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报
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Recruit Holdings 公布 2024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长 3.5% 至 8,969 亿日元(58.3 亿美元),HR 科技业务表现亮眼
Recruit Holdings(6098:TYO)公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收入同比增长3.5%,达到 8,969亿日元(约合58.3亿美元)。营业利润大涨28.2%,调整后EBITDA增长13.5%。美国劳动力市场趋稳,日本HR科技业务增长66.9%,全球HR科技收入增长13.3%,但欧洲市场依然疲软。整体招聘和解决方案业务基本持平,派遣业务增长1.1%。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将达3.56万亿日元(约合231.7亿美元),未来增长将主要依赖美国市场的招聘趋势。
日本东京,2025 年 2 月 12 日 —— 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科技与招聘服务公司 Recruit Holdings(TYO: 6098) 公布 2024 财年第三季度(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业绩。公司本季度 营收同比增长 3.5%,达 8,969 亿日元(约 58.3 亿美元),其中 HR 科技业务增长 13.3%,成为推动整体增长的核心动力。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8.2%,调整后 EBITDA 增长 13.5%,表现稳健。
财务摘要(2024 财年 Q3 对比 2023 财年 Q3)
本季度,全球招聘市场趋稳,美国劳动力市场回暖,日本招聘需求持续增长,欧洲市场相对疲软,但公司整体业绩依然稳步提升。
营收:8,969 亿日元(5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
营业利润:1,396 亿日元(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0 亿日元(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9%
调整后 EBITDA:1,796 亿日元(1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5%
每股收益(EPS):80.10 日元,同比增长 17.7%
公司表示,尽管欧洲市场的招聘需求下滑,但美国市场趋于稳定,日本市场招聘需求强劲,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业务板块表现
HR 科技业务——增长 13.3%,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营收:2,754 亿日元(1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3%
日本市场:增长 66.9%
美国市场:增长 8.0%
全球其他地区:增长 11.8%
其中,日本 HR 科技业务的强劲增长 主要受业务整合、市场需求增加和数字招聘工具普及推动,实现 66.9% 的显著增长。
匹配与解决方案业务——微幅下降 0.4%
营收:1,987 亿日元(12.9 亿美元),同比下降 0.4%
HR 解决方案业务:下降 13.6%
市场营销解决方案业务:增长 7.4%
HR 解决方案 受到企业招聘预算缩减的影响,表现略显疲软;而 市场营销解决方案 受数字广告和在线招聘推广增长的带动,呈现稳定增长。
招聘与派遣业务——增长 1.1%
营收:4,384 亿日元(2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日本市场:增长 7.8%
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下降 4.2%
日本市场招聘需求依然旺盛,但欧洲和美国市场受到经济疲软影响,增长受限。
2024 财年全年展望
Recruit 维持全年营收目标 3.56 万亿日元(23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预计调整后 EBITDA 为 6,730 亿日元(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营业利润预计 4,880 亿日元(3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2%)。
公司强调,未来业绩的关键变量是美国市场的招聘趋势,如果需求保持稳定,HR 科技业务将继续维持两位数增长。
股价表现与市值
截至 2025 年 2 月 12 日,Recruit Holdings 股价收于 10,660 日元(69.40 美元),当日下跌 0.84%,仍低于 2024 年 12 月 12 日创下的 52 周高点 11,895 日元(77.44 美元)。当前市值为 17.59 万亿日元(约 114.5 亿美元,按 1 美元 = 153.59 日元计算)。
未来发展战略
强化 HR 科技业务全球扩张
AI 人才匹配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升企业招聘效率
加强 HR SaaS 产品,如 AirWORK、AirHR,扩大市场覆盖
优化招聘与派遣业务运营
提高日本市场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
密切关注欧洲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招聘策略
市场营销解决方案升级
HR 解决方案业务面临挑战,但市场营销业务增长稳定,公司将继续推进数字招聘广告和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股票回购计划继续推进
公司正在执行 6,000 亿日元(39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增强股东回报,支撑股价。
管理层评论
Recruit Holdings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我们第三季度的业绩反映了 HR 科技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 美国招聘市场的稳定表现。尽管欧洲市场面临挑战,我们仍然保持 全年增长的信心,并将继续推进 技术创新与全球市场拓展。”
公司计划在 2025 年 5 月公布 2025 财年市场展望 及 未来增长战略。
关于 Recruit Holdings
Recruit Holdings Co., Ltd. 是全球领先的 人力资源科技、招聘、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拥有 Indeed、Glassdoor 等全球知名招聘品牌,并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提供招聘与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ecruit-holdings.com
本财报发布后,股价反应较温和,但市场仍密切关注未来招聘市场的趋势。HR 科技业务的强劲增长是 Recruit 未来的核心增长动力,而欧洲市场的招聘需求恢复情况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的重要观察点。公司对 2024 财年 维持增长目标,全年营收预计达 3.56 万亿日元,投资者将重点关注 2025 财年的战略指引。
-
财报
Randstad2024四季度财报营收 60.84 亿欧元,下降 5.5%!全年营收 241.2 亿欧元
Randstad 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营收 60.84 亿欧元,同比有机下降 5.5%,全年营收 241.2 亿欧元,同比下降 7%。尽管市场招聘需求仍然疲软,但公司 CEO Sander van ‘t Noordende 表示,市场环境逐步趋稳,Randstad 在全球推进 数字化转型 和 人才平台建设,并优化成本控制。第四季度毛利润 11.44 亿欧元(同比下降 11%),调整后 EBITA 2 亿欧元(同比下降 30%),但仍超出市场预期。北美市场收入下降 7%,北欧 7%,亚太 3%,而南欧、英国和拉美市场跌幅较小(4%)。其中,Randstad Digital 下降 8%,Randstad Enterprise 下降 7%,显示市场需求变化。展望 2025 年,Randstad 预计 Q1 收入趋稳,毛利率略有提高,运营成本下降。公司股价报 40.02 欧元,市值 75 亿欧元。
阿姆斯特丹,2025 年 2 月 12 日 –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Randstad N.V. (RAND: NV) 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营收 60.84 亿欧元,较 2023 年同期有机下降 5.5%。由于工作日增加和汇率的正面影响,报告营收下降幅度较小,仅为 1.6%。
全年营收总计 241.2 亿欧元,有机同比下降 7%。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Randstad CEO Sander van ‘t Noordende 强调,公司在 业务专业化、人才与交付中心扩展、Randstad Talent Platform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Randstad 第四季度毛利润 11 亿欧元,同比下降 11%,毛利率从 2023 年 Q4 的 20.7% 降至 18.8%。调整后 EBITA 为 2 亿欧元,有机下降 30%,高于市场预期。扣除 7900 万欧元的整合成本和一次性费用后,EBITA 为 1.21 亿欧元,相比 2023 年 Q4 的 2.2 亿欧元下降 45%。
公司报告 运营亏损 1300 万欧元,而 2023 年 Q4 的运营利润为 1.62 亿欧元。净收入也大幅下降,从 2023 年 Q4 的 1.63 亿欧元降至 -1.49 亿欧元。
区域业务表现
Randstad 在全球主要市场的表现不尽相同,多数地区收入下降,但部分市场仍保持增长。
北美市场:营收有机下降 7%,其中美国业务下降 7%,加拿大业务下降 14%。
北欧市场:整体下降 7%,其中荷兰下降 10%,德国下降 8%,其他北欧国家下降 8%。
南欧、英国及拉美市场:表现相对稳健,总体下降 4%。其中法国下降 8%,意大利增长 1%,伊比利亚市场增长 5%(西班牙增长 9%,葡萄牙下降 10%)。
亚太市场:营收下降 3%,其中日本市场持平,但澳大利亚/新西兰下降 8%,印度市场增长 13%。
业务分部门表现
