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未来人们将如何找工作?四类新锐招聘产品商业模式浅析
来源:猎云网(微信:ilieyun) 文/王艺多
每年的3、4月份被职场人习惯称为“金三银四”。大量的企业和职场人选择在这段时间招聘、跳槽。“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台词正应了时下企业对人才争夺的现状。上班族们可能已经发现,北京很多地铁站已经被各大招聘网站的广告占领。今年的招聘季可谓来势汹汹。
目前互联网时代的招聘网站主要有两大阵营。一个是主打信息覆盖的传统型,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这类早期网站为代表;另一种则是前两年以拉勾、boss直聘、100offer为代表的互联网泛垂直类招聘。而这两大阵营,正是代表互联网招聘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线下搬到线上,极大提升效率
最早用人单位招聘,只能在公司门口或者利用传统渠道发布招聘启事,求职者看到后前往应聘。这种招聘形式效率极低,影响范围也很小。老牌招聘网站的出现极大提升了招聘效率,这其实是招聘行业中里程碑的一步。所以智联、前程无忧曾备受VC追捧,如今也已成功上市。
第二阶段: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匹配度
虽然老牌网站解决了线上招聘问题,但这些信息依然是从企业到用户的单向流动。一方面,求职者只能以自己的理解投递简历。另一方面企业HR也只能按自己的理解筛选人才。于是,以拉勾为代表的招聘网站,直接把所需职位圈定在非常精确的行业中,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并且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职位推荐;而BOSS直聘则通过用人双方的直接沟通,打破信息的单向流动,提高招聘效率。如今他们也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
但即使到互联网招聘如此发达的今天,行业里依然还存在很多形形色色的痛点。例如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信息鱼龙混杂;蓝领兼职平台充斥虚假信息;诸多年轻人对自己定位迷茫;高端猎头服务沦为“简历贩子”……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更多细分场景的招聘工具开始被资本关注,在各大招聘网站疲于撕逼的情况下悄然流行起来。今天,就按以下四类场景为您分析一下,这些目测要火的垂直细分招聘工具。
一、大学生找工作
在招聘领域,大学生找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每年有数百万应届生走进社会。而算上找实习的大学生则数量更多。虽然国内有几百个招聘平台,但是大学生找工作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仍然不够高效畅通。而这三款App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走出了自己的思路。
各自优势:
实习僧:1.起步较早,在业内已有一定影响力,提供职位全面,质量高;2.具有职位匹配度分析、个性简历、求职反馈、职业路径推荐等个性功能。
对路:1.求职者简历直接投递到师父手里,避免HR不了解业务筛出不合适的简历;2.求职者可以在岗位信息中查看师父信息,包括其毕业院校、个人简介以及工作经历。
椅子网:“视频介绍+重点描述+证书展示”的全新简历形式打破了传统招聘时的沟通障碍,极大提高了招聘双方的效率。
各自不足:
实习僧:用户流失较快,需要持续不断对已覆盖的高校进行用户推广,并且要继续拓展未合作高校。
对路:目前企业入驻数量不多,有些岗位类别存在空白,师父查看简历周期略长。
椅子网:1.录制视频简历学习成本略高,上手略有难度;2.视频简历对网络环境、场地环境等硬性条件均有一定要求。
通过对比发现,三款App盈利模式殊途同归。可见他们对“免费提供基础服务,利用增值服务收费”这种典型互联网企业打法的认可。对于自身发展,实习僧与对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以拓展用户量为主;而椅子网预计未来三年内,视频简历模式会迎来井喷。所以其除了继续做好产品与市场拓展之外,可能会涉足更前卫的“视频招聘”。
二、业余时间找兼职
作为万亿市场的切入点,兼职处在企业服务、蓝领用工、共享经济等众多热门领域的交汇点。据统计,仅2014年到2015年,全国便涌现了上百家兼职创业团队。但另一方面,如今的兼职市场基本已被老牌网站58赶集占据。如果可以做出差异化、精细化服务,新兴团队还是有机会的。
各自优势:
斗米兼职:背靠58赶集,斗米上的岗位信息会自动同步到58同城与赶集网进行展示。
探鹿:1.百余人的商家认证团队,保证信息真实性;2.与保险公司合作向企业分发“短工险”盈利。
兼职猫:1.与大型企业合作,向其提供外包服务;2.用户可在App内进行交流。
各自劣势:
斗米兼职:除提供增值服务外,平台暂无新的盈利点。
探鹿:与大平台差异化较低,在积累用户量阶段突破较难。
兼职猫:平台除信息匹配外缺少扩展业务。
实际上,对于兼职招聘这种比较难做出差异化的行业来说,各个玩家更需要比拼用户体量。从这个角度看,坐拥58赶集的斗米确实已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未来斗米计划继续用免费手段将兼职市场做大;而探鹿与兼职猫则选择开始拓展蓝领用工市场。
三、加薪跳槽找全职
与实习与兼职相比,提供全职招聘的平台就更多了。与老牌网站相比,一些新产品的特色非常鲜明,让人有种眼前一亮之感。
各自优势:
测聘网:1.以为大型集团企业客户提供招聘职业评测服务为基础,在盈利的同时积累大量关键数据;2.不断优化自身测评体系,使测评结果更准确。
有鱼:1.App界面清新时尚,符合互联网从业者习惯;2.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拍照,最大程度避免虚假信息。
职场导航: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让用户很容易找到离家近的岗位。
各自劣势:
测聘网:“职位推荐”功能有待优化,目前会经常看到与用户明显不匹配的职位。
有鱼:由于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也限制了自身扩展速度。
职场导航:过于依赖地理位置信息;整体界面设计一般。
总体来说,三款App都各有千秋。功能不同,适用人群也不同。但对比盈利模式不难发现,主打职业评测的测聘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另外两款产品的盈利模式则缺乏亮点。另外,专注互联网圈的有鱼因起步较晚,虽然界面设计不错,但能否快速扩张将成为其成败关键。而职场导航走的LBS找工作路线究竟是不是用户痛点,还有待时间的考察。
四、高端人才找猎头
相比普通岗位,中高端管理层的招聘可能就需要专门的猎头服务了。目前在互联网圈比较知名的网站除了猎聘网、智联卓聘外,还有一些优秀产品也不容忽视。
各自优势:
猎上网:利用Uber模式,让更多猎头进入平台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枇杷派:产品会根据企业岗位的算法模型对所收简历进行评估;并能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自动推荐数据库中的人才。
友才网:把猎头服务从“按需定制”变为“现货供应”,提高猎头服务效率。
各自劣势:
猎上网:由于不同猎头所擅长的领域不同,企业在寻找不同岗位的高端人才时需要多次发布需求,增加时间成本。
枇杷派:“云人力管理+机器人猎头”的模式只适用于中小企业,无法处理需要专门定制对接需求或者自有OA系统的大企业。
友才网:“现货供应”模式可行的前提是需要保持供需平衡,也就是猎头手里的人才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率。
总体来说,这三种猎头服务特点鲜明,优劣明显。可以说他们已经与传统猎头服务有很大区别了。国内传统猎头服务更多是在“贩卖简历”,而国外则更加注重服务。所以与国外对比,国内的猎头领域还有十分巨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从他们各自已披露的融资信息层面看,资本对新兴猎头服务的认可也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提一点新思路
招聘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由于模式比较固定,想做出实质性差异化确实比较难,可能只是功能点或涉及细分行业有所区别。当招聘领域的玩家们或从社交、或从蓝领市场扎堆切入时,想从这片红海中杀出实属不易。
但有些领域其实存在空白,并且具备向招聘领域扩张的可能。例如有团队开发出记录员工加班时间的App,通过考勤计算工资收入。当用户量上来之后,向招聘转型就非常自然了。这算是比较冷门的切入角度。各创业者其实可以更加开阔思路,从细小部分入手规避直接竞争,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不得不承认,招聘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虽然它依然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痛点与问题,但从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2018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看:2016年互联网招聘整体规模将达到46.1亿元,2017年会增长到54.3亿元,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63.7亿元。
从资本角度看,伴随着每一次行业新锐的崛起,人们在招聘方式上就能得到一次革新。2014年才刚刚起步的拉勾网,3月份完成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仅仅过了5个月,其8月又拿到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还有文中提到的这些细分领域的融资情况,无不展示着未来招聘领域依然值得期待。当然,有一点发展方向是所有玩家都达成的共识:精准解决招聘微小痛点。互联网招聘一定越来越垂直细分,切口越来越小。
-
观点
传统即时通讯商独揽大盘,起底苦逼的 SaaS 客服创业系
摘要: 新兴的SaaS客服公司占据整个市场的比例还不到10%,这个市场的话语权实际是掌握在诸如live800、商务通、乐语、TQ等传统企业即时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手中,他们对客服的理解以及体系的构建都是新兴创业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一
今年1月26日,易观智库发布的一份《2015中国SaaS客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SaaS客服市场环信以高达77.4%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一,随后多家SaaS客服领域的新兴创业团队纷纷指责易观统计数据造假、混淆概念,在SaaS领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面对高达77.4%如此虚假的市场份额成绩单,竟然有部分同行们选择默不作声,直接把易观智库的报告拿来为自己所用。面对同一种现象,却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这让我们对SaaS客服领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产生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这个行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况?
