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aaS界最具“钱途”独角兽Slack的中国小伙伴在哪里?
把Slack称之为SaaS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只独角兽,美国资本市场那些“有钱任性”的人都在高度关注SaaS领域和这个亿万量级的市场,而Slack则是他们公认的最有“钱途”的未来之星!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Apple、Microsoft或者Google。那么,中国的把Slack在哪里?为什么还没有爆发?
把Slack称之为SaaS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只独角兽,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有任何异议。这只SaaS界的独角兽,正在以令人乍舌的速度成长。
1、2014年2月正式推出,首日就有超过8000家公司注册;
2、随后不到一月,以2.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万美元的融资;
3、同年10月末,融资1.2亿美元,估值高达11.2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俱乐部成员;
4、2015年4月17日,Slack正式宣布以28亿美元的估值,在新一轮的融资中获得1.6亿美元投资。
再来看看Slack背后的“金主”们:DigitalSkyTechnologies、HorizonsVentures、InstitutionalVenturePartners、SparkCapitalGrowth、AccelPartners、AndreessenHorowitz、GoogleVentures、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Social+CapitalPartnership等等,除了大牌,就是更大牌。更重要的是,之前所有的投资者都参与了近期针对Slack的融资!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资本市场那些“有钱任性”的人都在高度关注SaaS领域和这个亿万量级的市场,而Slack则是他们公认的最有“钱途”的未来之星!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Apple、Microsoft或者Google。
那么,Slack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呢?Slack的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将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平台,邮件、IM、短信、类似Yammer的工具、企业内网和Wiki等都能在Slack找到,完成“企业级IM+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也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务,将它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
国内是否有模式一样或相似的公司?笔者就在这里为各位盘点一下国内SaaS领域的几家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并与Slack做一个简单对比。
Teambition与Worktile属于团队协作工具,以任务为核心将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主战场在Web端。可监测项目实时进度、各子项目完成情况、每个成员具体的工作内容等,当出现任务超时等意外情况时,可找到问题出现的地方及相关负责人,并以组建临时小组的方式进行在线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纷享销客与销售易属于销售人员管理工具,主要为企业解决销售人员大部分时间不在公司办公的问题,主战场在手机端,通过地理位置管理、客户资料管理等方式,对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同时加强其与公司内部的即时沟通能力。
imo班聊属于企业级沟通协同平台,为企业提供员工工作的统一入口,实现了PC手机一体化。提供“企业级IM+任务协作+SaaSOA+统一搜索”的产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mo完成单点登录、一站式工作平台入口,移动/桌面一体化,公有云+私有云。同时,企业无需进行专门部署及维护,下载并注册即可使用。
Teambition、worktile、销售易和纷享销客属于工具型软件,imo班聊和Slack属于平台型软件。可见,与Slack模式最接近的是imo班聊,两款产品的差异之处在于Slack在办公应用之外还集成了Fackbook、Twitter等社交应用;而imo班聊是一款无娱乐的纯办公产品,移动端与PC端已经打通,并且拥有较好的跨屏办公体验。另外,如果说Slack做的是“沟通+协同”,那么imo做的就是“沟通+协同+X”,这个X连接的是更加广阔的服务市场,比如商旅机票、酒店预订、订餐、叫车……等等。
综上,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国内都有与Slack非常接近的具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像Slack一样爆发呢?
B端市场从来就不如C端惹人关注。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无论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国内,无论是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还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面向B端的产品从来都不像面向C端的产品那样容易引起用户的尖叫与自发传播。比如阿里巴巴刚开始做的就是纯B端的业务,但是真正让阿里巴巴红遍大江南北的是后来才有的“亲”、“双11”、“剁手党”等等背后的淘宝、天猫、支付宝。晒账单的朋友圈消息你可能已经见的烦了,但是你见过晒公司业务(当然这里是指非保密的)的吗?当一个产品缺乏用户自发传播的基因的时候就难以得到足够的曝光度,大部分投资人看到它以及和它相关的信息的机会就相对少很多,当然真正去研究的就更少了。
市场环境发展滞后于美国。众所周知,美国的B端市场一直领先于国内,除了互联网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B端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依赖一定的基础设施,比如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度,还有就是大多数用户(也就是公司员工)的习惯的养成,缺一不可。比如笔者前文提到的几款基于移动端的产品,试想一下如果智能手机的普及度不够高,那么产品再好也不会有市场。再比如,如果一家企业从来没有用过OA、IM、ERP等办公软件,甚至企业的管理层也没有打算使用,那么对于服务于B端市场的企业来讲,发展壮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笔者认为以上两点可能是导致到目前为止国内SaaS界没有独角兽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好在最近几年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加之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习惯的逐渐养成,国内的SaaS界开始逐渐受到投资界及媒体界的关注,并且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拿到了不同额度的投资。换句话说,SaaS界的寒冬已经过去了,开始变得“热”起来了。随着大量资本的不断注入,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服务于B端的企业就要开始拼自己的“硬实力”了,产品、团队、商业模式等等,都将成为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无论如何,国内SaaS领域出现一只像Slack一样的独角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问题来了:Who & When?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百度、腾讯或者阿里巴巴。
(本文作者庐陵子村,微信公众号:书客,ID:shukewenzhai,独家首发钛媒体。)
观点
创业者说: 招聘行业的下一场革命有多远?
作者:聘宝创始人方园
大概从去年开始,一直到今年,「招聘」这个曾经冷门的垂直领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一大批创业公司。
招聘这个行业好不好做?不好做。作为一个创业一年半的招聘项目创业者,非常不建议其他创业者贸然进入这个领域。这个行业远比你想的复杂。
招聘是「服务」属性很强的领域,体验好几乎等同于效果好,过度修饰都是浮云。在讨论之前,先不免俗的祭出我的创业项目「聘宝」的一些数据,继今年 3 月份开启先入职后付费的模式以来,月活超过 80%,27% 的面试到达率,期间产生数十个 Offer 签订。这是团队在一年多的创业历程中不断的摸索思考和自我否定得到的。文章结尾将有该项目的详细介绍。以下先谈谈我对招聘的看法,与诸君探讨。
一. 核心矛盾
和很多 HR、猎头以及圈子里优秀的求职者沟通。每个人眼里的问题都是类似的,但角度又都是不同的。
HR: 「招不到人啊,今年公司招聘量很大,但就是招不到人。」
求职者: 「想换工作了,该跳槽去哪儿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招聘是一个双向的生意,这种生意模式可以剖析为两部分:
一、信息不透明,代表了信息要求丰富性
二、信息不对称,代表了信息要求有效性
就像电商,淘宝最初解决的问题是一,所以你可以买得到另一个省甚至另一个国家的货品;目前在解决的问题是二,拆分天猫、调整搜索、引入微博、手机微淘… 这些则是在优化流量分配。
二. 招聘行业的发展路径
回到招聘行业,这两个问题分别代表网络招聘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信息不透明到透明,从信息匮乏到丰富。「哪儿在招人?」「谁在找工作」的问题,在智联、前程无忧的时代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他们中任何一家的简历和职位都至少是数千万的量级。
第二阶段,解决信息不对称。数据足够丰富后,暴露的问题就是成功 「配对」的效率低。为什么?因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诉求不同。HR 天天想的是,「钱少、能力好、人要多」。求职者想的则可能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这两端的矛盾,核心其实是两端所处立场不同带来的需求矛盾,表现为「你看上他了,他看不上你;他看上你了,你看不上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激化。如何处理这两者的矛盾,决定了这个招聘产品的市场和走向。
传统招聘网站未能很好的处理该问题,因此口碑和发展趋势均遭受诟病。
有些新型招聘网站能做出势头,更多是因为选择「站在求职者的角度」缓解上述矛盾。用一系列市场运营手段,撬动招聘方或企业方 – 请企业输入企业亮点、融资阶段等内容,并限制和约束企业的各种行为以确保求职者的最优体验。我们发现这件事在互联网这个人才需求明显大于供给的行业目前是行得通的,但,这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优或是长期方案吗?