Randstad 于 2024 年初调整了业务结构,以适应其专业化发展战略。Q4 主要业务板块的表现如下:
Randstad Operational Talent Solutions(工程、制造业、技术工种等):收入 40.03 亿欧元,有机下降 4%。
Randstad Professional Talent Solutions(管理、行政、财务等专业人才):收入 10.36 亿欧元,有机下降 8%。
Randstad Digital Talent Solutions(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产品工程等):收入 7.02 亿欧元,有机下降 8%。
Randstad Enterprise Talent Solutions(招聘流程外包 RPO、MSP、职业转换等):收入 3.43 亿欧元,有机下降 7%。
此外,由于 2024 年 7 月 Randstad 与 CareerBuilder 合作成立 Monster 联合企业,Monster 业务已从 Randstad 财务报表中剔除。
2025 年展望
Randstad 预计 2025 年市场将进一步趋稳。CEO Sander van ‘t Noordende 表示,尽管企业招聘需求仍然疲软,但市场已出现更稳定的交易环境,为 2025 年的复苏奠定基础。
公司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将基本稳定,毛利率略有提高,运营成本下降。不过,Q1 将比上一年同期少 0.8 个工作日,可能会对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最新交易日,Randstad 股价报 40.02 欧元,单日跌幅 3.45%,但仍比 2025 年 1 月 13 日创下的 38.24 欧元 52 周低点高 4.65%。公司市值目前为 75 亿欧元。
未来,Randstad 将继续专注于 成本优化、数字化转型和战略投资,以增强企业韧性,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就业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
财报
BOSS直聘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9.12亿元,净利润4.64亿元,现金储备达145.995亿元
2024年12月11日,北京 — 中国领先的在线招聘平台看准有限公司(BOSS直聘)(纳斯达克代码:BZ;港交所代码:2076)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收、利润、用户增长及现金储备方面均保持强劲表现,持续巩固其在全球招聘市场的领先地位。
财务表现稳健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12亿元人民币(2.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在线招聘服务收入为18.89亿元人民币(2.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其他服务收入达2250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同比增长49%。
公司净利润为4.64亿元人民币(6610万美元),同比增长8.9%。经调整后净利润为7.39亿元人民币(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3.3亿元人民币(4710万美元),同比增长26.5%;经调整后运营利润达6.05亿元人民币(862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超过30%。
现金流与财务实力展现强劲基础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合计人民币145.995亿元(20.804亿美元),展现出卓越的财务健康度。这一充足的现金储备为公司持续投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以及股票回购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季度,公司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达人民币8.12亿元(1.158亿美元),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稳定。
用户与客户增长表现强劲
用户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第三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800万,同比增长30%。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内,付费企业客户数达600万,同比增长22.4%。
在用户规模扩大的同时,公司也致力于优化用户体验,通过AI智能匹配、实时沟通等技术提升招聘效率。此外,公司持续推动蓝领市场拓展,通过“海螺优选”助力企业高效匹配候选人。报告期内,物流、制造业等蓝领行业需求旺盛,岗位增长表现亮眼。
技术与营销投入稳步优化
2024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64亿元人民币(66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进一步推动平台技术创新。公司通过AI推荐与算法优化,提升招聘匹配效率。
营销费用达5.22亿元人民币(7440万美元),占收入比降至27%,未来预计将进一步下降。本季度营销费用中包括巴黎奥运会和欧洲杯期间的一次性品牌宣传投入。
持续股票回购,彰显长期信心
2024年,公司在两项股票回购计划下累计回购股票金额近2.2亿美元,占总股本的3.4%。其中,最新授权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于8月生效。管理层表示,这些回购行动体现了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高度信心。
区域与下沉市场扩展
下沉市场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亮点。浙江金华等物流产业发达城市的岗位需求同比增长三位数,湖北黄石等资源型城市的岗位增速也表现突出。公司通过深耕下沉市场与完善产品服务,助力更多企业实现精准招聘。
展望未来
公司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将在17.95亿元人民币至18.1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13.6%-14.6%。公司创始人兼CEO赵鹏表示:“我们始终坚持‘服务用户’的初心,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专注于用户需求的满足与创新驱动增长,这也是我们在招聘行业中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用户增长、技术创新及蓝领市场的深度开拓,BOSS直聘正稳步构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动力,为全球招聘市场注入新动能.
-
财报
Workday 2025财年Q3财报:21.6亿美元收入与69.8亿美元积压揭示强劲表现,但股票大跌10%
Workday 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达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订阅收入达到19.59亿美元,也实现同比15.8%的增长。营业利润为1.65亿美元,同比提升87%,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1.89美元,同比增长21%。
AI驱动的创新是本季度增长的核心,包括推出新一代AI工具“Workday Illuminate”和AI助手等,为HR和财务流程提供效率提升。Workday 收购了AI文档智能平台Evisort,并新增了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的重要客户,展示了全球吸引力。 展望未来,公司预计2025财年全年订阅收入将达7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Workday还在Gartner三大核心云解决方案的魔力象限中继续保持“领导者”地位。
同时Workday任命罗伯·恩斯林为首位总裁兼首席商务官,恩斯林拥有30多年行业经验,曾在SAP、Google Cloud和UiPath任职,年薪75万美元,签约奖金100万美元,股票3800万美元,在佛州远程工作。
美东时间11月26日收盘后,股价大跌10.88%,每股240.88美元(仅限截止发稿时)
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2024 年 11 月 26 日 -- Workday, Inc. (NASDAQ:WDAY) 是一家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组织管理人员和资金,今天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总营收为21.60亿美元,较2024财年第三季度增长15.8%。订阅营收为19.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
营业利润为 1.65 亿美元,占收入的 7.6%,而去年同期的营业利润为 8,800 万美元,占收入的 4.7%。第三季度的非 GAAP 营业利润为 5.69 亿美元,占收入的 26.3%,而去年同期的非 GAAP 营业利润为 4.62 亿美元,占收入的 24.8% 。1
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0.72 美元,而 2024 财年第三季度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0.43 美元。非 GAAP 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1.89 美元,而去年同期非 GAAP 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1.56 美元。1
12 个月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 69.8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5.3%。总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 22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3%。