于是我们走访了美洽、Udesk、智齿客服三家新兴 SaaS 客服领域创业公司,听听他们怎么说:
二
“新兴的 SaaS 客服创业公司占据客服整体市场的比例还不到10%,这个市场的话语权实际是掌握在诸如live800、商务通、乐语、TQ等传统企业即时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手中,他们对客服的理解以及体系的构建都是新兴创业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当美洽创始人程艳冬说出这样一番话时,着实给钛媒编辑当头一棒喝,但转而又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因为这么一来,相对于2014、2015年才成立创业公司来说,成立于2002、2003年间的live800、商务通、乐语等企业在客服领域的深耕时间要领先10年之久,不过新兴创业公司的产品创新和互联网思维却是他们所缺乏的。除此之外,易观报告中环信以高达77.4%的稳居SaaS客服市场第一的谎言便不攻自破了。
事实上,在易观的报告发布之后,程艳冬第一时间撰写了一篇题为《SaaS 创业路上那个作弊的小孩》的文章,以此来诠释自己的疑惑。在这篇文章中,作为SaaS客服领域的一名专业人士,程艳冬提到了 SaaS 行业公认的衡量三个指标:付费用户数占比、付费金额占市场总额比、注册用户占比,而并非对于易观智库自创的“厂商用户覆盖占比”计算方法,从而攻破了报告中形同虚设的防线。
除此之外,程艳冬还表示:现在是国内 SaaS 爆发最好的时期,希望友商都能够选择善良,享受 SaaS 创业路上的美丽风景,而不是践踏。这句话不仅是对当下SaaS客服现状的总结,也表达了他渴望建立一个有序、和谐的市场机制的愿景,这一点在与程艳冬的聊天过程中也时而能够感受的到。
程艳冬还以中美 SaaS 客服市场的差异解释道,国外市场已经很稳健,企业客户重视服务和用户需求,云计算客服软件公司 Zendesk 已经成功上市,市值甚至达到17亿美元,而国内不少新兴创业公司纷纷自称要做中国版的 Zendesk,其实就是一窝蜂的拼杀。
然而,SaaS 领域创业者的增多,必然会产生同行业竞争,在这点上程艳冬倒不是很担心,在他看来,SaaS 客服领域的服务,也有电商、游戏、售前售后之分,一家企业很难做好多个行业的服务,各家企业之间客户群体是完全有可能不重合的,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独立市场。
不过他表示,现阶段如果哪家新兴公司说要成为独角兽,不是忽悠投资人,就是为了博眼球,但未来3-5年极有可能会出现。
除此之外,程艳冬告诉钛媒体,SaaS客服行业很难说有特别突出的技术壁垒,因为技术是开放的,就好像手机厂商选择屏幕、电池供应商一样,大家都可以谈合作。“现在客服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基础问题,是如何以产品为导向,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求,其他的都是扯淡”,他说。
三
作为 SaaS 客服领域闯入者之一,Udesk CEO 于浩然则把现在做的客服系统称为“新一代的客服系统”,区别于上一代呼叫中心、网页即时聊天工具两种系统,是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的概念融入到客服服务中。
在于浩然看来,2014年到2015年期间,SaaS 客服领域呈现了三种派系:
1、多渠道整合客服系统
2、IM转移到APP客服
3、智能机器人客服
这其中,多渠道整合客服系统将是未来一大趋势,这不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导致个人习惯发生改变,更是企业和服务人员顺应时代的需求使然。
虽然大势已定,但现在客服行业内做智能机器人服务的公司也不在少数。针对此种现象,于浩然认为大多数做机器人客服服务的公司从开始商业思路就错了,原因是机器人客服定价太低。
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市场上机器人客服的均价在4000元左右,应该把价格提升到40000元。机器人价格提上去,售卖机器人的同时配备后期的服务,由专业人员而非客户填充数据和知识库,这样机器人处理的数据越多就会越准确,提高了企业效率的同时又满足了用户需求,企业就会更愿意付费”,于浩然如此解释道。
反之,让企业自己填充数据和知识库,没有针对性,用户得不到好的反馈,看不出效果,他们就不会愿意付费。
事实上,在与美洽创始人程艳冬交谈中,他也表达了对机器人客服的看法,程艳冬认为市场上大多机器人就是智能搜索以及关键词匹配,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客服机器人的作用是降低成本,代替人工客服挡一道,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不过,于浩然表示,目前机器人客服只占 Udesk 整体业务的10%左右,权当做一个辅助服务。于浩然还向钛媒体透露了一个外行人不知道的事实,这大概也是客服行业共有的一种现象。他说 Udesk 平台注册客服的付费转换率特别低,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 Udesk 整体的业务,因为从 Udesk 上线当天,就选择了向企业收费。
“虽然前期产品可能做得不完善,但收费恰恰可以验证谁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于浩然如此说道。他还举例说,有一个50W客单价的客户告诉他,Udesk 之所以拿到这个单子,事实上并没有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而是更接近客户的需求。
此案例无疑是在告诉 SaaS 客服领域的入局者们,别忙着撕逼,以产品为中心、想方设法提升服务才是正道,这恰恰与美洽程艳冬“产品导向”的思路不谋而合。但有一点不同,前文程艳冬表示客服行业很难说有壁垒,于浩然则认为 SaaS 客服行业的壁垒是:前两年拼销售,后两年拼产品。
于浩然还预测 SaaS 客服领域未来将会涌现3-4家10亿级别的公司,不过他也坦言前不久因市场份额而互相撕逼的事情,把整个行业都恶心了,因为几家创业公司月销售额加起来都没有1000万的时候,根本谈不上市场占有率。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撕逼反而炒热了 SaaS 客服行业,增加了关注度。
四
已经入驻钛媒体我造社区的创业项目智齿客服也是 SaaS 客服领域的参与者之一,其联合创始人徐懿不仅仅看重客服领域本身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认为由此而延伸的第三方服务、客服的外包等等也在酝酿一个大市场。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国内注册有25万家大型企业、中型企业350万家、小型企业150万家以及微型企业1500万家,他们对客服的需求是旺盛而迫切的,所以在徐懿看来,国内 SaaS 客服的市场潜力将达到700亿甚至千亿级别,并且发展速度要比美国快2-3倍。
据徐懿透露,自去年6月份至今,智齿已经拥有13000家注册企业,将近1000家付费企业。
徐懿还向钛媒体诉说了做客服的一个最大体会,他说消费升级促使很多用户不知道有什么产品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创业者就要学着去告诉他们,这样他们才有机会知道进而喜欢这款产品和服务。
由于企业级服务面向 To B 市场,向企业收费的商业模式很清晰,当被问及是否有盈利计划时,徐懿说了这样一句话:所有的 SaaS 企业要扩张和发展规模,就不会盈利。
作为 SaaS 领军人物,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4年上市的Salesforce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上市之后仍然经历了连续十七个季度的亏损,究其原因正是由于 SaaS 行业拿利润换增长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某个阶段人家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盈利,就是一个劲的在猛攻、扩张市场份额。
这样的行业常态也间接说明,企业级服务要想占有一席之地,不被对手拖垮,备有充足的现金流是何等的重要。相信不用多久,SaaS 客服领域我们又可以看到企业融资的消息了。
本文系作者 宋长乐
来源:钛媒体
-
观点
企业跟风移动考勤市场,变革下的移动考勤应该怎么玩?
