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以后让人工智能安排你去合适的岗位,而不是老板 编者按:本文作者Tim Chatfield是Jitjatjo的联合创始人兼CEO,Jitjatjo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纽约市的餐厅、酒吧、场馆和酒席承包商等雇主,在紧急时刻找到合适又随叫随到的临时员工。尽管作为一位CEO他时刻不忘PR自己公司,但是他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类似的雇主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要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找到合适的人,这个过程很是有趣,似乎说明了,在人工智能系统中,收集到足够大量又可用的数据,才是王道。坦白说,看完文章之后的我反而觉得,人在职场上的每一次行为和评价都被记录,实在太可怕了。 雇主每年要看成千上万的简历,面试成百上千为候选人。这个过程其中涉及到海量数据,可以说是超过一般人能处理的量。就算今天的老板们再聪明,也不免发生看走眼的时候,毕竟人总是会犯错的。 所以我们才需要AI。 接近一半(46%)的招聘人员认为,招人最难的部分是,你要如何从一大堆乏味的简历中,挑选出合适的候选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很可能会改变此局面,它们可以大幅提高招聘人员筛选简历和给候选者安排合适岗位的效率。 将人才信息数据化 酒店经理需要招聘酒保、服务员、洗碗工等前台后厨一大堆岗位,同时要安排他们的工作时间。究竟谁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工作,谁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AI如果想要解决类似问题,招人的恭喜首先需要构建一个数据集(人才库),里面记录着候选人的各种属性,并持续更新。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有一款数据驱动的能够上传到系统的员工简历系统,里面包括了候选人的背景。这些背景包括候选人的技能、爱好、住址、工作经历、空闲时间,还有雇主对他的评价。 提供临时雇员的人力外包/人力资源公司,需要将没什么从业经历的人派去不同的岗位,方便形成一个数据库。最终,当岗位和员工们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AI就可以非常准确地分析数据,并为某个岗位推荐最合适的候选人。 这就有点像Netflix 和 Amazon 等平台上的个性化推荐引擎。系统不会给你推荐最好的电影、最好的产品或最好的人,而是根据客户以前的挑选历史和评价,挑出你最喜欢的、最有可能选的人。 分析员工的长处 AI能做的不仅是简单地匹配公司和候选人,还可以帮你选出最守时、最有经验、最全能甚至是最圆滑的员工。它还能找出,哪位员工在高度时间压力下,还能有稳定发挥。如此一来,公司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做出合适的安排。 这个过程跟市场营销人员利用谷歌、Facebook和Twitter上的用户行为数据,针对特定消费人群调整营销方案的道理类似。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共享数据,招聘人员就能更加深入地分析申请人。目前,人工智能抓取的还主要人力资源行业比较表面的指标。 展望未来 我们在过去几年看到,许多突破性的新技术在人力资源落地。比如FirstJob推出自动化招聘机器人Maya(时刻不忘PR自己公司的创始人),它可以将招聘过程中75%的流程自动化,评估完应聘者们之后进行排序,并自动安排面试。 本文翻译自 venturebeat.com,原文链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2017年09月25日
  • 观点
    国内电子签名市场群雄逐鹿,谁能成为估值30亿美元的DocuSign? “在众多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新中,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或许是个不起眼的小应用。但在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数字生活迅速普及的今天,他却有潜力成为一项贯穿于生活、工作场景中的关键应用。”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徐明强曾如此评价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重要性。 微软确实十分注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应用,在2014年便与DocuSign展开战略合作,在office365中加入数字签名服务。DocuSign是电子签名领域著名企业,目前估值已达30亿美元,而国内电子签名领域还未诞生同体量霸主。 国外电子合同市场格局确定 国外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发展早于国内,以2000年左右eSignLive获得1100万美元B轮投资为标志,随后资本开始密集关注这个领域。DocuSign率先解决法律效力、安全、存储等产品问题,带动企业在全球拓展业务,在DocuSign渐成霸主之际,国外电子签名市场也在2015年基本确定格局。 在国外市场中,DocuSign的服务已经覆盖188个国家、1100家信贷联盟,客户数超30万,用户数超过2亿;eSignLive隶属于WASCO国际数据安全公司,主要服务企业客户数,过去11年平均保持21%的利润增长;SignNow被超过50%的世界500强企业选用,也拥有10万家小企业客户。 国内市场方兴未艾 国内国内电子/签名市场规模有多大?并没有官方数字统计。引用伯藜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志勇的推测: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总额约为15万亿元,签约合同数量约有1500亿笔,如果按照每笔1元计算,那么这个市场规模大概是1500亿元左右。电子合同/签名是千亿市场在行业应该是共同认知。 这个千亿市场可以说刚刚兴起,因为直到2015年国内电子/签名市场才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从图中可见,多数电子合同/签名企业在这一年完成A轮融资。 国内电子签名市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律师税务所等出身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创业企业,其中包括获得B轮融资的法大大、获得A+轮融资的上上签等;第二类是老牌电子签章和数据保全公司推出的服务,包括获得A轮融资的e签保和一签通等;第三类是国内CA认证机构推出的安心签和诚信签等。 虽然“出身”不同,但国内电子签名、电子合同领域发展所应用的行业和技术几乎类似,并且企业也整体处于初级阶段。谁能成为国内版DocuSign,未来势必会经历激烈地竞争。 2大因素促国内电子合同/签名发展迎利好 虽然国内早在在200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合规性已经作出规定。但是政策层面并未释放红利以及产品技术储备不完善,所以电子合同/签名并未迎来爆发。随着201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对电子合同的重点提及,将刺激未来几年电子合同这一法律科技解决方案的发展。 另一大因素则是传统的纸质合同,越来越难以适应互联网+商业时代对时效和成本方面的要求。尤其电商领域的契约精神更需要电子合同/签名来守护。在2017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达到25万亿美元。同时2016年7月中国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预测,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15%。电商领域巨大的市场体量和快速的增长速度无疑会促进电子合同/签名进一步发展。 推展行业还需打消安全顾虑 目前电子合同/签名在网贷、在线旅游、制造零售等行业已成为合规“标配”。包括携程、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已经大范围使用电子签名产品。但在更广泛的商业领域,尤其传统线下商业,电子合同/签名技术应用还并不广泛。包括客户使用习惯和传统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用技术提升安全感也是重要问题。 提升电子合同/签名安全涉及到多方面,尤其区块链等技术对Lawtech(法律科技)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比如没有 CA 认证的电子签名是伪签名;数字签名主要解决电子合同中的身份验证问题,主要手段是利用哈细算法生成不可重复的哈希值,这个在行业是比较普遍应用的技术;另外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在时间戳、数字证书安全认证、存档电子管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因此不断出现的技术,也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催生出国内版DocuSign。   来源:亿欧网
    观点
    2017年09月20日
  • 观点
    招聘这件大事,硅谷企业正利用AI给出求职者客观评价,辅助HR消除主观偏见 艾格·格雷夫斯基一直想让硅谷变得更加多元化。他于2012年创办了一家叫做Mya Systems的公司,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旧金山。格雷夫斯基希望通过这家公司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招聘的影响。“我们正尝试剔除招聘过程中的偏见”,他说道。 格雷夫斯基正在和Mya共同实现他的目标。Mya是一个很智能的聊天机器人,可以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和评估。格雷夫斯基认为,和一些招聘人员不同,经过编程的Mya会向求职者提出客观的、基于工作表现的问题,并避免人类可能产生的潜意识判断。Mya评估求职者的简历时,不会关注他的外表、性别和名字。“我们正极力剥除这些因素”,格雷夫斯基说道。 格雷夫斯基表示,目前已经有几家大型招聘机构正在使用Mya,不过他拒绝透露这些公司的名字。这些招聘机构用Mya来对求职者进行初试。Mya可以根据工作的核心要求对申请者进行筛选,了解他们的教育和专业背景,告知求职者他们所应聘职位的细节,衡量他们是否感兴趣;同时还能回答求职者关于公司政策和文化方面的疑问。 科技产业多元化不足 众所周知,科技产业存在多元化不足的问题,而且纠正这一失衡现象的速度缓慢得令人失望。虽然有公司指出这是“流水线调度问题”,但其实问题的根源出在招聘。招聘是一件非常复杂、繁重的工作,招聘人员需要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们往往存在许多偏见。某种程度而言,招聘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技术人才构成。假如企业能够摆脱招聘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重新招聘,会发生些什么呢?很多创业公司正在开发相关的工具和平台,用人工智能技术招聘人才,他们认为这些工具和平台将大幅减少招聘过程中的偏见。 HireVue也是一家尝试用人工智能消除招聘偏见的企业。通过基于智能视频和文本的软件,HireVue可以从视频面试中提取多达25000个数据点,从而判断出最合适的工作人选。英特尔、沃达丰、联合利华和耐克等公司都在使用HireVue的系统。HireVue的评估依据涵盖了面部表情到词汇表达等众多因素,它甚至可以衡量应聘者的同情心等抽象品质。