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BitGlass:办公场所Office 365的使用率高于其它办公软件
很多企业资源提供商已经明显感觉到在办公套件使用率方面Office 365已经遥遥领先于Google Apps。微软云端优先、移动优先的策略调整无疑是推动Office 365迅猛发展的重要诱因,援引商业内幕报道安全服务提供商BitGlass将于下周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办公场所Office 365的办公使用率要明显高于Salesforce、Box和Google。
一年前BitGlass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办公场所Google apps的使用率是Office 365的两倍。不过在下周公布的报告中显示在使用率方面呈现了惊人逆转,相比较Google apps(13%)而言Office 365正主导企业未来的部署计划(29%)。
自 cnbeta
-
观点
拿到B轮就牛逼了?创业者们,警惕“C轮死”
文/易凯资本 王冉 原文来自《创业家》杂志。
过去两年,随着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很多效率低下的传统产业开始被颠 覆和重构。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可以不再依靠中国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而是直接触碰和蚕食那些动辄都是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亿的传统行业的奶酪。在 O2O、产业链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中国的创业者们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巨浪型机会。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以BAT+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以京东、58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以及以小米、滴滴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公司已经系统地为市场培养了一批具备较高起点的创业者。他们与这一波巨浪型的创业机会一拍即合,干柴烈火,熊熊燃烧。
与此同时,资本界也在给力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大量之前在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获利的资金被回吐到创业投资市场,加上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导致天使和VC基金在2014年募资异常容易。关 于2014年中国VC的募资金额,CV的统计是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清科的统计是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两家机构统计虽然总金额相 差较大但增长率大致相同。这样一个环境也促使张震、曹毅们揭竿而起,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捅破了年轻合伙人单干融不到钱的那层窗户纸,一批由70后、80 后、甚至90后领军的VC基金应运而生。(如果再往前追溯,经纬的张颖应该是更早的VC起义者,只不过那个时候这样的事件还凤毛麟角,没有形成燎原之 势。)
由于创始人的经历和背景,新生代VC基本都是投天使和A轮,顶多投到B轮。市场中的老牌VC也在感叹B轮以后的项目越来越贵,创业公司还没大到不可倒,已经贵到没法聊,因此也在纷纷往早期战场转移。
除了这些传统的天使和VC基金,很多其他早期项目的掘金者也纷至沓来--BAT小米们来了,京东58们来了,万达复星们来了,A股大佬们来了,中概股创始人们也来了。它们像除夕夜朋友圈发红包一样任性地往早期创业者身上撒钱。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但凡事儿大致靠谱,人基本靠谱,投资人给钱的时候眼睛几乎半睁半闭,创业者拿钱的时候手几乎插在兜里。
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拿到天使轮投资的公司达到812家,拿到A轮的达到846家,拿到B轮的也有225家。这些还是报出来的。根据我们的观察,过去一年里实际拿到天使轮、A轮和B轮的公司很可能要远远高于上面这些数字。
但问题也来了。天使拿完,A轮拿完,B轮拿完,接下来C轮怎么办?
由于不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速度、融资节奏不尽相同,因此有些人的C轮从规模上可能相当于另一些人的B轮或者D轮。本文中所说的C轮,基本是指那些尚未形成 规模收入或被证明的商业模式、前一轮投后估值在3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希望在前一轮结束后的3-9个月内再融3000万到2亿美元并使投前估值达到 3-10亿美元的这一轮。
2014年和2015年初,我们看到投早期(天使、A轮和部分B轮)的投资人和投晚期(部分D轮、E轮和F轮)的投资人都很活跃,而在中期(部分B轮、C轮和部分D轮)这个阶段,投资人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谨慎。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完成C轮融资的只有82家。
即便按照前面提到的比较保守的数字,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两百多家,由于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里融资轮次间隔正在急剧缩短,很多创业公司A轮和C轮之间相隔只有一年,因此这一千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再加上2014年之前融完B轮的那些公 司,需要在2015年拿到C轮的公司只会比一千多不会比一千少。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
为什么会是这样?
首先,估值一旦超出一亿美元,其实已经超出了大多数VC的舒适射程。最终在资本市场上市值真正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并不是很多,一亿美元以上的估值会让很多 VC感觉到投资升值的天花板在快速逼近。而在很多新兴领域,这个阶段的融资企业大多尚未形成可证明的商业模式或者足够清晰的领先格局,因此也很难真正进入多数PE的舒适射程。
能在这个多少 有些尴尬的阶段快速出手的财务投资人并不多。最常被提及和想到的无外乎几家对冲基金和特殊类别机构(如老虎、蔻图、高瓴、DST、日本软银等)和几家有中期互联网项目投资能力的PE基金(如华平、泛大西洋、中信产业、新天域等),外加个别有中期投资能力的VC(如红杉、IDG、H Capital、兰馨亚洲、今日资本等)。其中,创业者最想要的投资人往往是相对而言对估值不那么敏感、愿意重注赌赢家的第一类投资人。
但这类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钱多人少,基本上是一个人盯着“整只鸡”,千里走单骑。虽然这些人都是超级能人,也很会利用外部机构来帮助他们提升带宽,但他们一天也只有24小时。因此,虽然他们可能会同时看很多项目,但真正进入操作阶段的项 目在任何一个两三个月的周期里通常不会超过两个。即便是华平、中信产业这样的PE机构,真正能看中期互联网项目的人也不多,再考虑内部资金投向要求、人员流动、基金周期等因素,一年下来平均在互联网领域也就是一两单、顶多三五单的样子。
羊年伊始,我们看到一些传统上以投C轮D轮为主的公司明显的重心前移开始往B轮走。他们宁肯在B轮在正常应该6000万美元估值的公司面前手一抖给出8000万的价格,也不愿意贸然对着本应两亿美元估值的公司冒出五亿美元估值的傻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在影响着今天C轮门槛前的创业者。
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Peter Thiel在他著名的《从0到1》这本书里提出早期投资人选择项目的标准应该是“一个项目可以赚回整个基金”。前不久TechCrunch作者Danny Crichton发表的一篇文章与此暗合,他认为整个VC行业投资回报的来源正在向少数公司集中,因此唯一正确的投资策略就是不计代价地投入那些有机会让投资人获得超级回报的公司,并且忽略那些只能让投资人赚到中等回报的公司。基于这个逻辑,VC们为了能够投入这些少数的赢家,会愿意透支12个月、甚至24-36个月的价格,所以市场上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令人瞠目的估值。作者把这种估值透支现象称为“融资加速”。
那些被透支了的估值称为创业者的兴奋剂,为他们打开了价值幻想的空间。问题是,“能够帮助VC赚回整个基金”的项目注定是极少数的特例。一方面VC向少数赢 家聚焦,另一方面大多数创业者又被别人的高估值过早地吊起了胃口把自己高高悬在空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创业者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那些特例,只有投资人心 里清楚特例通常意味着不超过千分之一的可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推动少数特例公司“融资加速”的力量也在推动着更多的非特例公司“死亡加速”。
创业公司最有可能因为哪些原因面临“C轮死”?