摘要: 移动考勤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肆意生长,能否在这场科技博弈赛中突围,创新的考勤技术和合理的商业模式或许是最大的亮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诸事都向“互联网思维”靠拢。如今的考勤设备市场也已经变得十分紧张,原因是移动考勤市场兴起使得原有的考勤设备订单大量缩水。移动考勤正在加快速度包围、代替原有的传统考勤模式。不少企业跟风进军移动考勤市场,移动考勤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肆意生长,能否在这场科技博弈赛中突围,创新的考勤技术和合理的商业模式或许是最大的亮点。
移动考勤: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
打卡,对于职场人来说几乎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是公司考勤、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移动办公时代,传统考勤方式已不能满足公司的“人性化管理”需求。
考勤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代:第一代是70年代的插卡式考勤机;第二代是条形码考勤机,在矿灯的光柱中利用光学原理投影出一个条形码的像,工人下井前用矿灯照射一下专门的考勤探头就可以考勤;第三代是磁卡型考勤机,比较普遍;第四代是生物身份识考勤机,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的, 第五代是摄像考勤机、拍照考勤机,有效解决了生物识别对环境和使用人群的限制;第六代智能云考勤机。
目前绝大多数公司的签到都是传统的形式:各式人工打卡签到,不仅麻烦,对公司和员工来说其实都有压力,而且公司花费在签到机器和人工核算的成本不少,但达到的效果却不算理想。移动考勤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今后将势必大有作为。
尽管传统考勤模式根深蒂固,但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兴起的第六代云智能考勤机等移动考勤设备正逐渐在市场走俏。和传统考勤机比,有云端管理后台,数据永久保存,支持复杂、个性化排班,报表一键生成,大大减轻HR的工作量。
移动考勤app:小前端,大功力
除此之外移动考勤APP应用软件也在悄然发展。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考勤APP不下十几种,如“钉钉”“纷享绡客”“多多打卡”等。移动考勤APP的共同功能是“移动打卡签到”—企业员工可在特定范围内使用手机直接打卡签到,从根本上避免了职员抱怨“打卡排队迟到”、“手指脱皮难打卡”等传统打卡的弊端,相对来说更加方便快捷,具有前端性,也是目前的考勤潮流走向。
目前这些移动考勤APP中,有的是单纯的纪录员工考勤状况,有的则披着“打卡”的外衣实则已经深入企业移动OA办公。“钉钉”是阿里巴巴针对中小企业最新推出的一款团队沟通协作工具,除了单纯的打卡签到功能外,主要是以IM为核心的免费移动OA产品;“纷享绡客”则主要侧重移动销售管理,员工用手机汇报销售日志、更新客户资料、外勤签到打卡等。“多多打卡”则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指纹打卡考勤服务并配套提供员工福利解决方案。
未来发展:商业模式是突围亮点
移动考勤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一片蓝海。但是带有简单考勤、审批、职场社交、通讯录等功能的考勤APP也是层出不穷,同质化相当严重,针对的客户群也是一样,在这个移动考勤市场大蛋糕争夺战中竞争相当激烈。无疑科技是生产力,移动互联的发展是推动力,那么好的创意商业模式则是最终发展力。
一款产品无论它多么先进、潮流,企业跟风相争的缘由还是因为它有盈利的空间。其实目前无论是移动办公产品还是单纯的移动考勤产品,凡是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商业模式无非就是卖系统、数据和服务这几种,而其中哪怕有细微的创新都将会使产品在竞争中独占鳌头。
目前比较火的阿里“钉钉”,主要通过移动端的app软件实现移动办公的功能,进而通过简单粗暴的增值服务、电商结合等手段获得盈利,猜想未来其商业模式更多的还是依托于阿里巴巴强大的产业链而进行。
纷享逍客主推外出业务人员的考勤打卡管理,围绕销售外勤管理、过程管理、客户管理和团队管理核心功能融合,创新性将移动考勤功能模块与工作信息流无缝打通,为企业和员工提供高效的移动型轻量CRM,但他做的只是移动考勤很小的一模块。
而“多多打卡”的商业模式则是根据各企业的考勤机制,福利预算,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激励员工发挥工作主动性。
如今,伴随着移动考勤软件的不断普及,移动办公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就像当初企业开始增加电脑,而迅速将企业推上办公自动化一样。不管是钉钉、纷享逍客还是多多打卡,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谁就很有可能未来成为行业的独角兽。
本文系作者 江湖老刘
来源:钛媒体
-
观点
遇到注册资本问题时,创业者应该怎么办?
自新公司法于 2014年3月1日 生效以来,中国已经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 3 万元的要求,不再限制公司在设立时股东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关于一元公司和亿元注册资本的创业公司的报道纷纷见诸各大媒体报端,创业者心里也犯嘀咕,到底自己的创业公司应该设定多大的注册资本?这对后续融资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简法帮根据用户的疑问以及用户融资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概括和分析,供更多创业者参考。
一、“有限责任公司” 之肇始
在阐述注册资本问题之前,有必要讲讲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词 “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被很多人推崇为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学过法律的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会觉得可笑,它能跟蒸汽机、灯泡和互联网相比?
在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之前,创新创业者经营事业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例如:个体户或者合伙企业的形式,经营者的所有个人资产都有风险,生意亏了需要赔上自己的家产,一旦发生这一情况,很难再有出头之日。
有限责任公司则不同,从法律上来讲它是虚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就是 “法人”,他有自己的财产,能独立签订履行合同等法律行为,也能独立承担责任,资不抵债时就可以破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了投入公司的资金之外,对公司的债务不用负责。
这就是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就意味着风险可控,有了这种法律保护,创客和投资人就可以大胆地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了,例如各种发明创造的应用、探险和远程贸易,而不必担心倾家荡产的风险。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表明,“人类 97%的财富,是在过去 250年 的时间里创造的”。这 250年 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也正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人类在此前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伟大的发明(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但有限责任公司真正让发明转化到实体经济中。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个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相信能让 “法盲” 脑洞大开,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很多人认为即使是蒸汽机和电气的发明与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发明相比,也略逊一筹!
中国也引入了有限责任制度。相信到这里,读者应该能够读懂新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二、注册资本和认缴制
当然,我们不是要在这里讲历史,与有限责任对应的是股东已经投入或承诺将要投入公司的资本金,在中国叫注册资本。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熟悉中国公司法历史的人知道,这 “认缴” 二字是在 2013年 底才进入法律,也就是大家所说的 “认缴制”,与之前的 “实缴制” 相比是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对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创业者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创业者的最大风险也就是已经投入或承诺将要投入公司的资本金,也就是认缴的公司注册资本。非正常情况举例来说包括:
公司和股东的个人资产混同;
股东个人为公司债务提供担保等等。
以下简单概括了认缴制下注册资本规定的核心内容:
1、政府不再监督注册资本的实缴
企业工商登记部门不再管理注册资本的实缴(少数明确规定的情形除外,见下文)。即使企业希望在营业执照上载明实际到位的注册资本,以证明公司资金实力,工商登记部门也不会帮你!我们注意到,深圳的新版营业执照中连认缴注册资本都不再显示,更遑论实缴注册资本金额了,所以注册资本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弱化。
这项改革也让中国会计师也失去了一块历史业务——验资,因为工商登记部门不再要求《验资报告》,认缴制的企业也没有必要再花钱去做验资,如果融资过程中投资方要求验资并出具投资款到位证明的话,企业可以自己通过银行入账单验资核证出证明。
2、政府不再限定出资期限
企业工商登记部门不再限定注册资本的出资期限,这个期限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自行承诺,理论上这个期限可以是半年、一年或十年也可以是 50年 到 100年,但在实践中来看,这一期限不应超过公司的经营期限,经营期限常见的有十年、二十年和长期(无限期),在公司章程中和企业营业执照(各地营业执照可能有所差异)上有记载。
公司设立或增资之前,不再需要先缴付一部分注册资本。新公司法已经废止了原来的出资期限规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3、注册资本已无最低限额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没有原来 3 万元的最低限额要求。理论上讲,公司注册资本从一元到亿元都没有法律限制。实践中,注册资本以千为单位的公司已不再稀奇了。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多为金融和准金融行业,列举如下,相关行业的创业者可进一步参照相关的规定:
此外,还有一些行业规定虽然没有列举在上边,但相关主管部门在修改部门规定之前还在执行现有规定。举个例子,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如 ICP 证)的公司,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
4、注册资本不再限制非货币出资比例
新公司法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货币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 30%的限制。也就是说,法律不再限制股东的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比例,具体出资比例由股东按照货币和非货币的出资额自行确定。
为此,有人天真的以为技术出资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迂回办法,不仅无需现金,是否真有技术转手也不易查证,似乎毫无后顾之忧,但 2015年 以来国税局已经出文并从实践中堵住了这个漏洞,具体分析下文讨论。
三、创业者需要注意的注册资本问题
1、注册资本到底要设多大为好?
首先,需要纠正很多人错误的观点——认缴制下股东不必担心注册资本缴付责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认缴”≠“不缴”,既然认缴了,那么迟早还是要缴。简法帮建议用户,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责任,公司资不抵债,法院让你足额追缴认缴资本怎么办?笔者就见到过注册资本为 500 万美元的公司,因 25 万元借款无力偿还而被逼破产的报道。最高法院在新公司法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所以,虽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认缴制,但也不能太任性。
此外,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如果创始人认为可以控制公司和其他创始人股东,因而不用担心,那么您需要再认真想想,你能控制投资人股东吗?!更不用提前文提到的公司债权人了。
那么,注册资本是不是越小越好呢?从法律责任上讲是这样,注册资本越小,股东责任就越小。但是,如果公司注册资本就几千块或者小几万,不仅让银行和合作伙伴担心这公司房租从哪来,员工工资从哪儿来?投资方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公司的账目会不会特别乱?