你会发现,矛盾和问题仍然在那里。压力没有释放,而是单方面的转移了。
三.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
回归招聘的本质,我的观点是:招聘行业要更进一步,必须对称和平衡双方需求。谁率先做到这两点,就将有希望把招聘行业带入新阶段。
先讲「对称」需求。这一点很好理解。基础层面的对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企业想招一名高级产品经理,现在的情况是一些 UI 设计师,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投你简历。更多的例子,是技能要求及工作经验不匹配。做得好的需求对称,不仅匹配这些你明确表述的基本条件,而是加以理解和扩展。这里有一个假设 – HR 不能完全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比如,游戏公司的业务部门需要招一名 iOS 程序,HR 在整理这个需求时,不会知道在游戏行业中有一类 Cocos2d-x 的程序员,是做 iOS 游戏开发的。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对 HR 这个工种的定位,随着分工的细化,将更多倾向于流程规范和沟通能力,而非业务的熟知程度。
因此,企业业务部门希望招的人是 A+,求职者脑子里希望做的是 A,HR 的理解则分别是 A 和 B,需求的对称因此出现了断层。
再说「平衡」需求。把它放在「对称」需求后面说,是因为这比前者更重要,却不曾被发掘。还是上面的例子,企业希望招的是 A+,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需求与自身的「吸引力」并不匹配(包括薪资、公司福利、团队亮点等),但企业自身认识不到。对应的,求职者期望的理想跳槽机会,也常因为自身经验与能力等限制而无法达成。那么这时仅「对称」就不够了,需要的是更好的管理双方期望。
如果这样做是合理的,那么在现实情况中,是否已经有人在这样做了?答案是「有」,这个角色很古老,就是猎头。然而,猎头的问题在于依靠人力平衡和对称双方需求,成本居高不下,也因此猎头也被局限于少量公司的高端职位提供服务。
近年来,由于招聘市场的火热,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猎头市场变得尴尬和混乱。一方面,小猎头团队低门槛进入市场(在猎头这种依赖人力的行业,复制成本低,一名大猎头公司的顾问,在积累了资源后完全可以单干),扰乱服务质量和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为抵御网络招聘平台的侵蚀,中小猎头公司在不断向中端甚至低端市场渗透。整体猎头服务质量下降,市场鱼龙混杂。
关于作者
本文作者为聘宝创始人方园。毕业于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专业,后就职于腾讯、阿里,担任产品经理。
观点
融资案例解读: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燎原星火
文/何晓阳 代码级应用性能监测平台OneAPM 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微信公众号:何晓阳读书笔记。
来源:创事记 公众号:sinachuangshiji
过去一周,企业级服务市场又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融资案例,其中最具备代表性的是Docker完成D轮9500万美元融资和Illumio完成一亿美元融资。企业级服务市场从来都不缺乏机会,但是由于企业级服务一般都具备比较高的垂直行业特性或者技术门槛,因此在一个企业长大之前,不太容易进入大众的视野。因此,在很多不熟悉企业级服务领域的人看来,变化仿佛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但是,变化发生前,往往会有很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今天,我打算从这个角度,谈一谈上周国内外的三个融资案例。
起源于草根却迅速风靡世界的Docker
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Docker,在上周,Docke宣布获得95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由Insight Venture Partners领投,高盛、 Coatue Management、Northern Trust跟投。Docker C轮投资方红杉资本等跟投。Docker CEO Benjamin Golub在宣布这一消息时,拒绝透露公司的估值,不过消息称Docker的估值很可能已经高达10亿美元,C轮时Docker的估值为4亿美元。2013年1月Docker曾进行了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截止目前,其总融资额约为1亿6000万美元。
Docker是一种基于LXC开发的容器管理技术,使用AUFS,它通过API为进程单独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虚拟环境。Docker由管理容器的服务器守护进程(server daemon)、控制服务器守护程序的Docker客户端以及Docker 镜像组成。Docker镜像可以将运行的应用打包并快速转移 / 复制到其他机器上,并且在守护程序的管理下,转移过去的容器中的应用在数秒钟之内即可启动运行,非常的方便快捷,其负载比仅使用VM(虚机)要低20%到80%,对于应用开发和高效运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此,Docker从面世之初,就受到了各大巨头的青睐。目前,包括Google、Amazon、微软在内的多家巨头纷纷表示,保证自己平台与Docker容器技术的兼容性。
Docker技术中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不是全新的发明,然而,相比较其他解决方案,只有Docker真正提供了简单易用的跨平台、可移植的容器解决方案。不仅如此,Docker的核心价值在于,它重新定义了软件的开发和运维的范畴,并且很有可能改变传统的软件交付方式和运行方式。Docker出现之前,云计算三层架构中的IaaS和SaaS已经成为被广泛使用的产品,而PaaS更像是一个只能在实验室中把玩的精致的玩具,虽然很多巨头在这个领域不停的推出新的技术,但是都是一些非常重的解决方案,而且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可以满足工业级的需求。Docker出现之后,PaaS的概念很有可能被重新定义,这对于整个企业级软件市场和云计算市场,可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一些新兴的公司可能会依靠容器技术改变自己的软件交付方式而迅速崛起。
从Docker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2B方向独角兽公司,他的核心技术不一定需要非常的高大上,KVM、ZEN、Vmware,这些都是虚拟化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其技术门槛也非常高,但是Docker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进行了颠覆,在今天看来,曾经被供上神坛的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已经被逼到的悬崖的边缘,去年年初,在Docker刚刚获得Benchmark Capital的第一笔1500万美元融资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到它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成就,也没有人想到Docker能成为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怎么样做到喜马拉雅一样的ASO?
