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始人
    深度调研700多位创始人,解密初创公司生存状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戈壁创投”(ID:gobivc),报告数据由戈壁创投引自链接。 本次调查由 First Round  Review发起,向已获得风投资本支持的初创公司核心层调查了各种问题,譬如融资环境、创始人间的关系、每英尺办公室的价格等。数百名创始人对问题都予以了回应,并拥有超过一百万人阅读了调查结果。戈壁创投希望这份来自前沿初创企业的调查研究报告,对投资人、初创企业有所获益。 今年的研究报告更新并优化了对整个科技生态系统中的创始人和初创企业的深度见解。并向初创公司的领导人询问了多个同去年调查相同的问题,以跟踪这两年来的观点和趋势变化,同时也深入探索新领域,例如创始人如何选择主要投资者,以及对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看法等等。 2016年8月至9月,First Round  Review收集了来自700多位创始人(包括来自First Round社区内部和外部的创始人)的反馈,他们慷慨分享了他们的意见、观点和经历。下文是通过搜集的真实资料梳理而成的重要研究数据报告。 泡沫正在消退 受邀的700多位创始人被问及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我们是否身处泡沫之中?去年73%的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今年多数人仍然给出了肯定回答,但这个比例更像是随机结果(57%),比2015年下降了22%。 是时候成立公司,扬帆起航 虽然大多数创始人表示——我们身处泡沫之中,但90%的创始人认为现在是成立公司的大好时机,并时刻准备着。 接近20%创始人认为,他们正在培育独角兽 驱动创业者的极度乐观精神仍然存在,尤其在科技领域:18%的领导者表示他们肯定会打造一家十亿美元级的独角兽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道路上一帆风顺。同等比例的领导者(18%)表示,他们的公司在去年实施了裁员策略。 更多的创始人看好退出的机会 2015年,仅三分之一的创始人预期IPO市场将改善。今年,IPO市场已开放更多窗口;这一数字微幅上升至43%。创始人更看好收购,72%的人预测来年并购活动将增加。 Alphabet当选初创企业心仪的最佳收购方 受邀的创始人写下希望自己的初创企业被哪家公司收购。在列出的150家公司中,Alphabet公司脱颖而出,成为最受追捧的收购方。 投资者在交易谈判中占据上风 调查询问创始人,在未来几年内的交易谈判中,究竟是企业家还是投资者将占据上风?连续第二年,创始人表示投资者将掌控谈判能力,而且越来越多的创始人认同这一观点:三分之二的创始人认为投资者将具备更强的掌控力。去年,持类似观点的受访者仅占二分之一(54%)。 男性和女性创始人,就科技行业多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持不同意见 调查要求创始人指出女性和少数民族在科技行业中数量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男性和女性创始人一致赞同某些因素,但在其他因素上存在分歧。男性更倾向于将这种现象归咎于技术本身;女性则更加强调无意识偏见和楷模的匮乏。 61%的创始人表示,董事会成员全部为男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比例变得越来越来不平衡。在受访者的公司中,处于发展后期的初创公司女性担任董事的几率仅为正常情况的近三分之一。 创始人预测,到2030年,科技行业的员工多元化状态才能达到美国整体水平。 平均而言,受访者认为:14年后,科技行业的性别和种族构成才能达到美国平均水平;超过四分之一的创始人认为,20多年后才能实现平等。 创始人最注重的是人才和客户 连续两年,创始人都最为关注寻找和雇佣最优秀的人才。去年,创始人的第二大关注点是公司收入增长,然而到了2016年,他们更为关注获取客户。谈到多元化和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时,约四分之一的创始人表示他们对此并不关心。 比特币仍然高烧不退,农业科技未被足够关注。 70%的创始人表示比特币过于火热——连续两年来,创始人认为这种技术受到了过多的关注。然而,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农业科技(54%)和生命科学(52%)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创始人依然崇拜埃隆·马斯克。 调查要求创始人写下他们最为欣赏的、目前健在的科技巨头领袖,最终共有125人上榜。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领导人埃隆·马斯克遥遥领先(23%),随后是杰夫·贝佐斯(10%),马克·扎克伯格(6%)和史蒂夫·乔布斯(5%);最受人崇拜的女性领导人是谢丽尔·桑德伯格,她的总体支持为1%,而在女性受访者中的支持率达到5%。 完整的调查结果报告 上文重点介绍了十几个调查结果,实际上,此次调查产生了许多有趣、令人惊讶且并非显而易见的结果。查看下文了解全部结果,例如公司使用过渡贷款的频率,多少创始人相信他们将在十年内继续担任CEO等等。调查同时还对700多位受访创始人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 领导人方面 1.你们公司拥有多少名创始人? 2.如果您有至少一名共同创始人,您如何描述你们之间的关系? 3.您觉得10年后您还会担任CEO吗? 4.如果您并未获得成功,那么您觉得原因会是什么? 市场方面 5.现在是成立公司的好时机吗? 6.如果您计划现在成立另一家公司,那么您会选择同一个行业还是不同的行业? 7.科技公司是否身处泡沫之中? 8.您是否曾经出售过任何所持股份? 公司收益方面 9.您更看好公司成长还是公司盈利? 10.相较于一年前,你们公司的资金消耗率有何变化? 11.您是否认为控制资金消耗率是一项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事项? 12.您认为多少年后公司才会实现盈利? 员工聘任和解雇方面 13.未来一年内,您认为你们公司将雇佣多少人? 14.你们公司的招聘计划是提前完成还是未能按时完成? 15.哪次高管招聘工作最为困难? 16.去年你们公司是否进行过缩编或裁员? 薪酬方面 17.你们公司对员工出售二级股有何政策? 18.员工离职后有多长时间可行使期权? 19.你们公司的中层工程师能够获得多少股权? 20.你们公司的中层工程师收入如何(工资+奖金)? 办公室和公司文化方面 21.今年你们公司办公室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是多少? 22.你们公司非管理层员工的平均留任期为多少年? 23.您认为公司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24.大多数员工的下班时间为几点? 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 25.你们公司是否有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战略? 26.去年你们公司是否进行过关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内部或外部讨论? 27.你们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男女比例如何? 28.整个公司的男女比例如何? 融资方面 29.你们公司的上轮融资属于哪个类型? 30.你们公司上轮融资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31.最近一轮融资资整个流程花费了多少时间? 32.上轮融资中与多少家公司进行了洽谈? 33.上轮融资中,最终募集金额多于还是少于预期金额? 34.你们公司是否进行过过渡融资? 35.未来一年中,您认为募集风投机构的资金会变得困难还是容易? 36.您认为未来一轮融资是否非常困难? 退出方面 37.如果你们公司计划上市,您认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IPO(首次公开募股)? 38.同现在相比,未来18个月内…… 39.未来一年内,初创企业并购案例会变得更多还是更少? 40.您有多大信心将公司打造成十亿美元级公司? 投资者方面 41.您认为在过去数年中,权力总体是掌握在企业家还是投资者手中? 42.您认为在未来数年中,权力是会掌握在企业家还是投资者手中? 43.选择主要投资者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44.主要投资者提供的帮助是否满足了您的预期? 受访者方面 45.您是公司CEO还是创始人,或身兼两个角色? 46.您的公司总部位于哪里? 47.您的公司成立了多长时间? 48.您的性别? 49.您的年龄? 50.公司如今拥有多少名员工? 51.下列哪个领域最为契合您公司的经营类型? 52.你们公司最为关注何种平台?