注册资本到底设多大为好?需要根据公司的预算来定,最好能够公司 1-2年 的资金需求,股东可以按照公司的需求逐步注入。如果说非要知道具体数字的话,一般创业公司注册资本早期设在 50 万-200 万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公司的资金需求增加,且是长期的需求,可以增加注册资本,并到工商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就行了,而如果是临时性的,可以通过股东贷款的方式周转,只要账目清楚就行。
当然,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有前文所列的注册资本要求的话,例如:准金融类的公司以及增值电信(如 ICP 证)业务,那也只能按照规定执行了。此外,如果您创业所在的领域在招投标时有注册资本或净资产硬指标要求,那也只能配合,但认缴制下 “文化人” 都开始明白注册资本不再代表实力,招标方提出注册资本的要求如果不是 “有猫腻” 的定制规则,就是落后无知。
2、当初头脑发热,注册资本定的太高怎么办?
首先,在认缴制下,注册资本可以在认缴期限内随时将认缴资本注入公司,但创业者不能天真地认为可以尽管把注册资本做大,拿着高注册资本的营业执照作为代表实力的名片,去忽悠上下游合伙伙伴。实际上,许多创业者发现,当初一时冲动设定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注册资本,最后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陷阱。因为不仅仅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可能有权要求认缴股东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创始人也有可能被投资方要求足额缴付注册资本,投资方希望创业者真刀实枪,而不是拿个壳公司来圈钱。
如果注册资本已经过高设定了,那该怎么办?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是减资,降低公司的注册资本。经历过这个程序的公司可能知道,减资程序要比增资程序复杂的多,不仅需要政府审批,还有事先报纸公告等程序,通知公司债权人时,债权人有可能要求公司提前偿还债务或提供担保。实践中已经发生了因减资程序有瑕疵,导致股东被法院要求按照原认缴注册资本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例。在减资导致股东收回资金的情形下,还需要注意公司减资部分对应净资产如果超出投资原值,可能会产生个人所得税,公司有代扣代缴义务。
减资如果不可行的话,可以考虑少许股权转让,转让未缴付出资对应的股权。常见有两种情形:第一,创业公司的股东可以预留一部分未缴付的注册资本及其对应股权,用于员工期权激励,员工行权价格不低于注册资本对应账面值;第二,创业公司融资到 B 轮以后,实践中也并不罕见投资人同意由创始股东转让部分股权套现,用于改善生活的情形,当然,如果由创始人用于缴付认缴的注册资本也合情合理。
早期天使投资中,也能见到投资人将投资款的一部分打给公司创始人,因为投资大都会有溢价(也就是高于投资人认缴的注册资本),创始人将一部分资金用于缴付自己认缴的出资,另外一部分作为投资人认缴注册资本直接注入公司,还有剩余的话计入公司资本公积。投资人只关注投资后获取的股权比例,并不在意投资资金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公司。但需要提示的是,使用这种方式需要投资人明白,投资人支付给创始人作为创始人认缴资本注入公司的价款,在投资人退出时是没法计入税基的,也就是说投资人退出时,可能要多承担对应部分的所得税(个人 20%企业 25%的税率)。另外,创始人获得的这部分款项,严格说来也有个人所得税问题,除非设计为投资人对创始人的借款,但即使作为借款投资人,可能同样面临上述的额外税负问题。
3、非货币出资是一条捷径吗?
前文提到过,法律已经不再限制非货币出资(如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比例,那么,使用非货币出资替代现金出资或者做大公司的注册资本,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呢?
我们曾在文章《创业者想做大公司注册资本?技术出资并不是好选择》中,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如果说之前的税务机关监管并不严的话,2015年 以来,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 2016年,大家可能会发现,以技术虚假出资这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的做法将会得不偿失:不仅会恶化税务负担,还可能会面临评估和虚假出资等系列问题。事实上,据我们所知,已经有不少创业者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建议很简单:如非必要,不要使用技术出资,尤其是不要通过技术出资来规避股东缴付出资的义务。实践中所存在的部分股东不出资金,而取得公司股权或超比例获得股权的情形,完全可以通过合伙(股东)协议、代持等变通途径来解决,适当的筹划可以合法减轻税负。详细内容请参阅原文。
4、注册资本数额会影响融资吗?
首先,专业投资人肯定不会傻到以认缴注册资本的大小来判断企业的估值,或者是否值得投资,笔者也见到过不少注册资本只有几万的公司拿到知名投资人投资的案例,会计处理时就是将溢价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由公司所有股东按股权比例最终享有。
但是,不少创业者面临的困境是注册资本过高,很大比例的认缴注册资本没有到位,投资人可能会要求创始人在投资款到位前或者到位后的一定时间内将注册资本到位,这会给草根创业者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但是,注册资本的实际缴付时间是可以与投资人磋商的,也不乏有投资人帮助创始人解决注册资本过高而无力很快付清的问题,创始人可以参考简法帮在前文中就注册资本太高提出的参考解决方案。融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实际上是投资人对创业者业务和团队的认可。
简而言之,注册资本数额大小一般不太会影响融资,注册资本是否到位,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是融资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语
有些创业者可能听说过,2015年 北京某公司的个人股东申请把原 148 万元注册资本变更为 9.8 万亿(报道数字为 987654321 万元)的案子,当地工商局驳回该申请后,申请人不服将工商局诉至法院。一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判决中指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是我国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优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市场主体应以认缴出资额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其认缴出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部门依《公司法》审慎驳回 “非理性认缴资本” 申请,与我国商事制度改革方向并不相悖。
且不论该判决的对错,股东注册万亿级别的公司不是变相地将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无限责任了吗?个人如何缴清万亿级别的注册资本呢?个人有能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吗?
我们可能也会问公司的潜在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元芳,你怎么看?”
简法帮(微信号:jianfabang)是一家为创业者和初创型企业提供交互性法律文件在线自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线上法律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简法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345.html
-
观点
微信企业版真的来了,移动办公大战一触即发
微信企业版本的产品截图
“企业微信主要是作为微信企业号的补充,因为还是有企业想用独立APP的形式,来做企业内部的沟通。”微信企业号商务总监雷茂锋这样告诉记者。
昨天,有人在微博晒出一张手机屏幕截图,画面出现了一款名为“企业微信”的应用,迅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腾讯是玩儿真的?针对企业办公的企业版微信来了?雷茂锋的回答也基本证实了这个疑问。
微信企业版要做什么?
早在2014年微信就推出了微信企业号。企业号的定位是企业互联网化的连接器,希望借助企业号统一企业入口,连接企业线上线下的生态体系。
截止到2015年12月初,微信企业号接入的企业数量超过65万家,使用企业号的员工数量超过1000万。
企业号为了统一企业对内和对外的入口,直接对接企业系统,而且采取完全开放的生态,企业可以自由选择ISV厂商定制开发应用,不仅做到企业内部协同管理,也是企业移动OA。
但是,企业号有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没有IM功能,而IM功能又是企业办公中最常用的一个功能。
知情人士向钛媒体透露,微信本身就是一款社交应用,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款即时通讯工具,不仅产品会变重,而且入口会太深。独立企业版微信之后,一方面可以为微信减负,另一方面则可以补充微信企业号的IM功能,为用户提供真正一站式的办公平台。
据雷茂锋介绍,企业版微信的规划主要是微信企业号的补充,尽管是独立的APP,但将来应该会与企业号、订阅号、公众号三者打通。如此,也给微信企业号以及微信增加了一个新的入口,志在通过以企业社交关系链为基础的微信移动应用作为入口,丰富产品形态,满足用户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同时又不会让用户感觉到沉重。
相比于钉钉或者其他协同办公软件,企业使用微信企业号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提升办公效率,另外一方面则可以提供对外服务让企业受益,连接企业的上下游。而在微信企业版推出之后,除了各个企业依旧可以按照自己需要选择ISV厂商开发应用,腾讯公司也会提供包括IM等基础功能的支持,丰富和完善这款移动应用办公产品。
一旦把微信企业号和微信企业版打通,基本就可以做到把分散在社交网络上的企业员工和上下游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按照企业自身业务逻辑有效地组织起来,打造一张公司的立体网。
对手不只是“钉钉”
钉钉作为阿里在社交产品上交出巨额学费之后的产品,在几次转型后定义为“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的移动办公产品。上线一年企业和团队数量超过85万家,用户数量同样超过1000万,全面超过了微信企业号,这样的成绩不仅让阿里扬眉吐气,也带动了整个企业级移动办公市场的火热。
3月7日,曾经主打移动销售管理的纷享销客公司对外宣布更名为纷享逍客,也要做一站式办公平台,而纷享逍客的创始人罗旭当天就表示,“转型后的公司就是要做企业版的微信”。
专注销售管理的红圈营销在2015年底登陆新三板,不久之后,国内老牌ISV提供商蓝凌也在新三板挂牌。与此同时,不论是做移动办公平台的还是做垂直类SaaS服务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面对如此情形,作为社交界老大哥的腾讯怎么会错过机会。
不论是钉钉、纷享销客还是红圈营销等,这些软件基本都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业务上或者部分业务上的效率,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而微信企业号和即将推出的微信企业版在提升内部效率的同时,也要连接企业的合作伙伴以及企业的客户,包括打通服务号之后可以做精准的广告和营销行为,这些都是微信的优势。
在细分应用的开发上,钉钉团队是自己来选择要开发哪些应用以及哪些ISV厂商可以入驻,纷享销客和其他的厂商基本都选择自己独立开发,而微信会提供基础的一些功能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厂商定制开发,也算间接为ISV厂商提供平台,非竞争关系。
随着微信企业版的推出以及和企业号的逐渐融合,微信企业版不仅仅是有着要连接一切跟工作相关的决心,背靠微信,更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持。
企业移动办公大战,一触即发。
(来源:钛媒体,记者赵雷)
-
观点
[案例]以养猪行业为例,谈SaaS 服务怎样帮助传统企业转型
从金山软件 CFO 转身成基金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是因为热爱创业的野性在作祟
Q :我们知道原本你是做公司的,那么你是为何转型去做 VC 呢?