上周爆发了中国在线电台应用的第一次混战,战斗以多听FM和荔枝FM两款在线电台应用都被苹果下架开始,随后两家App都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是喜马拉雅干的,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在App Store中搜索荔枝FM出来的结果是喜马拉雅,就连搜索招商银行出现的也是喜马拉雅:
不得不说,喜马拉雅的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做的真是强大。喜马拉雅的ASO做到了在App Store上搜索所有的知名品牌词都排名在第2至5位,并且行业词都有很好排名,如下所示:
如果大家想做到想做到喜马拉雅一样的ASO,可以试一试Localytics公司出品的搜索优化SaaS服务:
Localytics刚刚宣布了D轮3500万美元的融资,这轮投资方是PolarisPartners、Foundation Capital和Sapphire Ventures。在完成本轮融资之后,Localytics的总融资额达到了6000万美元,现在有超过32000个App在使用他们的产品,覆盖的移动终端超过了23亿台,像ESPN, eBay, Fox, New York Times都是他们的客户。在上篇文章我们写MixPanel的竞争关系的时候,曾经提到过Localytics,我觉得Localytics是Analytics在Marketing方向的一个细分,他们自己声称自己正在从事的方面是Predictive App Marketing。
我个人感觉,ASO这个东西在美国还是比较高大上,但是在中国恐怕会很快会被大家滥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想不想做流氓,都要会武术,我觉得Localytics就是新时代的防身利器。
从Localytics融资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很多新的企业级服务机会。
客户互动管理:一个被忽视的百亿美元市场
上周,中国公司Udesk获得3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DCM。
传统的客服大多是通过电话完成的,现在崛起的社交网络和移动App、IM应用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反馈意见。但是如何保证这些意见及时集中地到达客服人员那里,对企业而言是个头疼的问题。Udesk提供的是整合多渠道的服务平台,通过与包括传统Call Centre的合作和微博、微信、App、邮件等渠道的整合,最终把用户反馈汇集到同一个界面内,方便客服人员操作。商家可以绑定企业微博、微信服务号、IM应用和电话,同时可以添加多个客服人员协同工作。
其实上,Udesk所从事的这个被称为客服管理的行业,在IT软件领域,是属于CRM软件的范畴,而且,是CRM领域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我个人觉得在这个领域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企业竞争和VC追捧,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拿CRM领域另外一个细分市场来比较一下:
2013年,CRM Sales市场总收入是52亿美元左右,占整个CRM市场的25.4%,而CustomerService市场总收入是75亿美元,占整个市场的36.9%。在中国,从事CRM Sales领域的公司如图搜天下、纷享销客、销售易等公司,已经是企业级服务领域的明星公司,每家融资金额都在几千万美元,但Customer Service领域却被大家选择性忽视,仅仅只发生了Udesk一笔融资。在2015年,Customer Service在北美的市场总额是96亿美元,这是一个接近百亿美金的市场。不要说Salesforce、SAP这些行业巨头,单就新兴SaaS公司来说,Zendesk在去年完成IPO,市值20亿美元,FreshDesk在本周完成了E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在中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客户服务的需求比美国更大,而且中国传统的Helpdesk等基础服务的缺失,让这个领域成为了一个更加刚性的需求。不得不说Udesk在中国已经取得了相当有利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在今天,在中国企业级服务渐渐火爆的今天。Udesk今后的走向和选择,不仅仅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够发展到多大的高度,而且有可能能够影响到中国CRM领域最终的战局。
我个人感觉,企业级服务由于其行业重度垂直,一些行业内的知识不太容易为外人所知。在中国的CRM领域,图搜天下、纷享销客、销售易等公司在中国讲的都是Salesforce的故事,Salesforce是全球CRM领域的老大,市值400多亿美元。但是很少有人去分析Salesforce公司的收入也是由Customer Service and Support、Sales、Marketing等多个部分组成的。CRM不等于SalesforceAutomation。在移动CRM市场,也就是Mobile Sales这个市场逐渐变得同质化的今天,如何能够差异化的竞争,是摆在图搜天下、纷享销客、销售易这三家公司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看到,图搜天下通过引入雷军、复星、新希望等强力股东,并且走纯人民币的融资路线,试图在今天火爆的A股市场讲出下一个乐视网或东方财富网的故事;销售易通过强化产品质量,引入前EMC高管等手段,强化在大型企业级市场的地位;纷享销客通过强有力的渠道和市场手段,将产品铺到了每一个市场的角落。究竟谁鹿死谁手,目前尚未可知。然而在三国争霸的局势之下,DCM通过布局Udesk,给这个扑朔迷离的市场又增加了一个变数。我们知道,纷享销客的投资方也是DCM,不得不说,林欣禾是一个布局的高手。
风起于青萍之末
企业级市场往往就是这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暴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变化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察觉到变化,就像Docker和Elastic Search的兴起一样。然而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这些公司就能够改变世界。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观点
2014年中国邮件营销行业数据报告
当今的很多品牌都疏于EDM(邮件营销),相较国外,差距更为明显。事实上,这方面应该予以更多关注。Webpower(多渠道营销服务机构)于近日发布中国地区《2014年邮件营销行业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国内全行业EDM平均送达率为95.82%,平均独立打开率为7.13%,平均独立点击打开率为16.81%,平均独立点击送达率为1.20%。整体反映2014年邮件营销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邮件营销应用现状。
从全年发展趋势来看,2014年邮件营销呈现稳中求升的趋势,其中Q4邮件营销表现最为突出,Q1、Q2、Q3表现较为平稳。5月、9月前后,是一年中经济活动的过渡时期,各行业企业集中应用邮件营销工具,积极开展各类邮件营销活动,与用户展开沟通。但受ISP政策影响,平均独立打开率有所下滑。
2014年,ISP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对于企业邮件发送行为的管理。自上而下对邮件营销的重新认识需要一定时间,大多数企业经历了一段政策适应期。我们相信,伴随国内ISP政策的调整,中国邮件营销行业规范度将进一步提升,利好整个邮件产业链的升级。未来邮件营销各项指标将呈现理性增长的态势。
2014年邮件营销全行业分析
1.2014年对全行业而言,平均送达率有所上升,而平均独立打开率、平均独立点击打开率、平均独立点击送达率则有所下滑;
2.更多企业意识到邮件营销的重要性,积极加入邮件营销阵营。而对邮件营销的认识程度则大相径庭,影响邮件营销全行业的整体表现;
3. 2014年,ISP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对于企业邮件发送行为的管理。对邮件营销的重新认识需要一定时间,大多数企业经历了一段政策适应期;
4.邮件阅读习惯由PC端向Mobile端的转变,一些没有在邮件营销移动策略上及时更进的企业打开率下滑严重;
5.发力邮件营销精细化(即注重推送个性化、用户高关联度内容)的企业,其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上升;
6.更多企业不满足于营销活动类、期刊类的电子邮件发送,开始着手定制企业自身的会员生命周期;
7.金融保险、综合服务和跨境电商成为2014年全行业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业;
8.零售、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和在线旅游行业则继续保持了原有的竞争力。
回顾2014年中国邮件营销行业,webpower中国区客户服务总监刘云表示:“有研究调查表明,收件人在收到邮件后,立即采取行动的只占5%-10%;而剩余收件人会在14天的犹豫期内,做出一定比例的回应。因此,如何利用好邮件营销的长尾效应,是2015年的企业在邮件营销领域的制胜法宝。”
未来国内邮件营销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方向
1.邮件营销产业将会不断优化基于邮件作为载体的会员营销体系,通过生命周期的搭建,长尾效应凸显;