    创始人
    2016年12月09日
  • 创始人
    史玉柱:我被马云说服了,伟大的公司一定要「引狼入室」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期,投投接着跟你聊创业失败的总结。既然谈创业失败,就不能不提到史玉柱先生,他曾被媒体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早年,史玉柱先生凭借巨人汉卡和脑黄金迅速飞腾,然后因巨人大厦而迅速坠落。几年蛰伏后,又依靠脑白金和《征途》重新崛起。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成功是失败之父,失败是成功之母,创业者应该少去听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报告,相反多看看创业失败者的经验会更有收获。 今天,投投就和你分享一篇史玉柱先生的创业感悟,文中他将自己这20多年的创业思考系统且实在地总结出来,或许这正是你需要的。 1、创始人要亲自抓细节 本次我结合巨人的创业经验,聊聊自己对创业的体会。 1989年,我刚创业的时候,当时没有互联网,什么都不懂,不像现在18岁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28岁见到的东西都多,但是我们为什么一炮就能打响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自己亲自去抓最重要的细节。 公司初创时才两个人,我再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开始自己研发软件,当时叫M-6401,其实就是现在的一个Word,但是功能没有现在这么强大,在当时还是挺不错的。软件研发出来后,我每天都会修改,要把这个软件改到极致,用起来很方便。然后我就尝试向很多机关推销,因为当时就机关有电脑,于是我就总结出一套能说服他们的理由,把说服他们的理由提炼出来写成广告方案。 因为每个细节都是我自己抓,抓得比较到位,就觉得我是会成功的,要有这种感觉,一定要把自己感动,认为我这个工作做得太好了,这样才行。因为每个人都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当你自己觉得还可以,其实肯定拿出去还不行,只有当自己把工作做到自己都被感动了,这时候才可以。 2、同一时间只干一件事 一个企业家,一个领路人和一个团队,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了之后,对自己是最认识不清楚的。巨人当年取得了成功之后,我的团队——主要是我,开始觉得自己本事挺大的,想做的事真就做成了,于是便认为很多事情我都能做成,所以开始做很多生意,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下就做了十几个行业。 当时我去美国发现一种特别好的口红,这种口红喝茶的时候不会印到茶杯上,我把它引进到中国来。在传销还不算违法行为时,建立了传销部,建好之后传销就变成违法的了。自我膨胀、自我陶醉的结果就是巨人要倒闭了,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当时我的团队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把所有的产业归拢到一起,取了一个名字叫百亿计划。把所有的产品集中在一起去打广告。那时的自我膨胀让我不去抓细节,不在乎广告是否能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对他有什么帮助,能给他带来什么,仅打知名度。后来在打形象广告时出问题了,被国家工商局叫停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可笑,那时候自己不到30岁,不知天高地厚,所以巨人到了维持了两三年就走下坡路了。这段时间最大的教训就是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你最好只做一件事,另外就是在企业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切记不能去做多元化的业务尝试。 对待你的副手同样也是,如果说这个人管营销,你就让他管营销,不要插手研发;如果这个人管研发,就不要让他插手营销。这段时间最核心的研发环节创始人还是需要亲自参与。一个人精力有限,一定要聚焦。 3、当断则断 当公司已经不行了,当时我还不舍得放,还想去借钱去找生产资金,生产然后去打广告,在队伍建设方面还要去投入。 巨人大厦到处去找人想办法引资,所有的这些努力,我们差不多努力了9个月,1997年1月份到9月份,从下雪天一直到秋天的时候,一直在忙忙碌碌。我那时候还整天到处飞,美国就飞两次,美国有人说投资,跑过去了,一去发现是骗子。 这时候,自己不敢面对现实,当时我们累计有20到30个项目,每个都想去保。刚摔倒的时候,如果保一两个项目,那一两个项目还有可能保下来,但每个项目都想保,到最后其实是一个也没保住,包括巨人大厦。 这里,我也给你一个建议——当你发现自己的一个项目,销售趋势不行了,连队伍也快不行了,不管有多大损失,赶快把它砍了,当断要断。 4、公司要「引狼入室」 这些年下来,我对团队管理也总结了一些认识。 我曾跟马云探讨过几次「兔子」与「坏人」的问题,争论焦点是:究竟「兔子」对公司危害大,还是恶劣的「坏人」对公司危害大?最终,我被马云说服了,「兔子」对公司危害更大。因为「坏人」有「坏人」行为表现,周围的人能擦觉,会警惕、提防他。大家有了提防,他造不成太大危害,或者造成的危害是一时、短暂、一次性的,危害不持久。 为什么「兔子」对公司危害更大?「兔子」人缘好,讨大家喜欢,但它不出业绩;「兔子」最爱繁殖,比谁都爱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类,生出大量「小兔子」,形成「兔子窝」,霸占着岗位、资源和机会。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 为何要在巨人施行「狼文化」? 「狼文化」在中国企业中最早是华为提出来的。1989年我在珠海创业阶段,就关注华为。我觉得华为走到今天这么牛,它有两个核心:一是华为创始人的决策牛,这点我跟任正非有很大的个人差距;二是华为的「狼文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 成功的企业,嘴里不一定说,但骨子里多数都是「狼文化」,比如三星、阿里、腾讯,都是如此。他们把对客户的研究、了解,结合自身长处,发挥到极致。如果是一帮「兔子」做产品,才不会去想这些呢。 百度近年也开始呼吁「狼文化」。所以只要伟大的公司,没有不是「狼文化」的。「兔子窝」文化肯定要失败的,尤其搞互联网,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是「狼文化」,肯定是死路一条。 「狼文化」具备这四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有危机意识。 狼都怕饿死,狼运动量大,消耗高,它们总担心自己饿死,危机意识特别强。高速发展的公司一定有危机感。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三星也有类似的危机企业文化。 但兔子没有危机意识,每天都乐呵呵,兔子生活在草丛里,很可爱、很欢乐。能活得久的企业都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活不久;安全感要不得,只有活在危机意识之中才能真正拥有安全感。 第二大特点:鼻子尖,嗅觉灵敏。 狼善于寻找、发现市场机会。狼鼻子迎着风抽动,时刻利用它的尖鼻子在寻找机会。如果放在我们游戏研发工作中,对比看我们做游戏,是否找到好的游戏类型?是否找到核心玩法?是否找到玩法中的亮点? 我们的日常工作,不是简单靠上级分配、安排工作,是自己找到工作亮点与突破机会。兔子鼻子不灵敏,不会找机会,它很可爱,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它的眼睛也不行,整天红红的。 第三大特点:自发性进攻,不屈不挠。 一旦发起进攻,不用头狼教育,进攻是它们的本能。不怕困难,不达成目标不罢休。兔子不一样,没有进攻性,活一天算一天,容易满足,每天吃吃草,更不存在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四大特点:团队合作。 狼靠群体,团队,配合默契。狼群追一头牛,跑得快的负责前边堵截,靠左边的从左边包抄,靠右边的从右边包抄。这都不是头狼下令的,狼的本能里就有合作意识。我们工作中要发挥这种精神,主动配合,不相互推托。搞一款产品涉及到很多部门的配合,只有都像狼一样合作才能做成。 优秀的CEO一定是要把「兔子」赶走,把股票分给「新狼」的,具体怎么做呢?可以参考这四种方法: 方法一:进行思想改造。 我们不当「老兔子」,要当「头狼」。转不过来的「老白兔」,请你去其他公司的「兔子窝」。我们要多吸收年轻、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把门开大,招揽狼性人才。 去年员工大会我提到过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 Cell,才168人,一年12亿美元利润,他们这168人都是「狼」。我也要大量找「狼」,有多少要多少;「兔子」有多少赶走多少。如果我们能找到168头「狼」,所产生的贡献一定大于1680只「兔子」。 方法二:促进人才的良性流动。 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人不在多在精,人越少越好。上次我们去Super Cell,给我们演示游戏的小伙不到30岁,当时演示的游戏是2个人用2个半月做出来的,现在这游戏全球排第一。手游研发要轻,如果团队超过7人,很难做成。 7个人以上的团队效率也低,喜欢相互推。我记得《征途》刚成功的时候,人不多;成功之后,各部门都喜欢堆人。「老白兔」喜欢繁殖「小白兔」,喜欢养人。 方法三:将利益与成绩挂钩。 团队人少了,就给涨薪留出大量空间。把腾出来的工资,加给留下来和新进来的有狼性的人。我也不希望靠节省人力成本来提高公司利润。我要把「兔子」都赶走,把利益分给「新狼们」。「新狼」包括公司从「兔子」变成「狼」的老人,和从外界吸收的新人。「兔子」别想在我这混3年,拿不到股票。 做不出贡献的,给你一股都是浪费,这是我的基本思想。还有要赶走「老白兔」,把这部分股票再发到别的「狼」身上。把「兔窝」变「狼群」,核心是把每头「狼」的利益与公司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狼性。 方法四:开始强制执行末位淘汰制度。 每个季度搞一次,直到我们团队闻到狼味为止。不要怕媒体误读为公司在裁员。感觉现在闻去,都是兔子味,我的标准是,要狼不要兔子。 但在「狼」还不够多的时候,「兔子」太多不行。所以要加强流动性,把门打开,把有活力的「狼」引进来,让大量优秀年轻人进来,优胜劣汰,「引狼入室」。 5、慢一点 下面我再谈点投资上的教训,我在投资上交过学费,也有成功的地方,投资方面控制风险往往是第一位的。从事投资类的企业它的负债率很关键,像巨人大厦倒掉前期,我们的负债率非常高,我们后来搞脑白金的时候,我们负债率是0,不需要银行贷款,要钱我在市场多卖点钱就来了,征途也是不负债的一个企业,搞投资多少会负点债,一个企业负债率不能太高,太高真是要出事的。 过去十年中国的著名企业家,被抓起来的,坐牢的,最知名能找十几个,一般都加上能找到50、60个,他们每个人坐牢的理由不一样,有金融欺诈,各种罪名,你仔细看,它的本质就是资金链条断了,资金链条一断在我们国家的现行法律上,撞一条就进去了,这些人出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金链绷得太紧,负债率太高,我们作为一个员工,有钱了,我要搞点投资,杠杆还是要少用,我用过杠杆,还是挺危险。 企业成功不是靠赌出来的,杠杆太高就是赌博了,负债率低一点,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会安全。所以搞投资,最大的教训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负债率,控制自己的杠杆。
    创始人
    2016年11月08日
  • 创始人