A :的确,我和我的合伙人都有着企业背景,所以我们对二级市场以及里面的交易方式比较熟悉。但我们谈到一级市场的早期投资,更多的是去赌一个未来的趋势;它并不像二级市场一样,你可以去看它的财务,你可以做很多的验证和推理。那么回过头来,我们这些二级市场的人为什么想要去做一级市场呢?
我想可能就是家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区别。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一颗创业之心,或者说是一种原始的本能,一种野性;我们希望不被拘束,希望自由,希望到丛林之中去捕捉猎物。而大公司大多是一个集团,是有自己很严格机制的,它更多地像一个家养的状态,但我们这样的人始终无法割舍我们内心野性的部分,所以最终就自己出来创立了这家基金。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和创业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做一家真正独立的基金。
是否抓住B 端用户习惯的养成机会,是他们目前看项目的关键
Q :在你心中,一家真正独立的基金是怎样的?
A :独立就是坚信我们自己的观点,不要去在乎市面上的论调。我们希望做价值的投资,而不是像二级市场一样靠做交易来盈利。我们希望我们投的东西能够看到五到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一个新鲜事情变成一个非常稳定的事物,能够让我们去和成功的企业家分享的事情。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时间是你的朋友,因为随着你投资的期限时间增长,它会越来越积累其价值。但做交易不一样,对于做交易来说,时间是你的敌人,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你要去考虑其他人在干什么,要去抓住交易的时机,完全以赚钱的心态去进行操作,因此你很难保持独立。
Q :阿米巴资本在看项目的时候,你们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A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把 80% 的时间放在跟项目创始人的沟通上,而投资方向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在第一期基金的时候,关注互联网科技驱动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当时主要看的是个人用户习惯的养成。用户如何从原来的 PC 端转移到基于手机的移动端,这是我们一期的整个投资逻辑。
由于 3G、4G 网络的发展以及云计算的发展,才孕育出很多基于移动端的创新商业模式。打车应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把线下和线上做了一个结合,迅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规模。同时,你可以发现从 2010 年到 2014 年,用户习惯的变迁大多是基于 C 端用户的,而当 C 端的习惯已经形成,那么就会自然上升到 B 端用户,所以我们二期主要看的是 B 端用户的习惯养成。
B 端的话,SaaS 是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在过去三十年,中国并没有经过像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一样的企业后台信息化过程,所以这块存在着大量的红利。中国的 ERP 加上 SaaS 资本化可能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价值洼地。
另外,我们二期还看了许多传统企业,因为我们认为在未来传统企业有着重大变革的机会,我们目前投的几家企业,目前都是在行业领先的企业,我们觉得它们以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养猪企业也能来一次漂亮的互联网化,企业服务对传统行业的转型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Q :传统企业具有重大变革的机会,这里面有没有你们投资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A :我们投了一家非常不起眼的服务于养猪场管理的 SaaS 企业,创始人曾经是在中国前三的养猪场做内部的 ERP。
目前中国一年消耗的生猪差不多在 6 亿到 9 亿头左右,而一头猪出栏的价格大概不到 2000 块钱,所以我们预计这块是一个 1.5 万亿的市场,如果算上后加工这块,那么这个市场的价值会再高很多。
对于大部分的养猪户来说,他们不太可能用 PC 去管理他们的猪,一般我们切中的是一年能产出 1500 头以上的这种农户。如果他们用我们定制的手机客户端去管理猪,从品种、生长状况到打疫苗时间,都可以去统计监控,那么这就是一个对于养猪业的 SaaS 服务。
我们发现,猪饲料的成本大概占了整个猪出栏成本的 80%,猪农做这个行业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养一头猪可能只能挣百分之几、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利润。一旦遇到猪粮涨价的情况,将给猪农带来非常大的杀伤力。所以如果能让他通过一个集采去降低成本,对猪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再比如对下游屠宰场来说,如果找不到好的猪源,那他只能去找猪贩子,猪贩子反过来去剥削这些养猪的的猪户,这就会无形增加成本。那如果通过 SaaS,他们可以直接接洽好的猪源,去掉中间环节,这也会提高效率。
我们之前去河北参观了一些养猪场,发现许多猪农都不愿意购买疫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确定这些疫苗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如果通过我们来做这个背书,我们可以让他们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最好的疫苗,甚至是进口疫苗。我们甚至可以卖给他们保险。
我们希望可以做成这样的模式:最终把所有事情都变成一个金融的衍生产品,那么农民的风险降低了,国家的风险也降低了。整个的供需将是非常弹性的,政府不再需要做这么大规模的补贴了,或者只需要小规模的补贴,我们就可以杠杆出很大的一个调整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可能不会挣到暴利,但他们会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我觉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来讲,这会是非常有意义的转型。
Q :接着这个问题,因为通过你的形容,这家公司好像并没有强的互联网基因。那你认为传统企业成功转型必须具备很强的互联网基因吗?
A :其实我觉得,在今天看互联网,它已经是一个传统行业了。互联网并没有很深的门槛,技术也没有特别深奥。互联网也并非是火箭科学之类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去做科研的。我认为互联网技术的高门槛代表是搜索,搜索的核心实际上是算法。目前我们所说的场景,里面的核心就是为某个特定的场景设计一个应用,而这个应用放在这个场景下,是非常有用的,这需要设计者首先对他的目标用户想得非常明白,而技术其实都是其次的。
所以我们看中的团队,我们不需要他们对互联网发展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但他们一定都得有一技之长的。我们觉得在早期投资当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从 0 跑到 1,至于从 1 跑到 N,那都是后话了。
但到底有多少能完成从 0 到 1 这件事,我们是不知道的,每家公司的特长都不一样,速度或许也不一样:你可能像猎豹一样,跑得快但是没有耐力;也可能像狮子一样,有力量也有速度;像狼一样,有组织纪律,打群架;甚至也可能像草食动物一样,靠着自己人多数量大。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团队,这才是我们考虑的关键因素。
链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45328.html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FellowPlus,责编:贾莎。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 观点。
-
观点
“企业微信”上台,腾讯终于要 PK 阿里钉钉
一张名为 “企业微信” 的应用截图流出。
与个人版微信的绿色白色 logo 不同,企业版微信其采用的是蓝白色调,延续腾讯应用宝的设计元素,也让人联想到蓝白系的阿里钉钉。
先回顾下腾讯做企业协作的经过:
2005年——RTX 腾讯通。仅用于企业内部交流,但需要企业自行搭建服务器,不能与个人 QQ 互通。
2010年——营销 QQ。企业统一对外的窗口,一主号多工号、海量好友容量、消息群发等功能,主要用于销售及客服的工作场景。
2012年2月8日——企业 QQ。包括企业帐户中心和客户端(包含 PC 及移动客户端)两部分。采取云存储,不需要自建服务器,可以与外部的 QQ 好友互通。
2014年——微信企业号。基于微信的团队沟通工具,仅在手机移动端。
IM 是入口
这里,阿里钉钉、纷享逍客、企业微信、微信企业号等归位一类,还有一个做了 7年 的老牌项目——“班聊”(获金沙江投资)。这类叫做 “IM+ 协作”,在聊天的基础上开始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另一类,就像 worktile、teambition、tower 等,先建一个项目,再根据项目进行沟通协作,属于 “协作+IM”。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场景,“说话” 是最基本的行为,所以 IM 是国民级产品,成就了 QQ、微信。同样的,企业协作解决的就是沟通问题,以 IM 为底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入口。
企业级市场团队协作的逻辑应该是怎样?