2.邮件营销将会向营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将纳入其他营销媒介,丰富整个会员营销体系;
3.升级邮件移动营销的营销战略上,不仅为企业开发响应式邮件,还要注重与移动终端优化的内容和社交媒体的多元营销;
4.通过数据驱动式的分析系统,为企业的营销带来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的可能性;
5.加入到营销智能化的阵营,企业从邮件营销细节转移到战略品牌层面,提升整体转化率;
来源:webpower
观点
种子轮融资越轻松,A轮融资越艰难
来源:猎云网 (编译:Via 马赈翊)
注:如果用《双城记》体来形容当代那就是“这是最容易获得种子融资的时代,也是最难获得A轮融资的时代。”但是时势造英雄,睿智的创业者依然能让这样的时代为己所用。本文教你如何乘上种子资金的大潮,一鼓作气冲过A轮融资。本文作者系First Round风投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osh Kopelman。
在我初为人父时,朋友拷贝给我了一本叫做《擦伤膝盖,因祸得福》的书。书中充斥着与众不同的哲理。多数年轻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悉心呵护孩子,为他们扫除成长的障碍、让痛苦和不幸远离。然而该书的作者却反对过分保护孩子,她认为勇气和毅力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从小学习如何战胜困难(比如膝盖擦伤)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坦然面对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
当今也许是创业的最佳时期。获得种子融资的公司数量在过去的四年中翻了两番。而超过200家的“微风投”公司近期的初期阶段投资额超过40亿美元。AngelList 和FundersClub变得越来越热门。这一切都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起步环境。以前,要获得种子资金通常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几天内就获得的例子已屡见不鲜。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推出了大量公司——其中的许多在融资演示后的几小时内就得到了风险投资协议。
然而讽刺的是,在我看来现阶段的“种子资金潮”却会无意中加剧A轮融资的紧缩。种子资金的激增使许多创业者在对A轮融资盲目自信。正如Y Combinator的董事长Sam Altman近日在一条推文中所说的:“如今的种子资金越来越容易获得,这让创业者们乐观地以为只要自己有意,就能在未来随时获得融资。”
唾手可得的种子轮融资
我们最近的合作对象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创业团队,他们毫不费力地就获得了种子融资。他们可以挑选投资者(很庆幸自己被他们选中),而且获得了双倍的融资额。一帆风顺的他们为A轮融资预留了6个月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他们逐渐认识到现实。在正式融资时,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像泡沫一样轻飘,花几个月时间准备A轮融资实在是自不量力。他们CEO说:“我们势不可挡地完成了种子融资,然后就开始A轮融资并且审核自己各方面的数据。但这简直像从小学跳入大学一样脱节。”
不论在First Round社区的内或外,都有许多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有类似经历。所以我推测在整个行业内,种子资金的空前高涨反而会使创业公司很难摸清A轮融资的现状。你用“经济紧缩”之类的概念来描述此现象,但毫无疑问它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在我看来,唯有深思熟虑,不要被种子资金冲昏头才能不被此趋势干扰。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现阶段的种子资金数额之高和获得难度之低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讽刺的是,这却增加了后续工作的难度。种子融资的成功让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初次创业的创业者)小看了创业过程的艰难,因此自然会将A轮融资的预期提高。但现实是A轮融资的难度并没有降低,资金额也没有上涨。相比5年前,现在的情况就好比拿你种子资金的公司数量变成了原来的4倍,也就是说同一笔A轮融资的候选人变成了原来的4倍,自然而然的,难度也足足变成了原来的4倍。
许多创业者和我谈过他们的A轮融资经历,其中的多数都表示获得风险投资协议的难度、准备融资所需的时间以及会谈的复杂程度都远远超乎了意料。其中一名CEO说道:“争取种子资金时,你只需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呈现出来;但A轮融资则需要你拿出各种实际数据。我们专门研究数据的团队,不了解LTV和CAC,更回答不了规模经济学方面的问题。简直像是在接受一场自己毫无准备的审问一样。”
造成这种的结果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者不清楚风险投资者的真正利益所在。经验不足的创业者在收到风险投资人的许多电子邮件和电话通知后,就以为自己的融资过程得即刻开始、不能耽搁了。殊不知这样仓促的准备是十分危险的。风险投资者往往会雇人去与前途光明的创业公司搭线,但并不给予承诺。他们希望创业者在正式融资前会通知自己,这样他们就能表示祝贺、从而留在创业公司的备选名单中。而然有些创业者却误解了这一行为,盲目的乐观让他们没有看清风险投资人的真正利益。
A轮投资者们通常在并未正式开始投资谈判之前,就与有可能的创业公司搭线,从而使自己的投资形势更有利。他们迫切希望进行初期会谈,于是频繁地给创业者发送邮件。当经验不足的创业者看到自己满满的邮箱,会以为自己备受追捧,然后草率地开始准备融资,却不知这只是风险投资者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
草率准备融资的真正危险在于你的公司没有达到发展拐点,融资战略也不够完善。在收获了种子资金后,每个创业公司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发展、收入等方面所需经历的各个拐点,借此增加自己在A轮融资中的竞争力(客户接受度、营销和收入状况、雇用等方面的指标)。达到这些发展拐点的重要性在现阶段尤为突出,因为种子资金的高涨使得A轮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创业者忘记了过早融资的巨大风险
创业公司与风投公司间的会谈一旦过量,就会被认作“兜售交易”。创业公司群体间的信息流通很快。成功的融资过程往往进行地很严谨,就像战术任务一样。信息的严密性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如果风险投资人知道已有20个同行拒绝了某家公司,那么他也会对该公司产生负面印象。就好比一家饭店已经被你的20个朋友批评过了,对你还会有吸引力吗?
当然,也有一些风险投资者没有这种从众心理,但这种投资人可能会使你的起始运营资金不足。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融资额无法提升,只是会加剧你所面临的挑战而已。一旦交易变成兜售,你就必须在找到另一家公司前的9到12个月里更卖力地向投资者证明自己的执行力。
创业公司很难被二次审视
目前的另一种趋势是一些创业公司仅在获得种子资金的几个月后就开始不断提高对A轮融资的预计金额。投资金额的多寡是有依据的,投资1500万美元需要拿出比投资500万美元多3倍的信念,这些信念自然来自于创业公司的实力。造成这些羽翼未丰的创业公司急于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的现象可归结于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一些创业者看到个例便以点概面。假如一名创业者看到自己的朋友获得了一大笔A轮资金,自己又看了一些关于A轮融资的科技文章,就会认为自己也能行。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概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许多后期投资人的建议会对初期创业者造成误导。他们建议创业者在Sand Hill Road初次会谈时就要求一个很大的融资金额,如果投资者不眨眼睛,那就代表你的目标可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对此的建议是:续加融资额要比缩减简单得多。
我所见过的成功融资者都善于等待融资——韬光养晦,等待自己的公司达到发展拐点。而正式融资时,他们提出较低的融资目标。因为你不可能先狮子大开口把风险投资人吓走,再说:“上个月我说自己准备融资1500万美元,但在我和许多投资人会过面之后,我决定将目标降至600万美元。”投资人清楚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它会把你和你的公司置于劣势。如果换种说法:“我希望获资600到800万美元,但从我们给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来看,获资1200万应该不成问题。”效果就好得多。
我知道的A轮融资失败的故事数不胜数,究其原因都是创业者融资过早,而且要求甚高。这种现象已经蔓延到整个行业,可是创业者们才刚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创业者大大低估了A轮融资的风险
那么创业者该怎么办?