    里德·霍夫曼: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创始人? 编者按:本文由投资人萧大爷(微信号xiao_grandpa)发布。欢迎指正,欢迎加微信交流,转载请注明“萧大爷说”微信订阅号。   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著名的“Paypal黑帮”的核心创始成员,也是领英(LinkedIn)的创始人(2011年上市,现市值超250亿美元),还是硅谷知名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了Facebook),被誉为硅谷的“人脉之王”。两段极为成功的创业经历,让Reid对初创公司从0到1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有最深刻的体会,而对于初创公司创始人可能面临的选择困境,Reid也亲身经历并感同身受。在硅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与斯坦福大学共同设立的公开课“CS183”上,Reid对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创始人提出了他的观察和观点。   1. 现实中,优秀的创始人并非全能超人,而是善于发挥自己强项的平凡人,修正认知是第一步 对于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如Steve Jobs, Bill Gates, Elon Musk, Mark Zuckerberg, Jeff Bezos等),媒体和社会总倾向于把他们描述、臆想或推崇为全能型超人,似乎创业的每一面都擅长:既精通技术、产品,又通晓战略、管理,还懂得融资、投资等。媒体“造神”般地树标杆是为了博取社会的眼球,大众被吸引则更多是源于好奇,而创业者受此认知的影响纷纷模仿和追随,甚至有些投资人也以此用来评价创始人的能力。   Reid举了个例子,说他早年创业时(Reid差不多50岁了,早期创业是20多年前)看到过一篇媒体报道,标题大概是《比尔·盖茨,那个比爱因斯坦更聪明的人》。文章的标题非常抓人眼球,但却很缺乏基本理性认知。Reid反问到,比尔·盖茨很伟大,很有成就,很有影响力,积累了全球最多的财富,但这一定就意味着他比爱因斯坦更聪明吗?这是典型的以物质成就作为价值评价体系基础的错误观点和导向。在浮躁的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才有利于创始人和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现实中,优秀的创业者应该是这样吗?Reid非常明确地指出:对创始人的超人形象的认知和预期是错误且不真实的,没有任何创始人可以在所有方面都擅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弱项。所以,Reid首先希望纠正大众对优秀创始人的错误认知和预期,实际的情况应该是: (1)所有优秀的创始人都是平凡人,而每个平凡的创始人只是把自己独到且擅长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没有谁是全能型天才,没有超人; (2)平凡人都是从解决一个个平凡问题开始的,成功的创始人都是在不断遭遇问题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挑战中积累和成长的; (3)此外,优秀的创始人与性别、年龄、种族都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 所以,回归真实和平凡,除去浮夸和功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是成为一个出色创始人最重要的一点。   2. 优秀的创始人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有共性和特质 创业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出色的创始人一定是勇于直面困难,善于获取和分析外部信息,并坚持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Reid从他过往的经历中总结了创始人在不同阶段需要直面的挑战: 心态和状态上:是否有足够决心和毅力?是否有足够自信、领导力、执行力? 战略上:是否有足够视野和格局?是否有足够棒的创业主意?方向感怎样? 战术上:是否有清晰的发展策略?对时间窗口的把握是否准确? 团队上:团队如何搭建和招募?如何保持强执行力?激励是否合理?沟通是否通畅? 产品和技术上:产品是否专注?设计是否吸引用户?用户数据和分析?如何增长? 市场和营销上:对外部竞争是否充分了解?市场敏锐度?营销如何突破? 运营和管理上:风险如何把控?危机如何处理?遭遇困境如何转型?法律风险? 估值和融资上:估值是否合理?融资节奏如何把握?何时IPO?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Reid指出,不管是从创业角度还是从投资角度,创始人都不是在进行一场全能比赛,也不必争当“全能冠军”。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创始人在以上所有方面都可以score high。那么哪些特质和要素才会成就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和出色的创始人呢?   Reid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核心: (1)互补的联合创始人团队才有可能形成凝聚力,也才可能产生爆发力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某个创始人只是在某一些方面有突出的能力,而如果某两到三个联合创始人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互补、互信、互进的合作关系,才有可能各施其力,各补其短,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   (2)有优秀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优秀的适应能力意味着良好的包容、沟通、分工、协调能力,特别是在联合创始人之间。而学习能力则意味着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持续敏锐度和反应能力,Reid特别强调一个概念“无限学习曲线(infinite learning curve)”,告诫创始人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落在最终实际的执行力上。   (3)在创业地的选择上有战略考虑 创业地的选择似乎不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特别关注或强调的问题。但作为“硅谷人脉王”,Reid则认为创业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创始人和创业公司获取人力资源网络的能力,所以具有十分显著的战略重要性。举个例,有些创业企业可能侧重销售,属于人力密集型商业模式(如当年的Groupon),就不应在类似硅谷这样技术人才聚集的地方创业,而应该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地方创业(所以Groupon当年的总部在芝加哥)。而在国内,创业氛围最浓的两个城市当属北京和深圳,特别是北京,聚集了各类型优秀的创业者、一流的技术团队、和几乎所有Top Tier的VC资本,同时,这两年杭州和成都也是技术创业公司纷纷涌现和聚集的城市,而上海则可能更适合电商、餐饮行业的创业。   (4)看待问题有独特的视角 优秀的创始人常常看问题的角度与周围人不一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甄别一个人见解是否真正独特(而非疯狂)的核心,不在于其在大众一片反对声中坚持己见(固执和偏见),而在于其陈述见解中如何与众不同(理性和洞察力),重点在于创始人在哪些方面比大众知道得更多、理解得更透、揣摩得更深。   (5)是真正的创业公司领导者 优秀的创业公司领导者,不仅懂得如何高效委派工作,更能自己亲自上阵独挡一面。只知道委派工作不自己实干的创始人,是干部不是领导;只知道自己干不懂得委派工作的,是螺丝钉而不是扳手。   (6)在创业路上,既懂得何时坚持己见、又懂得何时灵活调整 很多时候,创始人们被建议应该保有远见、在遇到与周围意见不同时坚持己见、在逆境中前行;另一些时候,创始人们又被建议要看数据说话、听用户意见、保持灵活战术、随时调整方向。怎样才能既懂得何时坚持己见又懂得何时灵活调整呢?Reid认为,核心首先还是创始人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和投资发展策略,同时在创业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与外部资源的交流互动,能对原有的认知不断反思、梳理和修正,及时明确其判断基础是否已发生根本或者重大转变。如果没有,则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应坚定前行;如过有,则应及时作出灵活调整。   因此,优秀的创始人懂得自信和谨慎之间的平衡、远见与现实之间的调整、冒险与风控之间的选择、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取舍、外部和内部资源的整合。
    创始人
    2016年07月22日
  • 创始人
    创始人不懂技术怎么管开发者? 编者按:很多创始人都不懂技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公司做大做强。关键是要掌握外行管理内行的技巧。Alex Blott 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伟大的技术创意任何时候都能触动人心,但是如果你不懂编码的话要想把创意变成现实就很困难了。第一个难题就是在没有技术背景的情况下管理开发者。 因此,许多非技术创始人总感觉自己和成功之间有一道障碍。本文的目标就是帮你打破这道障碍,让你不用学写代码也能有效地管好开发者。 开发者跟其他员工有何类似之处? 开发者跟其他员工当然有不同之处,但是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同样重要。 首先,他们会对你的信任投桃报李。你给开发者布置一项任务,然后让他们独自完成。老是盯住他们的进度会被视为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任的表现。这会影响他们的信心,导致失去对工作的热情。 其次要倾听他们的反馈并跟他们互动。我们都跟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共事过。这造成了关系的紧张并会打击士气。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关系破裂和内耗不断。 如果你认为开发者的意见不对,提出异议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要保证你考虑到了他们的情况,并且让他们也理解你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 开发者跟其他员工有何不同? 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比你更在行 如果你招到的是最好的人(你也绝对应该找这样的人),那你就不要指望学几个月编程就能达到他们的水准。去了解一些术语是有用的,但是如果编程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的话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学写代码了。 这可能是你第一次管理这样的人—他们的工作你自己干不了,不过如果你的公司要发展的话,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NerdWallet 的联合创始人 Tim Chen 是一名不知道怎么编程的金融分析师。他感兴趣的是为自己寻找最好的信用卡,并且专注于收集能帮助他和别人赚最多的钱的关键数据。 正是这种专注让他维持着对公司的价值,并且看着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到 150 人。 问题含糊答案也会糟糕 要精确。比如要说 “大 20%” 而不是 “更大”。跟开发团队交流的时候要尽可能具体。 如果你要跟开发者讲述你的大致愿景,语言宽泛一点不要紧,这样的语境是重要的,也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你要对功能或者设计直接给予反馈的话,内容空洞的语言或要求会令他们沮丧。 比如说 “我们能不能让注册流更顺畅一点摩擦少一点?” 就是空洞的要求。相反你应该这样提要求:“注册流有 4 个步骤,我看最多 2 步就行,应该去掉一半的字段,尤其是地址、公司名称以及电话号码字段。” 他们讲不同的语言 过一段时间你会明白这一点的,至少懂一点,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理解的。刚开始的时候要多听少说。开会期间如果你听不懂要停下来,让开发者再解释一遍。 在解释话题的过程中回答问题要比下次开会再重复一切好得多。 Groove 的 Alex Turnbull 就非常强调按照个人和开发者都能理解的方式来组织思路。