1. 今天所在的本源市场不够大
所谓本源市场,指的是你今天正在聚焦并试图重塑的细分行业市场,而不是理论上你未来做大了成了平台后可以延展到的所有相关或相邻领域之和。
如果你今天要想拿到3到1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人至少需要能看到你有机会在三、四年后长成一家30亿到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除非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如搜索市场中的百度),否则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个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目标市场规模来支撑,而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很可能需要一个万亿级的目标市场。
对 于前面提到的那些对冲和PE基金来说,只有目标公司的本源市场能够达到两三千亿的市场规模,他们才比较有可能兴奋起来。别忘了,他们钱多人少,因此必须找 足够大的机会。因此就C轮融资而言,如果你聚焦的本源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说白了就是三到四年后IPO的时候)潜在规模没有一两千亿,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 上第一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2. 站在错误的坡上
几乎每大几千亿、上万亿的市场都有多个切入的角度,有人从南坡出发,有人从北坡上路。以现在很热的O2O为例,在房产市场,你可以从买房入手也可以从租房入 手;在家庭服务市场,你可以从洗衣入手也可以从家政入手还可以从社区电商入手;在汽车后市场,你可以从洗车入手也可以从维修入手还可以从二手车交易入手。
但不是所有的坡都有同样的机会。虽然总有例外,但一般来说——
——高频打低频比低频打高频更有机会;
——刚需打非刚需比非刚需打刚需更有机会;
——不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打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比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打不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更有机会;
——平台效应强的打平台效应弱的比平台效应弱的打平台效应强的更有机会;
——经济模型好的打经济模型差的比经济模型差的打经济模型好的更有机会。
因此,无论市场有多大,如果别人的坡比你的坡好,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二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3.在自己的坡上不是第一第二且与第一第二差距较大
很多市场都会有老三老四存活的空间,但不是所有的老三老四都有机会拿到C轮。那些投C轮的基金虽然也在意性价比,但总体来说他们更在意最终这家公司有没有机会做到足够大并领跑行业。
在大多数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细分市场中,老二如果想从一线基金那里拿到C轮融资,除了本源市场必须足够大以外,还需要同时具备另外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与第一名的市场份额差距不能过大,最好50%以内;第二,如果第一名已经被BAT之一投资,自己身后最好也有BAT中的另一家做后盾。老三如果想拿到 C轮融资,则这两个条件改为:与第二名差距在20%以内;前两名没有都被BAT投资。
以打车软件市场为例,快的作为市场老二正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拿到了老虎的C轮和软银的D轮,也才有了春节前的惊天合并。而当时在北京红极一时的摇摇由于没有具备另外那两个条件,所以黯然离场。(《创业家》杂志3月刊中会有关于摇摇的专题报道)(易到不能算第三,因为严格来讲它所在的商务车市场和滴滴快的当时所在的打车市场是出行这个大市场的南坡北坡,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北坡这条路径比南坡更容易登顶。)
总结一下: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中,如果你在融C轮的时候不是市场第一或者第二且与它们差距较大,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三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4. 估值增长曲线过于陡峭,“VM”指数高于0.5
首先,让我告诉各位一个秘密——与传统行业中那些拥有可预测现金流的企业不同,新兴热点领域中那些“飞在天上的猪”,没有人真正知道它们到底该值多少钱。投行不知道,投资人同样也不知道,都是凭感觉。一 些所谓的可比交易,往往并不可比;更重要的是,那些所谓可比交易的估值本身可能就是错的——很多新兴领域的所谓估值标杆本质上都是一两个“区间外投资人”(愿意给出大多数投资人不愿意给出的估值的投资人)留下的手笔,还没来的及被证明对与错。投资人能做的仅仅是想清楚目标公司是不是必须拿下,如果是就尽可能依靠执行速度、个人魅力、增值服务等因素在叫卖价的基础上打个折,有时候甚至连折都不打只要能被选中就行;融资企业能做的是尽可能把融资前三个月和融资 期间的业务曲线(其实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用户曲线)做漂亮让自己有叫出高价的资本;投行能做的是尽可能通过制造买方竞争为融资方创造有利的供需态势和交易氛围。这就是估值。
在这个前提下,C轮融资中对估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其实就是三个:
1. 竞品同轮融资的真实估值(如果是竞品抢先做完)。注意,竞品对外吹牛不上税的PR估值不算,是真实的白纸黑字的估值。投资圈很小,真实的估值基本藏不住。
2. 相对于竞品的运营能力和市场地位。
3. 前一轮融资的估值、融资额和交割时间。如果竞品先融了,则(1)和(2)比较重要;如果是自己先融,则(3)比较重要。
接下来重点说(3)。各种道理可以讲到天上,各种方法论也可以喷得开出花来,但最终投资人往往有一道心理底线需要坚守。这条线说通俗点就是投资人心中的“傻叉警戒线”——交易估值一旦超过了这条线,投资人就容易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沦为行业的笑柄。
为了讲明白这件事,我们需要临时发明一个概念:VM指数,V是估值,M是月数。VM指数指的是本轮融资与前一轮融资的估值差异倍数(本轮投前估值/前轮投后 估值)除以两轮之间间隔月数(本轮预计签约月与前轮交割月之间的日历月数),譬如:如果本轮投前估值是上轮投后估值的3倍,两轮的时间间隔是3个月,则 VM指数就是1;如果估值还是3倍两轮间隔是6个月,则VM指数就是0.5。
以公认的估值飙升最快的小米公司为例,它的A轮和B轮之间只间隔了两个月,估值却涨了4倍多(因为小米1的推出空前成功),VM指数高达2.1,10个月后 C轮的VM指数降到了0.4,12个月后D轮VM指数降到了0.2,16个月后E轮(就是最近450亿美元)的VM指数回升到了0.3左右。
即便对于热点行业中风口上的猪们来说,C轮的VM指数通常不应该超过0.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B轮投后估值为5000万美元,那么C轮如果在6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1.5亿美元;如果是在12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3亿美元。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一些上下浮动。譬如,如果融资企业在两轮之间真有特别爆炸式的增长或者严重影响企业未来预期的标志事件,VM指数超过 0.5是可能的。再譬如,如果B的投后估值只有两三千万美元,C轮的VM指数超过0.5也是可能的。还譬如,如果B轮和C轮间隔超过12个月,除非你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年化400%以上的增长,否则VM指数应该低于0.5。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VM指数原则上不应超过0.5。一旦超过,投资人就会自我怀疑起来。这时候即便他们对项目不愿轻易割舍,也会犹豫不决;他们很可能会想办法拖延交割时间以便能多看一两个月的数据,同时在其它条款上尽可能找补回一些心理平衡。
所以,如果你不是全银河系里最靓丽的那几颗星,而C轮的VM指数又显著高于0.5,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四枚用来警醒的小红旗。
如果以上四枚小红旗中你只插上了一枚,或许还不用过分紧张。但如果四枚中你占了三枚甚至四枚都集全了,那么请做好准备——C轮有可能会成为你的鬼门关。
如何避免“C轮死”?