经营现金流为 4.06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4.51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 3.59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3.91 亿美元。1
作为股票回购计划的一部分,Workday 以 1.57 亿美元回购了约 60 万股 A 类普通股。
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 71.6 亿美元。
新闻评论
Workday 首席执行官 Carl Eschenbach 表示:“Workday 在第三季度的稳健表现反映了各行业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人工智能驱动创新的全球发展势头以及我们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强大实力。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整合 Workday 平台,以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简化运营并释放我们一流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强大功能。Workday 为他们提供了终极优势,这为我们的业务奠定了长期成功的基础。”
Workday 首席财务官 Zane Rowe 表示:“第三季度,我们再次在多个关键增长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展望未来,我们预计 2025 财年的订阅收入将达到 77.03 亿美元,增长 17%,2025 财年非 GAAP 营业利润率将达到 25.5%。我们专注于在当季表现最强劲的季度实现业绩,为大规模的持久盈利增长奠定基础。”
近期亮点
Workday在其年度客户大会 Workday Rising 上推出了下一代 Workday AI——Workday Illuminate 。
Workday 推出了一系列新的AI 代理和一个新的Workday Assistant,以简化常见的人力资源和财务流程。
Workday 为Workday 财务管理和Workday 人力资本管理 (HCM)增加了几个全套客户,包括澳大利亚的 CommonSpirit 健康、健身和生活方式集团、新泽西理工学院以及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
Workday任命Rob Enslin 为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Workday 宣布了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更新,包括12 个新的行业加速器; Workday Wellness;与 Workday Ventures 合作的 AI 发展势头;以及与Compa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Workday完成对领先的 AI 原生文档智能平台 Evisort 的收购。
Workday 被评为 2024 年 Gartner ®魔力象限™ 中针对拥有 1,000 名以上员工的企业的云 HCM 套件1、针对服务中心型企业的云 ERP 2和财务规划软件3的领导者。
1Gartner 针对拥有 1,000 名以上员工的企业的云 HCM 套件的魔力象限,Ranadip Chandra、Sam Grinter、Ron Hanscome、Chris Pang、Anand Chouksey、Josie
Xing、Harsh Kundulli、David Bobo、Laura Gardiner、Hiten Sheth、Emi Chiba、Travis Wickesberg 和 Michelle Shapiro,2024 年 10 月 23 日。
2Gartner 服务中心企业云 ERP 魔力象限,Robert Anderson、Denis Torii、Sam Grinter、Naveen Mahendra、Tomas Kienast、Johan Jartelius、
2024 年 11 月 4 日。
3Gartner 财务规划软件魔力象限,Regina Crowder、Vaughan Archer、Matthew Mowrey、Michelle Carlsen,2024 年 11 月 18 日。
财务展望
Workday 对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给出了如下指引:
订阅收入 20.25 亿美元,增长 15%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5.0% 1
Workday 正在更新其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内容如下:
订阅收入 77.03 亿美元,增长 17%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5.5% 1
关于Workday
Workday 是一个领先的企业平台,可帮助组织管理其最重要的资产——人员和资金。Workday 平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帮助客户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工作效率并推动业务不断向前发展。全球有超过 10,500 家组织使用 Workday,涉及各个行业——从中型企业到 60% 以上的财富 500 强企业。有关 Workday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orkday.com。
© 2024 Workday, Inc. 保留所有权利。Evisort、Workday 和 Workday 徽标是 Workday, Inc. 的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品牌和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有关 Workday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订阅收入以及非 GAAP 营业利润率、增长、发展势头和创新的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仅基于当前可用的信息和我们当前的信念、期望和假设。由于前瞻性陈述与未来有关,因此会受到难以预测的风险、不确定性、假设和情况变化的影响,其中许多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如果风险成为现实,假设被证明不正确,或者我们遇到意外的情况变化,实际结果可能与这些前瞻性陈述暗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您不应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风险包括但不限于:(i) 我们或第三方提供商的安全措施遭到破坏、未经授权访问我们客户或其他用户的个人数据,或我们的数据中心或计算基础设施运营中断; (ii) 服务中断、应用程序部署延迟以及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iii) 隐私问题以及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法律法规;(iv) 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对我们的业务以及我们的客户、潜在客户、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的影响;(v) 关键员工流失或无法吸引、培训和留住高技能员工;(vi) 竞争因素,包括价格压力、行业整合、新竞争对手和新应用程序的进入、技术进步以及竞争对手的营销举措;(vii) 我们对合作伙伴网络的依赖,以推动我们收入的额外增长;(viii) 与我们的国内和国际运营相关的监管、经济和政治风险;(ix) 客户和个人对我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采用,包括任何新功能、增强功能和修改,以及我们的客户和用户对他们收到的部署、培训和支持服务的满意度; (x) 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关的监管风险以及我们实现开发回报的能力;(xi) 我们实现任何收购或投资公司的预期业务或财务收益的能力;(xii) 信息技术支出的延迟或减少;以及 (xiii) 销售变化,由于我们的订阅模式,这些变化可能不会立即反映在我们的业绩中。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可能影响 Workday 业绩的风险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文件中。包括我们最新的 10-Q 表或 10-K 表报告以及我们已提交并将不时向 SEC 提交的其他报告,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不同。Workday 不承担任何义务,目前也不打算在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后更新任何此类前瞻性陈述,除非法律要求。
本文档、我们的网站或其他新闻稿或公开声明中提及的任何未发布的服务、特性或功能,如果目前尚未提供,Workday 可能会自行更改,并且可能无法按计划提供或根本无法提供。购买 Workday 服务的客户应根据当前可用的服务、特性和功能做出购买决定。
-
财报
Workday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营收20.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股价大涨!
Workday公司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总收入达到20.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订阅收入为1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收入增至5.18亿美元,利润率为24.9%。Workday的订阅收入积压总额增至215.8亿美元,经营现金流增加至5.71亿美元。公司推出了全球薪资解决方案和AI服务创新,并与Equifax、Salesforce和Kainos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orkday还首次跻身《财富》500强,并重申了2025财年的全年指引。
财报公布后,盘后先跌后又暴涨近10%。收盘价格是每股231.08美元,市值613亿美元.
