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04月09日】
  • 产品
    HRCOACH:帮助“小、微”,解决创业、就业瓶颈 在众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忙于上市,忙于为了做大业绩而拼抢大企业市场的时候,业内出了一只另类的黑马,HRCOACH,她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迅速的打开了小微企业和深圳大专院校的市场,备受关注和热捧。   HRCOACH创始人王紫琦介绍,与集团申请设立公司的初衷,就是像HRCOACH故事写的那样,是为了帮助小微一族,助他们成长,所以客户群体定位很清晰“小、微”,意在帮助他们解决两方面的问题,最终的形成循环造血。   小微型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规避用工风险。 对于小微企业,成本是其创业阶段最大的障碍和压力,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是小微企业能够生存的必要选择。HRCOACH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无论从全包和半包的形式都能为其在人力成本费用上节约60~70%,这无疑是小微企业的福音,让其可以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劳动法律法规的越发严谨完善,这对无丰富经验的小微企业存在很大用工风险,提供专业、经验丰富的服务第一时间排除了隐患让小微企业安心的在业务上大展拳脚。   零基础“预从事”人力资源的人员---解决“从业瓶颈”,提供“实景、实战”培训服务。 人力资源因为其特殊的职能作用,注定了它无法向行政一样无起点的介入。对于没有高学历、高背景的年轻一代,职业的瓶颈出现了,太多平平的预从业HR青年,因为没有基础经验致使面试屡遭淘汰,致使人生走的过于曲折艰辛。HRCOACH,帮助他们解决欠缺实操的职业瓶颈。真刀真枪的“实景、实战培训”,这种创新的模式代替传统长时间讲师授课、学员靠记忆力背知识的模式,使学员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人力资源模块的精髓。   创始人王紫琦介绍,中溢申发集团和清华创投作为该项目的强大后盾支持,团队合作伙伴均拥有10年以上的上市集团人力资源高管的丰富实操管理经验,大家都乐忠帮助他人,热爱生活,所以“我们一定会坚定的做下去,就像我们的HRCOACH故事里说的一样,我们要帮助每一只有梦想的小鸭子蜕变为天鹅。”王紫琦坚定的说。
    产品
    2015年04月09日
  • 资讯
    Lynda 推出 Learning Path 项目,想用职业规划撬动课程需求 据国外科技媒体 Venturebeat 消息,著名在线教育内容提供商  Lynda 近期推出了 Learning Path 项目。Learning Path 是一个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系统,提供了 53 种职业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职业需要选择对应课程。 具体来说,Learning Path 能在职业规划方面对用户进行系统性引导,指导用户如何成为摄影师、工程师、会计或项目经理等等。用户则根据职业倾向选择课程,所有课程内容均来自 Lynda.com,课程类型超过 4200 门,但 Lynda 表示,不会强制用户使用职业化选课路径,用户仍然可以定制个性化课程,但 Learning Path 的核心优势在于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目的性更强。 另外,Learning Path 介绍,53 种工作类型均来自 LinkedIn Parent,一个第三方 PR 及出版公司。据 Lynda 的高级产品经理 Arthur Nicholls 介绍,推出这个项目之前,Lynda 仔细研究了最受欢迎的职业,包括这些职业需要的技能和教育水平。 用户在 Learning Path 上完成某一课程后,将会获得一个电子证书,可以添加在 LinkedIn 的个人档案上。 Venturebeat 认为,Lynda 的这个做法看似对已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洗牌,但是针对性更强。具体来说,用户以前选课时虽然有固定偏好,但长期目标并不明确;又或者,用户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却不知道如何才能从事这份职业。Nicholls 认为,这就是 Learning Path 的诞生初衷:用户迫切地想要进步。 Nicholls 还表示,他希望用户在确认职业规划后,能对特定职业有一定了解,这样这才决定在 Lynda 上的上课顺序比如,如果用户想成为设计师,在选定职业路径后,应该缩小目标,明确自己想成为前沿设计师、艺术总监、还是插画师。 他认为,帮助用户选择做更好的教育选择是知识变现的直接路径,这恰恰符合 LinkedIn 的经济规划路线:人们学习的技能越多,越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机会,从而缩小差距。 目前 Lynda 支持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日语五种语言,但 Learning Path 项目只支持英语,且只支持 PC 版和移动浏览器。 值得一提的是,据该公司的规划,Learning Path 未来将成为 Lynda.com 的核心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5681.html
    资讯
    2016年04月09日
  • 资讯
    硅谷新贵Okta(身份管理软件公司)今日上市,首日大涨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身份管理软件公司Okta(股票代码为“OKTA”)周五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今年IPO的第二家大型企业技术公司。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开市后股价大幅攀升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截至收盘,该公司上市首日大涨38.29%,报23.51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上涨了6.51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将发行价上调至15美元到17美元,今日正式确定为17美元。公司已经制定了二次募股计划,承销商可以在30天内追加认购最多165万股股票,这样融资总额可能会增加到2.15亿美元。 Okta的财务数据表明,公司的营收正在不断增长,亏损也在不断减少。 