企业级应用 CRM、OA、ERP、团队协作等都是分开在做的。现在很多团队协作应用开始在自己的平台上串联 CRM、OA、ERP 等,他们的逻辑是,用团队协作可以链接整个公司的业务,但若垂直在 CRM、ERP 等一个门类做协作,只能局限成销售团队的协作、管理团队的协作,不能动员公司全局。
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不过当创业者开辟一条通往市场的丝绸之路时,大厂往往就沿着方向进入了。拿 CRM 举例,大家总是对比销售易和纷享销客,但销售易只做 CRM,纷享销客更多是基于协作平台突出了 CRM,后来阿里的钉钉就寻迹切入市场,导致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个楼宇里,钉钉的广告放一天,纷享销客的广告放一天。
并且就在 3月7日,纷享销客获新一轮融资,更名 “纷享逍客”,公司定位从 CRM 转为移动办公平台。说明,这个市场有肉吃,纷享逍客又回来正面厮杀。
工作、生活要分开,手机、PC 要打通
微信用户已突破 6 亿,覆盖用户大部分的空余时间,但症结在它没有分开工作和生活。当你的好友数量增多,微信会经常打断你专注的事情;当你的朋友圈里多了老板、客户,你便不能随意更新一些 “范二” 的状态。
所以微信虽然做了企业号,还是需要单独做一款企业 App。
而阿里钉钉据说保持着每个月10 万新用户的增速,可是过于侧重移动端,毕竟除了销售等跑在外面的业务人员,企业内的其他员工大多依赖 PC 办公。所以,手机、PC 端要打通。
还有一个问题,回到上面 “协作平台串联 CRM、OA、ERP” 的逻辑,钉钉虽然跟很多企业合作,开放入驻了很多功能。但这些只是基本的串联,没有真正的跟钉钉这个产品融合。
最后,关于企业微信,腾讯尚未作出回应。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318.html
-
观点
不想把时间和资金浪费在不合适的人身上?创业初期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兼职设计师或开发人员?
无论你是想开发一个网站,还是移动应用,或者只是单纯的想制作一个logo,你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设计师或是开发人员。而对于资金有限的初创公司来说,你可能无力承担一个全职设计师或开发人员,因此寻找兼职人员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找到合适的兼职人员,是你在创业初期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即使你的创意完美的无懈可击,如果缺少了正确的执行过程,它一样有可能让你收获失败。
因此,你所雇佣的那个负责实现你创意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左右你能否获得成功。
但是问题是,在你真正与其开始合作之前,你很难确定这个人是否符合你的要求、性格以及你所追求的企业文化。对于所有企业来说,时间和资金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初创企业更是如此。你肯定不想把时间和资金浪费在不适合你的人身上。
我们曾经与数千名兼职人员进行过合作,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我们打造了许多成功的项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尤其是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兼职人员的经验。
虽然这些经验并非万无一失,但是它们的确提高了我们的成功率,让我们找到合适的兼职设计师或开发人员的概率变得更高。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要,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你提供帮助,让你成功的找到并且雇佣那些真正适合你的兼职设计师和开发人员。
在正式开始合作之前,我们会对设计师或是开发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在这个评估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最重要的几件事情分别为:
工作质量:这个兼职人员过往的项目质量如何,能否符合我们当前项目的质量要求?
沟通能力:你与对方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还是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做的怎么样?
执行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对方能否提供足够的执行力?他/她在过往的工作中所展现的执行力够不够高?
评估工作质量
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或是开发人员,应该拥有自己的网页,而且在这个网页上,他/她应该展示至少3个自己完成的项目样本,你应该仔细看看这些样本,并且寻找这些样本当中与你的项目是否有共同点。
我们现在假设你正在寻找一名兼职的产品界面设计师,让对方帮助你优化网页或应用的用户界面。
首先你应该看看他过往的工作成果,但是不要只是看网页的视觉设计。你应该点击这个网站的所有链接,体验网页切换时的效果。在你浏览整个网站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东西你需要去留意。
那就是,你还应该知道,在你当前浏览的网页中,哪些设计是你当前所考察的那个人所做的。换句话说,他自己为这个网站的搭建贡献了些什么?因为你要知道,一个网页的开发,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团队分工的结果。
而为公司或是网站设计logo的过程,则与设计核心用户界面大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师就可以搞定logo设计。
有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兼职人员为你提供的样本和他所服务的那家公司当前使用的logo不太一样,这是因为那家公司后来又更改了logo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充分了解设计师的风格,你应该向他索要该logo设计的初稿,或是让他提供其他的样本。
当你在考察logo设计师的时候,你应该关注那些与你的项目属于同一领域的样本。具体来说,一个优秀的网页设计师,虽然能够做出精美绝伦的网页,但是也许在为iPhone应用设计logo的时候,他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请记住,在设计师这个领域,也是术业有专攻的。
你应该向对方索要至少3个与你的项目有相似性的样本,然后了解对方在这些样本中都做出了哪些贡献。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对方是否拥有你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并且初步判断对方是否符合你的需要。
再来谈谈寻找兼职开发人员的情况,这个过程要比寻找设计师更加复杂一点。
如今应用的更新速度非常的快,你很难根据某个应用的表现来衡量一个设计师的工作质量,因为对方很可能只是参与过某个应用早期版本的开发,而并没有参与最新版本的开发。而对于后端开发来说,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向目标中的兼职人员索要过往工作样本的意义就不大了。你可以征求对方的同意,试图联系他此前曾合作过的客户,了解他的工作质量。例如,你可以询问,在将这个编程人员的工作投入使用之后,这个应用或是网页是否出现了重大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与这个编程人员的工作相关,是否是由于他的工作失误所导致的。
评估沟通质量
首先先声明一点,大多数人认为,在寻找合适的兼职人员的时候,工作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找到一个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兼职人员,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工作质量,有时候甚至其重要性还会更高。
在确定与某一个兼职人员达成合作之前,首先你应该通过电话与对方进行几次交流,以此来确定他/她是否拥有足够好的沟通能力。在看过一个设计师的过往作品之后,你很可能会马上被对方的作品所打动,然后决定马上和对方开始合作。但是请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在雇佣兼职人员之前,不要仅仅关注对方此前作品的质量。
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数次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但是无论如何,你都应该与对方进行至少一次的电话沟通,面对面的沟通则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效果。这种沟通能够让你预知与对方合作的过程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以及你们双方之间是否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在合作期间,沟通效果的好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项目进行的进程中,你们一定会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在正式合作之前,你一定要更深入的了解对方的个性以及沟通能力。
在我们选择兼职设计师或开发人员之前,我们经常会和对方强调我们有多么重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还会向对方询问他/她一般情况下都是如何向客户汇报项目进展的。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当中,你可以使用很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每周一次的邮件、电话、项目管理工具,或是将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在商讨合作的时候,你应该详细的告知对方你的沟通方式,并且确保对方也愿意用这种方式与你进行沟通。
乔舒压·格罗斯(Joshua Gross)是一位有着十余年经验的独立开发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你的设计有多好,编程速度有多快,或是工作质量有多高,糟糕的沟通能力都会毁掉你的项目,客户与你终止合作的速度,甚至比和一个提供糟糕的产品的编程人员终止合作的速度还要快。”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对沟通的期望,然后在合作之前与对方进行探讨。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创意类项目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糟糕的沟通。
评估执行能力
没有执行能力,创意就无法存在。要想确定一个兼职人员的执行能力,你应该向对方索要至少3个他/她过往客户的推荐。
之后,你要和每一个推荐者取得联系,并且询问下面这三个问题:
这个兼职人员的工作是否按期提交了?
他的工作是否没有超过预算?
对于最终的产品,你是否满意?