2024 年 8 月 22 日- Workday, Inc. (NASDAQ:WDAY) 是一家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组织管理人员和财务,今天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
总营收为20.85亿美元,较2024财年第二季度增长16.7%。订阅营收为19.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
营业利润为 1.11 亿美元,占收入的 5.3%,而去年同期的营业利润为 3600 万美元,占收入的 2.0%。第二季度的非 GAAP 营业利润为 5.18 亿美元,占收入的 24.9%,而去年同期的非 GAAP 营业利润为 4.21 亿美元,占收入的 23.6% 。1
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0.49 美元,而 2024 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0.30 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1.75 美元,而去年同期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利润为 1.43 美元。1
12 个月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 68.0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6.1%。总订阅收入积压订单为 21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9%。
经营现金流为 5.71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4.25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 5.16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3.6 亿美元。1
作为股票回购计划的一部分,Workday 以 3.09 亿美元回购了约 140 万股 A 类普通股。
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 73.7 亿美元。
新闻评论
Workday 首席执行官 Carl Eschenbach 表示:“Workday 本季度实现了稳健的增长和营业利润率的扩大,全球各种规模和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 Workday 作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引领未来的工作方式。通过我们统一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和不断扩展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我们正在重塑人力资源和财务,以不断提高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我们对客户成功、人工智能创新和提供真正商业价值的承诺将推动我们走向未来。”
Workday 首席财务官 Zane Rowe 表示:“我们第二季度的业绩在关键财务指标方面均超出预期。我们仍将重点放在平衡各个增长领域的目标投资,同时利用平台的力量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与上一季度一致,并重申我们对 2025 财年全年订阅收入的预期,同时略微上调了我们对 2025 财年非 GAAP 营业利润率的预期。”
近期亮点
Workday 首次跻身《财富》500 强榜单,位列美国营收最大的公司之一。
Workday 目前拥有超过 7000 万合约用户和超过 2000 个 Workday 财务管理客户。
Workday 为Workday 财务管理和Workday 人力资本管理 (HCM)增加了几个全套客户,包括克莱姆森大学、圣华金县和长老会医疗服务中心。
Workday 宣布了新的创新以进一步加强其全球薪资战略,其中包括由 Strada 提供的 Workday Payroll的全球可用性 ,以及其新的 Global Payroll Connect,这是一种可以与薪资提供商无缝连接的统一全球薪资解决方案。
Workday 宣布了新的更新,以便合作伙伴更轻松地构建解决方案,包括 Workday Extend 的 AI 服务;Workday AI Marketplace 的全面上市;以及 Built on Workday,这是一项新计划,旨在帮助合作伙伴构建、管理和分发财务和 HCM 应用程序和行业解决方案。
Workday 宣布与 Equifax、 Salesforce和 Kaino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Workday 宣布 ,HiredScore AI for Recruiting 和 HiredScore AI for Talent Mobility 现已通过 Workday 提供,以提高招聘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增强招聘经理和员工的能力。
Workday 宣布其董事会批准了一项新的股票回购计划,将额外回购价值最多 10 亿美元的 A 类普通股。
根据 Gartner®市场 份额研究,Workday 在 2023 年 ERP 全球 SaaS 收入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为 19.6% 。1
Workday 被 Forrester Wave™ 评为 2024 年第二季度服务中心行业企业资源规划解决方案领导者。2
Gartner®市场份额:企业应用软件即服务,全球,2023 年,Varsha Mehta、Neha Gupta、Chris Pang、Craig Roth、Jim Hare、Julian Poulter、Balaji Abbabatulla、Kevin Quinn、Roland Johnson、 Radu Miclaus、Alexandre Oddos、Amarendra.、Anand Chouksey、Mudit Sharma、Kanchi Bindal,2024 年 6 月 14 日。
2作者:Liz Herbert,Linda Ivy-Rosser,George Lawrie,Sara Sjoblom,2024 年 2 月 20 日。
财务展望
Workday 正在更新其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内容如下:
订阅收入在 77.00 亿美元至 77.25 亿美元之间,增长约 17%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5.25% 1
Workday 对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提供以下指导:
订阅收入 19.55 亿美元,增长 16%
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 25.25% 1
收益电话会议详情
Workday 计划今天召开电话会议,回顾其 2025 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并讨论其财务前景。电话会议定于太平洋时间下午 1:30/东部时间下午 4:30 开始,可通过 网络直播访问。网络直播将提供现场直播,直播结束后约 90 天内将提供重播。
Workday 使用 Workday 博客 作为披露重大非公开信息和遵守公平披露规则 (Regulation FD) 规定的披露义务的一种方式。
关于Workday
Workday 是一个领先的企业平台,可帮助组织管理其最重要的资产—— 人员 和 资金。Workday 平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帮助客户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工作效率并推动业务不断向前发展。全球有超过 10,500 家组织使用 Workday,涉及各个行业——从中型企业到 60% 以上的财富 500 强企业。有关 Workday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orkday.com。
© 2024 Workday, Inc. 保留所有权利。Workday 和 Workday 徽标是 Workday, Inc. 的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品牌和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我们计划的股票回购、Workday 的 2025 财年全年和第三季度订阅收入以及非 GAAP 营业利润率、增长、创新、战略和投资的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仅基于当前可用的信息和我们当前的信念、期望和假设。由于前瞻性陈述与未来有关,因此会受到难以预测的风险、不确定性、假设和情况变化的影响,其中许多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风险成为现实,假设被证明不正确,或者我们遇到意外的情况变化,实际结果可能与这些前瞻性陈述暗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您不应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风险包括但不限于:(i) 我们或第三方提供商的安全措施遭到破坏、未经授权访问我们客户或其他用户的个人数据,或我们的数据中心或计算基础设施运营中断; (ii) 服务中断、应用程序部署延迟以及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iii) 隐私问题以及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法律法规;(iv) 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对我们的业务以及我们的客户、潜在客户、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的影响;(v) 关键员工流失或无法吸引、培训和留住高技能员工;(vi) 竞争因素,包括价格压力、行业整合、新竞争对手和新应用程序的进入、技术进步以及竞争对手的营销举措;(vii) 我们对合作伙伴网络的依赖,以推动我们收入的额外增长;(viii) 与我们的国内和国际运营相关的监管、经济和政治风险;(ix) 客户和个人对我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采用,包括任何新功能、增强功能和修改,以及我们的客户和用户对他们收到的部署、培训和支持服务的满意度; (x) 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关的监管风险以及我们实现开发回报的能力;(xi) 我们实现任何收购或投资公司的预期业务或财务收益的能力;(xii) 信息技术支出的延迟或减少;以及 (xiii) 销售变化,由于我们的订阅模式,这些变化可能不会立即反映在我们的业绩中。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可能影响 Workday 业绩的风险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文件中。包括我们最新的 10-Q 表或 10-K 表报告以及我们已提交和将不时向 SEC 提交的其他报告,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不同。Workday 不承担任何义务,目前也不打算在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后更新任何此类前瞻性陈述,除非法律要求。
本文档、我们的网站或其他新闻稿或公开声明中提及的任何未发布的服务、特性或功能,如果目前尚未提供,Workday 可能会自行更改,并且可能无法按计划提供或根本无法提供。购买 Workday 服务的客户应根据当前可用的服务、特性和功能做出购买决定。
关于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化
从 2025 财年开始,Workday 将从其非 GAAP 业绩中排除某些收购相关成本、重组成本以及战略投资收益和损失,因为这些项目可能因 Workday 业务的经营业绩而不同。为符合本报告,已将前期金额重算为战略投资收益和损失。由于 2024 财年上半年未发生任何合格成本,因此本新闻稿中呈现的收购相关成本或重组成本对前期金额没有影响。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