2017财年营收为1.6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8600万美元增长86%。 同时,2017财年毛利润约为1.04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108%。2017财年的净亏损约为8400万美元,2016财年的净亏损为7600万美元。为了筹备IPO,Okta 2017财年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增至1.19亿美元,高于2016财年的7800万美元。 资料显示,Okta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为云计算先驱Salesforce.com的两位早期高管。随着网络友好或云计算软件在工作场所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一大批创业公司得以涌现,而Okta是其中一家。 Okta的软件本质上是一种“云连接器”,能将一家公司及其员工使用的大量软件应用整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9日身份管理平台 Okta成为美国最新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资讯
    2017年04月09日
  • 资讯
    喔趣宣布获得近1亿元融资,投资方为DCM和光速中国 4月8日消息,WorkTrans喔趣透露,公司已于今年2月获得近1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DCM和光速中国,其中A轮由DCM领投,A+轮由光速中国领投,DCM追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全国服务网络的建立。 资料显示,WorkTrans喔趣成立于年2015年,以企业最基础最刚需的考勤做起,提供多样化考勤方式、移动排班、多地统一管理等功能。2016年,公司围绕考勤开发了集合快薪资、花名册、招聘、培训等一体化的人事管理平台,打通了人事管理链条的上下游。2017年,喔趣创立智慧研究院,随后推出“WorkTrans人力精算”系统,致力于帮助中大型企业优化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这款由喔趣近百个工程师历时两年研发的“WorkTrans人力精算”系统,主要解决四大难题: 1、重构HR Saas系统 首先,喔趣用云的手段重构了HR SaaS系统,包括云考勤、花名册、快薪资以及其他组件,共同构成基础人事信息平台。云是最安全的管理方式,且能够让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数据联通,避免形成数据孤岛和死海。 2、大数据360度精准预测工时 针对生产制造型企业,WorkTrans人力精算系统会针对ERP数据以及员工表现作追踪和分析,预估下一阶段的工时数量和所需要的员工技能;针对餐饮企业,系统会根据门店营业额数据以及员工技能来精确预测下一阶段某个时间跨度内,具体需要多少工时。 3、实现智能排班 过去按照周、月手动排班的方式极易产生闲时浪费劳动力、忙时服务质量不高等后果,也很难实现生产线或门店之间员工的灵活调动。WorkTrans人力精算系统推出最小化时间颗粒排班引擎,以半小时为单位,通过人力精算算法推演实现智能排班。同时提倡员工多技能标签化,未来每一个员工都有多种可能性。 4、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同时喔趣借鉴了日本的管理理念:支持并鼓励企业做生厂线或门店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这最高可为企业节省18%的工时。围绕智能排班体系,喔趣还开发了宿舍管理系统、临时工管理系统、移动化的SSC(共享服务中心)以及数据分析平台等相应组件。 目前,有三千多家企业在运用“WorkTrans人力精算”系统。据统计,这套系统可为企业综合节省8%左右的工时。而且这套系统可以自动学习自动进化,它会比主管更加了解员工,比店长更清楚下周需要的工时数量。喔趣以服务中大型劳动密集企业为主,70%的客户来自连锁零售、生产制造以及安保物流行业,如华莱士、吉祥馄饨、乡村基、华润万家、福耀玻璃、世茂物业、惟熙保安、宗保保安、爱康国宾等。 谈及此次投资喔趣,DCM执行董事赵磊表示原因有两个:“1、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如何更有效地管好劳动力成为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话题;2、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在蓝领用户中的普及,喔趣提供的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解决方案顺应了广大雇主和员工的需求。” 而光速中国副总裁王国栋表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已迫使服务业和制造业进入到了转型关键期,只关注收入不担心成本和效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看好劳动力管理这一领域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喔趣CEO储峰对于行业具备前瞻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团队在产品、技术和销售各方面均很具战斗力,我们期待公司能在中国产业转型的大历程中成为一剂重要的助推剂。” 据了解,未来喔趣将不断深入更多的企业,致力于把人力精算的理念和实施经验带入到更多的行业中,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迈进智能化3.0时代。 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
    资讯
    2018年04月09日
  • 财报
    科锐国际发布2018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另外继续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科锐国际今天提交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比上年同期增长:27.9%-44.98% 盈利:1,490万元-1,689万元 去年同期盈利:1,164.95 万元 目前科锐国际依然在停牌,价格是20.74元块,市值37.33亿。 另外科锐国际预计2200万英镑收购停牌事宜,科锐公司本次交易涉及标的企业为Investigo Limited,主要从事中高端人才访寻以及灵活用工业务,与公司同属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科锐国际或其附属公司,拟以现金形式购买Fulfil (2)所持Investigo 52.5%股权,具体细节仍在谨慎论证中,尚未最终确定。 因为收购复杂,所以还得停牌,已经得到同意,不超过一个月,这个期间每5天发一个公告。 注意本次收购均为英镑现金支付!对于剩余的股份,双方将根据业绩判断是否进一步收购。 详细查看: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8-04-04/1204587666.PDF