1.对估值保持一定的弹性,避免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
现在中国创业者群体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就是虚报融资额和估值,有的乘2乘3,有的故意混淆人民币和美元,最极端的甚至报出的融资额比自己的估值还高。 当然,这些人通常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开新闻发布会报假估值,而是通过各种公关大号小号来进行传播,自己不置可否,用别人的嘴帮助自己误导市场。
我去年年底在黑马大会上曾经专门提出“建立诚信中国,从自己做起。我们可以选择不公布融资额和估值,但如果要公布的话,让我们公布真实的数字”。最近徐小平老师也利用微博提出了“大家一起消除虚报投资额现象”的倡议。
对于出来融资的创业者来说,最坏的情形就是被市场上误传的错误的融资额和估值所误导,别人俩嘴皮一吧嗒,自己挂在了天上。而这很可能正是错误信息的始作俑者 所希望看到的。创始人很自然会倾向于高估自己企业的价值,因此也会很愿意半推半就相信别人报出的被夸大了的数字,以为借此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 这样的心态反而会害了自己,因为没有哪个投资人会把市场上传播的虚假估值作为自己估值的参照。
正确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自己现有投资人和财务顾问的网络去尽可能了解竞争对手真实的估值和融资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加上中国很多专业人士在保密性方面的职 业操守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打探出真实的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即便无法了解竞品真实的估值情况,也可以和自己的财务顾问一起基于不同维度的考量建立起一个相对合理、有一定支撑的估值区间。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要对估值区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如果市场反响没有预期的热烈要随时做好调整估值的准备。只有做成的买卖才是买卖,只有被买单了的估值才有意义。
2.确定性比估值重要,时间为上,给确定性和时间足够的折扣
在C轮阶段,从优先级上排在第一位的应该不是估值,而是确定性,而与确定性对应的就是时间。一个融资交易只有交割了,才算真正完成。因此,谁可以最快签约并交割,谁就可以给融资公司最多的确定性。
对投资人来说,如果要能比较快地完成交易,需要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投资人对行业有理解——估值都好几亿美元了,没有哪个机构投资人会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行业 的情况下贸然写支票。因此,对于那些聊过一次发现对方不太懂行业的投资人,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第二,投资人可以本地决策,并且最好一两个人就基本可以决 策或者至少实质性地影响决策。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模式正在与美国同行业的模式发生背离,所以如果投委会决策需要拿到远在硅谷、纽约或者伦敦、巴黎合伙人的 投票,不确定性就会大幅提高。
而对于那些对行业拥有比较深的理解、能快速决策、与团队也有化学反应的投资人,给予一定的折扣以推动他们尽快下决心是非常值得的。一个细分市场里谁先把C轮融资完成,谁就可以率先把难题扔给自己的竞品,同时也离摘取D轮估值更近了一步。
3.在现金储备方面给C轮留出足够长的时间
关于B轮和C轮的时间间隔没有一定之规,取决于扩张速度、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主要竞争对手融资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
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给C轮融资的操作与完成留出足够长的时间,这一点在2015年尤为重要。
只有在不是非融资不可的情况下出去融资,手里才有筹码。一个正常的融资流程通常需要9-12周的时间。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二十几天搞定C轮的情形,但市场上从 启动到交割超过三个月的案例要远比短于三个月的案例多。这意味着你手里的现金在你启动C轮融资的时候,按照当前的业务规划和资金需求,应该至少可以维持公 司正常运营一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在B轮完成后,你手里的现金可以让你按照你的业务规划正常运营18个月,那么理论上你至少可以有6个月专心致志地聚焦业务发展,然后再考虑C轮融资的事。如果B轮后你手里的现金只够维持12个月,那么你最好在三个月内启动新一轮融资。
当然,也会有一些公司上轮的钱还没有动就开始谋划下一轮,这通常是出于竞争态势的考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4. 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
以我们的经验,要想保证融资交易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谁快跟谁走。哪怕为此付出一些金钱上的代价(譬如为没有被选中的投资人支付一定的尽调费用),也是值得的。
如果非要给投资人排他期,我们宁肯在尽调之后给投资人一段时间(通常不超过10天)的独家法律文件谈判期,也不给投资人独家尽调(通常3-4周)的排他期。
当 然,要想做到上面这点,需要比较有利于公司的交易态势。众星捧月的时候公司怎么提条件都说得出口,一棵树上吊着的时候提什么条件人家只需说No对话就结束 了。现在有关投资人的信息越来越透明,财务顾问靠信息不对称吃饭的时代早就翻篇了,财务顾问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否通过营造一个对融资企业尽可能有利的交易态 势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和尽可能强势的谈判地位。
5. 不用怕站队,引入战略投资人不是坏事
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巨头在新一代创业公司的融资和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几乎所有估值能够达到10亿美元、尚未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里,都有BAT的身影。仅腾讯一家,据媒体报道在2014年就至少投资了40家公司,涉及投资额达80亿美元。
如果你没有在更早的轮次里引入BATX这四家巨头或者京东、58、美团、唯品会、携程这样的“中头”,那么C轮是应该认真考虑引入战投的时候了。它们能给被 投企业带来的价值除了资金之外还有业务和资源上的帮助与协同。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概股之外,很多A股公司也开始密集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
创业者们往往对与巨头站队这件事心存顾虑,但这真的不是他们在今天这种环境下应该特别考虑的事情。C轮面前,活命重要,媒体上怎么喷账户不会骗人,两军相遇兜鼓的胜。况且,继滴滴快的之后,更多跨BAT的惊天并购正在孕育。爸爸们连孩子们互相睡都不介意了,孩子们就更没必要担心拿了哪个爸爸的钱会惹恼别的爸爸。
事实是,在绝大多数与互联网有关的领域,基于中国互联网的独特生态,站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既然如此,与其晚站队,不如早站队,先于竞争对手把最有利于自己 未来发展的巨头引进来。况且,今天的互联网巨头和中头们已经越来越有生态意识和格局观,知道如何帮忙不添乱。在这方面应该说腾讯3Q大战后痛定思痛,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点赞的标杆。三座大山正在变成三座靠山。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把引入特别有价值贡献的策略投资人当做B轮和C轮的跳板。管它叫B+也好,Pre-C也好,叫什么无所谓,其实质是通过背对背的交易安排利用战略投资人独特价值贡献拉升C轮的价格。这样即便给战略投资人的估值打个折,C轮整体的估值还是会得到显著提升。我们最近在不止一个交易中就采用了这个策略。
最后我要说,今天中国的创业者是全世界最令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创业的路途中会遇到很多坎坷甚至走入绝境,但创业的人生是值得在80岁的时候回忆的人生。祝所有的创业者朋友们羊年好运,面朝大海,每一轮融资都花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HRTechChina立场
-
观点
社交网络对人力资源及招聘是否会有影响?社交网络将成招聘利器?
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曾说道,招聘到好的员工是件困难的事情;要让企业能 “赢”,没有比找到合适的人更要紧的事情了;找到正确的员工是如此重要的事情,同时也如此具有挑战性。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招聘给人力资源管理者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在社交网络深入人心的时代,社交网络对人力资源及招聘是否会有影响?笔者曾供职于国内某职业社交网站公司,近年来致力于研究社交网络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撰写本文,探究社交网络对招聘的影响,希望对读者有启发。
一何为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网络服务或者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人们通过社交网站这一载体连接。社交网站基于用户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在社交网络,人们可以进行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在国外,常见的社交网络有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在国内,常见的社交网络有微信、微博(新浪、腾讯、网易等)、QQ空间、人人网、天际网、猎聘网等。根据国外媒体的调查,全球70亿人口中,超过27亿人是互联网用户,超过15亿是社交网站的用户。在美国,人均每天使用在Facebook时间超过了二十分钟,在英国,这个数据就是26分钟,在新加坡,则更达到38分钟。国内著名社交工具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间也在逐日攀升。
二社交网络为何盛行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的需求层次,总是在逐级递增,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人们会去考虑安全保障,然后是社交的需求,接下来是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与安全的需求是较为低层次的基本需求,社交,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较为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在社交网络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渴望通过社交缓解工作、生活压力。而社交网站的盛行则能满足人民快速、私密社交的需求,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站,与他们的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随着社交网络的盛行,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也会通过社交网络寻觅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的企业企图通过社交网络招聘到正确的员工。
三传统招聘网站的弊端与社交网站招聘的优势
笔者曾从事人力资源和招聘猎头工作多年,对各类招聘渠道较为熟悉。传统招聘渠道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网络招聘渠道。招聘到底难在哪里呢?最核心的,无外乎两点,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第二点,就是信任。正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也成就了网络招聘市场的繁荣。而随着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招聘网站的弊端凸显:1.互动不足,影响力弱。求职者、招聘单位之间无法进行及时、双向的互动交流,更无法进行虚拟社区传播。2.简历更新不及时。很多求职者的简历都是一次被广告吸引,一次注册,很少更新、甚至永不更新。3.信息真伪难以判断。因为传统网站的简历是单方填写,简历的真实程度无法得到保证。
而社交网站的技术优势刚好能补齐这些弊端。1.社交网站的活跃性高,用户之间能进行比较好的互动;基于六度人脉理论技术构建,能在短时间里面快速影响关联用户;2.社交网站是社会人在网络重的虚拟身份,更多的用户会通过社交网络更新他们的动态。3.实名的社交网络信息真实性较高,人们趋向于与信任的朋友真诚地交流。
四社交网络将成招聘利器
如果能将社交网站运用在招聘领域,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率的人才识别、筛选、匹配、推荐,再结合传统的电话面试、现场面试等工具,则能较好地提升招聘效率。国外机构Successfactors发布的一个报告显示,69%的HR运用社交网络模式进行招聘。
在全球范围内,将社交网站运用到招聘领域最好的网站是www.linkedin.com。我们可以将此类网站统称为职业社交网站。笔者有幸在2011年5月11日在美国纽约证交所见证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市。Linkedin上市后,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传统的招聘网站Monster的市场份额则逐步萎缩。美国职业社交网络领域发生的这些现象,无疑是职业社交网站兴起的表征,这也提升了国人对社交网络进行招聘的信心。全球社交之王Facebook、Twitter等也开始重视社交网路在招聘领域的应用。LinkedIn在2012年悄然进驻中国,取名“邻英”,无疑是看中中国巨大的招聘市场潜力。国内近年来在职业社交网络上有众多机构跃跃欲试,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社交网络。因为国内外社交网站用户巨大的用户习惯差异,国内的职业社交网站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天际网、猎聘网等众多网站率先尝试本土化,他们提供众多职业机会,内置多种圈子网络,组织各类人脉活动,帮助网站用户参与社交,打造个人职业品牌,帮助企业招聘人才。
国外公司Silk Road在《社交技术和人才管理现状》报告中指出,75%的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业务领导人认为他们的企业在内部和外部社交网络技术两方面均“后知后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或者人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现在重视社交网络为时不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研究职业社交网络,探索利用职业社交网络提升招聘效率,并且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作者:刘志斌,招聘兄弟会成员,ROCK智慧工作室创始人,人力资源资深实践研究者,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生,曾任FESCO深圳高管,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机构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
来源:招聘兄弟会公众号
-
观点
拉勾网:融资不超过1000万美金的招聘产品都将掉队
注:本文作者为拉勾网CEO马德龙。本文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对于招聘行业的影响,以及对招聘行业的未来的思考。
文/马德龙
开门见山,这篇文章就说四个问题。
一,招聘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二,互联网对招聘行业的既有改造,体现在哪里。
三,互联网下一步会逼迫招聘行业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四,基于上面三个问题,未来互联网招聘的格局会如何变化。
先说招聘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首先是交易。
本质上,招聘是人与企业的信息筛选,然后进行选择的过程。这时,就需要在以下方面注意:
第一,信息的完整性,需要让企业提供更可能全面的信息来展示自己,建立自己的公司气场,吸引认同自己文化的候选人。而候选人也需要很好的描述自己的全面或者专业的能力。
第二,信誉体系。交易必须建立在双方的信任基础之上,作为平台,一定要维系平台以及双方的信用,这时才能让平台有持续的发展。传统的招聘,信誉、信息完整度都极其的糟糕。还有很多基于猎头的平台,利用虚假的信息来获取用户。
第三,定义规则。招聘企业一定要给交易的双方,制定好很好的规则,让双方共同遵守,所以平台一定要具备定义规则的能力。举个例子,比如薪资必须透明、投递一定要有反馈,这就是在定于规则,这需要强大的信念基础和市场占有率支撑的。
招聘的第二个核心逻辑是服务。
互联网的成熟度越来越高,个性化的呈现会越来越丰富。尤其当下的年轻人,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享受了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利,生活便利之后,开始享受服务个性化了。
那服务关键的一些因素是什么?