为了向投资者和其他人士提供有关 Workday 业绩的更多信息,我们披露了以下非 GAAP 财务指标:非 GAAP 营业利润(亏损)、非 GAAP 营业利润率、非 GAAP 每股摊薄净收益(亏损)和自由现金流。Workday 已提供本收益报告中使用的每个非 GAAP 财务指标与最直接可比的 GAAP 财务指标的对账表。非 GAAP 营业利润(亏损)和非 GAAP 营业利润率与 GAA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员工股票交易的雇主工资税相关项目、收购相关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收购相关成本和重组成本。非 GAAP 每股摊薄净收益(亏损)与 GAA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员工股票交易的雇主工资税相关项目、收购相关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收购相关成本、重组成本、战略投资的收益和损失以及所得税影响。自由现金流与 GAAP 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同,因为它将资本支出视为现金流的减少。
Workday 管理层使用这些非 GAAP 财务指标来了解和比较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用于内部预算和预测目的、短期和长期运营计划以及评估 Workday 的财务业绩。管理层认为,这些非 GAAP 财务指标反映了 Workday 的持续业务,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期间间比较和分析 Workday 业务趋势。管理层还认为,这些非 GAAP 财务指标为投资者和其他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使他们能够以与管理层相同的方式了解和评估 Workday 的经营业绩和前景,并比较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结果和同行公司的财务结果。
管理层认为,由于以下因素,从 GAAP 简明合并损益表中排除以下项目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人员评估 Workday 的运营业绩:
股权激励费用。股权激励主要包括员工限制性股票单位和员工股票购买计划的非现金费用,包括与收购相关的股权激励。虽然股权激励是我们员工和高管薪酬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该费用是根据一系列因素确定的,包括我们的股票价格、波动性和没收率,这些因素不受我们控制,通常与任何特定时期的运营决策和绩效无关。此外,股权激励费用并不反映授予接受者最终获得的价值。
雇员股票交易中的雇主工资税相关项目。我们排除雇员股票交易中的雇主工资税相关项目,以充分显示排除股权激励费用对我们经营业绩的影响。与股权激励费用类似,该税费取决于我们的股价和其他我们无法控制且与我们业务运营无关的因素。
收购相关无形资产摊销。对于企业合并,我们一般将部分购买价格分配给无形资产。分配金额基于管理层的估计和假设,并须摊销。分配给无形资产的购买价格金额和相关摊销期限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且每次收购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认为此活动不能反映我们持续经营的情况。虽然我们将收购相关无形资产的摊销排除在这些非 GAAP 财务指标之外,但我们认为投资者必须了解,此类无形资产是作为购买会计的一部分记录的,并有助于创收。
收购相关成本。收购相关成本包括直接交易成本,如尽职调查和咨询费,以及某些薪酬和整合相关费用。我们排除了收购相关成本的影响,因为我们认为这些交易特定费用在金额和频率上不一致,并且与我们的业务运营无关。
重组成本。重组成本与正式重组计划有关,主要与员工遣散、设施关闭和某些合同取消有关。我们排除这些费用,因为它们不反映持续的业务和运营结果。
战略投资的收益和损失。我们的战略投资包括对 Workday 客户有价值且与 Workday 产品互补的早期公司的投资。战略投资的收益和损失可能来自非流通股本证券的可观察价格调整和减值费用、流通股本证券的持续市价调整以及股权投资的出售。我们不依赖这些证券为我们的持续运营提供资金,也不积极交易公开持有的证券,因此我们不认为这些战略投资的收益和损失反映了我们的持续运营。
所得税影响。我们在计算非 GAAP 所得税准备金时采用固定的长期预计税率,以便在报告期间提供更好的一致性。在预测这一长期非 GAAP 税率时,我们采用三年财务预测,该预测排除了计算非 GAAP 收入时排除在 GAAP 收入之外的项目的直接影响。预计税率考虑了其他因素,例如我们当前的运营结构、各个司法管辖区的现有税收状况以及我们经营所在的主要司法管辖区的关键立法。对于 2025 财年和 2024 财年,我们确定预计的非 GAAP 税率为 19%,这反映了当前可用的信息以及其他因素和假设。我们将根据需要定期重新评估此税率,以应对重大事件、相关税法变化、预测地理收益组合的重大变化以及任何重大收购。
此外,关于自由现金流,Workday 管理层认为,通过资本支出减少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用于经营活动)对投资者和其他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业务持续运营所产生的现金流,并平衡经营业绩、现金管理和资本效率。
这些非 GAAP 指标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并不能反映影响 Workday 运营的所有费用或现金项目。Workday 通过将非 GAAP 财务指标与最可比的 GAAP 财务指标进行协调来弥补这些局限性。这些非 GAAP 财务指标应作为根据 GAAP 编制的指标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或孤立地考虑。此外,这些非 GAAP 指标可能与其他公司(包括同行公司)使用的非 GAAP 信息不同,因此可比性可能有限。管理层鼓励投资者和其他人完整地查看 Workday 的财务信息,而不是依赖单一的财务指标。
Gartner 免责声明
Gartner 不认可其研究出版物中描述的任何供应商、产品或服务,也不建议技术用户只选择那些评级最高或其他指定的供应商。Gartner 研究出版物包含 Gartner 研究机构的观点,不应被视为事实陈述。Gartner 不承担与本研究有关的所有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任何适销性或特定用途适用性的保证。本文所述的 Gartner 内容(“Gartner 内容”)代表 Gartner, Inc.(“Gartner”)作为联合订阅服务的一部分发布的研究意见或观点,并不代表事实。Gartner 内容以其原始出版日期为准(而不是本新闻稿的日期),Gartner 内容中表达的观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GARTNER 是 Gartner, Inc. 和/或其美国和国际附属公司的注册商标和服务标志,并经许可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权利。
消息来源:Workday, Inc.
-
财报
【TOP20】各家财报发布,ADP年营收192亿美元,市值再破千亿美元—2024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TOP20榜单(截止至7月31日收盘)
HRTechChina.com 权威发布最新版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TOP20榜单,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Top20榜单是HRTechChina.com在长期关注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及科技发展过程中专门打造创新榜单。
2024年最新的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20强市值榜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这个行业动态和趋势的窗口。随着财报发布和各国经济情况的不同,不同细分领域的HR上市机构也遇到了不同的表现。一起来看看。
8月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仅个别股票市值下降,其余均有不少的涨幅。另外这段时间刚好是财报集中发布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下榜单中部分的机构财报信息:
7月很多公司都发布了财报,我们分享一些榜上机构的财报信息:
ADP
ADP 的 2024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综合业绩
与去年的第四季度相比,收入增长6%至48亿美元,以有机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净收益增长7%至8.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收益增长10%至8.58亿美元。
ADP2024财年全年收入增长7%至192亿美元,以有机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净收益增长10%至38亿美元,调整后的净收益增长11%至38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增长9%至49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扩展70个基点至25.5%。
第四季度客户资金持有利息增长17%至2.77亿美元,全年增长26%至10亿美元
第四季度平均客户资金余额增长4%至361亿美元,全年增长4%至354亿美元
Fiverr
Fiverr 发布2024年Q2财报,收入达到9470万美元,同比增长6%。完成了在四月宣布的1亿美元回购计划。
Dayforce
Dayforce公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循环收入增长20%至3.216亿美元,总收入增长16%至4.233亿美元。年初至今,运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为1.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董事会批准了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Heidrick & Struggles
海德思哲国际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出强劲的收入表现,净收入达2.786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为2880万美元。
TriNet
TriNet集团公司于2024年7月26日公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第二季度总收入增长1%,达到12亿美元,专业服务收入增长5%,达到1.86亿美元。稀释后每股净收益为1.20美元,调整后稀释每股净收益为1.53美元。
Robert Half
罗伯特·哈夫公司(Robert Half Inc.)公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本季度净收入为6800万美元,或每股收益0.66美元,营收为14.73亿美元。相比之下,2023年同期净收入为1.06亿美元,营收为16.39亿美元。
Randstad
2024年7月23日,全球最大的招聘公司任仕达(Randstad)发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在有机基础上下降了8%,至60.85亿欧元(合65.18亿美元)。这一表现主要受到美国和欧洲的通胀、经济增长放缓及利率不确定性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毛利润:11.98亿欧元,同比下降10%;调整后为12.03亿欧元,同比下降12%。
Paylocity
Paylocity宣布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强劲财务业绩。第四季度总收入为3.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全年总收入为14.0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GAAP净收入增长47%至2.068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增长35%至5.056亿美元。
公司客户增长8%,每位客户的平均收入增加,特别是在学习管理、认可和奖励方面取得成功。公司在第四季度回购了1.5亿美元的普通股。