如今的趋势是把双刃剑,就看你如何把握时机了。明智的创业公司在步入A轮融资前尽可能增强自己的实力。
例如,一些与我共事的创业者就利用种子资金潮来获得更多的初期融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达到公司的发展拐点。如果你是一名出众的创业者,那就竭尽所能地吸纳资源吧。
种子融资阶段也是完善自己的好机会,从而在A轮融资中提出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我常说数字搞砸一件好事,但这就是A轮融资的现状。
创业者需要全面搜集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吸引力、发展情况和潜力,并以此最为融资依据。既然如此,何不抛开原来150万美元的融资计划,大胆提出2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额,来进一步完善自己呢?A轮融资的准备时间最好为18到24个月。因为争取跟进资本的最好时机是你的资金尚且充裕的时候,2年时间能大大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利用如今的环境大量获得种子资金的好处不仅限于此,在选择种子投资人方面,创业公司的选择余地也增加了。创业者完全可以深思熟虑地选择一个靠谱的投资人。
对此我建议创业者进行细致的调查,搞清楚哪家公司或投资人曾经亲力帮助创业公司获得成功。因为投资人也是鱼龙混杂的,既有超级天使投资人,也有既不“超级”也不“天使”的投资人。
对创业公司来说,与其选择多家风投公司合作的“合作融资”,不如选择一个能亲身帮助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帮助自己寻找人才、在A轮融资中提供反馈、甚至寻求他人来帮助自己的投资者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务必选择愿意实际帮助你的种子投资人。毕竟一家公司很难用25万美元做出2500万美元档次的服务。
一旦获得了融资,创业者就需要详细规划未来的打算了。然而,许多创业公司在规划资金方面相当失败。你必须明确自己要在A轮融资中向投资者展示公司哪些方面的发展,并拿出相关证据。这些证据不仅要是造成公司估值飞跃的关键因素,还要能降低你的想法的风险。这比预算优秀人才的价值以及Bay Area如今的房价更难。
花完100万美元远比你想得容易
在你有适销产品、有机会建立大公司之前,务必保持低烧钱率。
许多公司计划说:“我们的现金够运营12个月,所以在11个月内上市就行。”这可不是个好主意。
如果你花11个月在产品打造上,即使你能按时上市(几乎不可能),也会在认识到市场数据的重要性之前就弹尽粮绝。这样你就不能凭借成功的商品增加自己的A轮融资成功率,也无法促成一次博得顾客们欢心的成功上市。
产品上市的结果如何,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显现。假如你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且每年的圣诞假期是你40%的收入来源。这种情况下,你当然会尽量缩减开支以撑过圣诞节,将公司运营到次年2月再融资,而不是在11月就把钱花完。
这些重要公司发展拐点也是每年都有所变化的,所以你必须清楚时下的融资条件如何。比如在一年前的硬件领域,Kickstarter 上的100万美元预售额加上出色产品理念的就足够获得A轮融资了。但如今,投资者要求预售额达到上百万,还需要有实际(或功能性)生产中的产品,还要充分考虑将其带入市场的风险。
在时间方面,务必记住成功的融资过程会花费4到8周的时间。加之准备和善后时间,往往会花几个月时间。在你制定时间表和发展证据时要遵守这个周期。将任务安排得太紧凑反而很危险。
当然成功的融资计划仅靠数据还不够,经过多次打磨完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确实是苦差事,但你要清楚融资过程不成功便成仁。可现实是,许多创业者在周工薪单上花费的时间都比融资计划多。当你开始融资过程时,必须要有一切都为它让路的决心。
创业者需要在会谈中用数据证明自己的优势
投资者建议创业者最少要花4周时间准备A轮融资。甚至有人想要在First Round中建立一支叫做“Pitch Assist”的内部团队来与自己的创业者们共事,从而了解最成功的融资故事。
这些过激的现象会让你认为自己该即刻对限制资金的使用。其实不用这么极端,该快速发展时还是要不吝资金。只要种子融资够充裕,然后定期审视自己的发展过程,就算是状态良好了。
创业者最好从顾问和其他企业处获得反馈用以在A轮融资中证明自己的发展。听取与你身处类似领域的企业家或最了解你商业模式的人的建议。如果你是一家SaaS企业,那就去询问熟悉该领域的顾问或种子投资人的建议,因为他们了解后续融资者关心哪些市场指标。
客户数量的积极增长才会给你的公司带来更多企业价值,单纯制定赚钱策略是无用功。而公司各方面的进步对投资人的说服力也不尽相同。为了争取到自己满意的风投公司,你必须付出很大努力。与其他经过融资阶段的企业家和了解自己希求的投资人交流是大有裨益的。不同的公司对企业家的要求也迥然不同。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方便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如开篇所讲,逆境未必是坏事。Walt Disney(迪士尼的创始人)也说过:“生命中的一切逆境、磨难和障碍都成了我成长中的养料……人们往往对此无知无觉,但挫折确实是一笔隐藏财富。”创业着实不易。打造一款出色的产品、网罗人才、获得资本更是困难。所以不要被当今的种子资金潮所迷惑,未来的融资历程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策略
A轮融资紧缩发生在整个行业内,不仅加大了轮融资的难度,也限制了创业公司的潜力。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创业者获得种子资金的绝佳时机。很可能获得4倍的融资量。
为了避免融资紧缩,务必在养精蓄锐、达到发展拐点之后再开始A轮融资。过早融资是很很危险的。
一定要理性制定自己的预期融资额。续加融资比缩减要来得容易,只要你有实力,大可让投资者主动挽留你。
要知道充裕的种子资金可以给你更长足的发展空间来准备A轮融资。
在种子融资阶段,深思熟虑地选择一个能在下一轮融资中帮助你的投资者。
清楚哪些关键的发展拐点可以有力地证明你的前进步伐。
留足时间在市场中搜集自己所需的足量数据,然后列出对潜在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数据。
不要惊慌。只需不遗余力地准备就好。
观点
6个应用帮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想找个工具帮你成为更棒的领导者?不用舍近求远了,直接去应用商店就行。从简化团队协作和工作流程,到缓解工作压力,总有一款应用符合你心意。
以下这些应用能帮你搞定闲杂琐事,让企业领导者能够做到最好:
1. Dapulse
Dapulse可以让领导者快速知晓项目状态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这个应用里,用户可以创建各种面板,用以显示项目、项目的主要团队成员,以及项目每一阶段的状态等信息。这些面板是可定制的,可根据需要创建合适的栏目和类别。
面板相当于当前事务的一个概略总揽,但这个平台也允许用户获取更为详尽的视图并在各个任务之间进行通信。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页面,称为脉冲(pulse),功用类似脸书墙。团队成员可以将更新、信息、问题、文档、照片及关于项目其他任何需要共享的东西发布到上面。
这一应用让领导者可以为团队创建一幅待完成任务的宏观视图。而透明的平台也能构建更佳的沟通和团队协作环境,让管理者随时知晓团队成员每天实际上在做什么。
2. Bill.com
数字时代,用纸张就是浪费,尤其纸张是用作账单和发票的时候。纸质票据需要很多人处理和归档,而且很容易遗失。把付款都搬到云端吧,让这一过程简化轻快起来。
Bill.com是一个电子支付平台,有了它,公司领导者们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接收、查看和管理所有账单。这一应用可同时管理应付款项和应收款项,保持开支清晰明了,付款准确及时。
3. WunWun
经营一家公司意味着要承担很多责任。从宏观管理职责到细致的行政事务,待办事项多如牛毛,领导者不堪重负。用WunWun减少差事吧。
这一交付应用让用户可以向商店和餐馆下订单并在1小时内收到所购货物。类似Uber,交付价格随时段、交通状况和天气波动。
外包行政事务可以帮领导者减轻压力,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投注在客户和员工身上。更轻的工作量也可以给领导者们一些急需的空闲时间去放松休息和陪伴家人。
4. MapMyFitness
经营公司的压力常会让个人健康和健身排在事务优先表末端。而除了对健康的好处,规律锻炼还能减轻压力,放空思维,释放激发能量的内啡肽。用MapMyFitness让训练简单而轻松吧。
这个应用能找到全球所有城市的锻炼路线,跟踪锻炼进度,通过上传健身追踪器的数据追踪锻炼的整体情况。用户还可以将他们的饮食习惯连同锻炼情况一起记录,这样就能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总体健康状况。
5. LinkedIn Connected
LinkedIn Connected使用来自职业网络的信息改善连接并建立更强的联系。这一应用会发送有关工作变动、生日、工作纪念日等通知,用户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跟联系人打个招呼了。
与新关系会面?预会侦察功能可以展现双方共同之处并总结成要点方便记忆。
6. Moovit
没什么事比飞奔到地铁却只来得及在站台上目送列车远去更悲剧的了。准时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在繁忙的都市,公共交通可以颠覆最精准的计划。Moovit令公共交通不再充满猜测和预估,它可以在任何时间显示出最快最便捷的路线。
这个应用能针对全球500多个城市提供行程安排、地图、实时更新和导航,可使人免于承担迟到的压力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via entrepreneur,快鲤鱼独家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雅虎邮箱联系卡新增 LinkedIn 和 Twitter 信息
上个月雅虎邮箱给我们带来了联系卡功能,其中包含电子邮件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其它关联电子邮件地址、以及他们的社交媒体档案链接。
今天,雅虎充实了联系卡功能,添加了LinkedIn和Twitter信息,让用户对联系人有更全面的了解。
雅虎表示,现在借助联系卡,用户会得到联系人在职业上更多的资讯,只要对方愿意经常更新自己的LinkedIn档案信息。
雅虎也与Twitter合作,得到了更多的联系人信息。现在用户通过雅虎邮箱内部搜索,即可显示对方在Twitter上发布的推文。
雅虎邮箱桌面版从今天开始提供联系卡的LinkedIn和Twitter功能。
Via cnBeta.com 编译自 Yahoo! Mail Blog
观点
深度解读Linkedin收购Lynda.com的意义何在?