第一,专业性,要求服务提供商熟悉用户群体,熟悉行业,能对他们做出比较客观但准确的建议。
第二,细分,要把颗粒度尽可能小,越小越专业。但又不能太小,太小了市场就没了。比如说互联网招聘就是一个很小的粒度了,再往java技术或者设计上去细分,那么市场就没了,服务就没有生命力。
第三,数字游戏。服务都是要成本的,经营服务,必须让服务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所以一定要在看得见的未来具备正向的能力。既要提高服务的质量,又要提高服务的效率。必须对服务的收益成本做一个非常好的观测,怎样能让效率最大化,并且能成长下去。
我们再看看互联网对传统招聘行业的冲击和改变是什么?
互联网目前对招聘行业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只是让服务场景延伸了。
和前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市场”模式相比,现在招聘企业,在服务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仍然是提供一个平台,然后把C端(候选人)卖给B端(用人企业)。但服务场景延伸了。
这体现在,以前只能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现在在家里找工作;以前只能在家里找工作,现在可以在公交车上用手机找工作。包括新兴的“职场社交”,其实仍然只是服务场景的改变:以前是通过中介、猎头找工作,现在跟HR、跟CEO社交,通过相处,熟悉后找工作。
招聘行业如果只是延伸服务场景,却不提升服务品质,是迟早会被互联网淘汰的。
过去一年间,一些招聘企业,已经开始升级对C端的服务品质,比如拉勾做的专车送入职者上班,比如强制要求用人企业发布的招聘职位薪资透明,再比如一些公司猎头给付费用户提供的一对一服务,帮他们去完善简历。
但这些都是不够的。
互联网给人类最大的财富就是前所未有的资讯,所以互联网对招聘行业服务品质的提升,最终必然也是依靠资讯的处理。
求职者需要的,不只是你接送他上班,不只是你教他写简历。更重要的是,你要告诉他,哪些公司的发展势头最好,哪些行业最有前景。你得告诉一个金融行业的人,那家保险公司最近经营势头最好;你得告诉一个房地产行业的人,那家房地产公司已经半死不活了。
春节后,拉勾干了一件非常“重”的业务,找了50多个同事,给通过拉勾找到工作的一部分朋友打电话,采访他们。我们一共采访了500个样本。
这些朋友提及最多的都是:想换工作的时候,心慌,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为什么会心慌呢?互联网行业的性质决定了这个行业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特点。门户的末日还远着呢,电商就火起来了;电商还如日中天呢,O2O又成风口了。加上互联网公司的夭亡率高,选错了工作,要支付沉重的机会成本。
要能给求职者提供这样的资讯,依赖于这家招聘企业真正了解这个行业。但做全行业招聘的公司,显然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服务,因为,你不可能什么行业都了解。
所以,不是招聘行业不愿意给求职者提供这样的服务,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给求职者提供。全行业招聘的企业,永远无法给求职者提供关于特定行业前景的深度资讯。
目前招聘行业的服务品质,20多年没有提升过了。这种旧的模式,服务过60后、70后,也服务过80后,但作为互联网的原居民,85后肯定不会满足于这样的服务品质。招聘行业如果再不让自己互联网化,会彻底被85后抛弃。
基于上面三个问题的分析,我最后说说对未来行业格局的思考:
一,综合一定是要衰落的,垂直才是未来。
综合不再具备专业化的服务能力,不再具备服务效率的最大化。综合是互联网早期的模式,他们的出现和成长,依托于互联网的草莽向发达过度的红利。综合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体验的不准确性,用户过多的迷失在不精准的信息之中。而对于垂直,扎根于对行业深入的了解,高效的建立相对一致的服务服务标准,能让服务的效率获得提升,边界获得更大的增长。但是对于垂直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用于垂直,还是要看行业的规模和长久发展能力。
二,互联网的垂直机会是什么。
单看互联网的垂直机会,似乎不大。但是要思考社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市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真正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尤其是后者,这才是社会发展给互联网招聘带来的巨大人口红利。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这个行业从业者将会翻倍,达到1000万。
三,蓝领市场的崛起。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型,会极大的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拉勾不关注。
四,社交招聘,目前依然是个伪命题。
短暂的绚烂并不能说明这个就是对的。还是要看企业的招聘效率是否被提高了。有一本书叫《价值》,读完就会明白,社交招聘在中国并没有让企业的招聘效率提升,效率不提升,就不能谈他们有多大的发展。企业依然会更依赖高效专业的招聘平台。
五,掉队的企业死定了。
2014年招聘行业资本过热,大家都看到了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招聘行业的人口红利增长,大量不理性的资本进入,提升了这个行业的竞争门槛。但在2015年,累计融资不超过1000万美金的招聘产品都将在这场竞争中掉队。春季是行业人口流动最高发的季节,在这个时点上,除了要拼团队和品牌的软实力,跟拼的资本的硬实力。大量的广告投放在这个时间点是拉升品牌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了,就彻底错过了。为什么说1000万美金是个分界线?广告投放预算要至少做到3000万,人力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也要在3000万左右。达不到这个数量级,企业无法支撑一年。
-
观点
拉勾 VS 猎聘:重洗招聘行业有何不同?