HireVue的首席技术官Loren Larsen表示,通过HireVue“无论应聘者是什么性别、种族、年龄,做过那些工作,读的什么大学,都将获得同样的机会。”因为这款工具为所有应聘者提供了相同的应聘流程,而不是像人类招聘员那样,情绪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的判断。 尽管AI招聘工具尚未得到广泛使用,但咨询公司CEB的产品管理总监Aman Alexander认为,它在人力资源中的流行度正在增加。CEB公司为AMD、Comcast、Philips、Thomson Reuters以及沃尔玛等大型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工具。Aman Alexander说道:“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招聘工具最大的用户不是科技公司,而是需要招聘大量员工的大型零售商。这意味着对于企业主而言,它们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提升效率而不是公平性。” 不过,HireVue和Mya等产品背后的团队认为,它们的工具可以让招聘过程更加公平。因为自动化需要设立标准,这意味着使用人工智能助手的企业必须清楚如何对应聘者进行评估。理想情况下,这些参数可以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更新,AI系统通过分析它收集到的收据,可以让整个过程更加公正没有偏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AI的效用是由驱动它的数据决定的,而这些数据又是由凌乱、令人失望且充满偏见的人类产生的。 AI并不能消除偏见 只要你深入挖掘那些旨在促进公平的算法,就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偏见。ProPublica检查用于预测再犯率的警用工具时发现,该算法对非裔美国人存在偏见。Beauty.AI是一个利用人脸和年龄识别算法选美的软件,它可以从提交的一系列照片中选出最具吸引力的人物。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它对浅色皮肤和头发的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偏爱。 即便是那些AI系统的创造者也不得不承认,AI并非完全没有偏见。AI招聘平台Talent Sonar的创始人兼CEO劳拉•马瑟(Laura Mather)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使用AI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偏见。”她认为,AI依赖于人类团队所产生的训练集,所以它只会增加偏见而不是消除它。它雇佣的人可能“都很聪明、有天赋,但却彼此十分相似”。 此外,由于AI是为处理大批量招聘而开发的,任何偏见都将对谁将脱颖而出产生系统级的影响。据格雷夫斯基介绍,Mya Systems正在聚焦零售等行业。“CVS Health正在招聘12万人补充到它的各个零售点中,Nike每年招募的人也有8万之多”。任何渗透到系统中的偏见都将产生工业规模的影响。当面对多达12万的规模庞大的申请者时,AI平台可能会让招聘标准迅速偏离人类招聘专员最初的设置的标准。 话又说回来,AI的强大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它解放了招聘人员,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做出更加明智的最终决定。“在我的一生中,我和成千上万个招聘人员交谈过,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格雷夫斯基说道。既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应聘者交谈,那么直觉决策就变得很重要。AI不仅使得招聘人员可以应对更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也帮助他们告别了快速决策的工作状态,能够更加从容周全地思考和判断。 要避免AI系统步入“偏见”的陷阱,就要求工程师和程序员具有超知觉。格雷夫斯基解释道,Mya Systems对Mya用来学习的数据种类进行了控制。这意味着Mya的决策是基于Mya Systems及其客户预先批准的数据生成的,而非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招聘和语言数据。这减小了Mya像Tay一样学习偏见的可能性。Tay是微软去年发布的聊天机器人,经过循环学习后,它很快变成了一个种族主义者。不过Mya Systems的做法并不能消除偏见,因为任何经过审核的数据都反映了人们的选择倾向和偏好。 正因为如此,AI人力资源工具可能无法消除偏见,反而会将其永久化。ReadySet是一家位于奥克兰的多元化咨询公司,其执行总监Y-Vonne Hutchinson表示:“我们尽量不将AI视为灵丹妙药。AI是一个工具,AI有制造商,有时AI可以放大制造商的偏见和制造商的盲点。Hutchinson 接着说道:“要让这些工具工作,使用它们的招聘人员必须经过训练,要能够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偏见。”如果没有这种多元化的训练,人类招聘专员就会把他们的偏见植入到招聘的不同环节。 AI让硅谷变得更好 一些使用AI人力资源工具的公司正在努力增强其多元性。Textio是一个智能文本编辑器,它可以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对职位列表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才。Atlassian是Textio的众多客户之一,据Atlassian全球多元化和包容性负责人奥布里·布兰奇表示,Textio帮助公司将新员工中的女性比例从18%提高到了57%。 布兰奇说道:“我们看到,我们筛选和最终雇佣的应聘者在性别分布上有了显著的变化。她表示,使用Textio的意想不到的好处之一是,除了Atlassian的应聘者变得多元化之外,公司对企业文化也有了自我认识。“这引起了很多关于语言如何影响我们作为雇主的品牌形象的内部讨论”。 总而言之,如果AI招聘工具能够提高生产力,那么它就能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但如果企业想仅仅靠引进AI来让招聘更加公平,这还远远不够。用不断加深的对多元化的认知来完善AI系统十分重要。AI或许无法成为科技行业解决多元化问题的灵丹妙药,它充其量只是硅谷努力变得更好的一种重要工具罢了。 via wired     雷锋网编译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雷锋网
    观点
    2017年09月20日
  • 观点
    还在用 MVP 测试你的 idea?硅谷创业者现在更喜欢「SLC」疗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空时间(ID:Time4Space)”。 从 20 年前开始,产品团队一直在喊着 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口头禅,却从来没评估过 MVP 是否是最佳的学习、验证方式,MVP 到底能否赢得用户的欣赏? 但很显然,MVP 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其背后的动机仍然非常有效: 1、创建一些小的东西,因为船小好调头,验证起来也不费力气。 2、能快速进入市场,获得真实的用户反馈。 3、如果扑街了就扔掉,如果有潜力就增加投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MVP 能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快速的了解客户,但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因为用户讨厌 MVP。 尽管 Reid Hoffman 鼓励创业者尽早推出他们的 1.0 版本,尽早避免尴尬,但问题是:用户并不喜欢一个还不完善的产品,他们期待优质的产品。 MVP 太小了,以至于用户根本看不到它的价值在哪里。虽然 MVP 对于产品团队是有用的,但奈何用户不喜欢。用户不喜欢的话,公司就要倒大霉了。 幸运的是,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构建和验证新产品——为了兼顾小巧和尽早推出,新产品必须简单。 用户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小产品,但只要简单好用,并保证在将来会推出更完善、精良的产品,用户的接受程度就会更高。例如,Google Docs 在刚开始推出时只有 Microsoft Word 3% 的功能,但前者在最初的功能——简单的实时协作上做的很出色,很快就赢得了用户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Google Docs 很简单,但不是「不完善」。这和 MVP 的定义完全不同:可以「简单」,但不能「不完善」。如果说「简单」是产品的 1.0 版本,「不完善」就是产品的 0.1 版本。对于客户来说,如果一个简单的小功能做的很棒,他就会期待你做出更丰富的功能。 事实上,「简单」和「完善」并不矛盾。很多伟大的产品,如 WhatsApp、Snapchat、Stripe、Twilio、Twitter 和 Slack 的第一个版本都很简单,但非常好用。其中一些后来增加了许多复杂的功能,如 Snapchat、Stripe 和 Slack;有一些则把简单当成持久的价值,如 Twitter 和 WhatsApp。维珍航空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有一条航线——小,但是完善。 产品的最终追求是获得用户的喜爱。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与那些功能丰富但用户不喜欢的产品来说,功能少而完善但用户喜欢的产品更成功。上述那些功能简单、备受欢迎的成功产品的早期版本都是佐证。产品的成功循环在于爱,而不是功能。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有很多产生「爱」的方法,但「最小化」和「可行」不在此列。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是通过设计:优质的 UX 搭配精良的 UI 设计。但还有其他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公司态度和文化产生「爱」,如真正帮助创业者的 MeetEdgar 博客,帮助获取用户的 HubSpot 博客。 另一种是通过与目标用户的情感和工作方式产生深层的联系产生「爱」,如 Heroku 打破营销传统,在首页放置命令行功能,而不是产品功能宣传。 这些正是替代 MVP 的新组件——SLC(Simple 简单、Loveable 被喜欢、Complete 完善)。 除此之外,在考虑产品的下一个版本的时候,SLC 也能给予帮助: SLC 产品不需要持续开发才能增加价值,可能产品的更新换代很慢,但即使不增加投入,它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产品。 以下是 Spotify 产品团队曾经用过的产品模型: 如上图所示,滑板是 SLC 产品,它比走路更快,用起来很简单,很多人都喜欢。接下来,你可以给滑板加个扶手,加个轮子,加个座位,加个齿轮,让用户可以用手扶着,坐下来,速度更快、更安全,最终成为一辆完善的汽车。 Snapchat 的成长史可以看成是一个 SLC 产品的进化史: 最初的时候只有拍照分享、阅后即焚的功能,没有视频,没有滤镜,没有社交,没有评论,不能存储,但功能很简单、完整——阅后即焚。 事实证明,「阅后即焚」符合很多用户的心里期望——很简单,但很完善,所以 Snapchat 获得了成功。 后来,Snapchat 增加了很多功能——视频、滤镜、时间线,以及那款能拍摄 10 秒视频的太阳镜。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这是没问题的,SLC 产品不排除增加复杂功能的可能性。 对于创业者来说,SLC 的优势在于: 1、如果一款 SLC 产品不被用户喜欢,那么就可以直接放弃,这本身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2、如果一款 SLC 产品被证明是有价值的,那么创业者就有多种选择:增加投入,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坚持其简单的特性,获得稳定的收益。 事实上,创业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因为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变得复杂,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需要快速更新迭代。但无论如何,请始终牢记做产品的初衷:简单、被喜欢和完善。 如果你向用户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也会表示赞同。