像 Wireframes 这样的原型工具,简单的视频,甚至一支笔一张纸画出来的草图对于开发者理解来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是很有价值的沟通工具,你应该用好它们。 通常他们不关心钱 大多数开发者想要钱只是为了不用再浪费时间去考虑钱的问题。开发者希望有足够的钱来保证必要的生活条件,让生活过得舒服一点。 除此以外他们一般就不太关心钱了,除非有了家庭。对开发者的需求很旺盛,这些人知道自己随时都可以拿到更赚钱的工作。 但是开发者往往更容易受到解决复杂问题和有趣问题的激励。这个行当工资对不起工作是出了名的。相对于按分钟收费的做金融和当律师的,显然开发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开发者愿意免费做开源项目的原因—这在银行或者销售等职业那里是很难想象的。 如何管理开发者 让他们自己投身于技术挑战 Tim Westergren 就 Pandora 的起源做了一个很好的演讲。在谈话里面,他说到了在寻求融资期间说服开发者免费打工的事情。 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考虑到他的开发者本来可以到别处去(在有钱的前提下)解决类似挑战的。 Tim 之所以能让他的开发者免费打工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顶级的开发者在自己想去哪里工作方面有那么多的选择。 也就是说,除了挣够生活所需的钱以外,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解决有趣的、有挑战的问题。这就是确保你的开发者真正投入到自己工作当中并对此兴趣的重要性所在。 Pandora 的例子比较极端,但它也表明了开发者是可以免费打工的,如果他们对面临的挑战和愿景抱有强烈信念的话。 当然,他们可能还握有公司的股权,所以这么做也并非完全的利他主义,但与此同时以为太多的开发者面临这样情况时会坚持待下去很久也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你的开发者是忠实信徒的话他们会是你最好的员工之一。哪怕他们做单调枯燥的工作,比如调试、QA 测试,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属于所信仰的东西的一部分。 那怎样才能让开发者投资于你的公司呢?方法有很多,但最好的是下面 3 种: 说明他们每天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跟他们的核心价值和信仰是如何的一致。 让他们对公司愿景感到兴奋(打鸡血),说明你正在做的工作为什么重要。 用股权来激励他们。(附注:招聘新的开发者时让他们在股权多 Diana 工资少点和工资多点股权少点之间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工资多点那可能就是对方对公司信心不足的迹象) 想办法增值,让他们的生活好过些 开发者不是在真空下工作,他们需要外部资源,这是你可以增加价值的地方。也许他们继续工作前需要别处的数据集,也许他们在等住设计,这些都是机会。 要尽快为他们极力争取到所需。要显示出你对他们的成功是有投入的,愿意为他们扫除障碍,让他们的工作简单一些。 初创企业是很乱的,所以他们需要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你表现出对他们的成功的关注越多,他们对你的忠诚度就越高。记住,他们几乎永远都会受到其他公司的青睐—不要给他们受到诱惑的机会。 不要突击开会、少打扰开发者 你的开发者什么时候想开会都应该可以马上开会。这并不意味着你总得放下手上的事情跟他们说话,但你应该试着这么做并确保你尽力了没有成为阻碍。 但反过来你要避免突击开会。这包括所谓的 “快聊(quick chats)” 或者从他们办公桌旁走过 “签到” 一下。这会破坏开发者的生产力。 这些小规模的接触看似无伤大雅但却会妨碍开发者进入最佳工作状态。除非情况紧急且非常重要,否则不要打扰他们。 这是因为好的开发工作需要(参见Facebook 工程师是如何高效工作的?)长时间的不受干扰。 给开发者专注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减少计划的会议。确保每天开一次站立会议让开发者可以说说进展和受阻情况。 你还可以每周开一次 1 对 1 的会议,让开发者可以自由讨论对自己重要的问题—与工作有关或者无关都可以。 Ben Horowitz 对 1 对 1 会议由更多的细节指导,不过记住这应该对所有员工都进行而不仅仅是开发者就行。通过这样的会议你可以了解更多对他们个人有影响的问题,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需求和反馈要明确 《Managing the Unmanageable》作者 Ron Lichty 和 MickeyMantle 关于好的需求有句话说得很好:“没有需求或者设计的话,编程就是给空白文本文件增加 bug 的艺术。” 好的需求是可衡量的、明确的、敏捷的。坏的需求是没有限制的、含糊的、会让你的开发者沮丧到没完没了的。比方说:“让页面加载更快点” 就是定义不明确的需求。相反应该这样 “页面限制加载需要 3.5 秒,我们得降到 1 秒钟。” 形成一些核心知识 你可能没有时间充分学习编码,但学点基础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加速会议进程,帮助写需求,让你可以了解过程。 不确定自己有时间?看看对 Brian Chesky(Airbnb 创始人)的采访,里面他谈到了自己是如何专注于学习关键文字来加速学习的。 通过聚焦在一个优秀资源(管理方面他提到的是《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上,他得以削减了很多的学习时间来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 不过他警告说一定要选好资源:“如果选错了资源,你学到的东西就是错的。” 要坦然接受控制感不那么强 作为非技术创始人,感觉自己对业务的某个关键领域缺乏控制和洞察自然是吓人的。但你必须学会接受这种感觉。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你不可能做完每一个人的工作,你再有才也不能。 哪怕像扎克伯格、盖茨以及 Elon Musk 那样著名的创始人也不能。他们是才华出众的 CEO,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做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甚至直接下级的也不行。 关键是招聘流程要做对,然后管理好结果和文化—而不是过程。具体可以看看 Ben Horowitz 的招聘主管:如果你没做过一项工作,如何找到做得好的人? 每一位 CEO 都得接受这样的事实,尽早习惯跟开发者打交道是你管理那些干你干不了的事情的人首先要面对的事情之一。 招好人,明确要求,让你的开发者投身于你的愿景。这是确保非技术创始人管理好开发团队的最好办法。 本文编译自:gigste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6410.html
    创始人
    2016年04月27日
  • 创始人
    不想创业失败?《赫芬顿邮报》创始人有秘诀 根据阿里安娜·赫芬顿 (Arianna Huffington) 的说法,睡眠不足是造成初创企业创始人失败的罪魁祸首。 阿里安娜在赶着飞回纽约的途中通过电话告诉我,“ 这是一种创始人迷思,如果你是一位创始人,那么你就没法获得足够的睡眠。事实上四分之三的创业公司都失败了,而如果他们的创始人能够有更多的睡眠,也许这些公司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想要获得更多的睡眠不是什么难事。这也符合 7 到 9 小时的睡眠时间推荐,此外则是工作、饮食、锻炼、恋爱和社交活动,而对于创始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帮助羽翼尚未丰满的公司成长上。 在阿里安娜眼中,睡眠是“不可以协商的”——为了证明这一点,她邀请我去她位于曼哈顿价值 800 万美元的睡眠天堂去睡觉(其中还包括一个热水澡,各种蜡烛和柔软的枕头),以获得身心亟需的放松。 好吧,确切地说邀请的不是我,而是赢得她 在 Airbnb 上比赛(现在已结束申请)的幸运儿。 我在最后期限之前提交了申请,如果我赢得了比赛我会告诉大家(据说我会和卡拉·斯韦什 (Kara Swisher) 展开竞争),但可以看到出,阿里安娜对于我们缺乏睡眠这件事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她都愿意让陌生人(和无家可归的记者)到她家的卧室里睡觉。 不过阿里安娜插手睡眠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几年前,阿里安娜就 想在 TechCrunch 配备一个“小睡间”。《赫芬顿邮报》和 AOL(TC 和《赫芬顿邮报》的母公司)都有休息室。听上去很美可是从来就没有在这里实现。 人们告诉我,我不会想要在 AOL 的休息室里小睡,因为大家把这个地方用作了“别的事情”。 但是,这位《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表示,我们工作时间如此之长,牺牲掉了睡眠时间,这会损害到美国的利益。 她很快就说出了 6 位在去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倒下或是深受其害的高管,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 奥斯卡·穆诺兹(Oscar Munoz)和摩根大通公司并购业务负责人 吉米·李(Jimmy Lee)(意外去世)。 几年前,这位《赫芬顿邮报》创始人自己也 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 ,这也导致了她在睡眠问题上的执着。 “现在许多科学结果都毫无疑问地证明了,睡眠不足会影响我们健康和生产力的各个方面,”她如此告诉我。 对于一个有名气又富有的首席执行官,说起这些当然很容易,但对于这个世界众多的普通员工来说,充足的睡眠更像是一件奢侈品。 而且,还有很多的成功高管 不需要多少睡眠 的例子,其中就有杰克·多西 (Jack Dorsey)、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 这些人是具有独特基因的“ 不休息的精英 ”,极有可能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个秘密空间实验室。但是,根据 科学解释 ,我们大多数人的确需要用我们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睡觉,以便正常地工作生活。 阿里安娜似乎在硅谷精英圈中取得了进展——她最近 将睡眠理论灌输 给了 Uber 的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不过你不必通过赢得一场比赛,或是成为一位成功的创始人,才能在这方面获得帮助。阿里安娜的新书《睡眠革命》(The Sleep Revolution)就向人们展示了应该如何睡得更好。 她给出的是显而易见的建议——下午 2 点之后不要摄入咖啡因,保持卧室昏暗和安静——不过这就像是健身和健康饮食一样,我们很多人就是不去做。 此外我们还要做一些牺牲——卧室里不能放科技产品,不可以在睡前看完 Netflix 上所有广受好评的剧集——阿里安娜告诉我,她只会看一集《纸牌屋》,因为睡觉才是重要的事。 不过,也许这样你就会思路清晰,而你的创业公司也就不会倒闭。   题图来自: C2 MontréalFollow/Charles William Pelletier/Flickr 在 CC BY 2.0 协议下授权 翻译:曹木 来源:techcrunch
    创始人
    2016年04月21日
  • 创始人