招聘本是互联网渗透传统行业最早的领域之一。但是,前期的招聘模式无论是从产品设计出发,还是从商业模式出发,都很难摆脱传统模式的阴影,只是“在线”这一形式不同而已。51job、智联招聘这些用互联网形式做招聘的公司正在成为互联网人眼中的“传统招聘网站”,而与此同时,来自互联网的创业公司则正在从中开辟新的机会。无论是服务猎头的猎聘网、猎上网,还是要重新定义新规则的拉勾网等,互联网在用不同的方式尝试着对招聘这个行业的重新洗牌。
拉勾与猎聘,即是这轮洗牌中的中坚力量。去年3月底,依托3W咖啡创建的拉勾网拿到贝塔斯曼A轮500万美元投资,仅5个月后,拉勾网又宣布拿到了启明创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几乎与此同时,猎聘网更是拿到了惊人的C轮7000万美金。数字上的递增不得不让人嗅到了资本对这个行业的狂热追捧,以及拉勾和猎聘这两支新兴力量。
不过,了解招聘行业的都知道,这两个“新秀”却也是一对难解的“冤家”。去年3月,拉勾网在其官微发出声明,称其产品设计遭到猎聘网侵权,猎聘网部分页面的功能架构到设计等涉嫌抄袭拉勾。对此,猎聘网方面的UI设计师在微博中予以否认。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北京地铁里,竟也同时出现了拉勾网和猎聘网的广告,颇有点“冤家路窄”的意味。当然,我不是判官,无权判定谁对谁错。今天,我们只来简单分析下这两个“冤家”在搅局招聘行业的过程中,有何不同?
1)用户定位不同
拉勾和猎聘虽然同属新兴招聘企业,但双方对于用户定位却有很大不同。
拉勾网的诞生和3W 咖啡有很大关系。开业于2011年的3W 咖啡对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人士的线下聚集地,正如它的slogan所说“这就是互联网的圈子”。而在圈子里,有聚集自然就会有流动。当流动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时,几个人便萌生了做招聘的想法。
因为圈子伴随而来的关系,拉勾网便想在互联网行业深耕,只服务于互联网职场人。不仅包括招聘服务,还包括职业规划等。拉勾网想通过垂直于互联网这一细分行业,再用相对精细化的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目的则都是取代位于行业中低端位置的猎头。
与拉勾专注垂直细分领域不同,猎聘网是一个服务于全行业的招聘平台。不过,其将网络招聘与传统的猎头模式结合,只服务于中高端人才。
猎聘网CEO戴科彬认为,不同层次的人对于招聘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传统招聘网站大多数是在做广告,或者说是个信息发布平台,但是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互联网也在配搭服务,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仅仅通过信息互通赚钱,而是要用服务赚取更大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也正在通过网络获取更好的服务。所以,基于这个逻辑,猎聘网从全行业出发,主打“精英人士”。
拉勾网CEO马德龙则直接把猎聘的服务模式,和智联、51JOB一起归到了“传统招聘企业”的行列。马德龙认为,猎聘和智联、51job一样,只是延伸了招聘行业的服务场景,却并没有提升服务品质。拉勾认为,未来招聘行业服务的提升,必然体现在对用户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帮助上,但做全行业的招聘企业,是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帮助的。因为你不可能什么行业都了解。
当然,不能说拉勾和猎聘的定位谁对谁错。另一个角度而言,拉勾做的是垂直深耕,猎聘做的是横向细分。
2)产品思路不同
产品设计层面,拉勾网和猎聘网的思路有所不同。
拉勾网因为服务互联网职场人,所以其也将网站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运作。在拉勾网的产品设计上,针对用户体验细节,不断优化。比如,我们公司作为招聘方,在拉钩上可以直接写面面,而不用写北京面面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主页,除了有详细的职位需求和公司介绍,还有创始人简介、微博地址、接受过的媒体采访也会被一并呈现。具体的职位之外,用户还能按照企业的融资阶段进行筛选,并附有投资机构信息。
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企业,工资高福利好之外,每家企业还可以用更加立体化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而上文中提到的各种背景因素,都可以拿来为企业背书,无论公司规模的大小。
而猎聘网则不同,戴科彬认为,猎聘本身并不是对传统在线招聘网站做出了颠覆式的改变,而是在诸多细节方面对原有模式进行了改造和优化,以适应中高端人群的需求。
3)商业模式不同
在商业模式思维上,拉勾网和猎聘网有一个共通之处,即招聘网站不是仅仅通过信息互通赚钱,而是要用服务赚取更大的利润。但是,操作模式上还是有很大不同。
虎嗅网曾经对猎聘网的商业模式做过详细分析:
猎聘网上有三种用户:猎头、人才和企业。目前营收主要来源于B(企业方)、C(求职者)两方面,而猎头免费。
针对B(企业方)的收费模式,有职位发布、简历下载、雇主品牌(广告),根据服务内容、周期(月度、季度、半年、一年)组合推出了不同的套餐。
针对C(求职者),猎聘网推出了增值服务收费,比如简历置顶、群发简历、可以主动电话、私信联系猎头、HR等,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等4钟套餐。
针对H(猎头),猎聘网是免费的。因为猎头为企业猎聘中高端职位,猎聘网主打猎头,很清晰表达了针对中高端候选人定位。猎头的特殊身份、猎头带来的中高端职位,自然会吸引中高端人群的到来,快速完善猎聘网人才的数据库,然后通过人才数据库从B(企业)变现。效果和电影请偶像大牌明星,吸引眼球、扩大观影群体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猎聘等其他招聘公司有所不同的是,拉勾网的商业模式更加互联网化。在招聘环节,其不会向企业和用户收费,而如果企业在拉勾成功招聘到求职者,将会向企业收取月工资20%左右的服务费,而求职者则完全免费。
这种向企业收费(结果导向)、向个人服务(免费体验)的逻辑,无疑更大胆。
4)品牌打法不用
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融资和高估值,这肯定和其善于品牌造势和营销传播有关。拉勾和猎聘作为出身互联网的招聘企业,在品牌造势和营销传播方面也是高手。
但是,二者的打法却有很大不同。猎聘网无论是从广告还是品牌公关的角度,喜欢高举高打。相信大部分人了解猎聘网都是从其在楼宇与地铁里大力猛推过的广告而来的。不可否认,打品牌,正是宝洁出身的戴科彬擅长的。
而拉勾网则不一样,在品牌宣传层面,它则更贴近用户群体——互联网从业者。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了解拉勾网基本都是从各大科技媒体的banner广告而来的。而且,这次的拉勾地铁广告,也是第一次。有意思的是,广告语简单直接——“互联网人换工作,上拉勾网,不解释”。
所以,总结而言,在品牌打法层面,猎聘选择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拉勾选择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
作者微信公众号:书客(ID:shukewenzhai),个人微信:lulingzicun
-
观点
全时收购视高,中国SAAS市场或将引爆
浓缩观点
这桩中国目前最大的SAAS领域的收购,使全时公司将占有中国国内网络会议行业市场80%的份额,极大提升全时在中国SAAS行业的竞争力,也给中国本土SAAS公司和B2B市场投资以信心。
《商业价值》注:2015年3月4日,北京创想空间商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时公司”)宣布以接近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深圳市视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高”)。
全时公司和视高分别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在线视频会议公司,这次收购不仅是在线视频会议行业的大事,更是中国SAAS行业市场将大规模启动的一个重要信号。
近5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对SAAS行业十分追捧。目前美国总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SAAS公司已经超过10家,而超过10亿美元市值的SAAS公司有近100家,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等垂直行业领域里迅速生长。
而这一轮热潮的开端,就始于2007年思科公司32亿美元收购在线视频会议公司WebEx公司,这被认为开创了美国SAAS行业的历史。随后,销售管理软件Salesforce公司的成功又将SAAS模式被迅速发扬光大,随后一大批SAAS公司声名鹊起,如人力资源和财务规划软件提供商Workday、开支管理软件开发商Concur公司、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定制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程序制造商Netsuit、基于云端的文件管理服务Box等等。