//
注:本文来自Medium,由天地会珠海分舵翻译,由虎嗅网进行了校译。
上周四我一大早起床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开始查阅我所订阅的新闻资讯,突然发现有篇新闻说LinkedIn已经耗资15亿美元买下了做在线教育网站Lynda.com。虽然我当时依然有点宿醉未醒,但头脑中立刻条件反应般的蹦出一个疑问:“等等,今天几号来着?”
今天不会是愚人节吧?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条新闻肯定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原因并不是说这次收购不合理,事实上Lynda.com和 LinkedIn的愿景和使命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他们的联姻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美妙的互补和完美的结合。
但,这条新闻之所以如此令人震惊,其实是有一些原因的:
1. 收购标价,我个人认为这个价格是偏低的。
2. 看来是LinkedIn一夜暴涨的市场机会
3. 事实上,Lynda.com没多久前才抛出消息说Lynda.com将会获得两笔巨大的投资,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龙头老大,但究竟投资方是谁一直是个谜团——没想到这个谜团这么快就大白于天下了。
紧跟着,大家自然就会问,“这次收购究竟意味着神马呢?”
这笔交易意味着什么
世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将LinkedIn看成是一个专业的社交网络;一个在线帮你挂放简历的地方;一个和同事,潜在顾客和同行们进行互动的地方,皆因LinkedIn对外所提供的高级订阅功能。大家一听订阅这个词,自然而然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它的商业模式了。但是,高级订阅这个商业模式带来的收益其实只占了LinkedIn收益的20个百分点而已。
事实上,LinkedIn主要的商业模式是招聘。这个拔尖人才需求解决方案给LinkedIn带来了60个百分比的收益:13亿美元!
那么我们返回之前的那个问题。“这笔交易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这意味着LinkedIn正在往更高层面调整自己的定位,把“全球人才流水线”作为一个关键战略以统治全球的人才需求领域,覆盖的范畴,从人才池中发掘所需人才,到培训和发展人才技能,到人才安置。LinkedIn把这叫做“谋生图表“,但我认为这种叫法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将其改成更加通俗易懂的“全球人才流水线”,从人才的挖掘到培养到安置提供一条龙的流水线服务。
一旦你意识到LinkedIn其实是个招聘平台这个事实,你就会很清楚他们的客户就是招聘专员和招聘经理以及猎头这些人了。这些人聘请LinkedIn来帮助他们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找到最好的,最顶尖的人才候选人。所以,LinkedIn的工作就是去保证他们的网络人才池中有着最好的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来为他们的雇主提供服务。而这时,Lynda.com的进入,刚好能补充LinkedIn要打造这个流水线所欠缺的环节了。
简而言之,作为有着3400个从编程到市场到商业的不同课题培训课程的Lynda.com,它的加入将会满足了LinkedIn帮助求职人员提升他们的技能组合,以使他们在面试时变得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那么LinkedIn该如何将Lynda.com集成到它的系统里面呢?
长远来说,LinkedIn组合Lynda.com所要完成的宏伟计划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短期来说,Lynda也许可以先从下面几点着手来给LinkedIn带来新的增长点:
1. 人才解决方案增值
LinkedIn已经公开宣称,短期内他们会将Lynda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来运行,但他们应该会开始着手尝试看该如何将Lynda.com作为它整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来获取新的增长点了。
2. 增加市场营收
LinkedIn已经意识到,它手上的3,5亿专业人才会对Lynda提供的发展和学习机会很感兴趣。同时,因为这两个公司有着类似的订阅型商业模式,LinkedIn将Lynda.com整合到其高级订阅功能中,以便用户通过LinkedIn直接访问Lynda,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了。我深信这将是本次收购尘埃落定后LinkedIn将要做的下一个动作。
3. 扩张市场定位
除了要在招聘领域更上一层楼外,LinkedIn的这次收购发出了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表明LinkedIn已经将自己定位成“专业人才培训”这个领域的一个强悍的竞争者。既然LinkedIn要进入人才培训领域,那么我保证,LinkedIn将会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大展拳脚。颤抖吧!现有的培训行业机构们!你们现在已经给了LinkedIn一个左边是需要培训的人才、右边是需要人才的企业的这么一个机会。我觉得很有必要重申的一点是,通过这次收购看来,LinkedIn并不是想在培训这个领域跟先行者们携手共进达到双赢,而是要一家独大的打造“全球人才流水线”。所以现在的先行者们,也许现在你们需要退一步好好重新评估下你们的SWOT(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了,思考下是否应该对LinkedIn的这次收购动作严阵以待了。
未来格局将如何变化
坦白说,这次收购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LinkedIn将填补我们很少谈及,但正在快速增长的所谓“非传统、微证书认证”(micro-credentials)这个市场的空白。
我们现在的工作的性质正在快速进化,从而需要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来快速学习最新的技能。无论是社交媒体相关的知识,还是数据分析或编程技巧,大学和学院等传统的教育场所很难跟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步伐。其次,很多人都不认为投入2-4年的时间到学校中去完成一个课程计划很必要。
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如Udacity的数据分析微学位证书就是和Facebook以及mongoDB一起合作完成的。Coursea也可以在学员完成培训的时候授予一个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所颁发的电子证书。上面所提及的这两个证书的获取流程都可以在线完成,学员们可以自行安排分散的时间和学费来获得证书,而所需要的时间和学费却远没有在传统学校中那么昂贵。
这种微证书认证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将会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他们往往有潜力去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计划一个更实惠且更可行的路径。同时,对于在职雇员来说,他们也很乐意通过微证书认证的方法来发出他们拥有更强的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信号。
这种新型的微学位认证的方式所面对的一个挑战是,究竟这个市场是否信任这种认证,甚至是否意识到这种认证存在的必要性。而这,也就是为什么LinkedIn的这次收购能引起我的兴趣的地方了。
一旦有了Lynda.com这双翅膀,LinkedIn这只猛虎就真的是如虎添翼了。LinkedIn将能快速的通过完成课程提供证书的方法,为以上挑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他们真要走这条路的话,Lynda.com特别是LinkedIn,有着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来让这些需要参加培训的雇员们真正的意识到这个微学位认证的价值。且,如果执行的好的话,他们将会对提升这种新型微学位认证的可信性和完整性大有帮助。而最终这又反过来会对LinkedIn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用LinkedIn的CEO Jeff Weiner的话说:“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劳动力大军中的每个成员都创建一个谋生的机会!