    财报
    2018年04月09日
  • 资讯
    在线大学学位提供者2U以7.5亿美元收购Trilogy Education,扩展到技术训练营 文/Ingrid Lunden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转向提供在线学位以通过网络空间扩展学生团体,实现这一趋势的先驱者之一已经进行了一项收购,以扩展到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新领域。 2U——帮助建立一些顶尖大学的在线学位课程网站,最近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rilogy Education。Trilogy Education创建在线和面对面的“新兵训练营”开展继续教育计划 ,并与大学合作培训已经在在编码、数据分析、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拥有技术技能的劳动力。 该公司表示,该交易预计将在未来60天内完成,将以现金和股票的形式出现 - 4亿美元现金和3.5亿美元新发行的2U普通股。对于Trilogy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它在2018年6月筹集5000万美元时,价值为5.45亿美元(根据PitchBook)。其投资者包括Highland Capital,Macquarie和Exceed等。 与此同时,2U的市值为38.5亿美元,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此次收购有助于2U巩固其大学足迹,将从之前的36个增加到68个。它提供了一个向上销售和交叉销售的明显机会:那些已经进入系统学位课程的人可以多元化到更多的技能培训,而那些尚未建立全程学位服务但已经创建技能培训计划的人现在可能会考虑如何将这种经历转化为学位 - 所有这些都来自一个提供者,2U。这也为2U扩展到继续教育市场提供了更大的窗口,据估计这个市场价值约3660亿美元。 它还有助于它更好地与已经建立双轨方式的在线教育,建立学位和短期课程的其他公司竞争,如Coursera(Udacity和Udemy是那些专注于继续教育的人)。 “[Trilogy Education]是2U的自然战略契合和增长动力,将扩展我们在职业课程连续性中的覆盖面,加深与新老合作伙伴的关系,提高营销效率,并开设更直接的企业培训和企业销售渠道对于公司。”2U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Chip Pauce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预计增加Trilogy将使我们的收入从2022年到2021年增加10亿美元。“大学越来越多地试图为他们的学位增加实用的技术技能。我们通过增加这种技术能力来简化未来的学位。” 商业公司的存在为非营利性大学建立教育课程,并削减了这一过程,已经引起了一些争议。通过这些计划进行教育的商业旋转不仅使人们质疑学校(及其合作伙伴)在课程中的优先次序和优先级,而且还提出了高等教育定价的问题,以及从这些学位中获利的问题 - 有时候尽管在教室里没有实际时间,但仍然可以花费超过60,000美元。(赫芬顿邮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讨,采访了2U的联合创始人John Katzman,他也创立了普林斯顿评论。) 公平地说,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 - 例如某些国家的高成本,以及它仍然感觉像是一种很大程度上是精英主义的努力,学生在顶尖大学获得认可和成就的可能性仍然有利于特权家庭 - 不能完全依赖于由营利性公司提供支持的在线学习课程的开发。 你也可以说,鉴于技术如何在所有教育中发展,以及edtech不是许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是下一步。 在线学位课程带来的潜在积极因素之一是,它为更多的潜在学生提供了机会,而且大众市场是Trilogy所知道的:它迄今为止已经为20,000人和1,200名教师提供了课程。它说,在120个项目中,重点是培养当地劳动力的实用技能,并与大学合作建立这些课程,并与大公司联系 - 客户包括谷歌,微软和美国银行 - 来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与2U合作,Trilogy Education可以使大学能够在更多地方为更多学生接触更多学生,同时在当地推动积极的经济影响,”Trilogy Education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Dan Sommer在声明中说。“Trilogy和2U认为大学对于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并且满足当地经济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劳动力发展需求,我们很自豪能够继续我们的使命并继续这项重要工作,作为2U大家庭的一部分。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Online university degree provider 2U acquires Trilogy for $750M to expand into tech bootcamps and training
    资讯
    2019年04月09日
  • 资讯
    数字退休平台Vestwell宣布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促进增长 4月2日消息,数字退休平台Vestwell宣布其筹集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高盛首席战略投资(PSI)领导该轮融资,与高盛的消费者和投资管理部门(CIMD)密切合作Point72 Ventures以及其他许多以退休为重点的战略金融服务提供商也加入了融资,其中包括Nationwide的风险投资部门、安联人寿(Allianz Life Ventures)、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和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本轮融资还包括首轮和首轮种子投资者、F-Prime Capital、金融科技集团、主要风险合作伙伴和商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 Vestwell是第一个为财务顾问打造的数字退休平台,帮助将计划赞助商和参与者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凭借其创新的技术、精简的管理、受托人的监督和现代化的界面,Vestwell已经将401(k)和403(b)行业重新塑造得更好。