    观点
    2017年09月08日
  • 观点
    灵活用工,为什么突然火了? 作者:自由职客创始人黄出为,拥有16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曾创办灵活用工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自由职客主打IT互联网灵活用工,目前累计交易额突破3亿。 1 灵活用工,是眼下“互联网+人力资源”最火的话题,也是企服领域投资人紧跟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灵活用工,今年内也有不少创业项目斩获投资。笔者作为领域内的创业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对灵活用工的看法。  1 灵活用工区别于固定全职,是指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务关系。此时,人力资源像是水和电一样,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这种模式更为灵活,不需要付出额外费用,也不需要复杂的入离职流程,企业节省了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说的兼职、自由职业、劳务派遣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1  1 据CIET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数据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灵活用工占比高达70%,市场规模近3万亿人民币。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灵活用工人员占比达到35%,日本达到40%。日本与中国的人口结构相似,催生了Dip Corp,这家主打灵活用工的公司,从2013年到2016年,短短3年时间股票增长50倍,市值飙升至120亿人民币。另一家公司Recruit,作为世界四大人力资源公司之一,灵活用工业务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其人力资源总收入的51%。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1 那么,为什么灵活用工会在这个时候兴起呢?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两大原因:  1 1.人不够用了 首先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人口变得越来越少,人力资源从过剩到越来越不足。其次是就业主体年轻化,90后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希望从固定的工作岗位解放出来,人力资源从过去的稳定变得不稳定。  1 2.钱不够用了 再看企业,近年来竞争加剧、资本寒冬、产能过剩等等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成本升高。而房租、原材料、人力这三座成本大山里,最容易改变的是人力,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省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1 人不够用了,企业需要节省成本,这就必然会导致用人模式的变化,原本是一家企业大量雇佣全职,负担大量成本,未来很多岗位都会演变成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一个人服务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会发展起来,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1 移动互联网和灵活用工的化学反应 有趣的一点是,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速度比起美国日本会更快,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灵活用工释放的是个体的空余时间与企业的弹性需求,但这二者是非常碎片化的,传统的人工模式无法快速、批量的进行匹配。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的临时性需求和个人的空余时间可以通过机器快速匹配。随着B端和C端数据量的沉淀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这种匹配会越来越高效。  1 如果说美国、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的传统1.0版本,那么中国近几年很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2.0版本了。  1 灵活用工不仅仅是招聘 也正因为中国的灵活用工有着特殊性,我接触过很多人对其都有很深的误解。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把灵活用工狭义的理解为一种招聘行为。招聘其实只是一个层面,它完成了企业与人才的匹配,但灵活用工更多的是一种人力资源服务,以自由职客为例,除了APP的匹配以外,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我们会提供撮合、入项、工资结算、财税优化等服务,同时也为自由职业者或兼职人员提供工资派发、五险一金代缴等服务。  1 所以,灵活用工是必然是一个系统的服务行为,一种双边交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对接。做灵活用工市场,如果没有后续的服务能力,最终只会变成流量的生意,逃不出“卖简历、卖会员、卖广告”的老三样,价值非常有限。  1 灵活用工两大市场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把灵活用工理解为铁板一块。2015年前后,兴起过一波兼职热,本质上其实是灵活用工热。这个赛道上的兼职猫、斗米兼职、独立日、探鹿等项目纷纷斩获融资,而这些项目其实针对的是蓝领和大学生市场,主要提供发单、促销、会展、地推等劳动力兼职岗位。近段时间来,蓝领、大学生兼职市场泡沫破裂,大家纷纷放弃烧钱做流量的模式,转而聚焦到适合自己的品类上,比如会展、地推等,提供线下的重度服务,进而产生健康的现金流。随着服务业兴起,这个市场大有可为,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灵活用工市场。  1 除了劳动力型市场,技能型灵活用工市场同样非常值得关注,比如我从事的IT互联网领域,管理咨询、开发、设计、产品、运营、营销等技能型岗位,有很多自由职业者,或者空余时间接兼职的人,另一端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临时项目和外包需求,随着企业经营成本升高,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过去,存量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间缺少相应的服务等原因,个人和企业的需求都被压抑住了,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需求被极大释放,这个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这一点,只要你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空余时间是否希望能够多一些收入,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平台提供机会和服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1 两个市场看似相同,但面临的B端和C端是完全不同的,选择一个市场切入,随着B和C的积累,招聘和服务效果会越来越好,用户粘度越来越强,壁垒越来越高,跨领域竞争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从我的实践来看,感触很深,如果你的服务足够好,用户一般不会跳出,企业则更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决策流程和多元的决策维度,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先发优势一旦形成,竞品难再撬动,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1 灵活用工创业的三大挑战 选择灵活用工创业有三大挑战,或者说三个必须克服的难点:  1 1.双边资源 灵活用工是一个双边市场,双边市场的难点在于要同时撬动B和C,只有B和C的体量都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足够的匹配,用户体验才能好。所以,通常的做法是把双边问题简化成单边问题,比如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就可以集中发力拓展人才库,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就可以集中火力发展企业端。如果是从零开始积累双边资源,是最难的一种方式,成功概率相对不高。  1 2.服务能力 仅仅有双边资源是不够的,灵活用工中间涉及的入项、管理、结算、法律、财税等等都比较专业,越是具备规模的企业对这个能力的要求越高,团队需要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否则虽然有点资源,也没有办法撬动,最终变成无效资源。  1 3.产品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灵活用工与过去的人工服务是不同的,互联网借助数据与算法实现的匹配效率以毫秒为单位,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完全替代人工,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AI匹配的效果越来越好,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在产品和技术上肯下功夫的公司,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  1 最后,站在C端人才的角度谈一谈,灵活用工看似是对企业的一种说法,但其实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解放,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全职有着必要性,但灵活用工提供了一种更自由的选择,随着服务平台的发展,通过灵活用工进行就业的群体,也将享有更多的福利保障。当然,这需要灵活用工领域内的创业者共同努力,共勉!