本作品采用“创作共用署名3.0中国大陆版许可证”, 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以下联系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techgogogo或官网www.techgogogo.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立场
观点
推事本李峰:移动云办公趋势不可挡,正成为资本追逐的下一个处女地
说起企业办公管理,各种报表,流程,考勤,邮件,内部沟通……头疼的问题一下子都浮现到了眼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引入到常规工作中,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并使之成为建立外部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据了解,推事本是基于移动互联趋势和云技术上的一款跨平台的适合团队协作、以任务管理为核心的产品,主要针对2-150人规模的企业提供任务管理解决方案,目前服务的商家超过6万多家,创始团队多是从腾讯、华为出来,已先后完成两轮融资。那产品运营总监李峰对协作办公领域有什么独到的看法,推事本又是如何给企业任务管理和团队协作做减法呢?
传统OA系统弊端凸显,云办公软件一个新的引爆点
其实,互联网已经不再被认为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谓的“云”也不是一个飘在空中的概念,而是在越来越快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80后,90后正在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基本上生存于网络中的,思维模式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更加愿意分享,喜欢网络交流甚于面对面的交流,关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体验。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OA系统已经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传统OA系统主要的弊端体现在:
1、费用高昂,上手困难。传统OA系统由于其功能众多,部署复杂,瀑布式开发投入资源众多,服务器硬件要求高的特点,购买的成本非常高昂,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众多中小企业无力承受;此外传统OA系统使用前,一般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学习和培训。
2、软件操作复杂,系统更新缓慢。传统OA系统庞大,功能分支众多,电脑端操作已经很复杂,几乎不可能适用于手机操作。操作软件的时间大甚至大于实际完成工作的时间,本末倒置,降低工作效率;其次,系统一般一年或者几年更新一次,新的管理方法和互联网技术无法即时应用到办公系统中。
3、接入场所限制,不适合高速发展型企业。传统OA系统受限于办公网络环境以及电脑位置的要求,只能在指定的办公场所接入使用。而对于销售外勤型的企业适用度极差,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在外办公、在家办公、出差办公等个性化需求。
在李峰看来,当人们已经习惯了离不开手机的生活节奏时,企业办公的节奏也正在被基于云的移动互联网新型软件改变。传统的OA软件系统无法摆脱天然存在的弊端,而用QQ、excel、project的初级办公方式也难以满足高速发展型企业的工作协作需求。这时,以推事本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云办公软件,成为办公软件一支新的引爆点,引领企业管理新方向。
区别于传统OA系统,给任务管理和团队协作做减法
在推事本,用户可以创建,查看同自己相关的任务,可以组件群组完成任务的分配和效果追踪。最新推事本3.0版本注意减少了移动端的交互层级,改变了原有列表 + Tabs,并将三个主要功能外其它数据入口放在二级菜单的导航形式,转而将所有功能入口以图标方式排列在一页,作为同一层级用 Switcher 供用户与任务列表视图切换。
在推事本IM板块,基于公司组织架构功能,公司或者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部门以及部门下的项目组,而与组织架构相匹配的,是权限分级。比如销售部主管可以查看销售部所有成员的情况,平级的一组与二组之间,则只能查看所属组队的任务情况。
与此同时,任务列表与功能菜单中的消息入口可以无缝流转。笔者体验之后几个功能印象深刻:1. 可将对话内容转成任务。团队成员可以将群组或者 P2P 的对话内容转成任务、任务更新、评论、完成情况也会实时反应在 IM 对话流中。2.语义识别。当用户创办类似 “今天下午 2 点给李峰打电话”时,推事本会基于语义识别,自动将任务放在对应的时间点,并附上相关联系人。3. 同微信打通。关注公众账号后,用户可在微信上完成任务新建、任务查看、文件下载等操作。
此外,推事本还设置CRM 模块,配合新组建的“顾问式”客服团队,希望打造针对企业的专业解决方案。CRM加入了针对销售人员的“销售线索”、“销售机会”、“销售目标”等功能,销售人员的客户按多个不同阶段分类,方便销售人员对进度进行把控。在后台面板内,管理员可以查看每个销售的人员的客户和跟进情况。销售员可以为自己的客户和销售机会指定“关注人”(一般是管理人员)并修改负责人,但关注人并不能修改客户的负责人。超出特定时间未有效跟进的销售线索会流入一个汇总池,供再次分配。
整体来看,推事本的服务就包含 OA、协作和 CRM 三个企业内部管理常见的部分。李峰介绍说,三部分功能的各自独立收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人员分配,按人订购不同功能组。由于所有功能入口统一于一个应用内,全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可以在安装相同应用基础上自定义显示或隐藏特定内容入口。自定义的定制权在每一个用户自己手上,目前还不支持管理员统一针对不同账户、部门开关功能。
移动云办公趋势不可挡,正成为受关注的一块掘金处女地
在这一领域,出现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微信在2013年发布了企业号,这无论是对传统OA厂商,还是提供SaaS服务的创业公司都带来不小的轰动。不禁疑问,企业号发布是不是会有一些传统厂商都会死?SaaS企业服务相关创业者会遭遇灭顶之灾?
