版的微信」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我说,脉脉之类的产品还是应该走 LinkedIn 的产品路线。但有一点需要探讨一下,所谓的「人脉」真的是职场必需么? 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个伪需求。毕竟,我们所理解的人脉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事情,很难进行产品化,六度分隔理论给我们带来的也仅仅是关系链接而已,不管你是二度关系还是一度关系。但这个链接本身价值或许并没那么大。     前面我说到信息的沉淀与聚合,其实这也是 LinkedIn 以及它的追随者们做的并不好的地方。LinkedIn 上的最常见用户行为,说白了就是交换关系链接和搜索信息,不少人很烦为什么上面那么多猎头,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产品机制决定的。这个模式比旧的招聘工具有效,但并不能完全覆盖用户的主要需求,尤其是对求职者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看一个典型场景:假定有一个求职者,看到某个公司的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之后,接下来他应该做什么事情? 不用说,应该去想办法多了解该公司的各种信息。问题来了,去哪里了解? 目前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来帮求职者做这件事。这时候,用户想要的是一个类似公司点评类的产品,而通过点评和互动,不同的用户之间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社交行为。注意这跟一上来就疯狂加一大堆联系人那种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脉脉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团队,计算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应该驾轻就熟,但除了这个,还需要内容。如果不能通过有效办法刺激用户生产出高度相关内容,完全可以以技术手段分析用户行为并聚合推荐关联度更高的信息,帮助用户在职场某些阶段进行辅助决策。类似「匿名八卦」板块的信息的运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类信息短期看或许有价值,但长期来看,可能价值不大,或是应该加以合适的引导。     最后我想说的是,脉脉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成「工作版微信」,而在需求挖掘上没有走出差异化竞争的路线,其未来我并不看好。    
    微信
    2014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