    观点
    2017年08月31日
  • 观点
    你的下一个老板会是机器人吗?用这个小工具评估一下 编者按:AI正在蚕食一切。很多人开始担心将来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这一天未必到来的那么快。但是机器当你的老板的可能性却会越来越高。《机器人是老板》的作者、连续创业者Artur Kiulian探讨了这方面的可能性,并开发了一个评估这种可能性的工具,想知道你将来会不会有个机器人老板吗?去评估一下看看吧。小工具地址在文末。 人工智能软件和机器人在模式识别、预测性分析、重负载计算以及处理重复作业方面很强。正因为有了这些能力,机器在很多职业和活动方面正在逐渐替代人类,引发了自动化对工作市场的影响的日益担忧。 目前大量有价值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比如检查安保视频寻找嫌疑行为,确定车辆是否即将撞上行人,查找和排除网上骂人的帖子——这些事情人在不到一秒钟之内就能完成。这些任务准备可以自动化了。然而,这些任务往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业务流程背景下才适合;找出它们跟业务其他部分的关联也很重要 ——吴恩达,最近刚刚推出了1.5亿美元的面向AI的风投机构 AI的威力无可争议,问题是自动化能走多远,它对员工、组织以及商业流程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一个主要问题是——AI会不会变成绝大多数员工的下一位老板? 大多数专家都同意在不久的将来绝大部分的工作都会部分或完全被自动化。实际上,这意味着员工要么完全被机器替代,要么开始跟机器合作,充当后者的助手、培训师或者下级。AI专家做出的部分预测是相当激进的。 比方说,麦肯锡得出结论说目前现有的AI技术可以对今天大家执行的45%活动进行自动化。这家咨询机构还预测未来10年约60种职业将会经历至少30%的自动化。 自动化场景 自动化的范围取决于技术可行性(员工在可以自动化的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比),监管是否到位以及社会的接受度、经济利益和自动化的成本。 麦肯锡认为,管理别人和运用专业知识是最不容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活动。而更容易受到影响的任务包括利益攸关者互动、无法预测的体力工作(如建筑工、林业)。最后,最容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是可预测的手工作业,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处理工作。 直觉上看,如果你保持受雇的话机器人会成为你的下一个老板。因此,在这种氛围下,就像无人驾驶或者自动交易那样,机器会成为自己的老板。比方说,在无人驾驶方面,卡车车队的活动会通过可在紧急情况下即时发送软件更新和安全补丁的空中系统(OTA)进行同步。显然,此类系统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类干预也能顺畅工作。 人机通信的新形式,包括有AI引导的管理等,在AI与员工被结合到统筹商业流程的混合型公司中将变得更加可行。 第一个场景是机器承担了面向客户界面的角色,这种角色可以促进客户支持或商业分析等企业运营工作。执行廉洁消费者与人类顾问这一特殊任务的面向垂直领域的机器人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例子。 许多初创企业雇佣了所谓的聊天机器人训练师来评估聊天机器人的表现,并在出问题的时候插手干预。在这种模式下,人类员工对AI软件的作用是增强和辅助,后者利用其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图像识别或其他机器学习功能来运行业务流程并作出重要决定。不过到最后还是由人类经理和员工说了算。 那么,机器人什么时候才会变成你的老板呢? 在决策严重依赖算法解决方案或者只要机器参与到管理员工和绩效评估的公司,AI很可能就会变成机器老板。据Gartner,到2018年全球将会由300万人由机器人监管。 机器老板已经在许多数据驱动型公司执行着重要任务。比方说,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监管着1600以美元资金的Bridgewater Associates(桥水联合基金)正在开发PriOS算法管理系统,他们要用这套系统来控制所有的基础业务流程和运作。这套系统负责了若干的关联任务,比如招聘和解雇员工,或者或相反看法进行打分,以解决团队的争端和分歧。这套AI系统背后的合理之处在于它完全排除了在投资决策当中感情和情绪的任何影响。 在银行和贷款经纪方面AI软件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利用机器来决定哪些客户有资格获得贷款。如果没有这类软件,抵押经纪就得把90%的时间花在审核申请上面。 而机器做这件事情可以更加高效,从而为经纪人向客户的咨询和建议工作腾出了时间。然而,大家日益担忧信用评估软件里面的机器学习算法会受到歧视性偏见的侵蚀。 公司还在借复杂图像识别软件之力,在人类主无法恰当衡量情况下来自动评估员工的表现。 比方说,机器老板可以跟踪Uber司机选择的轮偏转角来评估这位司机的驾驶技能和风格。类似地,在服务领域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来评估服务员的工作做得如何,办法是跟踪这些服务员在VIP客户面前笑容的灿烂程度如何。 算法已经在管理人了 并且我们还没怎么注意到这一点。 在许多构成所谓的零工经济的按需机动和送货服务中,AI软件负责重要的商业决策,规划以及绩效评估。在总部位于伦敦的食品外卖公司Deliveroo,大多数外卖员的行动都是由管理算法严格控制的。 如果某位外卖员拒绝订单,严格的算法就会惩罚他们。Deliveroo的算法系统仔细的监视着外卖员的表现,它会计算其平均“接单时间”,“行驶时间”以及“未分配订单数”。如果该外卖员的表现达不到服务水平协议,就有可能被系统屏蔽。 全球领先的共享打车服务Uber也采用了类似的算法过程。在Uber那里,一旦司机登录进系统,其接受打车请求的时间就只有10到20秒。如果连续错过3次订单,司机就会自动被踢出系统几分钟。如果频繁违背Uber的算法性政策,这位司机的账户可能就会被撤销。 在这些算法当中,Uber司机对Uber的Dynamic Pricing Model(动态定价模型)发生了抱怨。该模型会自动根据对Uber服务的总需求情况设置资费。因此,Uber司机的收入也会高度不稳定。Uber不公平的价格设定政策导致2016年司机加入了一场名为“Fight for $15”的示威游行,要求自己的服务要得到公平的报酬以及工会权利和社会福利。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那样,机器在以来于数据驱动系统、自动化分析以及算法性决策的企业是有可能成为老板的。当公司把决策的责任交给机器学习算法时,机器就自动变成了老板。 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还不会受到机器人老板的影响——那就是错误决定会产生危险影响的领域。 医疗保健就是这样,因为保健专业人士的日常活动需要人类的专业知识以及跟病人的直接接触。尽管AI做出的医疗诊断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分析,但最后的决定还得由保健专家来做,因为后者需要对机器的结论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所有的道德规范和政策。 小工具 想知道你的工作由算法进行管理的可能性有多高吗?你可以来试试我开发的这个工具,它利用了公开的工作活动和职业数据,以及牛津大学的计算化研究:http://www.willrobotbemyboss.com/ 原文链接:https://hackernoon.com/why-your-next-boss-will-be-a-robot-fbe6098de696
    观点
    2017年08月28日
  • 观点
    “AI+招聘”是未来,还是噱头? 作者:仟寻CEO王向导,编辑:徐宁 作者王向导是仟寻MoSeeker创始人兼CEO、长江商学院EMBA、中欧创业营5期、腾讯青腾大学2期学员。在创办仟寻之前曾在百度、IBM、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工作 。“仟寻”是一款基于微信的 SaaS 移动招聘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职位的移动端发布、传播和申请,以及基于社交关系的员工绑定和内部推荐。仟寻系统记录企业和用户端所有的发布、传播、申请和入职数据,同时可以与企业现有的 ATS(申请追踪系统或企业招聘系统)系统整合。 以下是正文: 随着AI及相关新技术的高速发展,HR领域也必将是另一个受益行业。目前在招聘领域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种是对现有人才库的盘活,包括自动更新企业人才库,并基于新职位做库内最佳候选人的推荐。这试图解决的是人才库浪费,就是那些所谓把“人才鱼塘”重新激活的问题。 第二种方向是自动化人才甄选,包括自动化笔试、面试以及基于聊天机器人的甄选工具。这试图解决的是人才甄选的效率问题。 第三种方向是激活被动求职者,包括基于社交网络、UGC内容、ChatBot和匹配算法的综合应用。这试图解决的是影响并转化被动求职者的问题。 下面看一下这三种方向所涉及的新技术和其应用的现状。 一、人才库盘活: 人才库盘活是近年来的一个活跃话题。这个方向上的应用,其最终理想的场景是,当HR向外部发布职位的时候,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她,企业自有人才库里面已经有这n个候选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候选学历、技能和经验与JD要求高度匹配 2)候选人在最近于招聘网站更新过简历 如此一来这位HR可以直接从这n个整整齐齐排序的自有候选人中依次查看联络,而不需要再依赖一般来说需要付费的外界渠道。对于职位和候选人数量庞大的大型雇主来说,这个理想场景,如果能够实现,那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不论是在硅谷还是国内,都有一些公司尝试这个方向上的产品研发。但是,如上文所述,这个理想场景需要基于两个前提: 1)基于JD和简历的文本匹配技术是否能够达到有效甄选的水平(比如讲误杀的候选人数量是否比成功匹配的候选人数量多得多) 2)候选人的简历数据作为匹配的主要输入,是否能保持充分地更新度 第一点是说,基于文本(简历和JD)的匹配技术(主要基于是 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算法)在充分的数据量(简历和JD)和人工干预(训练集)下,是否能使得系统(机器学习过程)输出近似于人类选择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近似度,就是衡量所谓AI的效度。那么这种近似度怎么衡量呢?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针对同一个职位和对同一批简历,同时请系统和本公司的一个HR委员会进行筛选排序,然后对比两者的结果。举例来说,假设总共1000份简历,HR和系统都选择了其中的50份,那么这50份里面有多少是重合的?这个重合度就是机器判断的效果的一个主要衡量。如果重合的有45个,那么就是极为有效,近似自然误差;但是如果重合的只有10个,甚至个别,那么这个系统就基本无效,因为他误杀的简历比他推荐的多得多。 这里的挑战就是,我们不知道基于雇主有限的简历和JD语料,匹配有效性的极限是多少。比如说投递给各个岗位的,合格和不合格的50万份简历,能否构成一个足够有效的语料库?同时,雇主能够承担多大成本的人工标签工作?