联席首席执行官Steve Beauchamp将于2024年8月5日过渡为执行董事长,Toby Williams将担任唯一的首席执行官。
以上供参考
2024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TOP20榜单(2024年8月最新榜单)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 HRTechChina.com (另微信公众号压缩图片压缩的很厉害,高清的可以访问网站获取 )
特别注意,因以美元为单位,所以在汇率换算中会有一定的浮动,仅供参考。 全球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创新品牌市值Top20榜单每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地时间)收盘市值和股价为基准,同时以当天汇率兑换美元市值排名。关于创新品牌榜单评选核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中国HR行业发展具有极大参考和标杆作用
实际业务发展中具有创新业务和创新举措
不同业态和不同国家的多样性分布考虑
遴选名单重点参考HRTech LRP品牌监测指数
榜单不包含市值核心构成非HR业务的公司
入围门槛的市值最低为10亿美元
每月设有动态调整,更具行业参考价值
ps:连续3个月市值低于10亿美元,我们将会从榜单中移除,新增替补机构信息。· 强烈推荐订阅HRTech的每周通讯,了解最新的人力资源科技新闻、趋势和资源。 https://www.hrtechchina.com/email/email.html
HRTechChina将一如既往的加大对于行业观察和报道,将全球最新最前沿最优质的HRTech资讯第一时间与中国同仁分享!关于HRTech
HRTech 领先的专注人力资源科技商业服务平台,作为HR领域唯一深度垂直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致力于推动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发展,持续引领行业新科技新趋势新产品新方向。HRTech核心报道HR科技创新企业与产品,关注并实时分享全球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定期发布行业市值榜单和HR科技云图,持续举办高品质的专业前沿峰会论坛,表彰认可业内先进。
-
财报
北森刚刚发布2024财年财报,年度收入达8.547亿元,同比增长13.8%(附录财报下载)
2024年6月25日 — 北森(Beisen Holding Limited,股份代号:9669)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业绩报告。尽管面对宏观经济的挑战,公司在营收、毛利等关键财务指标上实现了稳步增长,同时也明确了2025财年的战略方向(点击下载财报的PDF版本,详细研读)。 北森控股(HK:09669) 收盘股价为5.03港元,涨幅5.89%,总市值:36.16亿港元
财务业绩亮点
根据财报数据,北森控股有限公司2024财年的总收入达8.547亿元,同比增长13.8%(2023年:7.509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业务——云端HCM(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的强劲表现。
云端HCM解决方案收入为6.322亿元,同比增长17.7%,占总收入的74%。这一板块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客户的获取和现有客户订阅的增加。截至2024年3月31日,云端HCM解决方案的客户数量达到5,532名,较2023年的5,110名增加了8.3%。此外,云端HCM解决方案的订阅收入留存率达到106%,进一步巩固了北森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专业服务收入为2.225亿元,同比增长4.1%,占总收入的26%。北森通过向客户提供按需的专业服务,包括实施服务和若干增值服务,持续增加收入。专业服务的增长反映了客户对北森综合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在毛利方面,北森实现了5.149亿元,同比增长23.9%(2023年:4.156亿元)。调整后毛利为5.469亿元,同比增长29.2%(2023年:4.233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55.3%提升至60.2%,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绩效管理上的优化和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然而,北森的净亏损为32.09亿元,同比增长23.5%(2023年:25.99亿元)。调整后的净亏损则显著减少至1.054亿元,同比下降64.9%(2023年:3.006亿元)。这一结果反映了北森在改善财务健康状况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
各业务收入数据
在北森的云端HCM解决方案中,具体业务收入表现如下:
招聘云:招聘云作为北森的核心业务之一,其年度收入占比最高。招聘云的高效性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新客户,带来了显著的收入增长。
绩效云:绩效云的收入增长较为稳健,客户数量新增356家,同比增长23%。这一产品通过智能化的绩效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绩效和组织效能。
学习云:学习云在报告期内新增299家客户,年度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6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对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重视,学习云提供了全面的在线学习解决方案,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核心HCM一体化解决方案:核心HCM解决方案的年度经常性收入从2023年的2.9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69亿元,增长率为30.7%。客户数量接近1,900家,显示出市场对北森一体化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的高度需求。
未来战略
北森在财报中明确了2025财年的战略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支持中国企业出海:北森计划在2024年9月底之前,通过多语言、多时区、多币种及出海合规等方面的场景化能力设计,全面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人才管理。这一战略将有助于北森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面向干部管理的“人才数字化”产品:北森基于对干部胜任模型的长期研究,计划推出涵盖干部人才画像、选拔评定、测评、盘点继任、绩效评估、培养、数字化档案和智能推荐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帮助企业夯实中坚力量,提高管理效能。
AI创新应用:北森将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与HCM SaaS和人才管理技术相结合,推出AI面试官等产品。这一战略展示了北森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有助于提升企业招聘效率和人才管理水平。
行业深耕:北森通过打造Core HCM和招聘模块的交叉售卖策略,提升细分市场获客效率与行业渗透率。这一策略有助于北森在特定行业内建立更强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
生态系统建设:北森积极发展生态伙伴关系,与150余家生态事业伙伴建立合作,通过开放、真诚、双赢的合作理念,强化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助力业务增长。
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发布People Analytics 3.0产品,北森帮助企业高效选人、全景看人、精准用人。这一策略符合当前数据驱动决策的趋势,有助于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HRTechChina还关注了北森的AI战略,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
北森将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和大模型技术(Large Model Technology)与其HCM SaaS(软件即服务)和人才管理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这些技术的引入,旨在提高企业在招聘、绩效管理和人才发展等方面的效率和效果。
AI面试官
作为AI创新应用的一部分,北森推出了AI面试官(AI Interviewer)产品。AI面试官通过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ML)技术对候选人的回答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一产品能够:
标准化面试流程:确保每位候选人接受到的面试体验一致,减少人为偏见。
提高面试效率:减少面试官的工作负担,让人力资源团队可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任务。
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分析候选人的面试表现,生成详细的报告和推荐,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的招聘决策。
AI驱动的人才推荐
北森还开发了AI驱动的人才推荐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分析企业现有员工的数据,预测和推荐最适合某一职位的内部和外部候选人。其主要功能包括:
精准匹配:根据职位要求和候选人技能进行精准匹配,提高招聘成功率。
持续优化: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算法,提升推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景视图:提供候选人全方位的评估信息,包括技能、经验和文化契合度。
AI驱动的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方面,北森引入了AI技术来支持企业的绩效评估和管理流程。AI驱动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
实时反馈:通过实时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数据,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员工不断改进。
智能评估:利用AI算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智能评估,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个性化发展计划:根据员工的表现和潜力,生成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帮助企业留住和培养优秀人才。
未来展望
北森计划继续深化AI技术在其产品中的应用,不断推出新的AI驱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才,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北森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扩展AI应用场景:将AI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场景,如培训与发展、员工关怀等。
优化AI算法:通过不断优化和更新AI算法,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广泛应用AI技术的同时,北森将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