在李峰看来,不一定。微信进军企业软件市场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移动办公的大趋势也势不可挡。很大程度上,企业号的进入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是利好消息,微信可以帮助一直不温不火的企业市场做用户教育,而企业信息化应用由于其需求复杂且极其遵循逻辑,所以不太可能会出现一家通吃的局面。
那么企业号和公众号相对企业服务的差异性在哪儿?推事本认为有几点:统一的应用入口、普及性的工作管理。
具体来看,企业应用的复杂体系决定。微信如果深入涉及企业流程诸多方面,运营会越来越重,为保持开放性和巩固核心优势,微信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集成第三方应用的平台,它制定标准接口,其他开发者作为接入应用即可。其次,普及性的移动工作管理。传统办公可能有N多个账号,有ERP、CRM、任务管理等,员工工作账号的统一管理是很繁琐的事。借助微信,企业只需对接统一账号系统即可。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微信,再来个企业号,自然过渡也会很顺利的教育用户。
尽管企业协作市场已经有诸多类似Worktile、Teambition、Tower.im、V部落等竞争者,同时还有腾讯Ezone、网易有道云笔记最新推出的协作功能、以及微信推出的“企业号”等巨头加入,但在李峰看来,伴随市场竞争和巨头加入,更多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李峰讲,一方面企业服务过于多样化,大家都在根据自身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还未到一片红海此消彼长的程度,同行和巨头加入会加速企业协作市场,提升整个企业协作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腾讯等巨头的加入,会加速教育企业用户的速度,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此类工具的存在。只是对于传统厂商来说,原来建立的门槛被打破,“统一打包,功能摆在那里,你爱用不用都这个价”的思路得变。
目前推事本服务的中小企业更多的偏向于传统行业,因此这部分人群互联网认知程度,传统办公方法智能化转变以及企业对成本开支的接受度等成为推事本市场推广的阻力。对于推事本而言,伴随80后,90后正在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和资本市场的逐渐关注,公司更多的价值将体现在未来市场,就像李峰说的一样,“目前移动云办公领域还有点冷,但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下一个处女地”。
来源:猎云网 (文/平洪光)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观点
组建一支远程办公的团队,你需要关注这些
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协作办公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被更多的创业者所采用。但是,当团队成员不在一起时,沟通和协作都会遇到很大挑战。这时,团队该如何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又该怎样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呢?正在实践远程办公的Help Scout 的CEO Nick Francis分享了他们的心得。
在Help Scout,我们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我认为这是我们所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团队中的20个人分布在11个州和4个国家(包括美国)。远程办公的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团队管理层也承担更大的责任。团队需要更强的组织性、良好的沟通,以及自上而下高度的透明。
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犯过很多错误,也学到一些经验。如果你对于远程办公的工作方式感兴趣或者正在积极搭建这样的团队,我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选定一种模式
我们公司的一位投资人,也是我的朋友David Cancel曾对我说,你必须在“远程办公”和“集中办公”这两种模式中确定一种并坚持执行下去,不能含糊不清,处在中间地带。我非常同意David的观点,因为在招聘时你需要找到适合你们办公方式的人。
集中办公时,办公地的人们会比远端的同事获得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公司内部讨论没法继续,有时开会还可能忘记通知远程的员工。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遗忘,仿佛低人一等,无法融入团队,最终只能离开。
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时一定要确保每个人能获得相同的信息,作为管理者或CEO,你的工作就是要保持这种透明度。Jason Fried和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他们所著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一书中对此有过清晰的表述:
作为公司所有者或者管理者,你需要营造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办公室内外的人是平等的。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公司的高层必须亲身体验远程工作方式,才能真正优化整个流程。
在Help Scout,我们选择了远程办公的方式,但我们在波士顿也有办公室。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即使在同一间办公室的人也会按照远程办公的方式进行交流。我和坐在不远处的同事也是通过Slack和Trello开展工作的。如果碰上大雪天,我们可以在家工作,不受任何影响。想要讨论一个idea或者开个会?完全没问题!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使用Join.me开会或者用Appear.in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
招聘什么样的员工
我们在招聘时看重候选人的个性和价值观能否与我们的工作文化相契合。我们曾吃过不少亏,也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意识到,招聘远程办公的员工必须要求其过往的表现足够好。
远程办公看似非常灵活,但实际上员工得能够根据事情的优先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而想做到这点就需要员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不过按照这种逻辑招人也有不足,那就是很难找到初入职场的人才。最终结果就是我们团队成员的工资高于一般水平。但是这种方法却可以减少招错人的几率,而且能保持团队精简,减少总体开支,在业务发展的各个方面也更灵活,行动更迅捷。
实际上,如果你按照印象笔记 CEO Phil Libin所建议的那样进行招聘,远程办公就会容易得多:
每个向我汇报的人都必须在其本职工作上做得比我要好。
在招聘时,应聘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必须要考察的方面。因为远程办公需要大量的文字交流(聊天、email、文档等),写作能力非常必要。文字表达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把一次本该2分钟的讨论拖到10分钟,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会着重考察候选人的写作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清楚地表述复杂的问题。
此外,在招聘过程中多和没有进行过远程办公的人聊一聊。如果你面试的人原来没有这样工作过,你就需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他各方面的情况。如果我们招聘的人倾向于有一个办公场所,我们也会在当地的公共办公空间给他租一张办公桌。这种做法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一些老员工需要办公空间,也应予以满足。
如何进行招聘
在招聘时,候选人多并不意味着招聘会更容易。因为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浏览招聘信息或访问你的网站。在Help Scout,有一半的人是团队成员主动找来的。作为CEO,我每周至少有20-30%的时间是用来考察应聘工作的人。
在信息发布方面,我们会根据职位需求不同,在不同的平台上找人。比如需要设计师我们会去WeWorkRemotely, Dribbble等平台,需要营销人员会去GrowthHackers等。广泛撒网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精准定位才能找到契合公司文化的人。
此外,我们在招聘时也不会请公司外部的猎头。因为我们自己基本上就能找到各个国家的人,而猎头往往专注于本地的人,没法给我们提供合适的人选。而且我认为候选人应该从我们这里听到公司情况的介绍,而不是那些不太了解公司的人。不过一些管理岗位可能确实需要猎头帮忙,但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没有出现过。
如何管理
刚开始管理远程办公团队时可能会比较头大,因为需要思考方式的巨大转变。但是在管理时也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果能够处理好,就可以把各方面工作有机地统筹起来。
我认为远程办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透明度。团队成员应该平等地接触到信息和产品设计流程,信息不对称是很多远程办公团队失败的重要原因。
保持每个人消息畅通,就好像他坐在你身边一样。
我们团队使用Slack进行交流,用Dropbox存储文件,这些工具帮助我们保持了团队内部的透明。比如我们在Slack中有一个整合所有内容的标签,各部门的信息都汇聚在其中,包括产品发布备忘、上月的参数、新的招聘信息和公司政策的变化等。
远程工作时的另一项需要重视的就是一对一交流。现在在我们的用户支持团队中,每个人至少两周给我做一次一对一的汇报,很多人甚至是每周汇报一次。我还会和团队中其它成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每8周一轮。他们向我汇报,而我也直接给予反馈。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一对一交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我认为坚持这种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Michael Lopp在他的《Managing Humans》一书中曾就一对一交流做了精彩的总结:
每周和团队成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如果你和大家交流时间不规律或者只是泛泛地聊一些没价值的内容,只会让人们觉得管理者失去了掌控。
衡量一个远程协作团队成功与否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体会一下。在家工作一周,然后和远端的同事交流交流,你就会知道工作方法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了。
关于远程办公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这种方法很棒,但规模扩大后还会有效吗?
在科技圈,人们总是对未来的扩张顾虑太多,而对眼下的关注不足。我认为你需要考虑的只是再扩招5个人的情况,然后再考虑下5个人,以此类推。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可以看看这个例子:IBM有386000名员工,其中就有40%远程办公的。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他们节省下了数十亿美元的办公经费。所以,团队的扩张并不一定意味着远程办公模式的失效。
在搭建远程办公团队方面有什么推荐书目吗?
我强烈推荐Jason Fried和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所写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你们会根据员工所在区域差异支付不同的薪水吗?
为了简化流程,我们有一套公开的薪酬核算体系,每个员工不论在哪都按相同的标准。工资基准是按照波士顿同类市场平均水平制定的。在纽约、旧金山等极个别物价较高的城市每年会有10000美金,没有其它的地域差异。
本文编译自:helpscout.net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