在现实的条件下,这些有限的语料和人工投入是否能够导出一个有效的AI推荐系统? 这个问题我们询问过Recruit研究院的CEO Alon Halevy教授,也请教过欧美市场最大的求职网站Indeed.com的总裁Chris Hyams,这两家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JD和简历数据,他们一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在HR领域的应用保佑希望和期待也在践行,另一方便也保留一个成熟而且务实的观点。他们的回答都是有所保留的。他们有提到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的AI匹配技术仅仅在少数一些职位上达成足够高的可用性,比如说卡车司机。(卡车司机在美国是一个庞大群体,且其能力和要求较容易被模型化。) 第二,他们对AI匹配技术的预期是从1000份简历中剔除800份,而不是选出50份。选出50份的方式,主要还是靠更精细的关键词组合搜索。 第三,即使无限的机器学习过程使得某一家雇主的某一批职位能够逼近有效的机器筛选,这种筛选算法也无法在不经过新的训练过程的情况下,简单地推广到其他职位,更不要说其它雇主(原因之一是,同一个JD,不同的雇主其实要求是不同的,招聘需求有很多文本之外的“潜规则“);所以跨公司的,平台性质的普适匹配算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现实的。 综上,人才和机会的AI匹配显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王向导和Indeed.com总裁Chris Hyams以及仟寻联合创始人戴顺在位于美国奥斯汀的Indeed.com总部 除了匹配的效度以外,人才库盘活的第二个前提是候选人在各处的简历是否能够在库中保持更新。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不更新的简历不是一个可靠的匹配算法输入源,不能有效反应求职者的当前意愿。 这一点也有实现上的难度。这里的难度倒不在技术上,而在法律法规上。中国候选人更新简历的地方主要是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猎聘等求职网站上。而这些网站并不对外开放其简历数据库,且明确规定了获取其数据的合法方式。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所谓“跨平台一键简历检索(Sourcing)”和“企业人才库简历自动更新”由于招聘网站的频繁反爬升级,经常出现各种体验糟糕的“服务故障”,我跟三大招聘网站的高级管理层曾经也有过关于这种生意模式的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实际上从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见不得光的生意”,不可持续,对于雇主来说账号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雇主一旦在第三方的网站上面提供了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等,是否被明文存贮都是未知的。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这类网站经常会把用户的账号来拿在非工作时间,比如深夜2点开始爬取求职网站的数据库,一旦被扫描侦测到也会对雇主的账号进行封禁,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从多家使用过该类功能的雇主了解到,老板可能觉得还好,但由于三天两头出现问题,干活的Recruiter(招聘专员)基本不愿意用,导致买了一年的服务往往过了没几天就束之高阁;另一方面这些功能都是基于一个有明显法律瑕疵的数据获取方式,很多公司都要偷偷地避开合规部门的过问和审核。但是,数据获取问题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法律问题。 这里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就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这包括即将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今年6月1日刚刚生效的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中明确了: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三条: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简单来讲,公民同意用户协议并将个人隐私信息授权给招聘网站是符合法律的;但是公民并没有授权一家雇主,使用某种软件工具,去采集、保存、分析他储存在招聘网站上的个人隐私数据(包括住址、联系方式、履历等,而且候选人实际上原先可以对指定的公司不显示更新以保护自己的隐私意图)。 简历到底是否属于刑法中定义的“公民个人信息”呢?答案是明确而且肯定的。去年发生过一起案件,智联招聘的两位前员工和他们的一位客户的人事经理(注意,这是一位人事经理!)非正常途径获取智联招聘数据库中的15万条简历信息进行倒买倒卖,智联前员工连同这位人事经理一起被判处3年6个月至1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1】 无独有偶,美国实际上在保护公民隐私的立法上也相当严格,美国招聘行业新秀TalentBin,也因为爬取数据并且出售给客户最终被告上法庭,法院最终作出裁决需要网站对未经授权并使用其信息的候选人进行赔偿。【2】 综上所述,因为职位描述(JD)/简历(CV)匹配技术的不成熟,以及更重要的,法律法规上的红线,“人才鱼塘盘活”目前看来似乎还是一个现实中荆棘遍布的良好愿望,当法规越来越明确,HR在使用这类产品的时候也会越来越谨慎。 王向导和Recrui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EO Alon Halvey博士、前Google Data Research负责人以及仟寻联合创始人戴顺在位于硅谷山景城的RIT办公室 二、自动化测评: 典型的自动化测评主要包括基于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面试技术。基于NLP的测评又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开放性问题的文本回答,以及基于ChatBot(聊天机器人)对话的测评;机器则试图通过其文本回答中的语素分析来建模并且预测候选人的性格特征。而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面试技术,分析视频面试时的语言表达、声调、表情和其他非语言因素,并进行建模且试图预测。这些甄选方式最主要的卖点是效率。即快速从大量面试者中挑选出值得下一轮人工面试的少部分候选人。但是这些测评方式的效果(效度)如何,即这些测评工具的结果是否靠谱,目前还没明确的证据和结论。 有关这个话题,可以先看Google的做法: 在2006年的夏天,Todd Carlisle,一个拥有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的Google分析师,设计了一份300题的问卷让每个员工填写。一些问题是封闭性问题:你曾经创造过世界纪录吗?一些则要求员给自己打分:请给自己的工作风格偏好打分,独立工作型(1分)还是团队工作型(5分)。还有一些很琐碎的问题:你养了什么类型的宠物? Google尝试将Google搜索的要求运用到人力资源过程中:它需要一套能在成千上万候选人中过滤筛选的搜索算法——Google的员工录用率约为0.2%,是哈佛大学录取率的1/25——拒绝掉一批顶尖的候选人。但在大量问答题及数据处理后,发现最好的表现预测因素不是G.P.A.,也不是宠物类型,也不是智力问答“钟表的指针一天会重合多少次?”唯一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根本不存在(Absolutely nothing)。【3】 几年前,Google做了一项研究来验证是否在Google的每个招聘人员都特别擅长招聘。为此观察了上千场面试和几百个面试官,包括他们对候选人评分,也包括候选人最后在工作中的表现。最终结论是:这些变量中间没有丝毫联系。总体上来说是随机的,只存在一个例外:有一个面试官的评价是特别准确的,因为他负责一个非常专精的领域,而他本人恰巧是这个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家。 也就是说,对于招聘过程而言,智力测试(Quiz)完全是浪费时间。一架飞机里能塞满多少高尔夫球?在曼哈顿有多少加油站?完全在浪费时间。这些题目不会帮助预见任何事。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让面试显得“聪明“。 反而,最靠谱的还是结构化行为面试,在这类面试中有一系列连续的怎样评价候选人的指标,而不是仅让每个面试官自由发挥。 行为面试的作用还在于——你给候选人的不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比如说“告诉我你的一次解决分析性难题的经历“。行为化面试的有趣之处在于当你让别人讲述自身经历时,当你反复询问时,你会得到两方面的信息。一个是你将看到候选人是怎么应对现实世界的处境,另一个你会得到的珍贵的”元信息“(Meta Information)是对候选人来说什么是困难的。【4】 Google曾经因只雇佣30岁以下的候选人而闻名,使用智力测试来识别顶尖编程人才,信赖学术资格证书,尤其青睐有名校背景的候选人。而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因为成绩单没有预测性。 有趣的是在Google公司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员工比例在逐年上升。学术环境是人为的,在此环境中取得成功的人多少经受过相应的训练,他们能适应这种环境并取得成功。实际上,企业需要乐于解决没有明显答案的问题的员工。 回到自动化测评的话题。 如果Google经过一个庞大内部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大数在人才甄选上的价值仍旧有限,那么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层出不穷的“AI黑科技”,比方说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甄选方式(比方说,通过判断候选人的写作或是语音回答中的用词和语调是否“正面积极”来判断其个性,继而预测其工作表现)或是基于人脸识别的方式(比如说,分析面部微表情和眼神反应,继而somehow预测其工作表现)是否真的能够以“一招鲜”的方式,完全取代人类判断呢? 三、被动求职者激活: 根据LinkedIn和中华英才的数据,在中国,80%的候选人是被动求职者。也就是说,会主动发起一个求职行为的候选人,只占到所有候选人中的20%。同时,这20%也往往是价值相对较低,职场经历相对较少的人群。 中国的招聘市场每年大约有1000亿人民币的规模。但是所有线上招聘提供商一年的收入加在一起只有50亿,只占到整个市场的5%。另外95%的交易都发生在各种线下渠道。也就是说,20%的被动求职者(会上各种招聘网站的用户)只能贡献5%的市场价值。同时雇主也不断抱怨招聘网站的效果越来越糟糕。 LinkedIn之所以能够以262亿美元的价格被微软收购(几乎十倍于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最大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是因为在全球的很多地区,LinkedIn把被动求职者一网打尽。