总的来说,北森的AI创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技术前沿的探索和实践,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关于北森
北森控股有限公司(Beisen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北森”)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领先的云端人力资本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
附录(点击下载北森财报的PDF版本,详细研读)
-
财报
Recruit Holdings 公布 2023 财年业绩,收入达 34,164 亿日元,利润大幅增长
东京,2024年5月15日——Recruit Holdings Co., Ltd.(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098)今天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综合财务业绩。尽管收入略有下降,但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财务亮点
收入和利润 Recruit Holdings在2023财年实现收入3,4164亿日元,较上一财年略降0.4%。尽管收入有所减少,公司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了9.8%,达到5983亿日元。营业利润则上升了16.9%,达到4025亿日元。此外,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增长31.1%,达到3536亿日元。
每股收益 每股基本收益(EPS)从上一财年的168.59日元增加至225.99日元,涨幅为34%。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241.11日元,同比增长20.9%。
资产和负债
截至2024年3月31日,Recruit Holdings的总资产增加至3,1446亿日元,同比增长12.6%。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从上一财年的1,6270亿日元增加至2,0009亿日元,增长了23%。
现金流
公司在2023财年净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为5353亿日元,较上一财年的4381亿日元增加了97.1亿日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687亿日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3346亿日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1368亿日元。
分红和财务展望
公司宣布2023财年的总股息为每股23.00日元,并预测2024财年将增加至每股24.00日元。根据2024财年的财务指导,Recruit Holdings预计收入在3,3000亿日元至3,5000亿日元之间,调整后的EBITDA在5700亿日元至6750亿日元之间。
业务分部表现
HR科技部门 HR科技部门在2023财年的收入为1,0118亿日元,同比下降9.3%。如果按美元计算,收入下降了15.0%。美国市场收入下降了13.1%,主要是由于赞助职位需求的减少;美国以外的市场收入则下降了3.0%。尽管收入有所下降,该部门的调整后EBITDA为3443亿日元,略有增长0.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4.0%。
匹配与解决方案部门 (Matching & Solutions) 匹配与解决方案部门的收入从上一财年的7606亿日元增长至8078亿日元,同比增长6.2%。该部门的调整后EBITDA为1636亿日元,增长了49.0%。
人力资源部门 (Staffing) 人力资源部门的收入从上一财年的1,5852亿日元增长至1,6342亿日元,同比增长3.1%。尽管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推动了整体增长。
管理层评论
公司管理层表示,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但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全球市场的扩展,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长期价值提升。
关于Recruit Holdings
Recruit Holdings成立于1960年,最初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公司。如今,公司通过HR科技、匹配与解决方案以及人力资源三大业务板块,致力于通过技术和数据提升匹配效率,帮助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实现最佳匹配。
-
财报
ServiceNow发布2023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
ServiceNow 超过了 2023 年第四季度所有营收增长和盈利指标的指导;上调 2024 年订阅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展望
2023 年第四季度订阅收入为 23.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5.5%
2023 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 24.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4%
截至 2023 年第四季度,当前剩余履约义务为 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3%
2023 年第四季度,新 ACV 净值超过 100 万美元的交易有 168 笔,同比增长 33%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 - 2024 年 1 月 24 日- ServiceNow(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NOW)是一家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领先数字工作流程公司,今天公布了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第四季度财务业绩,订阅收入为 2,365 美元2023 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 1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2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5.5%。
ServiceNow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麦克德莫特 (Bill McDermott) 表示:“ServiceNow 以另一个出色的季度结束了这一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为我们已经高性能的引擎注入新的燃料。ServiceNow 用于端到端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平台正在推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爆炸性增长。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时刻。”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确认为收入的合同收入)为 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3% 。该公司目前拥有 1,897 家客户,年度合同价值 (“ACV”) 超过 100 万美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 15%。
ServiceNow 首席财务官吉娜·马斯坦图诺 (Gina Mastantuono) 表示:“我们再次超出了收入增长和营业利润指导指标,这体现了 ServiceNow 对执行的一贯和不懈的关注。” “我们在第四季度结束时实现了 99% 的更新率,加速了新徽标的大幅增长,并通过推出 Plus SKU 为所有新产品系列做出了最强劲的 NNACV 贡献。工作流程自动化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步伐的加快,使我们能够迎来又一个强劲的一年,我们正在提高 2024 年的前景。”
近期业务亮点
自 Now Assist 推出以来的第一个完整季度,ServiceNow 见证了所有新产品系列发布第一季度最大的净新 ACV 贡献。该公司还继续执行其雄心勃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路线图,对其 Now Assist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组合进行了重大扩展,其中包括虚拟代理、流程生成和 Now Assist 现场服务管理。
该公司继续发展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DXC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将 ServiceNow 高级分析和增强的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 DXC Platform X TM中。ServiceNow 还宣布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在 AWS Marketplace 中提供 ServiceNow 平台和全套解决方案。两家公司还将共同开发和推出行业特定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今天,ServiceNow 宣布与安永建立更广泛的战略联盟,为企业客户提供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使用,为人工智能合规性和治理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并通过 ServiceNow Now Assist 为安永员工和客户带来人工智能增强的体验。
此外,ServiceNow 和 Visa 今天宣布建立为期五年的战略联盟,以转变支付服务体验。初始阶段包括推出使用 Visa 构建的 ServiceNow 争议管理——一个用于争议解决的单一互联解决方案。
第四季度,ServiceNow 加入IBM 和 Meta 发起的人工智能联盟,共同推进开放、安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联盟由广泛的组织组成,这些组织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开发和部署以及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放创新和开放科学。
该公司宣布收购任务挖掘公司UltimateSuite,以增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能力,帮助客户识别流程瓶颈并提高运营效率。
Aston Martin Aramco Cognizant Formula One® Team宣布 ServiceNow 作为智能平台合作伙伴,以简化该团队的 AMR 技术园区。
本季度,作为股票回购计划的一部分,ServiceNow 以 2.56 亿美元回购了 400,000 股普通股,主要目标是管理未来员工股权授予和员工股票购买计划带来的稀释影响。原始授权金额中的 9.62 亿美元仍可用于未来根据现有计划进行股票回购。
该公司在本季度获得了广泛认可,在软件类别中排名第一,在美国机会指数中排名第五,在Glassdoor 的 2023 年最佳工作场所中排名第三。ServiceNow 被列入《财富》世界 25 家最佳工作场所™ 和《财富》100 家最佳女性大型工作场所™名单1 ,从而进一步得到认可。该公司还被评为 Forrester Wave™:治理、风险和合规性以及 Forrester Wave™:数字流程自动化软件领域的领导者。
1 ©2023 FORTUNE Media IP Limited 版权所有。经许可使用。FORTUNE 和 FORTUNE Media IP Limited 不隶属于 ServiceNow,也不认可 ServiceNow 的产品或服务。
-
财报