同时,来自这些推荐人的信息也能够让你更了解这个兼职人员是否符合你当前项目的需求。
例如,如果你需要一名开发人员来帮助你打造社交网络应用的后端,而这个社交网络的功能类似Facebook。那么,如果这个开发人员能够提供一个曾经做过博客平台的客户的推荐,那么这说明这个开发人员很可能非常符合你的需求。
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推荐人能够向你证明你想要合作的设计师或是编程人员以前为他们所提供的帮助,与你的产品同属同一,或是相似领域。
与推荐人进行对话,可以让你了解这个设计师或是编程人员是否拥有良好的项目执行力。但是,在决定是否雇佣这个兼职人员的时候,推荐人的评价不应该是你唯一的考量因素。
很多情况下,这些推荐人都会给这个兼职人员很高的评价。毕竟,这些推荐人是兼职人员自己所提供的,他/她很可能只提供那些与其关系良好的客户。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推荐人都能够帮你更好的了解兼职人员的经验,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向推荐人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如果你对兼职人员还没有太强的信心,那就先从小项目开始
如果你对雇佣兼职人员完成项目这种做法还不是那么有信心,那么你可以先找一个兼职人员帮你完成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小项目,以此来降低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能够非常直观的观察到对方的工作,以及你们之间的合作体验。进行规模较小的项目,就像是“结婚之前的恋爱”。你可以更好的了解设计师或是编程人员的工作质量、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而且在与对方对话和合作的过程中,你们双方可以进行互相了解,互相选择。毕竟,任何形式的评估,效果都比不上真真正正的磨合一段时间。等磨合好了再合作更重要的项目。
对于所有项目来说,找到合适的搭档,都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在商业世界,招聘到正确的人一直都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即使失败过,你也不应该过分沮丧。
全世界的任何一家公司,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招聘、培训并且留住优秀的人才。
如果你可以遵循上面的这些步骤,你就可以提高找到合适的兼职人员的概率。
虽然不能做到百发百中,在招聘的过程中,运气总是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重点是,这些方法能够帮你提高概率,让你更轻松的找到合适的兼职人员。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所说的步骤:
评估工作质量,具体做法是浏览对方的个人网页,并且索要至少3个过往的项目样本
评估沟通能力,具体做法是在达成合作之前进行至少一次电话沟通,面对面沟通的效果更好
评估执行能力,具体做法是向对方索要至少3份此前客户的推荐信
来源:创业邦 (翻译:鲁行云,编辑:picar)
-
观点
“岗位”需要被踢出组织
转眼间“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企业还是人才,都被裹挟进了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以至于如今管理界的大咖们都纷纷出来写文章、开微课表态,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往何处去的观点,着实让我这样的只写了几篇小文章的小菜鸟感到惶恐。
但我在看完这么多对趋势的分析和判断,觉得这中间还是缺了点什么,为了让有人不再迷茫,有人不再忽悠,有人不再在忽悠中迷茫,我决定还是把我的想法继续展开一点点。
技术进步的时代特点
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不再是某个单点的技术进步,而是全方位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技术进步被有机整合后形成的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中一点,就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如同以前的战争形态可以因为某个单一的技术革新而完全改变,比如因为马镫的出现使得大规模骑兵作战得以实现,或者火药的普及使得冷兵器时代结束。可是如今的战争再也无法因为单点突破而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有无数个突破有机组成的系统性革新,比如由美国发起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以信息化的军队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在全维空间开展的多兵种一体化战争。
当我们把眼光放回到管理学的范围里,我们一样会发现在若干个如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的领域,无论是人才分析、OKR、合弄制、平台化组织这样的具体实践,抑或是幂律分布、内驱力这样的前提假设和理论贡献,还是实证管理这样的方法论贡献,都越来越清晰地呈现着一种大一统的趋势,这种趋势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是所有突破的有机结合。
最基本的变化
因此在这个时代,任何对单点突破的诠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去洞察管理所发生的变化,而是必然需要将理论、实践、方法论放在一起去考察,使三者充分融合,而不是各自孤立。
这样的考察不是慢无头绪的,如果一定要从这一团乱麻中间,找到一处线头,进而破解这个管理学的世纪之变,那我们必定要回到管理学的源头去探寻差异的根源所在,这就是我们如今几乎翻开任何一本人力资源的教科书前两章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名词——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基本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的自然延伸,在工作分析中,任何一个岗位都被视作可以被分析为更小的颗粒的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组合便可以形成相应的岗位,最后变成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与之打交道的岗位说明书。
而破解之道,正在其中。结论似乎是耸人听闻的,因为这套看似体系健全的方法有一个最危险的缺陷,他同时背叛了人和组织。
对人的背叛相对更容易被发现,因为这套方法基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因此其根基不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因此人的特性与需求并没有被考虑在这套方法之中,因此动态的人与静态的岗位的适配变得十分困难,这点在我们尝试用角色去诠释岗位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比如大卫·尤里奇每年都要在全世界宣讲一遍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角色模型,就是尝试用角色去降低岗位的颗粒度。
然后我们将会发现,实际上一个人很难扮演好一个岗位所要求的所有角色,比如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HRBP,他对代码有着炽热而浓烈的爱,但因为在组织中遇到发展瓶颈而转身成了HRBP,但在BP的岗位上,他的代码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因为公司和绝大多数组织一样,并不能给他一个编程型的HR或者HR型的工程师的岗位,他只能在工作之余自己写写代码慰藉自己的心灵。于是他最后只有脱离组织去做一个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以期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相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即我们和岗位的匹配实际上是很难完全达成的,但组织又要完成人岗匹配这一个艰难的任务,于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组织开始用各种指标(比如Hay Group使用的海氏职位评估)将不同岗位称重,然后按照年资、绩效结果、能力素质或潜力等因素对人进行评价(实际除了在招聘的时候,组织内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年资和绩效结果是决定因素),然后把人和岗位这两者大而化之地强行匹配到一起,这中间的冤假错案想必数不胜数,估计会把柯南和卷福气得半死。
而对组织的背叛则要隐晦一些,因为工作分析看似是解决了组织的需求,使组织中的所有工作都能落到岗位,进而通过人岗匹配落到个人头上,但实际上它大大消弱了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因为凭借岗位管理的组织,是不可能容忍如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存在的,即使有成员擅长“鸡鸣狗盗”的角色,也不可能被组织所发现和管理,因此在组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碰到需要“鸡鸣狗盗”角色的场景时,组织是没有能力去发现和调配这样的角色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而就像我们所熟悉的“鸡鸣狗盗”的故事一样,这样的场景往往对组织是生死攸关的,就好像被秦王扣留后的孟尝君。
于是我们发现这套方法最危险的缺陷衍伸出了两个严重问题,第一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第二是人才的权责利不匹配。
第一个错误其实在一定的场景下并不是一个错误,这就是工业时代相对静态的场景,当一个岗位的内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发生什么变化的时候,工作分析得出的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将会有更充裕的时间找到对应的人才,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因为就业的压力也可以往固定的岗位要求上去靠拢,两者的矛盾并不尖锐。可是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岗位说明书写出来以后就过时的时代,岗位没有时间去寻找人才,社会也无法及时改变对人才的培养去适应岗位的变化。
第二个错误在任何场景下都会出现,只是在工业时代的静态场景下不那么明显,即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人才的工作范围发生变化的时候,授权和反馈无法跟上,比如一位在创业公司担任高管的朋友曾三番五次跟我抱怨,说她因为自己的某些擅长领域,总是不得不经常帮助其他部门的同事做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又不计入自己的绩效,没有得到组织的反馈,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做,于是她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抵触。
在人作为企业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最重要资源的今天,组织必然是围绕着人为中心设计的,再也不可能像泰勒和福特那样撇开人性的因素去设计一个组织,因而这种同时背叛了人和组织的工作分析方法的被弃置,就这样变成了管理学变局的必选项。
从”岗位“到”角色“
但作为对工作分析的回答,我们必然要提出一个足以替代工作分析,且去掉了工作分析的危险缺陷的方法去重新定义工作,但这种方法的目的必然不是创造之前工作分析的输出结果,即一个静态的岗位的,而是要创造一个动态的、足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概念。
我们决定将这个概念称之为角色(Role),并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使我们足以论断对角色的管理必然会替代过去对岗位的管理:
第一,角色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自然延伸,与人工定义出来的岗位不同,角色是人在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属性中天然存在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只要必须与其他任何个体或组织打交道,就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绝对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因此没有比角色更自然的管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间交互关系的方式了。
第二,角色比岗位颗粒度更小也更为灵活,因为其自然产生的特点,使其不依赖于人为的工作分析而存在,而是通过对工作的发现而存在,比如培训师这样一个角色,在一个组织中往往并不依赖于岗位,比如一个经理人和一个老员工甚至一个刚刚从业界挖过来的顶尖专家都可能承担着培训师的角色,去辅导和培养新人。但类似于这样的角色在岗位中往往并没有得到管理,因为你不可能为一个老员工或者一个顶尖专家去专门优化一遍他的岗位说明书,但是在对角色的管理中我们却可以将这种情况很好地管理起来。
第三,角色是以人为中心的,因为角色的出发点和最终应用都是人,而不是静态的岗位,用人而不是用人为定义的岗位作为主体,将使其具备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
因此,角色是在个体与其他个体和组织的交互中以人为中心,被自然发现和定义的、小颗粒的、动态的基本单位,除了这些特点以外,对角色进行管理还有以下的三个优势。
第一,对角色的管理更简单,角色易于被分析,因为我们只需要运用一点技术手段,分析个体与其它个体和组织的交互,就可以对角色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管理。
第二,以角色为基本单位建构的组织更强大,因为其与传统组织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结构将是网状的,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科层制组织的树状结构。网状最令人惊异的一点,是在这样一个结构中,没有永恒的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被视为中心,也随时可能真正地成为中心。这预示着每一个人都有着足够的空间和巨大的可能性,组织也将具有巨大的弹性,这使得长久以来与科层制组织相伴相生的雇佣关系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性。