在美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LinkedIn的用户,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主妇、学生儿童、退休人士以外,几乎所有职场人都可以在LinkedIn上被找到。这使得原本的分散在各猎头公司数据库里的庞大匿名求职者群体变得触手可及。LinkedIn在北美和欧洲给企业带来的是这个价值,即,通过我你能找到几乎所有人。那么这些人来不来你们公司应聘,就是你雇主吸引力的问题了,所以LinkedIn另一个强调的点就是对你的目标群体加强雇主品牌宣贯。 有意思的是,中国由于其国情,有一个国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纵然LinkedIn是少数几家在中国运营的世界十大网站,LinkedIn在中国也不能算是成功的。LinkedIn在中国仍旧主要是外企员工会使用的平台,即便使用,活跃度和LinkedIn在美国也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使然,其中几个主要原因或许是: 1)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民族习惯:相比从小受到《圣经》熏陶,倾向于相信“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西方人,中国人不太在意每一样工具被创造出来时候的目的是什么。相比工具主义理念盛行的西方人自动地用Facebook去联络熟人朋友,用Twitter转发新闻,用Instagram拍照上传,WhatsApp进行即时通讯,用LinkedIn管理职场关系;实用主义思维下的中国人倾向于,如果一个工具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都用它得了。因此,中国的社交媒体基本上就是一个词:微信。加LinkedIn没有问题,但是最好加了LinkedIn之后再加一下微信:咱们微信上聊。 2)中国人对陌生人社交的天然不感冒。对于在海外生活过,或是偶尔走出国门瞧瞧的朋友们来说,一个感受就是中国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本非常高。因而在美国,将履历向大众公开,并和陌生人通过LinkedIn建立有效联系,一起出去喝一杯,是一件挺自然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就比较不寻常,比较不习惯。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何LinkedIn在中国没有发展那么迅速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成功的陌生人社交,好像只有荷尔蒙社交。 因此LinkedIn在中国似乎总是处于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情况。LinkedIn据称在中国有千家客户,根据HREC智享会在2016年的调研报告,其中似乎只有10%的客户会检测其使用效果,而剩下的90%,主要是把LinkedIn作为一个新的渠道进行没有明确预期的尝试。 回到主题,因为中国不存在一个连接广大被动求职者群体的平台,(或者说这个平台实际上就是微信: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报告,平均来说,实际上微信朋友关系中超过60%的每月新增朋友都是泛职场关系;换句话说,你的老朋友和老同学不会每月再增加,增加的一般都是工作相关的关系。微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职业社交工具,而不再是纯粹的熟人社交工具。)导致这个品类在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空白,也导致雇主不得不仍旧往往依赖于第三方猎头机构才能有效触达大量较为资深的专业人士。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被动求职者聚集到一处,并且不断主动访问呢?这个问题牵涉到社交网络、推荐算法、内容制造、ChatBot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运用。对被动求职者的触达和激活,意味着技术不再是仅仅去匹配一小部分的主动求职者,而是帮助雇主把视野扩大到全体劳动人民的范围。 相关引用: 智联招聘卖简历案终审 主管获刑三年半 TALENTBIN CANDIDATE PROFILE CLASS ACTION SETTLEMENT “In Head-Hunting, Big Data May Not Be Such a Big Deal,” by Adam Bryant, New York Times, June 19, 2013. “The Science of Smart Hiring,” by Derek Thompson, The Atlantic, April 10, 2016
    观点
    2017年08月28日
  • 观点
    轻熟的TO B市场,企业App Store要来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18115"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Double exposure of professional businessman connected devices with world digital technology internet and wireless network on touch screen and city of business background 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ncept[/caption] 当我们回头看国内企业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确实会让很多人觉得不真实。一方面,“中国企业信息化程度太低,做SaaS只有死路一条”“中国企业没有付费习惯,收费模式必死无疑”“中美市场差异明显,中国企业云服务面临严峻挑战”等看衰的论调声犹在耳。另一方面,从CRM到OA,到FI,到HRM,再到云客服等各细分领域,各色各样的云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企业用户迈向信息化的首要选择。 此时此刻,大概不会还有人再质疑以SaaS为代表的云服务模式代表着to B服务未来方向。但似乎当我们还在纠结to B的企业级云服务市场的前景是千亿级、百亿级还是万亿级的时候,国内企业云服务市场已经比我们预想中更快的走向了成熟。 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20亿元,且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约3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9年,国内企业云服务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逼近1200亿元。 一、从“上云”到“适配”,企业级用户的需求正面临第二次转变期 伴随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企业用户的集体需求随之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变。 企业用户需求的第一次集体转变发生在2015年前后。2013年,企业级SaaS开始进入主流市场,并在2015年迎来全面爆发。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企业用户对系统级软件产品的第一选择仍是外包定制开发,自购服务器,独立实施部署。因此,一套企业软件需要沿用数年,直到完全无法适配业务发展的需要,企业不得不面临“再买一套”或自建技术团队二次开发的选择题,企业的IT成本因此始终居高不下。于是,当SaaS产品在轻量级部署、灵活租用、快速迭代、数据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企业用户对系统软件的需求开始从私有云转向公有云,SaaS成为企业信息化的绝对主角。 2017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产业信息化开始成为企业级市场的新命题。过去两年,SaaS的“野蛮生长”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行业适配和SaaS应用间数据互通的双重问题。在产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用户的需求发生了第二次转变。目前,企业除了要求SaaS产品更加便宜,更加轻量化,同时也要求SaaS“可拓展、更适配、强定制”,能够更好的满足行业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企业需求的变化直接作用于SaaS厂商,他们应对上述转变的过程基本经过三层递进:第一个阶段,SaaS厂商考虑是否能够“靠自己”来满足企业用户“强定制化”的要求,比如电商SaaS产品在SaaS成交系统上搭载轻量级ERP;第二阶段,SaaS厂商开放API,通过和各种其他SaaS应用对接的方式来满足B端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第三阶段,SaaS厂商走向PaaS,以平台的方式,集群化地解决企业对行业定制和数据互通的需求。更有甚者,部分厂商甚至会开放整个PaaS源系统,以吸引更多的友商和开发者在其系统上开发组件和应用。 上述特征在越是复杂的SaaS产品上的表现就越明显,以CRM来说,它比FI、ERP等系统软件更为复杂,因此,好的CRM产品往往会提供很多组件、插件,形成生态,以满足企业更多元的需求。行业定制化的CRM,生态型的CRM,未来将成为主流。 二、用户需求的二次转变为企业云服务市场带来什么?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用户便是这只手的操纵者,用户需要什么,这只手就指向什么。 当企业用户需要定制化,甚至生态化的企业级应用,市场就会敏锐的捕捉到这样的讯息,连锁反应之下,便会有厂商开始为用户提供这样的产品。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定制化、行业性的需求呢?答案是PaaS和企业SaaS应用商店。 PaaS比较好理解,平台模式的PaaS在提升行业适配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SaaS市场的爆发和成熟,各个应用之间对细分、跨层、效率、协作、打通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的体量猛增和进化增速必然会随之而来,这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海外市场的Salesforce、workday,国内市场的钉钉、CloudCC、销售易、北森,不约而同地推进PaaS,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做PaaS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基于PaaS做定制开发的需求,但企业用户对提供服务的厂商是不是PaaS其实并不感冒,他们在意的只是“3个月后,项目是不是能如期交付”,这就要求PaaS平台有很多技术服务人员。CloudCC创始人孙满第在与二爷谈及这一话题时表示,“PaaS的人员结构,销售和技术的比例至少应该是1:6,即1个销售,6个后续支持和服务,能够达标的PaaS厂商其实并不多。