SAAS行业的整体市值也正在接近传统软件业,创立于1999年的Salesforce公司几乎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SAP公司总市值的二分之一,而创立于2005年的workday如今市值达到160多亿美元。
除了资本市场的追逐,软件公司也陆续花大价钱收购SAAS公司,如SAP公司在2014年花费83亿美元收购开支管理软件开发商Concur;Oracle早在2012年时以15 亿美元收购云客户服务提供商 RightNow;微软也在2014年初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云客户服务管理商Parature。早年间SAAS行业跟传统软件业还处于分庭抗礼的局面,如今SAAS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中国,SAAS行业市场还显得非常平静,成功的本土SAAS公司几乎没有。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人均占有率极高,中国B2C市场与美国市场差距并不大,给SAAS行业市场的崛起提供了土壤,资本力量的介入也会推动SAAS市场的发展。
全时公司一直被资本市场视作中国SAAS行业的领军者与先驱,其客户定位是世界500强以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产品重点是PC端及手机等移动端的应用。而视高公司的定位则是中国中小企业,产品主打会议室使用的视频产品。收购使全时的产品线得到了更好的补充和延展。在2014年全时还招募了WebEx在中国苏州的研发团队,同时在硅谷也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桩中国目前最大的SAAS领域的收购,使全时公司将占有中国国内网络会议行业市场80%的份额,极大提升全时在中国SAAS行业的竞争力,也给中国本土SAAS公司和B2B市场投资以信心。
来源:本文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作者:韩洋
-
观点
“40%法则”:SaaS创业的生死基准线
注:本文作者系布拉德·菲尔德(Brad Feld),科罗拉多博尔德某一集团的常务董事。菲尔德在美国投资了不少软件及互联网公司。最近一次董事会后,他又与各位分享了一条新的法则:“40%法则”——即增长率与利润率之和应为40%。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董事会会议,在会上,我从一个后期投资者那里了解到一些从未听闻的新知识。他说,他的公司常采用40%法则来判断一个软件公司是否运营良好,当然其中也包括软件即服务公司。一般情况下软件即服务公司的常态是——假设总利润为5000万美元——在我的想象中,只有当最大上升率(MRR)达到100万时公司的运营发展才是最完美的。
这位投资人说的40%法则,指的是增长率加上利润率应该等于40%。所以,如果你的增长率为20%,那么照理你的利润应该增加20%。如果增长率为40%,那么利润则无增无减。但是如果增长率达到了50%,则利润非常有可能减少10%。所以如果你能超越40%法则,那你的公司就不得了了。
在软件即服务企业,增长率是非常容易计算的。只要对比一下每个月的MRR的同比增长率,你就可以得到你的营业收益总额,但是记住你在计算MRR的时候也确保在你的通用会计准则账单里没有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数据,尤其是其中还包括了即时服务的收益。所以时不时地检查一遍你的年度增长毛利润是有意义的,不管你是用的是AWS,还是其他的云服务,又或者是直接运行一个数据中心,你都需要保证销售成本和利润增长相协调。
但是利润则是另一番情况,通常利润很难定义。我们这里所说的利润到底是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还是营业收入,是净收入,还是净现金流,又或者只是现金流,或者还是其他的呢?在这里,我打算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基础,然后在拿其他百分比数据做测试。如果你的公司恰好运行在AWS或者其他云服务上,那么定义利润不会太难而且也相对稳定。但是,如果你在你自己的基础设备上运行的话,你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营业收入和净现金流会和你的净收入以及现金流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存在设备采购、债务融资或者租金等开销。所以,你在使用利润数据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应该使用哪个数据,其实取决于你的公司运行性质。
尽管我们知道如果增长过快会导致亏损,但是只要不超过40%这个点,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个较令人满意的增长率。如今,有的人关注MRR增长率,有的人关心ARR(会计收益率)增长率,而有的人会比较在意每个月的同比增长率。另外有些人还会把焦点放在同样奇怪的公认会计准则收入这样的数据上,以期证明增长率。无论你的关注点是什么,你都需要一条基准线。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MRR同比增长率是最容易计算且歧义最小的,但是我不会只看这一个数据,其他的数据测算可以帮助我得到更加真实准确的答案。
我经常听到一些小型软件即服务公司表示,“如果我们放慢增长速度,我们就能马上盈利。”的确,话是没错,但是如果你把增长率放慢到20%,那么你的利润虽然只增长了20%,但是这也说明了你的公司运营良好,很快就会从小型变为中型甚至是大型成功企业。所以,如果你想获得风投公司的融资,那么试试40%法则吧。
来源:猎云网(编译:小白)
-
观点
从并购传闻,预测中国企业软件市场未来3年的发展
近期一则新闻极大的刺激了企业软件市场的神经,“据内部信息披露,Oracle甲骨文将耗费1/4的市值以440亿美金的价格并购企业云服务的领导者Salesforce。”借着这则新闻,我们一起给中国企业软件市场未来3年的发展算算命。
这次除了1660亿美金体量并购440亿美金的金额巨大,交易双方的品牌敏感度更是极大的吸引了行业的眼球,Oracle代表着传统IT和软件的领导力量,Salesforce代表着“移动+云”时代企业软件领域新的架构和商业模式的颠覆者。
全球企业软件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变革、企业信息化转向移动信息化、继而明确的转向企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云”架构,这种不争的事实由这则消息的引爆被推向资本的风口。
企业软件转向“移动+云”架构,将会极大的改变传统企业IT市场的格局,包括产品和服务售卖方式,通过简化商业流程来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过去20年,中国IT市场整体水平要低于欧美发达市场,企业软件转向云服务的模式将会对中国企业软件市场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特别是这种模式驱动的产品与服务本土化的趋势,将会带来众多新的机会,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企业软件领域的大革命正在爆发,并且注定势如破竹的打破一切固有利益。乱世出枭雄,这种巨变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预测一下中国企业软件市场未来几年可能的变化:
1、企业IT技术需求从软件技术转向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颠覆一切,这已经变成企业管理者战略规划的重大危机。以前企业最多是基于互联网宣传业务,但是2014年之后大量企业开始下定决心基于互联网开展核心和基础业务,而不再是简单的市场宣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众多企业将CRM系统与B2C电商系统做深度整合,基于互联网大量获取用户并且销售产品。
甚至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冒着可承受的安全风险”,将自己内部的业务系统(intrAnet)开放到公网(intErnet)上。“去IOE”的本质是企业对互联网化的追求,传统企业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千差万别,想基于互联网展开业务就注定要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进行改革,这也就是企业IT技术需求从软件技术全面转向互联网技术的原动力。
除此以外,新一轮的“移动+云”架构的技术革命,也让传统企业软件的B/S 架构产生了技术变革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新一轮的企业软件革命。
2、更多企业将会自建IT团队
快速迭代和快速市场布局这种互联网的运营思维成为互联网运营的规则。中国企业互联网化处于尝试阶段,缺少经验需要不断试错并调整,更需要敏捷的方法来实现业务落地。
这种情况下,传统的IT外包模式根本无法满足企业互联网快速业务变化的需求。比如传统企业IT软件系统1、2年可能都不更新更版,而企业互联网化每月甚至每周快速迭代产生的需求,导致沿用传统外包模式的前提下,企业注定大幅提升外包成本。这种情况下,企业自建IT团队会更经济并且具备更高的灵活性。