    Zenefits 创始人兼CEO 出局,COO接替新CEO ,超高融资酿下苦果 Parker Conrad,作为2015 增长最快的独角兽之一的 Zenefits 创始人兼 CEO,正式从公司出局。 在 Parker 的掌舵下,Zenefits 的财政收入没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正在接受美国监管部门的调查,可以说有点被公司扫地出门的感觉。接任的 CEO David Sacks 在向员工解释原 CEO 离职的内部邮件中表示,Conrad 是因为合规管理意识的缺乏而出局。 ''实际情况是,公司内部的各种流程、控制和法律风险的规避都在执行力上有些问题,甚至有些决定是错误的。'' Zenefits 主要的产品是 HR 相关的各种云服务,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其主要收入的来源是面向其客户的保险业务。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让未经授权的销售人员非法成为保险代理人,销售医疗保险,这一举动就引来了监管机构的调查。 随之而来的便是 Zenefits 在 2015年 未能达到自己定下的 1 亿美金的营收,这个消息也是 Conrad 确认的。而 1 亿美金这个数字也是 Zenefits 在之前能够收到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上一轮他们获得了 5 亿美金的融资,估值达到 45 亿美金。 但在其营收没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Zenefitsd 投资者之一的 Fidelity 在去年9月 对这家公司的估值仅为拿到融资时的一半。 ''拿到授权''是新 CEO David Sacks 在内部邮件中提到的关键词之一,他强调之前的公司文化已经不太适应现在这家受到高度监管的公司了。这封内部邮件非常的直接的在职责 Conrad 的各种行为。 在成为公司 CEO 前,David 是 Zenefits 的 COO,同时也是一位投资人,经它手最明星的项目毫无疑问是 Paypal,这次公司高层的变动也让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了董事会,包括鼎鼎有名的 Peter Thiel(Paypal 合伙人)。 原创文章,作者:Mihaw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184.html
    创始人
    2016年02月10日
  • 创始人
    当公司人数突破 100 人后,创始人必须知道的 5 件事 编者按:本文是 Christine Tsia 在 Medium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Christine,Tsia 曾在谷歌和 YouTube 等知名公司工作过,后来她联合创办了非常著名的创业加速孵化器 500 Startups。在本篇文章里,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享了当公司规模超过 100 人的时候,公司的创始人必须要注意的 5 件事。前不久,500 Startups 的全体公司成员在冬季度假旅游胜地 Puerto Vallarta 召开了公司年会。事实上,我们的团队成员分散在全世界的 20 多个国家,因此举办这样一个全公司的大 Party 是一件让人非常难忘的事情。 在年会的这几天里,我有很多意外的发现和收获。很多之前从没没见过面的同事彼此间相互沟通、加强了解,为相互间思想的碰撞和日后的工作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时机。大家还自行组织了很多的临时小组交流会,整个氛围非常活跃。通过这次年会,所有人都满载而归,大家都士气高涨、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再一次体会到了 500 Startups 的使命以及自己当初选择加入进来的初衷。 如今,500 Startups 已经发展成为团队规模超过 100 人的大公司了,公司成员遍布在全世界 20 多个不同的国家里,公司目前管理的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了 2 亿美金,总共投资了 1300 个项目。如过山车一样,这一路走来,500 Startups 经历了很多的起起落落,攀越过山峰,跨过低谷,也经历过痛苦,浑身的伤疤,但最终我们还是坚持走下来了。 在你的团队规模从 10 人扩至 20 人,从 20 人扩至 50 人,再从 50 人扩至 100 人甚至更多人的时候,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的角色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时候,你甚至忘了自己如今的团队规模有多么大,却依然按照当年公司只有 10 人的时候去做事。于是你接二连三地犯错,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所以你不断问自己到底是 TM 怎么回事。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分享下当公司规模达到 100 人的时候,作为创始人的你应该注意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1)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坚持公司的价值观将愈加困难 价值观是一家公司存在的根本。文化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具体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将文化注入到所有员工的日常的行为习惯中,这有助于帮你践行公司的价值观。下面是 500 startups 的价值观: 敢于冒险、保持谦卑:可以原谅错误,但不能畏首畏尾。 快速行动、敢于突破:快速迭代,迈向成功。 挑战自己、挑战他人:要 100%对彼此负责 保持多元化和包容性:多元化和包容性不仅是我们取得盈利的战略保障,也是一种道德要求。所以要拥抱多元化。 既要有趣、也要赚钱:赚钱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但赚钱的同时也要享受快乐。 一旦你的公司的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坚持这些价值观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各种问题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因此,一定要认真看待公司的价值观并确保时刻践行它,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年会的过程中,我们分享了不同的团队成员是如何具体践行公司的各条价值观的,同时还会看看我们的哪些价值观践行的比较好,哪些价值观没有得到很好地践行。(我们是在年会之前就会对公司价值观的践行情况发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要确保让公司文化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践行得比较好的员工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等等。 (2)规章制度不会毁了你的公司,它是成就一家公司的必备条件 很多人可能对公司规章制度与流程之类的东西比较厌恶和反感,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大公司里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层级森严的组织架构。所以大家担心公司规章制度与流程之类的东西会阻碍创新,拖慢公司的发展脚步。 但是事实情况与大家所想的恰恰相反。为了确保公司保持足够的敏捷灵活度,为了确保团队能推动公司最终走向成功,规章制度是完全必要的。此外,公司规章制度还有助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践行公司的价值观,让无形的价值观变成大家都看得见的行为习惯。 规章制度可以应用在任何工作中,如团队内部交流,团队开会、季度 OKR 考核、客服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团队建设活动等。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适合公司的制度流程和框架,这能够让每个员工都能各尽其职,并将各自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在 500 Startups 团队内部,各个部门的经理每周都会和所有团队成员进行一次 1 对 1 的沟通交流,确保让每个人都能对彼此负责,同时做到互通信息,确保大家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展。此外,团队之间也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彼此进行交流,每周、每月定期地分享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进度。每当 500 Startups 又进驻一批新的成员时,我们都会举办一次新成员的欢迎晚宴,我们也会邀请之前的校友们和其它社群成员参加。此外,每半年我们都会举办一次全公司范围内集体度假,让大家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彼此。 专业的运动员,他们的日常训练也不是随意而为的,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平时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训练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训练,丝毫不敢懈怠。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公司的日常管理。 (3)学会授权 作为公司创始人,随着公司的发展,你的角色定位也要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变。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了。学会授权可能是公司创始人最难做到的事情了。然而,只有做到对自己的团队授权,让大家在各自的工作角色中找到归属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才能将团队成员的价值最大化。 要授权,这意味着作为创始人的你必须从日常讨论中抽离出来,放心地让团队成员自行讨论并决策,你不用再过多干预了。要相信在没有你的情况下,大家同样能够做出比较明智的决策。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决策和你想的恰恰相反,这时你还是不能干涉他们,并要继续信任他们。作为公司创始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毕竟,自己去参与开发产品比整天审核公司枯燥的财务数据要有意思的多。 过度的微观管理或是对团队不授权会让你正在泡在各种事物中无法自拔,其实你的团队成员比你更擅长做你现在做的这些工作。不放手让他们去做,这会大家都没有归属感,也会削弱团队的士气。千万别成为这样的领导。 你之所以招大家进来,就要让大家做事的,而授权给大家则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插手。 (4)公司内部的各种矛盾都需要你去化解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里的人往往会拉帮结派,这些帮派可能是按职能部门划分的,也可能是按年龄大小划分、所在办公室或是兴趣划分的。只要公司还在继续招人,这些帮派团体就会陆续出现。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出现相处不融洽的情况。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团队支持上,如每周和团队成员的 1 对 1 交流、回复大家提交的报告、回答大家的各种问题,同时给大家鼓励打气,解决大家内部矛盾等等。之前,你可能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敲代码、修复 bug 上,现在团队规模大了之后,你的时间需要主要用在修复团队成员间的 “bug”(矛盾)了。这时你的工作将主要是和人打交道:招聘人、开除人、培养人。不要将这视为一个麻烦,要认真对待这些工作,让团队成员之间能相处融洽,同时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快速成长,这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很好得加以预防要比问题出现之后再想办法解决要好得多。如果你总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想办法解决,往往为时已晚。因此要多想办法避免出现此类问题,而这往往是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的帮助。防范问题于未然不仅可以让你的工作更轻松,也有助于打造一个更加和谐互助的团队。 (5)从各个角度去确保团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当谈到多元化与包容性时,我们往往会将其和种族、宗教、性别、年龄等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不同的工作方式,我们也要对齐进行包容,让大家都以各自最舒服的方式工作,从而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价值。 举个例子吧,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在那次年会回来之后,我听到有些人说 500 startups 的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然而,这种到度假胜地召开年会的方式让内向的人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不习惯站在 100 多人面前去分享、去演讲。后来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我们存在这样的外向型的文化倾向,没有照顾到比较内向的那部分员工,在这方面我们确实需要改善。在我们平日里的沟通交流里,往往也都是 “声音最大者赢”,这里所说的声音最大,其实就是那些喜欢说话、乐于表达的外向型的人,集体年会这类活动往往满足了外向性格的人们的需求,这却让那些不善表达的、性格内向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非常不舒服。 因此,在鼓励大家勇于表达的同时,你同样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照顾到内向的员工。和他们沟通可以多采用书面沟通的方式(如书面问卷、电子邮件或 Slack),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交流或是 1 对 1 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内向的人也能够去比较舒服地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如果你没有考虑这部分人的需求,你就有可能面临着失去很多不善表达但真正优秀的内向型人才的巨大风险。   6 Things To Expect When Your Company Hits 100 People Earlier this month, the entire 500 team was in Puerto Vallarta for our annual winter retreat. Given how dispersed we are, it’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o be with everyon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more than 20 countries, to be specific). I witnessed a lot of serendipity over the last few days where people would strike up conversations with a team member they hadn’t yet met in person, which would result in ideas and plans to collaborate post-retreat. Impromptu breakout sessions were formed, which were probably some of the most engaging sessions of the week. Everyone returned home on a high, invigorated and motivated to do great things. They’re reminded of 500’s mission and why they joined in the first place. Everything made me reflect on where 500 is at now — 100 team members strong, across more than 20 differen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over $200M under management, 1300 portfolio companies, lots of GIFs. The journey thus far has certainly been a roller coaster. High highs. Low lows. Severe growing pains. Tons of scars. Your role as a founder changes dramatically once your team hits 10, 20, 50, 100, and so on. Sometimes you forget how big you’ve grown and continue to act as if you’re still 10 people. You make mistake after mistake after mistake. You suffer from a severe case of imposter syndrome. You constantly wonder WTF you’re doing. Below are my thoughts on what to expect as your company hits 100 people. YMMV, but one or more of these may cause you to nod your head in agreement — whether or not your company is 100 people strong. (Maybe you’re an early bloomer) 1. Upholding Values Is HARD. Valu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mpany. Cultur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values IRL — the day to day actions and behavior. Adapt tactical cultural behavior that helps you execute on your values. (and don’t wait — this starts on Day 1) . For example, these are 500’s core values: (also discussed here) Be Bold, Be Humble. Forgive mistakes, but not timidity. Move Fast, Break Things. Iterate to success. Fast. Challenge Yourselves and Others. Hold each other accountable 100% of the time. Be Diverse, Be Diversified.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s our profit strategy & moral imperative. Embrace it. Have Fun, Make Money. It’s our job to make money and GSD, but it’s also our job to have fun. (It’s also worth noting our love of hashtags. These three encapsulate our values: #500STRONG, #500LOVE, and #HFGSD) Once your company grows past a certain point, upholding valu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is is where companies get into trouble. Thus, it’s absolutely critical to take your company values seriously and practice it everyday. In Mexico, we shared stories of different team members exemplifying each company value, as well as what values everyone felt we were doing well at and sucking at. (solicited via a company-wide survey prior to the retreat) Codifying cultural behavior can range from explicit statements, formal policies (ex. declaring a conflict resolution policy), positive reinforcement in the form of rewards/praise, and what I discuss in the next bullet. 2. Rituals Will Make Or Break Your Company. Many people are allergic to process and structure because it causes traumatic flashbacks of working at BigCo and suffering through bureaucracy for bureaucracy’s sake. (TPS Reports!) They fear that it will stifle creativity and slow them done. But to the contrary, rituals are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keeping a company nimble and setting your team up for success. Moreover, they will help you actually practice your values day-to-day and make them more tangible. Rituals are applicable to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be it team communication, meetings, quarterly OKRs, sales, customer engagement, data, team bonding events, etc. Investing in rituals, as well as solid infrastructure across the company, will do wonders for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500 team, 15Five and weekly 1:1s are channels for managers and their direct reports to keep each other accountable and share feedback. Teams regularly communicate what they’re working on via emailing weekly meeting minutes or monthly summaries. Every accelerator batch kicks off with a welcome night where we invite 500 alumni and community, and it is always a fun evening. And for the last few years, we’ve done a pretty good job committing to bi-annual company retreats in January and June. Professional athletes don’t play it by ear when it comes to practice and conditioning. They have insanely disciplined regimens and rituals which enable them to perform when it counts. The same applies to companies. 