第三,角色可以打破岗位的藩篱,实现更灵活的组合,比人岗匹配更加敏捷,也更能照顾到不同人和不同工作的具体情况,使人尽其才;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所谓的岗位,其实只是角色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即对特定的角色组合进行命名,在一定的场景下这种组合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就可以被视作为岗位。
在优劣势已经如此明显的对比下,为什么岗位管理必然会被角色管理替代,人岗匹配必然会被角色匹配所替代,就足可以被解释了。
如何实现角色匹配
虽然布赖恩·罗伯逊在《Holacracy》一书中对角色在组织中的应用做了广泛的探讨,但其对个体与角色如何匹配一段却语焉不详,似乎仍然陷入了“规定角色”的窠臼,在应用层面看来是多少有些疑惑的。
我也曾力图设计一套工作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角色,把组织中的角色一个个地分别按照一定的模型定义清楚,但后来我发现这简直是徒劳的,因为你完全不可能用一个在脸上写满了确定性三个字的方法去对付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世界。
所以角色匹配,在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根本目的上,和在以人为中心的重要原则上,可以遵循这三个过程来实现:
第一,社会化评价,因为角色的产生来自于人与其他个体和组织的自然交互,所以对角色的定义和匹配也应该来自于交互的过程,由个人自评和同行评价为基础,实现对个体所承担角色定义和认可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完成后我们可以明确和定义个体所承担的具体角色,然后明确其职责与对应的权力,角色在职责范围内将拥有完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单方面规定个人的角色,因为优秀的人才是不需要组织去告诉他应该贡献什么价值,而是由他自己告诉组织我可以贡献什么价值。
第二,重要性排序,角色之间的确不是完全平等的,对组织的价值也有大小之分,我们依然是采用对交互过程的跟踪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行为数据的挖掘,对个体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频次、有效性等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出组织中真实的角色重要性,用于替代静态的岗位价值评估。
第三,角色演进,通过对交互过程的跟踪、数据的挖掘和社会化评价的开展,可以对价值较弱的角色进行诊断,分析是个体的问题还是角色的问题。如果是个体的问题可以通过第一个过程对个体的角色安排进行调整,如果是角色的问题可以对角色进行优化或合并。
整个过程只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匹配就可以实现,业界的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已经成熟,不需要太多额外的人工就能实现,只要建设好系统,实际上成本比目前从工作分析到人岗匹配的运作成本要低很多。而这个方法最令我欣喜的一点是,它不但可以打破科层组织的树状结构,也完全适用于平台组织及任何采用网状结构的组织。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有可能存在因人而设置角色的情况,这是完全正常的,甚至是组织的机会。这就好像足球比赛里的“自由人”这一角色,天生就是为“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定制的,后来能承担这一角色的人少之又少,直到天才萨默尔的出现。
从以上的种种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以对抗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目的管理变革,必然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最基本出发点,从此,人不再是工具和资源,甚至也不再是资本,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态度、认识、情感、性格,进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个人动态关系。正如德鲁克所说,“信息型组织需要自我控制,强调个人要对互动关系和交流沟通负责”。
如果我们不能考虑到这些因素,所有的以人为本都将是一句空话。但只有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连接了个体与组织,管理的变局,才真正让人看到了希望。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春暖花开(CCH_chunnuanhuakai)获得授权,“春暖花开”是管理践行者陈春花的自媒体,内容涵盖最新的管理思想、商业评论、演讲实录、著作连载与人生感悟。
文/刘东畅 (来自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本文头图由海洛创意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1061/1.html
-
观点
企业想转型?也许SaaS + PaaS 模式是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说到SaaS和PaaS就不得不提及本地(On-Premise)软件。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呢?最近,上海房价的增长趋势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买房成了白领心中永远的痛。简单粗暴点说,本地(On-Premise)软件就相当于买房,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所得软件的拥有权。SaaS和PaaS的特性就相当于租房,根据自我需求、使用时长、经济实力等因素通过租用的方式,获取软件的使用权。他们存在着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但是其中的千差万别也绝非那么简单。
我们先引用一段耳熟能详的话,来说明很多情况下其实“使用比拥有更重要”。“Uber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却不拥有任何出租车辆 。Facebook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 。阿里巴巴作为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 ,却没有任何库存 。A i r b n b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短租住宿供应商 ,却没有任何房产 “。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也就是将企业需求部署在云端,采用租赁的方式共享最大化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 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但是标准化的纯SaaS无法满足企业差异化和多样性的需求,随即PaaS模式(PaaS是Platform-as-a-Service的缩写,意思是平台即服务。 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利用它平台开放性的特点,完成企业内外部生态系统的搭建。如果你对SaaS和PaaS还比较陌生,可参见 Wikipedia。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述,为什么SaaS + PaaS 模式是企业软件发展的必然选择?
A. 本地(On-Premise)软件部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私有部署的企业软件将被软件即服务所代替, 即SaaS。
B. 标准化的纯SaaS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企业软件需要具备平台能力, 即PaaS。
一、本地(On-Premise)软件部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需要使用软件即服务
1. 互联网环境倒逼的结果,“连接”成了 企业IT系统最重要的关键词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安装在企业局域网内甚至单台电脑上的独立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了: 人事期待系统连接各大招聘网站接口, 老板要求在手机上实时查看报表,客户希望在微信、QQ、微博等渠道上获取实时服务,员工期望使用公司系统就能订uber专车……
“连接”成了 企业IT系统最重要的关键词,连接的各个平台都不是静止不动的, 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演进着,并且不断有新的平台和服务出现,所以“跟上”成为企业软件另外一个关键词。 如何连接各式各样的服务,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 答案就是 “腾云驾雾”。腾云: 将IT系统部署到云上, 破除影响连接的物理障碍;驾雾:敏捷的开发与运营,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而“腾云驾雾”可不是企业自己可以轻易掌握的能力,还是交给专业的软件服务团队较为省时省力省钱,也就是“使用比拥有更实惠”。
2. 企业将从软件租赁模式中获益,IT成本大幅度缩减
软件即服务已经慢慢成为软件交付的默认模式。最为传统的On-Promise软件,如微软的Office, Adobe 的Photoshop 也都转向的SaaS: 微软的 Office 365, Adobe 的 Creative Cloud都不再作为独立产品销售,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软件服务的订阅和后续的一系列更新。 你只要按月或按年支付一定订阅费用, 你就可以永远使用最新的版本。
大型软件系统,SaaS 更是必选之路。 部署企业软件如ERP或CRM程序套件,一直是一个耗钱费力的事情。以前,企业部署这些系统, 动辄在前期就花费几百万软件版权费,然后需要召集顾问咨询、IT开发等大量人员对系统实施定制部署,来实现与组织内部系统和数据的集成。所以这样的软件系统, 即使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也只能敬而远之。
然而,使用软件即服务应用程序部署,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开销; 按需租赁的方式,在未验证项目成功前,不需要支付大量的软件授权费; 系统上线后,不需要组建团队进行系统维护; 企业自动享用系统更新。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是有代价的。当你拥有所有权时,你将有修改和控制所有物的权利。而标准化纯SaaS不支持这种修改的权利,那么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怎么办? PaaS 平台又是如何突破重围,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出路呢?
二、标准化的纯SaaS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企业软件服务需要平台能力, 即PaaS 。
1、PaaS 开放平台的定制能力,满足企业差异化的需求
对不同的企业来说, “差异性”是现状也是目标: 企业的创立背景、发展历程、地域文化、客户诉求等等各有不同; 企业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长期追求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业务的不可复制性,这是目标。“差异性”的结果就是定制化需求,企业软件服务必须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解决方案就是软件服务平台化,提供开发API,允许企业基于平台的基本功能开发定制插件或应用。
以群脉为例,群脉SCRM是基于PaaS的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为企业提供开放的API接口,满足客户定制化、即插即用的需求。群脉的客户联合利华从19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涉足餐饮行业,但由于其在全球饮食行业的特殊性,标准的SaaS平台无法令联合利华在食客满意和盈利之间取得平衡。所以,面对联合利华具体的、个性化的诉求,群脉提供开放性的PaaS 平台,根据联合利华最核心的需求,打造全渠道客户忠诚度管理平台,完成定制开发。
2、PaaS 模式完整流通的生态系统,加速企业业务拓展的进程
多数情况下,单一的软件服务商无法满足企业方方面的需求, 更何况随着企业的业务拓展或者转型,会不断提出新的系统需求。 ”平台协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法门。
何为“平台协同(Platform Synergy)” ? 按KK在其《必然》中的论述,平台是并列于 企业和市场的第三种组织和调配资源方式。平台有企业的属性,通过平台规范设定资源协同的边界,平台也吸收和拓展了市场的属性和力量, 通过开放API,促进和鼓励第三方供应商参与进来开发和销售应用,同时增加平台了自身的价值。
一个软件服务平台不断演进发展的结果就是, 它与其他同样开放的平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形成了类似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苹果、谷歌、BAT巨头们都借此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生态系统。) 这些共生的平台或微平台(mini-platform, 在大平台上发展出来的小平台) 相互依赖、相互协同,合作起来共同满足企业方方面面且不断变化的需求。以群脉PaaS模式举例,群脉SCRM已经与阿里钉钉,搭建了完整流通的生态系统,在SCRM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价值。
企业争先恐后使用SaaS+PaaS,争夺的就是这种软件新颖模式背后的价值,用最少的钱,享受超越价值本身的私人定制服务。另外,这种满足企业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快速迭代能力,帮助企业加速突破市场重围,在没有硝烟的残酷竞争中凯旋而归。
作者: Tammy
链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43909.html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