有很多企业客户在CloudCC的PaaS平台上做二次开发,如果不是基于PaaS,企业的需求就很难被满足,回过头来,没有PaaS的CRM厂商也就很难做大。” 不同于行业对PaaS的熟稔,企业SaaS应用商店是一个比较新的说法。它的内部逻辑同样是如何更好的满足企业对跨平台能力和行业适配性的要求;外部表现则是一个拥有众多企业级SaaS应用,企业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各类应用的“池子”,类似于一个面向B端的App Store。 企业SaaS应用商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CRM领域,由CloudCC提出,此外,OA协作领域拥有巨头背景的阿里钉钉目前也正在推进类似的项目。企业SaaS应用商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丰富,一个是开源。 丰富指的是“商店”里的SaaS应用要足够多,这样才有可能满足企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这是商店之所以成为商店的立足之本。开源则是“商店”自身迭代扩容的必要条件,商店以平台的姿态来设定“游戏规则”,并提供容器、工具、材料,让开发者去开发,由此在统一的大数据下带动上架应用的数量增长,这与安卓系统的开源和微信小程序的玩法颇为类似。 但有一点需要尤为注意,to B的企业应用商店和to C的App store并不完全相同,B端市场更加注重专业性,对于企业显性需求分类的边界要求更明显。因此,企业应用商店的表现形式会是CRM应用商店、OA应用商店,等等。不过目前,企业能够看到的“应用商店”并不多,以CloudCC的CRM应用商店为例,某企业用户初期可能只需要CRM系统,它选择CloudCC的CRM应用,随着业务发展,它有了财务管理系统的需求,那么它可以在商店里找到许多款FI管理模块的应用,它可以下载其中任何一个到本地使用,如果不好用随时卸载换另一个,软件功能也能随时扩充或缩减,这种更加兼容的方式,让一个账号即可满足企业不断衍生的需求,且保证了数据的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或许,在未来的企业级云服务市场,当企业用户考虑软件产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需求,能不能下个SaaS应用搞定?”就如同,此时此刻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先问一问“有没有APP能解决”一样。 三、轻熟的早期市场:中国企业云服务的未来要往哪里去? 当下的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快速走向成熟,二是仍然处于早期,二爷故而称其为“轻熟的早期市场”。关于轻熟,上文已有提及,年均30%的增速,企业用户层面的广泛认可都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关于早期市场,我们同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一,市场的整体营收。对比美国SaaS市场大千亿级的规模,整个国内的SaaS营收还停留在两位数(有机构给出的数字是10亿人民币),而中国的企业仅从数量上来看,并不比美国少,这是早期市场非常典型的特征。 其二,国内市场包括IaaS、PaaS和SaaS在内的全线云服务产品的成熟度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IaaS层,虽然阿里云近两年大有异军突起之势,且积极扬帆出海,但客观来说,阿里云的主要势力范围仍在国内市场,政策因素是其与AWS等巨头竞争的最大壁垒,在纯产品层面,还有非常多需要“师夷长技”的地方。PaaS层的差距更加明显,国内市场目前还很难找出哪怕一个真正意义上做起来的PaaS平台,但Salesforce等海外巨头已经将PaaS的套路玩得很熟。SaaS层,中美之间的不同主要来自产品功能和对客户的满足上,即便是国内发展较快的CRM领域,上述差距仍非常明显。 那么,身处这样一个“轻熟的早期市场”,中国的企业级云服务究竟将会往哪里去? 第一,To B的企业级应用以“服务”为核心的特征不会变,而国内企业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将如此多企业的服务都做掉。未来每个细分领域并存多家成规模的厂商是大概率事件,它们中间既会有行业纵深的、深度定制的,也会有短平快的,这与美国市场的发展情况类似。 第二,新思路,新模式成为“奇点”,找到它的企服厂商或将后来居上。虽然国内企业成熟的速度很快,但与更加完善的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即便用5年学完了“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过还是“中学生”。坦白说,上述提及前瞻式的企业SaaS应用商店更像是“大学教材”,对现在的国内企业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有点超纲。问题之所在,便是机遇之所在。中国企业的升级速度很快,3-5年内,这个市场将进入“大学时代”。那么,此时的新思路、新模式,在彼时已然完备,拥有它的厂商将收割红利。 第三,得行业者得天下。企业云服务垂直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将企业用户的问题放在行业中解决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对企业级服务厂商来说,无论是从行业维度,还是从业务维度搭建自己的垂直生态都已迫在眉睫。
    观点
    2017年08月25日
  • 观点
    Oracle 输了:Salesforce 抢先年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 ! Salesforce.com公司的第二季度销售和收益表现超预期,连续第三季度上调了预测,声称其年收入率先突破100亿美元,速度之快足以傲视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软件公司。 但是投资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今天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3%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下挫了约1%。 这家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声称第二财季收入达到25.6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一致的估计数字:25.2亿美元。每股收益33美分也高于估计,多出一美分。尤其是,Salesforce.com将全年利润预测上调了一美分,并将收入预期上调了1亿美元,预计在103.5亿美元至104亿美元之间。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见图)在公司的收益电话会议上绕场一圈,庆祝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大关,高兴之余发布了这则颇有针对性的推文。 Salesforce赢了,Oracle输了。现在目标争取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https://t.co/7ezjD4Z6wt -Marc Benioff(@Benioff)2017年8月22日 他说:“许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说,我们不可能会取得这样的成绩。”贝尼奥夫现在设定了新的目标: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他表示,通过内部自身发展,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它目前记有的多达150亿美元的递延收入和未开账单的收入表明了这一点,另外该季度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其增长幅度达到30%。 利润在哪里? 尽管总体表现强劲,但该公司称第二季度的最终净收入却不到1800万美元,比一年前猛跌了92%。Salesforce.com的经营支出大部分继续来自销售和营销,这一块占了总支出的63%以上。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安德鲁·巴特尔斯(Andrew Bartels)表示,实际上,这一项支出的百分比增长几乎与收入增长相当,使得营销和销售成为该公司的增长引擎。他说:“实际上,就Salesforce创造的每一美元收入而言,它将其中的约45美分花在了销售和营销上。如果你把这么多的钱花在销售和营销上,要是没有获得那种收入增长势头才怪。” 巴特尔斯称Salesforce.com的季度净收入“少得可怜”,不过表示这未必表明其商业模式很糟糕。确切地说,该公司奉行的战略类似亚马逊公司的战略,那就是在公司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为了通过迅速发展来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务方面不惜亏本。巴特尔斯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并不适合大多数公司。” 51 Research LLC的商业应用软件调研主任谢丽尔·金斯顿(Sheryl Kingstone)表示,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对Salesforce.com来说管用,因为这家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发展。她说:“不仅其核心客户群方面还大有未发掘的机会,还可以得益于服务收入、扩大许可证收入和新的市场(比如电子商务)。我仍认为Salesforce.com大有机会。” Salesforce.com的高管们显然认识到盈利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分析师参与的电话会议上选择透露的数字可以表明这一点。贝尼奥夫说:“我们在增长总收入的同时,继续提升业绩、增加利润,这至关重要。这是我们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季度营业所得现金增至3.31亿美元,增幅达到32%。递延收入增长26%,达到48.2亿美元。这块收入加上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使得该公司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年度收入合计104亿美元。预订收入足足增长了39%。Salesforce.com还表示,自由现金流量在过去三年增至三倍,收入翻番,这表明其现金数额在不断增长。 该公司还在各地区、各大核心产品系列方面显示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美洲区收入增长24%,欧洲/中东/非洲区猛增34%,亚太区增长25%。该公司的旗舰产品Sales Cloud(销售云)增长17%。Service Cloud(服务云)增长21%,Salesforce Platform猛增32%。Marketing Cloud(营销云)的总体增长势头最强劲,达到57%。 平台相关业务的增长也清楚地表明,这家公司在执行由应用软件提供商转身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个战略方面做得很好。贝尼奥夫表示,成为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流失率,还能加快发展、进军新市场。他说:“我们搞清楚想要专注的某个市场后,由于自身的平台,我们能迅速实现目标。” 分析师金斯顿认同这种看法。她说:“千篇一律的应用软件解决不了许多公司在将来面临的问题。平台才是关键。”