3. Let It Go. As a founder, your role undergoes a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as the company grows beyond the founders. You’re no longer hands-on with things you were before. Letting go is oftentimes the hardest thing for founders to do. But it’s critical for your team to be empowered and feel ownership over their role in order to expect high performance from them. This may mean removing yourself entirely from discussions or even offering your 2 cents unless explicitly asked. Become ruthless about delegating and trusting your team to make smart decisions. In fact, do it at the expense of your own recognition. This is often one of the toughest things for founders to do. After all, it’s much more fun to build product than to review your 2016 budget forecast, right? Micromanaging or being unable to delegate means you’re too busy meddling in things your team is more than capable of handling, and you risk driving people away because they feel demoralized about never owning their work. Don’t be that kind of leader. Doing is how your team learns. The new approach and perspective of the team is why you hired them in the first place. Let them do their job. Only interject if you see something catastrophic with the idea. 4. High School Never Ends. High school drama ends with high school, right? Wrong. As your company grows, cliques naturally form — whether it’s by function, office, age, hobbies, you name it.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and as long as your company’s hiring humans vs. bots to do work, it will be par for the course. Curiously, when humans interact, sometimes they don’t get along. A big chunk of my time is spent on supporting our team through RITUALS like weekly 1:1s, responding to 15Five reports, answering questions, offering encouragement, and helping to resolve conflict. Riffing off of #3, you may be accustomed to fixing bugs in code. Now your time may be spent fixing ‘bugs’ within your team. Your role becomes a lot more about people — hiring, firing, and firing them UP and setting them up for success. But rather than perceiving this as a hassle, take it seriously. Your team matters. Also, preventative medicin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active medicine. If you’ve waited until something manifests into a real problem to address it, you waited too long. Invest heavily in solutions (rituals!) that will prevent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 It will make your life easier, and your team will be happier as a result. 5. Approach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From All Angles. We think about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as it relates to race, ethnicity, gender, age, religion, etc. However, it’s also important to be inclusive to different working styles and find ways to bring out the best in everyone. For example, introverts and extroverts. Post-retreat, I heard feedback from several people that 500 has quite the extroverted culture, and the retreat format presented challenges for introverts who weren’t comfortable standing up and talking in front of 100+ people. It was an unfortunate realization that a lot of how we operate day-to-day is “loudest voice wins” (ex. how meetings are run, how we evaluate investments, etc) which is hugely demotivating for the many talented people who aren’t vocal. As much as you can encourage people to speak up, create rituals that also cater to the introverts. It could be in the form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ex. written surveys, email, Slack), intimate settings for feedback (1:1 or smaller groups), meeting agendas where each person is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deas or lead a topic, etc. Otherwise, you risk losing amazing talent. 6. Don’t Worry So Much About “Not Supposed To”. A line from Chocolat, one of my all-time favorite movies. Naturally once your company is big, you may start to think “I can’t do that anymore, we’re no longer a small startup.” It’s not unlike how people feel pressure to act a certain way once they become a parent — almost as if they can’t be their true selves. While you will need to change certain things about how you operate as the team grows (for example, if transparency is a core value, you may execute on that differently with a team of 10 vs a team of 100), it’s also an opportunity to break the mold. Stay true to your values and all else will follow. Don’t do things just because it worked well for Google or Facebook. Do what’s right for your company.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966.html
    创始人
    2016年02月02日
  • 创始人
    蓝领人群市场的故事很美,但落地时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编者按:本文作者徐江疆,供职于创新公园,是一位关注蓝领市场、农业市场以及城市中老年人市场的 “非主流” 天使投资人,微信号 18761790211 欢迎交流。 自从,张子陶博士发表过《白领招聘已饱和,蓝领招聘还空着呢》之后,陆续在媒体有了一些关于蓝领人群市场的讨论。作为一个对蓝领人群市场(本文中的蓝领人群是指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的制造业蓝领人群)的关注者,我非常乐见创业者积极投身于服务蓝领人群的市场中来,资本市场也对这块市场表露了兴趣和关注。不过作为一个该领域的亲历者,我还是想对许多志于在该领域创业的朋友们提个醒,也许蓝领人群市场的故事很美,但当把故事落地的时候依然有许多绕不过的坑。 大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到底怎样,未来又会怎样?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与其说是经济问题,倒不如说是哲学问题,关乎对于中国未来的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而标准答案,则要时间翻过这一页,才会揭晓。未来就像薛定谔的猫,生死未卜。 因为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蓝领人群息息相关大的制造业的前景也是难以预测。如果,那些投身于蓝领招聘的创业者,费劲千辛万苦获取了海量的蓝领人群作为人力供给,但是工厂端的招聘需求大幅萎缩,创业者要如何承受这当头一击;而致力于蓝领人群消费升级的创业者,费劲千辛万苦在蓝领人群人群的聚集区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但是却受到了工厂向海外转移、关张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导致蓝领人群也从临近工厂的聚集区四散而走,创业者又要如何面对这致命伤。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极端情况,虽然今年的经济基本面不好,GDP 增长预期的调低,PMI 一直都在荣枯值之下,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等因素都给蓝领聚集的制造业带来沉重压力,不过乐观的是根据本人上半年的观察,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中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主的聚集区域,大型企业的招工需求平稳,随着进入年末,招工需求依然旺盛,就今年的形式来看,最坏的状况似乎已经过去。