因此互联网化的趋势,让企业更注重IT团队的建设。有能力的公司,都会尝试自建IT团队。而这种趋势将会严重颠覆传统企业软件领域的商业版图,给众多模式创新的公司带来新的机会。
3、以租代卖的云服务模式将改造中小企业软件售卖方式
Salesforce为代表的SaaS模式在欧美市场已经非常成熟,而中国众多创新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市场是否具备这样的机会,但是结局不尽人意,因此有人甚至下定论中国市场SaaS模式难以运作。
中国IT市场被“关系”和利益集团束缚已经太久,打破固有利益集团格局的希望不可能寄托于利益既得者,这包括用友、金蝶、各大SI等传统玩家。创新往往是革命者发起,前面提到的很多ISV和SI都尝试了SaaS模式,但是结局一般,这并不难理解。固有利益集团说要打破自己的传统利益用来造就新的商业版图通常只是放在嘴上说说。
但是积极的变化产生在2014年,中国云服务商的崛起,让传统买服务器变成买服务的新商业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并且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与此同时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具有颠覆性的企业软件革命者。
其中包括SaaS领域的纷享销客等明星企业,快速实现了营收,证明了以租代买的云服务模式已经快速被企业用户接受,成为打破传统软件企业销售模式的例证,从“卖软件”到“卖服务”逐渐成为模式创新下的新机会。
4、大量SI将在3年内走向死亡
做关系、赚差价、卖人头,这是传统SI获得利益的主要依靠和手段。大量的中小SI根本没有做项目的能力,但是靠关系能拿到项目,就好比盖楼的层层转包一样,凭借关系拿下项目、赚取卖产品的差价、再包几个人头赚企业的钱。
但有三个重要的变化在对这个传统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包括反腐、云化、互联网化。其中反腐带来的影响提升了商业的公平性,让竞争和产品成为获取项目机会的决定条件。
云化带来的影响,让传统SI赚差价的空间被压缩,传统SI存在的价值在于将硬件和软件系统做整合,但是随着云服务的推进,企业采购硬件的预算会降低而买云服务的预算会提升,卖不了硬件也会让SI很难再卖软件。而传统的软件和硬件销售全部转向“买服务”的趋势导致SI的地位被大幅降低。
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传统SI有软件的能力,了解IOE,但是普遍缺乏互联网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经验,让不懂互联网的人帮企业去做互联网化的事情是很难讲通的逻辑。这三个变化叠加起来,就会让传统SI特别是中小SI在3年内快速消亡。
5、变化正在加剧
旧势力的消亡往往伴随着新力量的崛起,颠覆者扮演新的玩家替代传统SI和ISV。Oracle宁愿伤筋动骨的付出440亿美金代价并购Salesforce也是行业快速变革的一个佐证。美国的移动云服务商Appcelerator很早就喊出了做“新时代Oracle”在今天看来也不再只是一个口号,云端架构下的企业软件领域正在发生巨变,而服务本土化的趋势也让APICloud作为“中国的Appcelerator”锁定了中国企业软件市场变革的机会。
企业信息化每五年发生一次大的变革,从最开始的B/S架构信息化1.0时代、到向手机搬家的移动化2.0时代、到今天“云+端”的互联网化3.0时代。让开放(服务开放、核心系统开放)、社交(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和随时随地(“云+端”)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大量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实现快速业务发展,甚至很多企业正在快速实现跨时代的发展,将移动化和互联网化一步到位。3.0的时代难住了很多企业CIO,互联网终于可以在颠覆了众多传统领域之后,开始去颠覆距离互联网最近的企业软件市场!大戏开幕,好戏在后头。
【作者介绍:刘鑫,APICloud移动应用云服务创始人兼CEO】
-
观点
脉脉烧6000万投广告背后三点:引爆市场、抢用户、树品牌
//
脉脉烧6000万投广告背后三点:引爆市场、抢用户、树品牌
脉脉6000万广告战背后:职场社交将爆发 烧钱为抢时间
职场社交app脉脉开始发力了。近日,脉脉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在北上广深杭几个城市铺广告。知情人透露,投放总额近6000万人民币。
据了解,脉脉此次投放的广告密度非常高,包括北上广深杭主要办公楼和小区的分众视频广告和框架广告,北京、上海主要地铁线路的车门和拉手广告,北上广深杭主要电影院的贴片广告。基本上,职场人士在上下班乘地铁路上、等电梯空档、乘电梯时间和周末看电影时,都会被脉脉广告“洗脑”。
严格来说,脉脉还算是创业公司。去年8月,脉脉刚刚获得2000万美金B轮融资。去年底,脉脉相继开启商业化尝试,一方面推出新盈利模式,向创业公司提供付费招聘融资方案,另一方面与江南春等大佬合作开展线下沙龙活动,既作为“为时间付费“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也借大佬之名做宣传。
相比刚创立时的低调,脉脉在B轮融资后明显加速。但尽管如此,面对职场社交这块“难啃的骨头”,早年有天际网、大街网等折戟在前,现有国际巨头LinkedIn、猎聘网等来势汹汹,不少互联网人士断言“中国人情社会不适合职场社交”,那么,脉脉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疯狂烧钱激进扩张?笔者认为主要看三点。
第一,职场社交行业已走到爆发临界,需要一个引爆点。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职业社交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中国职场社交市场已走过10年发展历程,2014年将是爆发期,具有本土差异化、符合中国国情的职场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行业突破不会无端发生,它需要一个引爆点。脉脉的这轮广告投放,即是希望抢夺职场社交在一线城市职场人群的传播先机,真正从“临界”变成“开启”。
但是,此前的职场社交先行者都遭遇过“中国国情”的暗礁,或退出或转型,中国的人情社会中,用户对酒桌上的社交更有信任感,认为线上隔着屏幕缺乏亲和力;另外,微信已经可以承担相当多的商务功能。职场社交行业真的走到关键点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与中国整个社交产业的成熟和细分化有关。和十年前相比,针对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旅游社交的蚂蜂窝、图片视频社交的instagram和美拍,都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此驱动下,网友更愿意去尝试垂直细分领域的社交产品,去年初匿名社交的火爆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中国的80、90后新一代职场人士,比起他们的父母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也逐渐意识到工作生活娱乐混为一谈的诸多不便之处,更愿意通过使用多个社交网络,将原来全部叠加的微信中的功能分解出来。
过去,中国用户的所有关系都在微信上,但是微信日益复杂的分组和屏蔽功能,以及垂直社交的崛起,恰恰说明,中国的新一代职场人士已经在抗拒过去的社交模式。而这就是引爆职场社交的好时机。
第二,脉脉应抓住移动端和本土化优势,在竞争对手醒来之前拉开距离,实现跨界价值。
目前,LinkedIn在中国用户数突破800万,新一年将逐渐由一线城市向省会城市下沉,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移动端产品。其他的招聘类网站如猎聘网、拉勾网等,也不断增加社交功能,试图在职场社交行业中分一杯羹。
和这些竞争对手不同的是,脉脉优势在于移动端的战略高地。脉脉最开始便是手机App的形态。形式决定内容,脉脉全部采用手机号注册(最开始也可通过新浪微博导入,后来被新浪封杀接口后便全面改为手机号注册),信息沟通采用IM形式,信息流的展示和折叠也完全按照手机尺寸来设计。
而PC端起家的LinkedIn在入华之后,却仍然采用在美国的Email(站内信)形式。中国职场和美国职场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中国是IM沟通,而美国是Email沟通,所以在美国顺其自然的站内信到了中国,却让用户不堪其扰,也无法及时回应。
另外,手机端的好处是可直接导入手机通讯录好友,这对于新用户迅速建立关系链,无疑大大降低了门槛。除此之外,为了提升用户粘性而设置的“匿名吐槽”功能一直广受好评,这种灵活的设置,工具属性更重的LinkedIn不会接受。
社交行业赢者通吃,脉脉要做的是赶在竞争对手醒悟之前扩张城池。创立之初,脉脉面向的用户主要是泛互联网人群,原因是这群人更有意愿尝试,并且在既定行业内能够迅速积累用户活跃度。但是2月14日开始的这轮广告投放意味着,脉脉正式向金融、地产等泛行业进军。
脉脉创始人林凡曾表示,脉脉所能提供的核心价值是“跨界”。因此,脉脉的当务之急是打破行业桎梏,真正变成泛行业职场人士的另一张社交网络。
第三,社交平台最终都会走向品牌化,脉脉树立品牌宜早不宜迟。