这一新的融资计划将进一步推动Vestwell,同时为退休计划中的开放式架构如何以一种负担得起的现代方式提供给任何规模的公司重新设定了标准。这包括在技术和客户服务方面的重大投资,这是维斯韦尔继续开拓的两个领域。 就在过去的12个月里,Vestwell的客户增长了10倍,该公司已与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安联保险(Allianz)、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OnPay和Riskalyze等结成战略联盟。以退休为中心的咨询公司和现有企业正迅速转向Vestwell,将其作为自己退休业务账簿背后的引擎,重视Vestwell正在申请专利的实时薪资引擎和高级员工资格计算器等前沿技术。 Vestwell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伦•舒姆表示:“我每天都能感受到Vestwell公司的发展势头,因此,让这么多业内领先企业看到我们正在建设的项目的价值,并分享我们对未来的愿景,是一件非常令人羞愧的事情。”“我们很高兴能与退休行业专家结成联盟,他们不仅向Vestwell投资,还投入时间和资源确保我们的成功。” 金融科技集团(FinTech Collective)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布鲁克斯•吉本斯(Brooks Gibbins)表示:“自领导种子投资以来的短短两年里,我们从Vestwell身上看到的市场影响是显著的。”“参与者、雇主和渠道合作伙伴都验证了Vestwell的方法,我们很高兴能继续支持行业变革。”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Vestwell Continues to Redefine Retirement, Announcing a $30 million Series B to Fuel Growth
    资讯
    2019年04月09日
  • 资讯
    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Qoreboard获得16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Qoreboard,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Katy的绩效管理即服务(PMaaS™)解决方案提供商,完成了16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 该轮由Idea Fund Partners领导。德尔加多先生作为融资的一部分加入了Qoreboard的董事会。 该公司打算利用这笔资金加速其产品开发并继续扩大业务。 Qoreboard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ke Midgett领导,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绩效管理即服务解决方案。它通过及时辅导和目标管理激励员工。它通过使用仪表板、消息传递、干预、警报、见解和游戏化来激发员工绩效。 在过去一年中,该公司的大型企业客户,关键执行官任命以及仪表板,消息传递,干预,警报和洞察(DMI.AI™)等白热化领域的市场发展势头显着增长。加快员工绩效。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Qoreboard Closes $1.6M Seed Funding Round
    资讯
    2019年04月09日
  • 资讯
    非凡产研发布《2019年Q1中国人力资源在线服务行业投融资报告》附录下载 20世纪70年代,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化大分工的背景下,能够为劳动者就业与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逐渐兴起。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人力资源产品、管理工具、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衍生出人力资源在线服务细分行业。 非凡产研为了解我国人力资源在线行业投融资发展现状,通过数据调研和企业走访编制出《2019年Q1中国人力资源在线服务行业投融资报告》,发现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在线行业的融资规模依然实现增长态势,吸引大量优质资本进入。 那么,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在线服务行业投资情况究竟如何? 投资轮次分布是怎么的格局?投资细分领域情况如何?本报告将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一解答。 点击下面链接直接查看: 2019年Q1中国人力资源在线服务行业投融资报告 来源:非凡产研
    资讯
    2019年04月09日
  • 资讯
    仁云科技:深耕HR共享服务平台,助力企业HR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企业HR管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近期,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讲,这也成为一个夯实企业管理基础的重要时机。最近,医科达、三盛地产等多家企业与上海仁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仁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HR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及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仁云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HR管理数字化转型咨询、平台搭建、方案实施和系统运维等服务。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为多个大型企业提供服务。近日,仁云科技副总裁叶曙光接受HRTech专访介绍了仁云科技在HR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成就与心得。   