但是明年的形式是怎样,依旧难以预估,毕竟市场是不可预期的。作为一个蓝领领域内的创业者,在对市场的敬畏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将风险把握在可控范围之内也许是比满腔情怀要改变世界更加重要的事儿。 隐性门槛高竞争激烈残酷 蓝领人群市场的准入门是高是低?这个问题就好像小马驹过河,也许永远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切入蓝领人群消费市场的,除了极个别的领域外,比如住房领域,的确不存在什么门槛。如果说切入蓝领消费市场的创业者面临的准备门槛和市场竞争最多是一堵长城,那么切入蓝领招聘市场的朋友们直接面临一座珠穆朗玛。每一个在该领域创业的朋友,都是了不起的登山者,你很难预测登顶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蓝领招聘是个很古老的行当,在现代文明发迹之前,从奴隶主到黑奴交易我们都能看见蓝领招聘的影子。我无意将蓝领招聘和黑奴交易比为一码事儿,相反当蓝领招聘服务主体是蓝领人群时,服务于蓝领人群的找工作的需求,蓝领招聘服务恰巧可令蓝领工作者们免于悲惨境遇同时也能够满足优质企业的用工需求。如果蓝领招聘项目服务主体是满足企业招工需求的话,我并不想从商业伦理的角度展开,从商业逻辑上来看,这样的蓝领招聘与一般的劳务中介并无差别,即便从招聘方法上引入了互联网,又与 58 和赶集的蓝领招聘区分度不大,并且蓝领人群的用户体验度仍然难以提高。毕竟蓝领人群的找工作的需求,与企业的用工需求是不一样的。 但是不管是服务哪个主体的蓝领招聘项目,只要切入了蓝领招聘市场,都必然会动到传统劳务中介的奶酪。毕竟招聘服务无法创造招聘需求,只能满足招聘需求。任何一方的介入招聘市场,都没有办法做出一块招聘市场的增量蛋糕,都是从招聘市场的存量蛋糕上切下一块,也就是对招聘需求资源的再分配,同现存的劳务中介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坦诚地说,对于蓝领招聘项目来说如果服务主体是工厂,帮助工厂解决用工需求,那么面对线上 58 赶集的流量竞争,面对线下的劳务中介都是直接竞争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切入招聘渠道都很不易,更是遑论拓宽渠道进行复制了。这也许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蓝领招聘难以复制的一个原因。但如果服务主体是蓝领人群,满足他们找工作的需求,虽然对接的依旧是企业,还是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问题。不过从商业逻辑上来推导,在保证蓝领人群体验度的情况下,是可能将原本出于竞争关系的劳务公司变成招聘企业下游服务商的。在保证用户粘性的前提下,形成了这样的服务链,复制的意义也就得以显现。(如果以上论断有误,欢迎前来打脸) 用了这写篇幅来说蓝领招聘,其实我还是想对任何想要切入蓝领市场的创业者提一个醒,首先不要高估竞争对手的商业道德,其次不要低估竞争对手的竞争手段。市场既不因创始人有着高尚的商业道德而降下了准入的门槛,也不因创始人怀抱着普世的情怀就减弱了竞争的烈度。 管理指标流于虚荣指标 任何一家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会设定自己的商业模式,对未来的收益、支出以及用户增长数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在没有执行落地前这些都只是空手画出的大饼。衡量一家初创团队的好坏,画大饼说故事的能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指标来衡量的。 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在设计自己增长模型的时候,都会采用 “AARRR” 的漏洞模型,具体模型我不再赘述。模型内涉及的 5 个环节,简单地说就是:1.流量获取,2.流量激活,3.流量留存,4.流量变现,5.流量再次传播。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一定会涉及到这 5 个环节。当然因为公司的性质不同,每个环节的侧重也都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个公司的增长引擎是不同的。自然地来讲,每家公司衡量自己的产品的核心指标也是不尽相同的。 举例来说吧,有一些想做蓝领招聘的创业者想从先从社交的方向切入。根据去年流行的降维攻击等一系列 “互联网思维假说” 来判断,从高频的社交切入低频的招聘,这是高频打低频,一打一个准啊,但遗憾的是这种一打一个准的假说还没有得到现实的验证。单从商业逻辑上来判断,做社交和做招聘,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从社交切入招聘的想法,实际上是把招聘当成了社交的变现方式。社交重线上招聘重线下,考核的指标也都不尽相同,同时把这两件事情一起跑通,把团队制定的指标都一起完成,对于团队在资源上的配置要求,对于团队人员构成的要求可能远远的超出了该模式设计者的想象。如果撇开线上引流的到招聘服务的转化率不谈,撇开流量获取成本不谈,撇开用户留存率不谈撇开系列相关的核心指标不谈,从社交切入蓝领招聘就是在说一个并不高明的故事罢了。(如果以上论断有误,欢迎前来打脸)悲观的来说,对于一家初创团队,要同时满足这二者的要求,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从社交切入招聘的要求不高,转化容易的话,那么腾讯和 Facebook 肯定可以跻身于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如果以上论断有误,欢迎前来打脸)话题还是回到虚荣指标的误区上来。如果有一家做蓝领招聘的团队,战略的重心没有放在提高送厂人数等关键性指标,而是将精力和资源过多的投放在比如说注册用户总数、活跃用户总数等空泛的指标上,可能就已经误入了虚荣指标的歧途。(如果以上论断有误,欢迎前来打脸)当然为了提高关键指标,一定是需要把关键性的指标在每一个流程中进行分解。正如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中说的那样,每一个指标都必须要具备以下三种条件:1.可执行性,2.可使用性,3.可审查性。 然而指标是死的,公司必须是活的。用了虚荣指标来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指导,可能比不用效果来的更差。不同的的商业模式适用不同的关键指标,公司所出于不同的时期,所适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创始团队必须精准的找到真正的关键性指标,而不是沉溺于某几项非关键性指标的增长,毕竟所有的指标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梳理和调整,都有成为虚荣指标的趋势。 对于创始人严苛要求 蓝领领域内的创业因为服务人群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对这类人群的服务多少都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但创业始终不是慈善业,无法体现出商业价值,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项目。这就要求创业者还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企业家而不是一个慈善家,一定要注重商业逻辑而不是慈善的情怀。 传统管理学上,企业家分为两种,狐狸型(Fox)的企业家和刺猬型(Hedgehog) 的企业家。狐狸型的企业家因为对于未来大趋势的战略不确定,所以长于从战术采取随机应变的手段;而刺猬型的企业家最对于未来的大趋势战略上有着清晰地判断,为了达成终极的目标,从深度上去达成最终的目标。实质上,这两种企业家都是通过精益求精的手段去实现成功。因此我无意对这两种企业家做出一个优劣判断。但很忌讳的就是,如果一个创始人,在战略上没有明确目标,在战术上又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态度上也没有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那么就会沦为猪型(Hog) 企业家,这可能是已知所有企业家中最危险的一种形态。 在面向蓝领人群的市场内创业,的确在很多领域都是高准入门槛,高资源要求。但是启动资源的多寡始终不是决定一个创业项目成功的最关键性因素。能够拥有持续获取资源并能够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的创始人才是最理想的。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提升,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将自身竞争力建立在不可复制的资源基础之上的创始人,也身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公司也培养出了各类的优秀人才。我非常欣赏增长黑客这一类的人才,也高度赞同他们的工作方法。虽然蓝领人群市场是一片很广袤的大市场,但是很多领域还没有出于充分市场竞争的状态,行业内的利益关系还很复杂,蓝领人群的用网习惯还不理想,切入这个市场,深入蓝领人群找准方向也许是找准切入点的最好的方式。 张爱玲曾经说过,生命是一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蚤子。其实,创业也应如此。蓝领人群市场的蚤子也许还更大一些。不过创业本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编织华丽的袍子,应对无限的蚤子,如果没有梦想,谁还会去做这些?最后祝每一个创业者都梦想成真。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HRTechChina 立场   来源:36氪
    创始人
    2015年09月29日
  • 创始人
    Yammer创始人David Sacks加入Zenefits任COO 这个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消息,了解Yammer的人都知道,这个是国内一堆堆协同软件的鼻祖,卖掉yammer给微软后,David一直在做天使投资人。 另外关于Zenefits 也是一个传奇,在美国市场中,企业应用的发展极为迅速,融资快,团队强,这一切都源于成熟的市场,那么接下来会有什么更多的奇迹在中国出现呢? 中国目前的HRday.com (内测中)算是这波中最紧跟潮流的企业应用服务,恰巧与 Zenefits 在同一领域,或许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服务的一匹黑马。 ———————— Davids Sacks 重返创业圈。前几日Zenefits,一家主打中小企业 HR 云端服务的公司,他们曾经创造了一年内融资 8400 万美元,同时估值达到 5 亿美元。近日 Zenefits 宣布:“David 会加入他们的团队,并担任 COO”。 或许你没有听过 David Sacks, 但是你一定听说Yammer和Paypal。事实上,David 是你在硅谷不可能没有听说的几个名人之一。 1999 年,David 是 PayPal 的早期运营官,之后他离开了 Paypal 创业,Geni.com 和 Yammer 都是他的创业项目。其中Geni.com在 2012 年被卖给了MyHertiage,Yammer 以 12 亿被微软收购。 在选择加入 Zenefits 之前,David 面前有太多的选择,他在过去几年一直充当天使投资人,甚至也要考虑成为一名专业的 VC。但最终他还是选择重返创业这场游戏,并且加入 Zenefits。 Yammer 过去三年达到的目标,Zenefits 一年就完成了... 我在过去接触了很多产品、公司高速发展的案例,而现在这里有一个更好的版本。 目前,Zenefits 发展迅速,今年用户增长量率已经超过 1600%,员工数量从 15 人增至 420 人,而在 Arizona 的新办公地点可能让这个创业公司的人数超过 13000 人。David 加入会帮助 Zenefits 更好地运营高速增长中的产品,同时协助他们完成运营和融资。 [消息来源:blogs.wsj.com, venturebeat.com, fortune.com] 复制去Google翻译翻译结果 HRday.com
    创始人
    2014年12月16日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