    观点
    2017年08月23日
  • 观点
    财务管理SaaS站上风口,国内Concur门徒未来如何发展? 目前国内企业发展迅猛,伴随着企业的人力和财务成本也在飞涨,来自CFO Innovation调查显示,26%的中国企业表示差旅及费用管理预算已经占到总年度收入的 5% - 10%,所以企业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修炼内功也是一门必修课。而财务管理软件管理着企业费用中的协调预算、申请、采购、报销,费控、记账等各个环节,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IT系统。 2016年12月初,被SAP以83亿美元收购的Concur宣布进军国内市场;2017年6月ertify、Nexonia、ExpenseWatch和Tallie这四家差旅和费用管理公司完成了合并,并获得加州投资公司K1 Investment Management 1.25亿美元资金的支持,成为又一可以挑战Concur在差旅报销/财务管理领域的竞争对手,无不挑动国内此领域创业者的神经。 亿欧在2017年H1 SaaS融资中统计到,上半年财务管理SaaS共计9例融资案例,而去年同期仅一起融资案例,包括近期用友U8 UCloud发布智能财务系统,每刻报销获得3000万元融资并推出信用报销体系,也为国内差旅报销/财务管理市场再添一把火。可以说,从用友、金蝶时代的财务管理软件,到如今以SaaS、Mobile、Socialware的云模式,通用型SaaS领域最后一块应许之地在众多创业者涌入的情况下,正变得火热。 财务管理SaaS为何迎来大发展? 从需求端来说,有调研数据指出:员工费用是企业的第二可控费用(第一可控费用是员工工资),因此企业都非常关注员工的报销,尤其是差旅的费用。”所以在2015年SaaS元年过后,HR SaaS一直是这两年企业服务领域最热门领域,如今企业急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此规避税务风险、降本增效,尤其大型企业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促使创业趋势正在向财务管理SaaS领域转移。 同时差旅报销/财务报销市场也在急剧增大,“2017年,中国差旅的总开支预计金额达到2.4万亿人民币,中国差旅总开支占全球差旅费用的25%。所以Concur特别看重中国市场的发展。”Concur公司全球总裁Mike Eberhard在其国内首次发布会上,曾提到对国内市场看好。 供给端来说,简约费控CEO俞洋认为云ERP时代还处于早期,财务管理SaaS作为ERP的一部分,有相应的会计准则等规范要求,所以其内容相对可以标准化,比较适合做成SaaS的应用。俞洋此前曾供职SAP销售总监,出版过《SAP供应链管理》一书,他对当前财务SaaS创业火热提出了自己看法:“财务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不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所以市场够大。其次完整ERP不是创业型公司可以承担的。” 国内Concur门徒发展现状 美国技术研究公司IDC预计旅游和费用管理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达到24.6亿美元。巨大的市场中,催生了众多云财务产品创业者。在亿欧过往采访中,不只一位创业者提到,其产品对标的是美国财务报销软件Concur。 Concur成立于1993年,2013年Concur开始推行差旅及费用管理领域移动端SaaS服务,以收取服务费的模式(按每张报销单据收费)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与此同时,Concur也通过进行一系列投资来扩展自己的服务种类,2011 年1.2亿美元收购行程管理公司TripIt来追踪并分享客户旅行计划安排;2012 年10月,Concur领投数字营销公司Buuteeq,进一步将小型旅馆、精品酒店和单体酒店整合到其差旅费用管理产品当中; 2011年6月和2013年1月参投酒店搜索服务 Room77的B、C轮融资;2013年7月,Concur投资旅游产品价格追踪服务商Yapta420万美元。目前Concur的移动端应用已经在全球发展了3万5千家客户,2016年被SAP以83亿美元收购。 不同于Concur已经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目前国内财务管理SaaS产品尽管功能基本覆盖,但是各有侧重,主要分为三条赛道: 一是以企业消费入口为主的差旅报销软件,这类产品努力接入更多平台,希望达成员工差旅消费在平台内一站式完成。比如易快报接入京东、滴滴、携程商旅、同程、艺龙等第三方消费平台,每刻报销接入二维火、百望电子发票、阳光公采、高铁管家、华住以及铂旅; 另一类是强调费控,主要为提高处理费用报销的效率,加强控制费用开支的合规性,为企业预算配额、规划各项开支,产品如何更先进是其关注点,比如费控宝、简约费控、全程费控等; 还有一类是记账SaaS,包括云帐房、慧算账、易代帐等。一位行业人事对亿欧表示,“国内企业很多还在使用用友、金蝶等记账软件,并且大型公司不大会轻易更换记账软件,”所以这类SaaS产品多对标美国服务中小企业的Quickbooks。 财务管理SaaS的机遇与挑战 从上图统计表中可以看到,财务管理SaaS融资轮次多在A轮附近,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的实践,也产生了一些数据佐证财务管理SaaS效益明显。据Concur统计,2015至2016年期间,使用其产品户预订机票所需的平均时间缩短了14%,为企业节省了约2.75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每刻报销CEO魏强曾在接受亿欧采访时举例,其客户大华股份利用每刻报销与招行CBS对接的通用解决方案,招商信用卡为其提供差旅借贷,企业每年可节省利息200多万元。 2017年对财务管理影响较大的事件是5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7年第16号公告,其中要求增值税普通发票在开具时也要输入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随着最严报销法令出台,统一税票号和国家税务电子化趋势对财务SaaS产品也提出了新需求,类似费控宝推出了艾特票小助手,易快报发布首个发票税号智能校验系统,方便将发票信息导入系统。可以说,目前财务管理SaaS拥有前端数据导入手段,已经成为必须具备的功能。 另一方面是财务SaaS与ERP对接,员工消费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对接主流ERP系统后生成财务报表。Concur的优势是背后有SAP,目前国内财务SaaS基本与用友、金蝶、SAP、Oracle打通。然而系统间数据迁徙可能导致的错误和标准化工作,也是国内财务SaaS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还有一方面是针对大型客户还是中小客户?很多中小企业基本在钉钉等OA系统即可完成基本差旅报销管理,而大型企业的复杂审批流程、控制标准和核算标准,都会导致切入这一市场比较难。每刻报销CEO魏强认为:“大型企业的财务报销对内控规范、成本控制比较严格,如果产品能够良好支撑中大型企业的业务,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支撑也会更有效果。” 亿欧认为,未来财务SaaS将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费用管控流程全自动化 今年7月份,Concur Travel新增创新功能减少差旅预订和管理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功能,Concur 首席产品官Tim MacDonald表示:“Concur的目标是尽可能简化差旅预订和费用管理,我们发现在这方面每节省一秒钟,就相当于节约100万美元。”从手工填写到手机扫描或者电子发票导入发票信息,以及消费平台数据直接导入财务管理SaaS,企业员工在差旅报销方面越来越便捷。 员工在移动端完成预算申请、审批和消费,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核验发票真伪、对错,并根据查验结果进行审核、支付、记账。而税收征管系统也将由当前的以纸质档案为核心,转变为以电子档案为核心的。“新一代的费控报销平台将脱离开传统的管控为核心的内部运营系统,而将基于互联网形成从消费到报销记账的全程费控平台,数字化是其基础,智能化是其形式,敏捷是其精髓。”易快报马春荃向亿欧表示,并认为“未来的财务管理SaaS不仅要实现订购—报销—支付—记账全流程服务,还要实现审批自动化、智能预算管控,流程电子化和税收管理全面数字化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财务数字化提升企业信息化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异构平台和异构数据,比如有的企业OA、报销、记账、会计使用的是不同平台,当组织壮大后,在不同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就显得很重要。 未来企业将通过财务管控SaaS数字化转型,制定更加合理的费用管控措施,将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比如费用管理平台基于电子化的数据,生成完整、多维度的财务报告,方便企业财务团队随时随地查询;同时,这些报告将差旅报销数据、差旅预批准信息、预定信息、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信用卡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生成独立、全面、清晰的视图,使企业财务团队对员工的开支状况一目了然,进而开展相应的管理措施。 AI赋能财务管理SaaS 《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靖昊在2017年曾说过,“财务管理人员可能真正要面临挑战,80%以上的财务人员可能面临丢掉饭碗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这一天不会在几年内到来,但AI确实在财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比如节省财务人员重复性操作、人工核算的过程,让财务从事务型转向规划型。 目前的财务自动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已经可以抓取前台的业务数据,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AI赋能的财务管理SaaS,在预算管理方面协助完成预算编制,在预算下发、预算执行时对比、滚动预算,在费用发生的事前、事中进行控制,并在事后进行分析。 而进阶的AI赋能的财务管理SaaS,是以企业消费数据智能分析,分析企业在交通、培训、食宿劳务等各方面支出,并调取行业平均水平对比;在服务的企业达到十万以上量级时(目前服务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SaaS多在数千家,服务中小企业在几万家),开启大数据分析服务,辅助企业领导决策,进行企业战略规划。 来源:亿欧网  
    观点
    2017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