疫情重压之下 签约喜讯不断 近期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让不少企业感到压力山大,但仁云科技却丝毫不受当前经济低迷的影响,频繁传出签约喜讯。谈及分别与医科达、三盛地产等企业的携手合作,叶曙光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市场宣传初具成效。在初期,仁云科技沉下心来专注打磨产品,在市场投入有限。但从去年开始,仁云科技加强了市场宣传力度,让客户明白仁云科技的产品价值。 二是产品定位准确。仁云科技HR共享服务平台是目前唯一真正基于工单体系和分层服务进行设计的产品,在选型标的屈指可数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是新冠疫情的影响。疫情之下,市场拓展止步不前。很多企业在此时都会选择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包括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疫情消退后更快发展做好准备。此外,疫情封锁也助推了零接触的管理需求,仁云科技的HR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员工全生命周期在线服务,满足减少接触规避传染风险的需求。 最后,企业开始追求数字化转型。这些企业不再仅仅要求解决服务和管控,他们更希望能通过平台积累数据,为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平台和数据准备。   成立之初,专注HR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除了近日签约的医科达、三盛地产等企业,仁云科技一直为包括西门子、晨达股份、科锐国际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服务。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团队依托西门子项目就已经开始HR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运营和服务,那也成为仁云科技选择深耕HR共享服务平台领域的一个契机。 当然,更重要的是HR共享服务平台在国内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叶曙光表示,能够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主要得益于HR共享服务平台能给企业带来好处,切实解决企业客户的痛点。 首先,从管理系统向经营系统转变,是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大趋势。只有转变为经营系统,才能真正把员工作为服务的客户,才能从投入产出角度对人力资源服务进行定量评价,这和HR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初衷不谋而合。 其次,HR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分层化、数据可视化、工单智能化等,可以显著地帮助客户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而且客户人员数量越多,组织规模越大,降本增效就越明显。 然后,未来的企业都是数字化企业,数据将成为所有企业最核心的资产。HR共享服务平台对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在内强大的数据生成和采集能力,使其不仅成为人力资源数据的源头,也是人力资源数据的蓄水池,极大地方便企业依托HR共享服务平台平滑转向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 最后,HR共享服务平台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平台进行混合云部署,也可以作为独立工具提供插件式服务。其应用的多样性也将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3年成立于上海的仁云科技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比如用友、金蝶等,均具有超过十年人力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经验。 被问及当初选择加入仁云科技的初衷,叶曙光笑着表示:“仁云科技是一个有能力进行混合云部署的实力企业,在这种的企业中,能够让我大展拳脚,打造高度智能化的HR产品和服务。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很欣赏仁云科技团队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   未来:不安现状,多层面部署战略 相较于其他厂商或服务公司,仁云科技推出的HR共享服务平台具备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真正基于HR三支柱理论搭建涵盖COE、BP、SSC的分层服务体系,将分层服务做到场景级,而不仅仅是门户上的功能归类;二是真正基于工单体系来搭建人力资源经营系统,通过工单驱动流程,通过流程驱动业务;三是仁云科技HR共享服务平台不仅具有类似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大厂原型验证,而且在人力资源服务业拥有众多头部客户。四是仁云科技拥有稳定的核心团队,不仅能保持产品持续打磨,还能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成功交付,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但是,叶曙光表示,仁云科技不会安于现状。 在产品层面,仁云科技将继续专注于产品创新和持续迭代,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仁云科技始终不渝的产品主义追求。 在公司层面,仁云科技希望不仅能引领HR共享服务平台的应用潮流,还能通过平台增值服务,以及人力资本数字化的探索和实践,彰显中国人力资源的管理价值和商业智慧。 此外,仁云科技也将上市确定为公司未来的战略目标。当前,仁云科技所处的市场太庞大,仅靠自身资源很难应对,仁云科技希望借助融资、战略合作、生态建设等各种手段,寻求资金、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助力,以便共同开拓这块广阔的市场。 要实现仁云科技这些目标和梦想,最根本的保障当然还是人才。仁云科技将会提供开放的平台,诚邀客户销售、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管理咨询、项目实施、平台运营等各路英才,共同致力于HR共享服务以及人力资本数字化建设。  
    资讯
    2020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