【财报】同道猎聘集团2023年三季度财报:营收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42亿元下降12.9%
收入下滑中的曙光
在经济波动下,同道猎聘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下降至5.59亿元,同比减少12.9%,毛利为4.25亿元,同比下降15%,净利润降至0.404亿元。但亮点在于用户增长,企业用户增至126.2万,增长14.2%,个人用户增至9220万,增长13%。面对挑战,公司推出多獵RCN平台,积极调整战略。随着经济逐步稳定,同道猎聘期待市场复苏和业务增长。
财务表现
收入与利润:
第三季度收入为5.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42亿元下降12.9%。
毛利为4.25亿元,同比减少15%(去年同期为4.997亿元)。
净利润为0.40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71亿元大幅减少。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溢利为0.662亿元,去年同期为1.531亿元。
累计九个月的财务数据:
收入为16.52亿元,同比下降17.9%(去年同期为20.13亿元)。
毛利为12.47亿元,较去年的15.84亿元下降21.3%。
净利润为0.533亿元,较去年的3.115亿元大幅减少。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溢利为1.132亿元,去年同期为3.959亿元。
资产负债状况:
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总额有所下降,显示财务状况紧缩。
业务表现与市场展望
用户增长:
个人用户增至9220万,同比增长13.0%。
企业用户增至126.2万,同比增长14.2%。
同道猎聘集团2023年三季度财报:营收5.6亿元,前三季度总收入16.52亿元,同比下降17.9%(去年同期为20.13亿元)
11月24日,同道猎聘集团(6100.HK)发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猎聘实现营收人民币5.6亿元,经调整经营利润人民币6623万元,三季度收入降幅环比持续收窄。
前三季度,猎聘在C端的用户渗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猎聘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已达到9220万人,实现13.0%的增长,活跃用户数量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中高端招聘行业供给端加速出清,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抬升。需求端受市场环境影响持续承压,但随着宏观经济进一步修复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招聘需求持续在正向的恢复轨道。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载体,人力资源服务业重任在肩。未来,公司会持续加强技术投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为平台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道猎聘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戴科彬表示。
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三季度新注用户同比增长6.8%
三季度,猎聘平台在企业、求职者、猎头三端的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招聘端看,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猎聘验证企业用户数增至126.2万家,同比增长14.2%。2023年三季度猎聘来自企业端的用户收益为人民币5.0亿元。
新发职位数是观察企业招聘需求的核心指标之一,今年三季度猎聘平台整体新发职位数同比增长4.3%,实现今年以来首季同比转正,延续了逐季恢复趋势。
报告期内,猎聘平台交通贸易、服务酒旅、传媒教育等一级行业新发职位同比增速亮眼,部分二级行业如财会、影视等亦展现反弹迹象。
求职端来看,三季度同道猎聘通过提供职业资格培训、职业咨询、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全面的人才发展服务,实现个人用户端收益62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
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近年来成人职业教育受众群体不断上升。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求职者对于提升个人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在线职业资格培训赛道增长明显。三季度,同道猎聘旗下在线职业资格培训业务赛优有效承接了市场对在线职业技能认证的培训诉求,拉动猎聘C端收入实现同比显著增长。
C端用户渗透方面,在集团营销投放费用同比缩减的情况下,三季度平台累计注册个人用户数实现同比增长13.0%。
新用户获取方面,今年以来,猎聘更加关注定向吸引与现有产业发展相关性更强和市场增量空间更大的人群。在猎聘平台,高科技人才和包括AIGC、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发职位一直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此外,三季度同道猎聘集团也进一步深度参与到香港人才工作中。今年以来,同道猎聘已经连续两次以联合主办方身份深度参与“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活动,带领众多内地政府机构和知名企业到香港参与现场招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8月,猎聘成为加入香港特区政府人才服务窗口服务合作伙伴行列的内地招聘平台,成为香港与内地企业和人才互联互通的新窗口;11月,猎聘在香港正式推出猎聘全新海外品牌Leapin。Leapin目前已与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组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后续Leapin将为香港人才建设提供包括人才招聘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全面助力内地与香港人才双向流动。
作为猎聘平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季度猎聘平台验证猎头用户数量达21万名。
成立至今猎聘一直致力于搭建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高效赋能猎头行业。今年9月,猎聘正式发布多猎猎头合作网络平台(多猎RCN),通过多猎SaaS+RCN的强合作形式帮助猎企多维度提效。
“当前市场环境下,猎头行业面临多重压力,猎企也遭遇着变化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多猎为猎企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选择,即通过数字化、合作和共享,帮助猎企进行全场景数字化升级,以拥抱的态度合作共赢,创造业务增量,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和压力,实现未来发展。”戴科彬表示。
持续优化产品服务,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
通过科技赋能行业,实现招聘求职效率和行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一直是猎聘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的核心目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平台用户,三季度猎聘持续推进产品优化和技术迭代,以提升精准匹配效率和使用体验。报告期内,猎聘上线帮助企业端召回适配人才的智能化触达工具—超级聊聊,同时优化猎企在平台寻访人才的智能导览,并探索开发交互式求职AI助手。通过AI助手,企业可获得算法自动生成的人才匹配度报告,并享受批量AI沟通等高效的智能服务。
在线招聘业务之外,同道猎聘也在重点强化集团旗下业务如灵活用工、在线调研等的协同发展。灵活用工方面,三季度同道猎聘继续深耕恢复弹性较大的服务业和餐饮业,持续优化线上用工系统,并借助集团对各行业招聘需求的分析灵活拓展行业覆盖。
在线调研方面,三季度猎聘持续探索AI大模型在在线调研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大模型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在助力稳就业方面,猎聘亦持续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今年秋季,猎聘重磅上线“全球管培生人才库”,该项目主要面向全球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免费开放申请,旨在通过胜任力测评、PAT笔试、AI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四轮专业考核挖掘高潜校园人才,助力企业链接优质人才。
8月,猎聘协办中国青年峰会夏季高峰会,包括青年企业家、投资人、全球QS前150学生代表、青年KOL等在内的众多优秀人才参会,对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消费复苏等前沿领域展开探讨,并畅谈海外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9月以来,猎聘作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办北京市人社局与市教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共同举办的“202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带领优秀企业进入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在内的众多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专场活动。该活动将持续至12月底,北京全市将举办140余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预计6000余家用人单位将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
今年3月底,同道猎聘集团董事会批准了未来12个月内最高3亿港币的股票回购计划,有力彰显了公司和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传达了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截至202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发布日,同道猎聘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CEO戴科彬通过May Fl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imited持有公司39.15%的投票权,较上市之初增持74.3万股股份,表明了其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股东出于对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层的支持与信任,上市后将部分投票权委托给戴科彬先生。因此其投票权占比会随相关股东的持股情况进行调整,但戴科彬先生个人实际持股数量并未发生变化。
伴随经济的逐步复苏,企业招聘需求逐渐回暖,加之AI大数据等数智赋能为人岗匹配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在线招聘行业前景可期。“未来,猎聘将持续以用户为中心优化产品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猎聘有效的商业模式和坚韧的运营能力将引领公司走向更长远、更健康的业务发展。”戴科彬表示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