社交行业上一次如此大规模投放广告,可追溯至去年5月。当时,为冲刺上市给品牌背书,陌陌豪掷重金在五大卫视和视频网站投放大量广告。但是对用户而言,品牌形象的改变,远比建立要难得多。
因此,脉脉选在此时投广告树品牌,不失为明智之举。
“脉脉这次投这么多钱,是想让用户知道脉脉上不仅碰到同行、结实行业牛人、认识新老板和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品牌印象,这样哪怕用户没有立刻注册,但潜移默化以后一旦想起职场社交就会立刻想到脉脉。”一位脉脉内部人士向笔者透漏。
从目前看,如此大手笔投广告在社交行业仍然少见。LinkedIn采用“小而美”的打法,主要通过邀请名人举办线下活动进行推广;猎聘网此前也曾在地铁上大量投放广告,但更突出“招聘”与“猎头”色彩;还有一些社交app采用自行制作微电影、在社交媒体上投放等低成本形式,虽能达到推广目的,却未必能树立品牌价值,导致用户留存率低。
而在职场社交领域,品牌的价值比其他行业更重要。不同于娱乐型的社交,职场社交承载了更多真实的个人信息和商务内容,在招聘功能上更是直接涉及薪资、福利等企业的绝密内容,如果缺乏可靠的品牌背书,很难让用户放心且持之以恒地更新简历、谈论工作。
从短期看,社交平台拼的是用户体验、用户活跃度和关系链密度,但归根结底,长期拼的是品牌价值。对脉脉来说,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品牌树立宜早不宜迟。
来源:DoNews
-
观点
【全球视野】中美招聘领域的模式与趋势
来源:公众号“硅发布” 作者:杨琳桦
// // //
我和硅谷创业者聊天时发现,硅谷华人对国内创新渴望了解,但存在深度信息鸿沟。乘过年在上海,我特别邀请人人猎头创始人王雨豪、日本最大招聘公司 Recruit Holding 亚洲区战略规划经理 Blake Ma,及垂直媒体 HR Salon 创始人冬瓜,来聊国内投资最热领域之一“移动招聘”。Recruit 是除 LinkedIn 外全球市值最高的招聘公司,曾投资 58 同城,也是 51Job 占股 40% 股东,并已全资收购美国最大招聘信息搜索公司 Indeed。据 Blake 透露,过去几年,Recruit 正在印度、澳洲急剧扩张,而针对中国招聘市场的旺盛需求,Recruit 收购或投资了多家企业,正积极展开布局。为方便阅读,我直接将三位 Insights 整理成一篇文章,以下是我记录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全球视野。
两代模式和趋势
讲中美招聘领域区别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基本框架的梳理。从最早中华英才网、51 Job 到今天各种移动创新,招聘模式其实经历了两代。
第一代是以 51 Job 为代表,美国对应就是 Monster 或 Ziprecruit 等,这种模式最简单说,就是做“信息服务”,把公司招聘信息发到网上,解决问题是:“主动求职者”和企业间的一个关联。
这种模式上世纪经历过一次爆发,包括促成 51Job 等上市,因为需求强,中国 1998 年前后发生人才产业革命,大量人要换工作,而互联网本质是提升效率,所以把需求用网站模型,再借用传统分类广告模式,就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创新,那它商业模式就是广告。
而第二代,是要解决把“被动求职者”翻出来的问题。因为招聘这个东西,要谈肯定要谈到候选人工作经验,我们其实一般把人才分三层。
最底下这层是特别主动求职人群,哪怕工资涨点,他也考虑换工作,这部分人很愿把信息公开,也愿用各种科技手段找机会;第二部分则占最大市场,即经理到总监,所有公司都想招这个级别的人,那他们中确实有些属主动求职,但大部分还是被动求职,不那么想让信息去很多地方;而最高一层就是 CXO,这种级别的人他信息不会出现在公共通道,即使出现,他目的也不是找工作,而是作为公司老大必须把信息公开下。
所以这也就决定除第一种信息服务模式外,需要中介(也就是猎头)介入求职过程,因为第一层和部分第二层被动求职者倾向通过私人关系找,同时这部分人如果找工作,除薪资这些可量化指标,其实还很在意职业前途,或和一个新老板关系等这些很难量化的东西,那它就要有一个中介去协调。
所以猎头介入模式在美国,就是 LinkedIn。LinkedIn 虽不像中国现在一些创新,如“人人猎头”开始直接做猎头交易平台(类似房产中介行业,把“经纪人”从中介公司独立解放出来),只做猎头服务前端,但它已经是全球猎头最依赖平台,猎头愿每年付钱给它买很多普通人得不到的数据,包括人才联系方式,他二度和一度关系等,猎头凭这些关系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度,所以 LinnkedIn 服务就很精准。
如果对应估值,你看 51Job 这么多年,市值只有 10 亿美元,但 LinkedIn 市值接近 300 亿美金,这是因为和猎头相关人才市场比例占总人才市场比例最大,而 LinkedIn 相当是一个全球猎头的“淘宝”,所以它市值就高。
另外现在招聘领域还有个趋势是说,我不管你创业切入点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它都在向交易模式靠近。比如“脉脉”,切入点还是第一代,但未来商业模式是按效果付费,就是只有企业真找到人才,它才收钱。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只有介入交易,你参与和控制力度才有,价值才重要,而过去单纯信息发布“广告”作为第一代商业模式,它价值有限。
但这同时,也就造成一个结果,即招聘领域本身竞争,会比其它领域竞争更激烈一些。因为假设客户只有在候选人入职时才拿钱,就意味一个人他只要不入职,公司就不用付钱,那它就会倾向选择五到六家公司,帮它同时做招聘,而这样做法在其它领域几乎不可能,比如广告公关公司,因为会造成混乱。
所以这个竞争问题该怎么解决?这是每家招聘公司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你看到或用社交办法做候选人粘性也好,或用大数据做候选人粘性也好,原因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创新三大驱动力
现在我们来看下这个领域中国市场和其它市场的区别。第一个是,企业发布成本。就是说,像美国这种国家,一个职位招聘发布可以卖到三、四百美金,日本差不多一个价,而全球可能只有中国是最便宜的。
一个原因是人民币和美金货币价值不同,这里有个差价;另一个就是说,海外市场无序竞争没中国这么惨烈,中国竞争愿打价格战,中国现在这种信息发布已经越来越接近免费。
第二个区别,中国人才求职意愿极端两极化。典型代表像招聘广告网站,它会有个 1:9 现象,就是说,腾讯每天会收到超过 13,000 封互联网人才简历,然后每天会有 90% 有效合格人才求职飞向 10% 的 BAT 这些大公司。这跟美国有很大区别。
美国人,他会愿尝试一些创业小公司。而据我们知道情况,美国市场候选人倾向在区域内换工作,比如是芝加哥候选人,他就在芝加哥附近找,或纽约附近候选人,他不太会离开纽约,但中国人才地区流动性极其大。
像中国,他如果是北京候选人,到南方工作无所谓,再比如我是个湖北人,要在三个离开家乡的机会里选一个,那哪个对我其实都无所谓,这也造成和深化 1:9 现象,因为我不在乎我在哪,所以资源优势向大公司靠拢。
而第三个区别就是,美国和中国简历真实度不一样,我们说是很不一样,以 10 分制看,中国可能 70% 为轻度注水,30%-40% 是重度注水。而它造成结果就是说:我们这些创新公司很累,猎头很累,大家都很累。
中国也有一些网站可以像 Linkedin 这样做几度关系,但现在数据量,价值不是特别大,用户数比较低,对我们做招聘的,有效信息少。这时是非常惨的,我们来看下几个数据:
2013 年 1 月,猎聘拿了 B 轮;4 月,人人猎头拿了种子轮;7 月拿了 A 轮;2014 年 3 月,拉勾拿了 A 轮;4 月猎上拿了 A 轮,4 月猎聘拿了 C 轮;然后 8 月,拉勾拿了 B 轮;11 月,猎上拿了 B 轮,人人猎头又拿了个 B 轮。还有其他一些小的拿 1000、2000 万。这就是发生在 2014 年短短一年的事。
也就是说,因为中国招聘市场痛点很大,就让它发生革新机会大,包括在美国做猎头这块,到 Linkedin 好像就停了,因为市场猎头痛点,它没这么强烈,我们说一个行业痛点,是决定创新的一个根本动力。
难点
而除刚才说的信息真实度问题外,现在中国招聘领域狠难的一个地方是说,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它发生的连锁反应,就是你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拿 A 轮、B 轮容易,但拿 C 轮普遍不容易,因为持续数据增长看不到,就没 C 轮。
这增长包括用户数,也包括收入。用户数其实难,我举个例子,比如某公司说八个月时间获取 100 万用户很牛,但市场就这么大,它再做八个月,可能差不多还这样。刚才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有 500 万从业者,他八个月获取 100 万用户,这 100 万容易获取,因为都是每天憋着劲找工作的人,但剩下那 400 万,人家不动。
为什么?因为 2000 年后中国跟互联网有关产业高速发展,人才到今天,它都远远跟不上,今天中国整个人才方面,一方面传统行业淘汰下来的,像沃尔玛这些,公司他不要;另一个,中国现在还有种说法,就是如果你已经过 40 岁,没人要。为啥呢?
因为国内,反正大家都不懂移动互联网嘛,那反正都不懂,我与其用老家伙,不如用年轻的好了。所以,现在中国人才市场的一个现状就是一个春运期间的火车票。这也是中国现在 2013 年、2014 年招聘领域创新企业这么多,但大家实际上都在努力提升的最后一个效果。
本文版权归硅发布所属公司所有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